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多地针对“全职”顺风车展开了严厉审查,规定营运车辆严禁承接顺风车订单,非营运车辆每日接单不得超过3次,违规者将按非法营运处以高额罚款。
据悉,自2025年3月10日起,广东的广州、东莞、惠州等地相继发布了针对“全职”顺风车的严查通知。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广州市明确规定,营运车辆不能接顺风车订单,只有非营运车辆才能接单,且每日接单上限为3次。一旦超过这一限制,将被视为非法营运,面临5000元的罚款。
这一规定迅速在司机群体中引发了震动。不少网约车司机反映,他们近日在打开顺风车平台想接单时,系统直接弹出提示,称“应当地管理部门要求,营运车暂时无法接起终点为广州的订单”。

甚至有司机因违规接单而收到了运管部门的罚单。例如,一名司机在3月10日开营运车接顺风车订单时,在广州医科大学门口因涉嫌违章收到了运管的罚单。另一名网约车司机也在3月7日载客到广州后,想接一单顺风车回东莞,结果被当地运管部门查处并罚款。
这场被誉为“顺风车行业最强监管”的行动,不仅让专职司机直呼“天塌了”,也引发了市场秩序重塑的连锁反应。据广州市交通局的调查显示,在跨城顺风车订单当中,超过80%系职业司机接单,从而形成了“假顺风、真营运”的灰色产业链。这些职业司机往往通过多平台拼单、超次数接单等方式获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然而,对于这一规定,也有部分司机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顺风车本应是私家车车主在出行过程中顺路搭载乘客的一种互助行为,而不应成为职业司机谋取利益的工具。此次严查有助于打击“假顺风、真营运”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严查行动并非孤例。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东莞等地也相继出台了顺风车管理办法,普遍限制顺风车车主的接单数量。例如,北京、上海、天津限制每车每天合乘不得超过2次;而广州在2021年新修订的意见稿中将次数放宽至3次;深圳、东莞等地也均为3次。

此外,各地政策还明确禁止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从事或者变相从事非法营运活动。顺风车车主只能在一个合乘平台发布行程找订单,且分摊的出行成本仅限于车辆燃料(含油、气、电)成本及通行费等直接费用。总分摊费用不得超过当地巡游出租汽车的50%,不得设置起步价、等候费、返空费、夜间补贴等费用,不得按合乘时间计费。
面对日益趋严的监管,许多司机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接单策略。一些原本依赖顺风车谋生的职业司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而私家车司机则迎来了更多的接单机会。广州车主王师傅就表示:“往昔订单皆被职业司机抢占一空,如今每周往返广深两次,恰好能够平摊油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