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开上小米SU7,我后悔了吗?2000公里真实感受、优缺点全曝光!

    说实话,从小米宣布造车那天起,我就一直高度关注。当SU7正式亮相,那惊艳的外观、澎湃的性能参数、还有雷总那句“有点贵,但贵得有道理”,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锁单那一刻,手心都是汗!选的配置、颜色,纠结了好久。等待的日子更是度日如年,天天刷APP看进度。

    提车那天,交付中心人山人海,场面堪比发布会。看到我的“海湾蓝”静静停在那里,流线型的车身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值了!销售小哥很热情,交付流程也越来越规范。但是!咱是专业的汽车媒体人(虽然今天是以车主身份),光激动不行,必须得理性、客观地评价。这不,里里外外开了小三周,市区通勤、高速狂飙(安全驾驶哈)、智能座舱深度体验,结合各大平台首批车主们最真实的反馈,今天就给大家来一篇全方位、无死角的SU7“开箱”报告!


    【最满意】

    1. 颜值即正义!回头率爆表! 这点必须放第一!SU7的外观设计真的太成功了,无论哪个角度看都非常协调、动感。低趴的车身姿态、流畅的线条、水滴形大灯、可升降尾翼(我选的Max版带),开在路上,那回头率简直100%!每次停车都有人围观、拍照、询问,满足感爆棚!汽车之家和懂车帝上,夸颜值的帖子也是最多的,这点毋庸置疑。
    2. 澎湃动力,随叫随到! 我提的是Max版,双电机四驱,官方零百加速2.78秒!实际开起来,那加速体感真的太猛了!红绿灯起步,只要你敢踩,瞬间就能把绝大多数车甩在身后。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真的会上瘾!即使是标准版/Pro版,单电机的加速也绝对够用了。这种纯电的直接、迅猛,是燃油车给不了的。
    3. 智能座舱与小米生态无缝衔接: 作为半个“米粉”,小米的智能座舱是选择它的重要原因。澎湃OS车机系统非常流畅,操作逻辑和小米手机/平板类似,上手无压力。中控大屏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在车里依然好用,控制车窗、空调、导航、音乐都很方便。最关键的是,和我的小米手机、家里智能设备的联动非常丝滑,比如上车自动连接、车家互联等,体验很棒。<0xF0><0x9F><0xAA><0x9F>
    4. 操控性超出预期: 原本以为这种尺寸的车操控会比较笨重,但SU7开起来感觉底盘很扎实,悬挂支撑性很好(Max版带CDC),转向精准,指哪打哪,过弯时侧倾抑制得不错,开起来很有信心,甚至有点运动轿跑的味道。这点在易车的一些深度评测中也得到了印证。

    【最不满意】

    1. 等待周期与交付初期的小混乱: 这点相信是所有首批车主共同的痛。从下订到提车,等待周期确实比较长。交付初期的流程、验车标准等也存在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虽然现在逐步改善,但“等车焦虑”确实存在。希望小米的产能能尽快跟上。⏳
    2. 部分细节品控有提升空间: 虽然整体做工用料不错,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在一些细节处找到“进步空间”,比如个别地方的接缝不够均匀、内饰某些塑料件的质感可以更好一点等。当然,考虑到是第一款车和这个价位,可以理解,但确实存在。汽车之家和懂车帝论坛里,反映类似小问题的车主也有一些。希望后续批次能持续改进。
    3. 悬挂偏硬朗,舒适性有取舍: 为了保证操控性,SU7的悬挂调校整体偏硬朗,尤其是我这款Max版。路感比较清晰,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传递到车内的振动会比较明显,后排乘客感觉可能更直接。如果追求极致的乘坐舒适性,可能会觉得有点颠。这算是为运动性付出的代价吧。
    4. 后排头部空间对高个子不太友好: 溜背造型带来了帅气的外观,但也牺牲了一部分后排头部空间。身高超过1米8的朋友坐在后排,可能会感觉有些压抑。腿部空间是够用的,但头部确实是短板。
    5. 软件层面仍需OTA持续优化: 澎湃OS车机虽然流畅,但毕竟是新系统,偶尔会遇到一些小Bug或者某些功能逻辑不够完善的地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Xiaomi Pilot)目前表现尚可,但相比行业顶尖水平,在应对复杂路况、决策果断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潜力。期待后续OTA能带来惊喜。

