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吒汽车当前核心困境
1. 资金链断裂与债务危机
- 总负债近百亿元,拖欠供应商款项占比超60%,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股权冻结金额达41.54亿元,创始人方运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 2024年销量同比暴跌49.37%至6.45万辆,2025年1月零售仅110辆,2月回升至377辆仍处历史低位,现金流持续恶化。
2. 供应链与用户信任崩塌
- 全国多地门店关闭,北京直营店仅剩2家,核心4S店空无一人,售后配件断供问题频发,3个月内黑猫投诉超30条。
- 50万存量车主维修难、充电故障无法解决,品牌口碑严重受损。
3. 战略摇摆与产品竞争力不足
- 研发投入占比仅8.9%(2023年),远低于头部新势力(小鹏19.4%、蔚来22.3%),智能化技术落后,品控问题频发。
- 长期依赖10万-20万元低端市场,毛利率连续三年为负(2023年-14.9%),高端化尝试失败,产品定位模糊。
二、自救措施与未来发展可能性
1. 海外市场押注
- 获泰国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计划7月在泰国产能落地,目标东南亚出口基地,2025年零售超1万台。
- 2024年海外销量3万辆,占总销量30%,但2025年1月国内销量仅110辆,海外反哺国内效果存疑。
2. 债务重组与融资推进
- 提出供应商70%债转股、30%分期方案,试图降低负债以吸引E轮40亿-45亿元融资。
- 地方国资股东(南宁、宜春等)追加投资意愿弱,融资落地需先解决债务问题。
3. 组织与成本优化
- 内部改革压缩运营费用70%,裁员降薪、扁平化管理,但研发团队解散传闻引发技术空心化担忧。
三、对股市的潜在影响
1. 供应链企业风险暴露
- 哪吒汽车拖欠A股供应商款项(如某车灯企业应收账款超5亿元),若债务重组失败,相关企业或面临坏账风险。
2. 新能源板块情绪拖累
- 作为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哪吒困境加剧市场对二线品牌生存能力的担忧,或压制板块估值(如2025年3月ST新势力概念股平均跌幅超15%)。
3. 壳资源价值重估
- 若哪吒退市或被并购,其地方政府背景及产能资质可能引发壳资源争夺,但政策监管趋严下投机空间有限。
四、风险提示
1. 融资失败风险:E轮融资若未按期到位,债务违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东南亚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长城加速布局),本地化生产落地延迟或加剧亏损。
3. 用户信任危机:50万存量车主售后保障若持续恶化,将彻底摧毁品牌价值。
五、结论
哪吒汽车已陷入“债务-销量-信任”的恶性循环,虽通过海外授信与债转股暂缓危机,但根本性问题(产品力、品牌定位、技术积累)未解决。短期内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风险与板块情绪压制,长期若无法实现“技术突破+盈利转正”,或将成为新势力淘汰赛的又一案例。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其债务重组进展及海外战略可行性,规避高风险标的。
备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数据来源:新京报、证券之星、金融界、抖音财经等公开信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