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辆老伙计已经陪我在路上跑了六万公里,前两次换轮胎的经历简直像在菜市场挑西瓜——看着都差不多,切开才知道熟没熟。
去年春天换的某品牌轮胎,刚过三千公里就闹起了"慢性病",隔三差五就得往修理厂跑。
最离谱的是那次慢漏气,修车师傅拿着放大镜似的检查了三回,愣是找不着漏点,最后只能自掏腰包再换新胎,气得我差点把备胎焊死在轮毂上。
今年开春实在扛不住折腾,在汽配城转悠时听隔壁老王说国产轮胎"比德芙还丝滑"。
上网一查,嚯!评论区比菜市场还热闹,有人说它耐磨堪比老黄牛,也有人嘀咕"这牌子不是拉货用的吗"。

眼瞅着清明假期要跑长途,咬咬牙选了店家推荐的RP18花纹,四条轮胎带安装费拢共1280——这价钱在合资品牌那儿连三条都买不着。
换上这"新鞋"跑了六千公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耐磨度确实能打。
五一那会儿跑了趟皖南川藏线,碎石路、泥巴道挨个碾过,轮胎面愣是没见着明显磨损。
有回在高速上遇到暴雨,原先那套胎就跟穿了溜冰鞋似的,现在虽然不能说稳如泰山,但至少刹车距离缩短了三分之一。

要说美中不足,就是有次雨后过立交桥的金属接缝,后轮稍稍打了滑,看来湿地性能确实比不过那些千元级的外国货。
这半年用下来,最让我惊喜的反倒是静音效果。
以前开车得把音乐开到15格才能盖住胎噪,现在调到10格还能听清导航。上周载着丈母娘去郊区,老太太破天荒夸了句:"这车坐着比前两年稳当。"
要知道她平时坐车可是连安全带多绕半圈都要念叨的主儿。

现在国产轮胎真是支棱起来了,除了我这套RP18,汽修圈里口碑不错的还有朝阳一号的"静音棉"黑科技。

隔壁单元开车的小年轻更绝,给自家轩逸配了四条路航,非说比原厂胎省出半个月油钱。要我说选轮胎就跟找对象似的,没有十全十美,关键得看合不合脚。
像我这种常年城乡两头跑的,耐磨静音就是硬道理;要是天天在CBD转悠的白领,可能更在意雨天抓地力。
各位老司机要是用过什么神仙轮胎,也说道说道,让咱老百姓换胎时少走点弯路不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