    【动力感受】

    前面提到了,Max版的动力是“过剩”级别的。电门踩下去,动力响应毫无延迟,瞬间的推背感能把你牢牢按在座椅上。标准版/Pro版的后驱版本,动力也绝对够用,日常超车、并线轻松自如。电车的动力输出特性就是这么直接、畅快。驾驶模式切换(例如运动、舒适)也能带来明显的性格差异。


    【能耗/续航】

    这是电动车主最关心的部分。我这款是Max版,CLTC标称续航800km。实际开下来(坐标南方,开空调):

    • 市区能耗: 日常通勤,走走停停,能耗大概在14-16kWh/100km左右。
    • 高速能耗: 匀速100-120km/h行驶,能耗会高一些,大概在16-18kWh/100km
    • 实际续航: 综合下来,不开空调温柔驾驶,实际续航达成率能在8折左右(约640km)。如果开空调、激烈驾驶或者跑高速,折扣会更大,估计在6.5-7.5折之间(约520-600km)。这个表现属于主流水平,不算特别顶尖,但完全够用。充电方面,支持800V快充,在兼容的快充桩上,补能速度确实很快。

    【用车感受】

    拥有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的这几周,感觉自己成了“行走的焦点”。

    • 日常通勤: 安静、平顺、提速快,让枯燥的通勤变得有趣。智能座舱用起来很顺手。但偏硬的悬挂在烂路上有点折磨。回头率太高,有时也会有点小“负担”。
    • 周末出游/跑山: 这才是SU7的乐趣所在!精准的操控、充沛的动力,在山路上开起来很有乐趣。帅气的外观也很适合拍照打卡。续航里程足够支撑中短途出游。
    • 智能互联: 小米全家桶用户狂喜!手机靠近自动解锁、导航流转、远程控制车辆、回家自动开启智能家居…这些生态联动的体验确实很加分。

    【优缺点总结】✨

    • 优点: 外观设计惊艳、回头率高;动力强劲、加速迅猛;智能座舱流畅、生态联动体验佳;操控性好、有驾驶乐趣;配置相对丰富、性价比高(相比同性能/设计的车型)。
    • 缺点: 等待周期长、初期交付有待完善;部分细节品控需提升;悬挂偏硬影响舒适性;后排头部空间局促;软件及智驾系统仍需OTA持续优化。

    【驾驶感受】️

    SU7开起来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紧致”和“灵动”**。方向盘转向手感细腻且精准,车头响应很快。刹车脚感线性,制动力强劲且稳定。底盘整体感强,悬挂支撑到位,快速变道和过弯时信心很足,确实有运动型轿车的调校功底。虽然车身尺寸不小,但开起来并不觉得笨重。NVH控制得不错,电机噪音很小,高速风噪和胎噪在可接受范围。整体驾驶感受偏向运动和操控,能给驾驶者带来愉悦感。


    【综合评价】

    那么,小米SU7到底值不值得买?我的结论是:如果你是一个追求颜值、性能、智能化体验,并且是小米生态的用户,能够接受它在舒适性、部分细节品控以及作为新品牌第一款车可能存在的一些小问题,那么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小米SU7绝对是一台极具吸引力、甚至能带来惊喜的智能电动轿车。

    它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水桶车”,它在某些方面(比如极致舒适、豪华用料细节)相比传统豪华品牌还有差距,软件系统也需要持续打磨。但它在设计、性能、智能化这些新时代消费者看重的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并且给出了一个相对有竞争力的价格。

    对我个人而言,选择SU7,是对小米“科技普惠”理念的认同,也是被它的产品力实实在在打动。开了这几周,虽然遇到了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比如硬悬挂),但它带给我的兴奋感和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每次开着它出门,都感觉自己是“街上最靓的仔”!这是一台倾注了小米心血、诚意满满的作品,也是一台真正属于年轻人的、充满乐趣的智能汽车。 满意度给92分! 未来可期!


    好了,关于我的小米SU7提车初体验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给正在关注、等待或者犹豫的老铁们提供最真实的参考。大家对SU7怎么看?已经提车的“米粉”们,你们的用车感受如何?评论区等你分享!

    觉得“汽车号”主理人这篇分享够真诚、够及时?那就 点赞 转发 评论 走一波!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感谢!

    最后,老规矩送上祝福:2025祝大家发大财! 都能开上自己心仪的 Dream Car!咱们下期再见!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