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汽车内燃发动机(四冲程汽油机)超详细解析与车型技术应用

    奇妙原野5Qs头像奇妙原野5Qs头像
    奇妙原野5Qs02-28


    一、发动机核心结构

    (一)气缸体(Engine Block)

    ﹥位置:作为发动机底部的主体结构,是整个发动机的基础框架。

    ﹥材质:常见铸铁与铝合金两种。铸铁材质凭借高耐用性,能承受高强度的机械应力与高温环境,常用于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商用车或高性能发动机;铝合金则因具备出色的轻量化特性,有效降低整车重量,提升燃油经济性,在现代乘用车发动机中广泛应用。

    ﹥作用:内部精准容纳气缸、曲轴、连杆等发动机核心运转部件,为它们提供稳定的工作空间,同时承受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

    ﹥工作周期:发动机启动直至熄火,气缸体始终全时工作,持续保障内部部件的正常运行。

    (二)气缸盖(Cylinder Head)

    ﹥位置:紧密安装在气缸体顶部。

    ﹥材质:多选用铝合金,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可有效降低燃烧室周边温度,避免因过热导致的机件损坏,保障发动机稳定运行。

    ﹥作用:一方面封闭气缸顶部,与气缸体共同构建出燃烧室,为燃油燃烧提供密闭空间;另一方面,顶部安装有气门机构,精准控制进排气过程。

    ﹥工作周期:和气缸体一样,从发动机启动起就全时工作,与气缸体协同,确保发动机工作循环的顺利进行。

    二、运动机构

    (一)活塞(Piston)

    ﹥位置:在气缸内部做往复直线运动。

    ﹥材质:通常采用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利用其轻量化优势,减少往复运动惯性,降低发动机能耗,提升响应速度。

    ﹥作用:在燃烧室内,活塞顶面承受燃油燃烧产生的强大压力,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

    ﹥工作状态:吸气冲程时,活塞下行,扩大气缸容积,吸入空气与燃油混合气;压缩冲程,活塞上行,压缩混合气,提高混合气温度与压力;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下行,输出动力;排气冲程,活塞再次上行,将燃烧后的废气推出气缸。

    (二)连杆(Connecting Rod)

    ﹥位置:一端与活塞通过活塞销相连,另一端与曲轴的曲柄销连接,处于活塞与曲轴之间。

    ﹥材质:选用合金钢制造,因其具备高强度特性,能够可靠地传递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巨大作用力,保证发动机动力传输稳定。

    ﹥作用:承担着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巧妙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的关键任务,是发动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过程中的重要传动部件。

    ﹥工作周期:随活塞同步运动,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过程中持续传递动力,保障发动机稳定运转。

    (三)曲轴(Crankshaft)

    ﹥位置:安装于气缸体底部的主轴承座内。

    ﹥材质:一般采用球墨铸铁,该材料兼具良好的耐磨性与较高的强度,能承受曲轴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复杂应力。

    ﹥作用:将活塞通过连杆传递来的往复运动,最终转化为连续的旋转动力输出,为车辆行驶及其他辅助设备提供动力源。

    ﹥工作周期:发动机启动后,曲轴便开始全时高速旋转,只要发动机运转,曲轴就持续工作。

    三、配气机构

    (一)气门(Valve)

    ﹥位置:分为进气门与排气门,位于气缸盖两侧。

    ﹥材质:头部采用耐热合金钢,以承受高温燃气冲击;杆部则使用弹簧钢,确保在频繁开闭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弹性与韧性。

    ﹥作用:精准控制发动机进排气的正时,进气门开启时,新鲜的空气与燃油混合气进入燃烧室;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保证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高效进行。

    ﹥工作状态:进气门在吸气冲程开启,使混合气顺利进入气缸;排气门在排气冲程开启,排出废气。

    (二)凸轮轴(Camshaft)

    ﹥位置:安置于气缸盖内部。

    ﹥材质:多为铸铁材质,利用其耐磨特性,保证凸轮轴在长期工作中,凸轮轮廓不会因频繁摩擦而过度磨损,确保气门开闭的准确性。

    ﹥作用:通过轴上的凸轮与气门挺柱、推杆等部件配合,将凸轮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气门的往复直线运动,精确驱动气门按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准时开闭。

