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死亡:智驾、车门逃生质疑与进展全解析】

    李不懂文头像李不懂文头像
    李不懂文04-01

    今日(2025年4月1日),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3·29高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度讨论。结合多方回应与调查进展,本文梳理事件核心脉络与争议焦点,还原真相的同时呼吁理性关注。


    事故经过:高速撞击后爆燃,三名女大学生遇难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车牌为鄂AXXXX的小米SU7标准版,在G0321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严重事故。车辆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起火燃烧,车头损毁严重,三名司乘人员(均为女大学生)不幸遇难。事故发生时,三人正从湖北自驾前往安徽参加考试259。现场图片显示,车辆几乎被烧成空架,仅剩焦黑车架。


    官方回应:小米成立专项组,配合调查

    小米汽车今日密集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赶赴现场,配合警方和家属进行事故调查,并承诺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结果257。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披露,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时速116公里,检测到施工路障后驾驶员接管车辆,但最终以约97公里/小时的速度碰撞隔离带9。目前事故车辆已由铜陵市交警暂存,数据信息已提交警方


    争议焦点:车门能否打开?智驾系统是否担责?

    1. 车门逃生机制受质疑
      家属与部分网友称事故后“车门锁死无法打开”,导致乘客被困车内。对此,小米回应称,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即使断电也可手动解锁车门,但未明确事故中该功能是否失效
      8910。客服人员补充,安全气囊弹出时会触发车门自动解锁,但具体细节需等待调查810
    2. 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存疑
      事故发生时NOA系统是否及时响应、驾驶员接管是否充分,成为技术争议核心。小米强调,碰撞前系统已发出障碍物提醒并减速,但未公布具体数据
      9。业内人士指出,高速施工路段临时改道可能超出智驾系统的常规识别能力。



    调查进展与公众呼吁

    • 多方介入调查: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三大队、消防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已成立专案组,重点分析电池起火原因、车门解锁功能及智驾系统运行数据369
    • 舆论理性化:部分媒体呼吁公众避免对电池技术(如倒置电芯)或车企责任过度猜测,需以权威报告为准。

    结语:安全与真相的双重追问

    此次事故不仅是小米汽车面临的首起重大安全危机,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智能化与安全性平衡上的挑战。公众期待调查结果厘清责任,企业需以透明态度重建信任。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案亦敲响警钟:技术便利背后,应急逃生知识与车辆安全设计同样关键。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界面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等权威信源)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