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驾竞争将进入“场景精细化”阶段,华为和小鹏两家技术路线哪个会更加智能呢?

一、技术架构对比
小鹏XNGP:端到端大模型驱动
核心技术:采用XNet(感知)、XPlanner(规划)、XBrain(决策)三合一模型,实现“全国无图化”智驾。
算力储备:拥有2.51 EFLOPS AI算力,支持“每两天一次版本更新,每两周一次体验升级”,2024年已完成35次迭代。
覆盖能力:全国所有城市公开道路开放,适应掉头、环岛、狭窄小路等复杂场景,目标实现“门到门”全场景覆盖。

华为ADS 4.0:激光雷达+无图融合方案
技术升级:在ADS 3.0基础上引入GOD 3.0(通用障碍物识别)与PDP网络(预测决策规控),强化复杂场景理解能力。
安全设计:通过CAS 3.0全向防碰撞系统与激光雷达冗余,实现“边刹车边让行”等主动避险功能,累计避免超200万次潜在事故。
硬件差异:搭载192线激光雷达(问界M9)或3颗96线激光雷达(极狐阿尔法S),成本较视觉方案高30%。
两者核心差异:
- 小鹏依赖纯视觉+AI大模型快速迭代,注重功能广度;
- 华为强调多传感器融合与安全冗余,侧重极端场景稳定性二、城市实测表现:效率与安全的博弈
二、未来趋势
小鹏:计划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通过XOS系统打通车-路-云协同,2024年实现全国52城覆盖,计划2025年扩展至200城。并与大众合作开发电子电气架构,推进智驾技术出海,北欧市场销量第一

华为:研发ADS 4.0 Pro版,支持低空飞行汽车V2X通信,探索三维交通网络,通过鸿蒙座舱+ADS组合,深度绑定问界、极狐等品牌,主打30万以上市场。2025年推出乾崑ADS 3.0,整合AVP代客泊车与机械车位识别,强化“车位到车位”体验。
基于现在新势力品牌的发展迅猛如果是你买车你会更看重智驾的覆盖率还是安全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