    ﹥工作周期:与曲轴保持1:2的转速比,发动机运转时,凸轮轴持续转动,有序控制气门开闭。

    四、燃油供给系统

    (一)喷油嘴(Fuel Injector)

    ﹥位置: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喷油嘴位于气缸盖顶部,直接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内;歧管喷射发动机的喷油嘴则安装在进气歧管上,向进气歧管内喷射燃油。

    ﹥材质: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因其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应对燃油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保证喷油嘴长期稳定工作。

    ﹥作用: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出的指令,将燃油精确喷射并雾化,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为高效燃烧创造条件。

    ﹥工作时机:在缸内直喷发动机中,一般在压缩冲程末期喷油;歧管喷射发动机则多在吸气冲程喷油。

    (二)燃油泵(Fuel Pump)

    ﹥位置:常见的电动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内部。

    ﹥材质: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内部叶轮多为金属材质,保证在高速旋转下稳定输送燃油。

    ﹥作用:为燃油喷射系统提供足够压力,使燃油能够克服喷油嘴及管路阻力,精准喷射到发动机相应位置。

    ﹥工作周期:当点火开关开启时,燃油泵先进行短暂预工作,建立起一定燃油压力;发动机启动运行后,燃油泵持续工作,维持燃油供给。

    五、点火系统

    火花塞(Spark Plug)

    ﹥位置:安装在气缸盖中央,深入燃烧室内部。

    ﹥材质:中心电极采用镍合金,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与耐高温性能;绝缘体部分使用陶瓷材料,有效隔绝高压电,防止漏电。

    ﹥作用:在发动机压缩冲程末期,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引发燃烧,释放能量推动活塞做功。

    ﹥工作时机:一般在压缩冲程末期,活塞到达上止点前10 - 30度时点火,这个提前角可使混合气充分燃烧,保证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

    六、辅助系统

    (一)冷却系统

    水泵

    ﹥位置:位于气缸体前端。

    ﹥材质:常见铸铁或铝合金材质,保证足够强度与耐腐蚀性能。

    ﹥作用:通过机械驱动,使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工作周期:发动机启动后即全时工作,确保冷却液持续循环散热。

    散热器

    ﹥位置:安装在车头部位,通常位于车辆前进方向的迎风面。

    ﹥材质:采用铝制散热片搭配塑料水箱,铝制散热片散热效率高,塑料水箱重量轻且耐腐蚀。

    ﹥作用:当冷却液流经散热器时,通过散热片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实现冷却液降温。

    ﹥工作周期:正常情况下,冷却液流经散热器持续散热;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风扇启动,加速空气流动,增强散热效果。

    节温器

    ﹥位置:安装在气缸盖出水口处。

    ﹥材质:多采用蜡式元件,利用石蜡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特性工作。

    ﹥作用:根据冷却液温度,自动控制冷却液循环路径。低温时,节温器关闭,冷却液进行小循环,快速提升发动机温度;高温时,节温器开启,冷却液进入大循环,通过散热器散热。

    ﹥工作周期:依据冷却液温度实时调节,控制冷却液循环方式。

    (二)润滑系统

    机油泵

    ﹥位置:位于曲轴箱内。

    ﹥材质:常见齿轮式或转子式结构,多由金属制造,保证强度与耐磨性。

    ﹥作用:发动机启动后,机油泵将油底壳中的机油抽出,加压后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如曲轴、连杆、凸轮轴等,减少部件间摩擦与磨损,同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与金属碎屑。

    ﹥工作周期:发动机启动瞬间开始工作,只要发动机运转,机油泵就持续为润滑系统提供动力。

    油底壳

    ﹥位置:位于发动机底部。

    ﹥材质:一般采用冲压钢板制造,成本低且具有一定强度。

    ﹥作用:存储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机油,为机油泵提供稳定的机油来源。

    ﹥工作周期:发动机工作全程,油底壳始终存储机油,维持润滑系统正常运转。

    机油滤清器

    ﹥位置:安装在缸体侧面。

    ﹥材质:滤芯通常采用纸质材料,过滤精度高且成本较低。

    ﹥作用:持续过滤机油中的杂质、金属碎屑等污染物,保证进入发动机各部件的机油清洁,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工作周期:发动机运转时,机油持续流经机油滤清器,滤清器不间断进行过滤工作。

