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李义顺 车随想
核心看点速览:
• 对标法拉利Purosangue的造型理念
• 内饰豪华品质感提升,吊打“毛坯房”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
• 智驾系统开启「端到端大模型」新纪元
• 联手“蔚小理”充电网络,覆盖超30000个桩位
• 首搭PHUD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宝马被“捷米先登”
• 小米的竞争环境分析:本是华山论剑,小米“后生可畏”
一、【外观与内饰】
• 造型设计:
「前脸延续SU7家族化特征,车身比例致敬法拉利Purosangue」

- 前大灯组采用全新渐变光带设计,保持了小米SU7的设计风格
- 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设计
- 尾部贯穿式灯组支持动态灯语
- 小米YU7作为第二款车,开始体现了小米家族性设计能力。对于造型设计,前些年在燃油车时代,一方面国内设计师都是在原型车基础上作改进设计;另外就是想作原创设计,也因为动力机舱布置或工艺实现等原因而进行了妥协,所以造型设计跟合资车尤其豪华品牌差一大截。现今电动车不再受那么多动力机舱布置限制,加上中国的加工制造工艺水平完全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准,所以造型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不要再说小米的不是原创设计,其实大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致的。
• 内饰较小米SU7显著提升:
「悬浮屏+宽屏仪表中控台+豪华内饰和座椅」
- 采用双色搭配(如紫红色与米色),整体风格简洁大气,兼具科技感与豪华感
- 配备两个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对开式中央扶手箱,几乎没有实体按键,功能通过中控屏或语音操作。对了,小米可以继续卖实体按键精品件,据说小米SU7上卖的挺不错,毕竟买个几十万的车,再买个几百块的小玩意算是小意思,小米SU7上市发布会上介绍那么多售后精品件的时候,就能听到雷军的生意算盘打的啪啪响
- 提供两种方向盘风格:全皮质包覆的豪华款和碳纤维与皮质结合的运动款
- 主驾座椅配备电动腿托,副驾座椅可能支持零重力模式或一键放松模式

总体来看,内饰的豪华品质感较小米SU7有明显提升。关于内饰,后面会有“彩蛋”,在智能化部分补充介绍。
⚙️ 二、【底盘与动力】
• 性能参数:
「四驱版零百加速预计3秒内,CLTC最高续航820km」
- 双电机最大功率691马力
- 宁德时代麒麟5C超充电池
-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2.0
- 小米YU7比小米SU7质量高200-400Kg,为保证一定性能,小米YU7的电机功率有些提升。四驱版磷酸铁锂版本电池容量和续航暂未公布,预计与后驱版电池容量一致,续航750Kkm左右。
• 底盘技术:
「SU7同源架构+CDC电磁悬架」
-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 Brembo四活塞卡钳
- 支持OTA悬架软硬调节

从小米YU7的整车尺寸、电池、轮胎等参数信息来看,小米仍然主要沿用SU7的底盘零件,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后轮转向,但年底推出的更大尺寸的PHEV车型很可能会布置后轮转向。
从小米SU7的动态性能来看,可以说是在向保时捷“致敬”,基本达到了特斯拉Model 3的水平,除了个别我想吐槽的地方......,算了,圈里圈外的我就不吐了吧。新款Model Y还没开过,没能确认操控和舒适性是否像改款Model 3的方向调整了没有,可以预测小米YU7这款车的动态性能不会差,至于是否达到向法拉利“致敬”的水平,我也不知道,除非有人找我一起对比评测一下,不用“充值”,我跟马云一样“不喜欢钱”
,但我更喜欢评价车辆。
三、【智能化突破】
• PHUD全景显示系统:
「预测全风挡70%以上投影面积,支持AR导航」
- 车速/导航/ADAS信息三区显示
- 眼球追踪自动调节投影位置
- 暗光环境智能增强技术
- 上面内饰介绍章节里提到的“彩蛋”,指的就是小米YU7智能座舱有个比较好的东西--PHUD(Panoramic Head-up Display, 全景抬头显示系统), 是一种高级驾驶辅助技术,主要用于将行车信息(如车速、导航、驾驶模式等)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使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宝马在2023年上海车展时展出过模拟样机,很酷炫,下面是宝马的一些发布图片。
估计小米4月份上海车展前的上市发布上会介绍,应该是抢在了宝马前面上车。看似2023年宝马最新发布的技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其实小米在2022年就开始申请了专利。以下是部分专利信息:



所以,如果没有创新和平时技术积累的话,就只好跟在后面“堆配置”、打价格战,在市场上来的更生猛的“短兵相接”吧。
• 智驾系统升级:
- 激光雷达版支持城市NOA
- 代客泊车支持跨层记忆
- 哨兵模式能耗降低40%

小米YU7之所以要上市半年前就公布外观照片,除了营销上“对冲”特斯拉Model Y的意图外,更可能是小米YU7需要开始“卷”智能驾驶,小米SU7的智能驾驶不尽如意,毕竟刚起步,如果有外饰伪装的话,会严重影响测试效果,且智驾软件需要与动力和底盘的冬季标定和夏季标定数据更好的融合,一般冬季标定3月初完成,然后与动力、底盘、智能驾驶等软件数据融合,再做一轮高附数据确认和夏季标定验证,所以交车时间7月较为合理,但按照雷军真正懂营销的套路,肯定会在上海车展前一两周开上市发布会,开启大定模式,到时6月份开始交付内部客户和媒体评测是极有可能得。另外,按照雷军的说法造了不仅100辆测试车,估计在150-200辆左右,这样会在上市前将软件Bug识别得充分些,反正这些车到时可以自己内部打折销售,还可以不断用于后续OTA测试,降低市场上客户车辆OTA升级时的质量风险。目前来看小米仍然是保留激光雷达的,但小米SU7和YU7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端到端的大模型数据后,后续应该会推出纯视觉的智驾解决方案。
四、【定价策略分析】
竞品环境分析对比表:

小米在尺寸、价格、配置方面的竞争环境如上图,当前直面竞争的车型有特斯拉Model Y、极氪7X、乐道L60、阿维塔11、智己LS6和智界R7等车型,后续还会有小鹏G7参与竞争。从网上发布的信息来看,小米YU7预售价格在30-40万元左右,根据以上小米YU7的主要系统配置情况分析,和近期小米Ultra的售价情况,小米YU7主销车型价格应该在25-30万左右,最高价应该在40万以内。所以之前年年喊着打倒特斯拉Model Y的竞争对手们,最终都没有成为Model Y,然而,这次与特斯拉PK的对手是真的来了!除了Model Y外,受冲击影响较大的应该还有智界R7和极氪7X,乐道L60和智己LS6这些车型,2025年的车市真是“卷”得令人窒息。
行业影响预判:
「充电联盟+AI生态构建护城河」
✅ 接入30000+充电桩(小鹏/蔚来/理想)
✅ HyperMind主动学习大模型
✅ 小米IoT设备无缝互联
小米SU7的充电地图没有充电桩状况信息,不清楚是不是跟比亚迪学的为了省钱还是其它原因,反正不大好用。2024年12月开始,小米与小鹏达成战略合作,超9000个小鹏充电桩正式接入小米充电地图,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App实时查看场站动态数据,并支持扫码充电和即插即充服务,另外,蔚(14000+充电桩)、理想(6000+充电桩)的充电网络也同期向小米开放,进一步扩大了充电覆盖范围。小米充电地图整合了各合作方的充电桩实时状态(如空闲情况、功率信息),用户可快速定位可用桩位,减少等待时间,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显著提升了用户补能便利性,同时推动了行业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与智能化进程。再加上智能驾驶端到端的大模型完善,相信在小米的第三款车上,电子电器架构和智能化方案将趋于真正成熟。另外,从小米SU7和YU7两款车的尺寸、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等参数来看,物理架构已经成熟,小米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所有造车的准备、生产、销售以及智能化的升级,就差小米AI机器人了,能够把IoT更好的实现,建立起完整的汽车智能化的生态链。小米YU7的智能座舱值得期待。
结语:
「从SU7到YU7,雷军的造车逻辑愈发清晰——用消费电子思维重构汽车产业」,雷军的那句“我愿意押上我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言犹在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