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国标的核心内容
2025 年 4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郑重发布了 GB38031 - 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此标准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此番新国标素有“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之称,其核心内容涵盖以下若干方面:
- 热扩散测试要求升级
旧标准:2020 年版之国家标准规定,电池于热失控后 5 分钟内不得起火、爆炸,为乘客提供逃生之机。
新标准:新规要求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后 2 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同时烟气不得对车内乘员构成伤害。这昭示着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显著提升,由“及格水准”径直跃升至“学霸层级”。
-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
新国标增添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规定电池包在直径 30mm 钢球以 150J 能量撞击后,不得有泄漏、起火、爆炸之状况,并且要满足绝缘电阻之要求。这一测试模拟了车辆在行驶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底部碰撞情形,进一步为电池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 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针对超快充技术,新国标要求电池在完成 300 次快速充电循环(从 20%SOC 充电至 80%SOC)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得起火、爆炸。这一测试项目旨在确保电池在长期快充运用后仍能维持优良的安全性能。
- 其他技术要求
新国标进一步明晰了待测电池的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以及整车测试条件。此外,还完备了绝缘电阻要求,增添了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的绝缘电阻要求。
二、新国标的意义
- 提升消费者信心
新国标将从产品设计之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守护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借由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消费者能够更为安心地购置和使用电动汽车。
- 推动技术进步
新国标对电池安全性能的高标准要求,将迫使汽车制造商加快技术的迭代进程,尤其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电芯稳定性等核心领域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这将助推整个行业迈向更高层级发展,促使企业持续提升电池技术。
- 规范市场秩序
新国标的施行将终结“电池安全靠运气”的时代,引领产业从“续航竞赛”转向“安全保障”的核心竞争。这将有益于淘汰部分技术不达标的企业,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对行业的影响
- 短期影响
市场波动:在新国标施行前夕,车企或许会为了消解现有库存而掀起价格之争。这或许会引发短期内电动汽车市场的价格起伏,消费者在购车时需加倍审慎。
技术升级压力:对于部分技术储备欠佳的企业来讲,新国标或许会施加较大的技术升级重压。这些企业需要于短时期内投入海量资源开展技术研发,以契合新标准的要求。
- 长期影响
行业洗牌:新国标的施行将加快行业的洗牌进程,一些难以满足新标准的企业可能会遭淘汰。这将有益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层级和产品质量。
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伴随电池安全性能的增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赖度将提升,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四、对消费者的影响
- 购车决策
新国标的施行将为消费者给予更明晰的购车参照。消费者在拣选电动汽车时,能够更为着重关注车辆是否契合新国标。对于不符合新国标的车辆,消费者需要审慎思量其安全性。
- 使用体验
新国标针对快充循环后安全性的要求,将有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感受。消费者能够更安心地运用快充功能,而无需担忧电池的安全问题。
- 二手车市场
新国标的施行将给二手车市场带来重大冲击。不符合新国标的二手车或许会面临估值降低的状况。消费者在购置二手车时,需要格外留意车辆的电池是否符合新国标。
五、总结
GB38031 - 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施行,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标准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国标不但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稳固的保障。同时,新国标还将助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规范,为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筑牢坚实根基。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国标的施行将助力他们更放心地抉择和使用电动汽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