    (三)正时系统

    正时皮带/链条

    ﹥位置:连接曲轴与凸轮轴,确保两者之间精确的传动关系。

    ﹥材质:正时皮带由橡胶与纤维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耐磨性;正时链条则采用合金钢制造,强度高、可靠性强。

    ﹥作用:通过同步传动,保证曲轴与凸轮轴按照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要求,精确协调运转,使气门开闭与活塞运动时刻保持正确的相位关系,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工作周期:发动机启动后,正时皮带/链条全时同步传动,保障发动机各工作过程有序进行。

    七、特殊工况说明

    ﹥冷启动阶段:发动机温度较低,为使混合气易于点燃并快速暖机,喷油嘴会增加喷油量;同时,节温器关闭,冷却液进行小循环,加快发动机升温速度。

    ﹥高速运转时:为满足发动机对进气量的需求,气门重叠角增大,部分车型搭载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介入,优化进排气过程,提升发动机充气效率,确保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输出足够动力。

    ﹥熄火瞬间:燃油泵停止工作,不再向喷油嘴输送燃油;火花塞也停止点火,发动机燃烧过程终止。

    八、不同车型技术特点的内燃发动机功能应用

    (一)燃油供给系统技术分布

    ﹥缸内直喷(GDI):大众EA888/EA211系列发动机广泛应用于速腾、朗逸等车型;丰田Dynamic Force Engine用于凯美瑞、亚洲龙;本田L15B地球梦发动机搭载在飞度、思域上;奔驰M264发动机装配于C级、E级车型。这些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技术,使燃油在燃烧室内更精准喷射、混合,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

    ﹥歧管喷射:通用L2B发动机应用于五菱宏光、宝骏730等车型;马自达创驰蓝天G系列(老款昂克赛拉);铃木K14B发动机用于雨燕、维特拉。歧管喷射技术成熟、成本较低,适用于对成本控制较为严格的车型。

    (二)进气控制系统

    ﹥可变气门正时(VVT):本田VTEC技术应用于雅阁、飞度等车型;丰田VVT - i在卡罗拉、RAV4上广泛使用;宝马Valvetronic应用于3系、5系。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通过精准控制气门开启时间、升程等,优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量,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输出。

    ﹥涡轮增压(Turbo):德系车中,大众EA888应用于途观L,奔驰M264用于GLC;美系车方面,福特EcoBoost在蒙迪欧、翼虎上搭载;国产车如吉利蓝鲸NE应用于星越L。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压缩空气增加进气量,使燃油燃烧更充分,显著提升发动机动力。

    (三)特殊燃烧技术

    ﹥阿特金森循环:丰田THS系统(普锐斯、凯美瑞混动)与本田i - MMD系统(雅阁混动)采用阿特金森循环。该循环通过巧妙控制进气门关闭时间,实现膨胀比大于压缩比,提高燃油经济性,在混合动力车型中广泛应用。

    ﹥闭缸技术:通用Ecotec 2.0T应用于凯迪拉克CT5;大众EA888evo4应用于奥迪A4L。闭缸技术在发动机低负载工况下,关闭部分气缸,减少燃油消耗,提升燃油经济性。

    (四)辅助系统配置

    ﹥自动启停系统:主流车型如轩逸、朗逸等基本标配;豪华品牌如奔驰的ISG系统对自动启停进行优化,在车辆临时停车时自动熄火,起步时快速启动,降低燃油消耗与尾气排放。

    ﹥电动水泵:宝马B系列发动机(X3、X5)与奥迪EA839发动机(A6L)采用电动水泵。相比传统机械水泵,电动水泵可根据发动机实际需求精确控制冷却液流量,提升发动机热管理效率。

    (五)材料技术应用

    ﹥全铝发动机:本田L15B(Civic)、福特EcoBoost(Mustang)等发动机采用全铝材质。全铝发动机重量轻,有助于提升车辆操控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铸铁缸体:大众EA888 Gen3(途观L)、通用LS系列(科迈罗)等使用铸铁缸体。铸铁缸体强度高、耐用性好,能承受较高的爆发压力,适用于高性能发动机。

    (六)混合动力专属

    ﹥增程式发动机:理想ONE/理想L9采用东安1.2T三缸增程式发动机;问界M5搭载1.5T四缸增程式发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