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印度建厂奇谭:当"发动机消失术"遇上"内鬼剧本"

    1、作为一只在新能源赛道狂飙的"电动鲶鱼",我司原计划把印度市场当《一千零一夜》来书写,结果发现这剧本竟是《走近科学》——起亚那900台发动机五年间原地蒸发,堪称汽车界的"大卫科波菲尔魔术秀",完美诠释了印度式工业浪漫: "流水线在运转,GDP在增长,零件在流浪"

    2、都说印度是"全球车企坟场",但起亚这出大戏还是让人瞳孔地震:年产30万辆的超级工厂,连发动机这种核心部件都能被蚂蚁搬家式搬空,怕不是厂区安保系统借鉴了《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校长办公室?毕竟按警方推测,"没有内鬼的配合,这波操作比牛车超高铁还魔幻"。遥想当年现代集团砸下11亿美金建厂时,宣传册上可是印着"540英亩安全堡垒"的豪言,如今看来这堡垒怕是自带"黑洞传送门",专供供应链神秘失踪事件。

    3、作为同样在印度市场交过学费的"大冤种",比亚迪可太懂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我们投了2亿美金搞电动公交,结果被"安全审查"卡脖子,10亿建厂计划直接变成《等待戈多》剧场。起亚丢的是发动机,我们丢的可是真金白银的时间窗口——毕竟在印度,政策比恒河水还浑浊,审批速度比牛车进城还慢

    4、印度制造业的黑色幽默远不止于此:

    • 员工欺诈率高达50%的职场生态,让每个车间都像《甄嬛传》拍摄现场
    • 每三天一起重大工业事故的安全记录,比宝莱坞动作片还刺激
    • 博帕尔毒气案四十年后,跨国企业维权仍是"法律迷宫大闯关"

    5、看着起亚这出荒诞剧,不禁想起莫迪政府最爱说的"Make in India"——现在怕是要改成"Take from India"。毕竟在这里,"招商引资"和"关门打狗"往往只隔着一纸批文,现代车企在印二十年仍是老二,福特含泪撤离时倒亏20亿美金,个个都是活体《警示录》。

    6、此刻摸着曾被印度税务部门"特别关照"的伤口,突然悟了:
    在恒河畔做生意,
    要学湿婆会变通,
    学象神破障碍,
    学哈努曼翻跟斗——
    毕竟这里的营商环境,
    可比《摩诃婆罗多》战役复杂多了。

    最后:送给所有跃跃欲试的同行一句改编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印度建厂梦,碎得挺明白。"

    (战略调整部已把建厂PPT改名《印度生存指南:从入门到入土》)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