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混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HEV)的牌照类型取决于其技术路线和当地政策,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需悬挂蓝牌,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可上绿牌。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牌照类型的核心区分标准
1.技术路线决定属性
油混车(HEV)的电池无法外接充电,完全依赖发动机和制动回收电能,因此被归类为节能车而非新能源车。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只有 ** 纯电动车(BEV)、插电式混动(PHEV)和燃料电池车(FCEV)** 被纳入新能源范畴,可申请绿牌。
▲典型车型:丰田凯美瑞双擎、本田雅阁锐・混动等 HEV 车型均为蓝牌。
▲例外情况:部分城市(如上海)曾对符合条件的 HEV 发放绿牌,但 2025 年政策调整后,绿牌仅面向纯电和燃料电池车。
2.政策执行的地域差异
▲北京:新能源指标严格限定为纯电动车,HEV 需通过燃油车摇号或竞拍获取蓝牌。
▲上海:2025 年新规明确,绿牌仅适用于纯电和燃料电池车,HEV 需蓝牌。
▲广州:HEV 无法享受新能源政策,需按燃油车管理,悬挂蓝牌。
▲深圳:HEV 需通过普通指标申请蓝牌,与燃油车一致。
二、蓝牌与绿牌的实际影响
1.路权与限行
▲蓝牌油混车:与燃油车同等对待,可能受限号政策影响。例如,北京燃油车限行区域对 HEV 同样生效,而绿牌车则不受限。
▲绿牌插混车:在上海、广州等城市可享受不限行、免购置税等政策,但需满足充电设施安装要求。
2.购车成本与补贴
▲蓝牌油混车:部分城市(如上海)对 HEV 提供节能车补贴(如购置税减免),但金额低于新能源车。
▲绿牌插混车:可享受国家新能源补贴(如 2025 年上海置换补贴 1.5 万元),且免购置税。
3.牌照获取难度
▲蓝牌油混车:在限牌城市需通过摇号或竞拍获取指标,难度较高。例如,北京燃油车摇号中签率不足 1%,而新能源指标需轮候多年。
▲绿牌插混车:在上海、广州等城市可直接申领绿牌,无需摇号,但需满足社保、居住证等条件。
三、用户场景与选择建议
1.推荐选择蓝牌油混车(HEV)
▲适用场景:以城市通勤为主,偶尔长途驾驶,注重燃油经济性和续航稳定性。
▲优势:无需充电设施,维护成本低于纯电车,综合油耗可低至 5L/100km 以下,适合无固定车位或充电不便的用户。
▲典型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综合油耗 4.1L/100km)、比亚迪秦 PLUS DM-i(非插电版)。
2.推荐选择绿牌插混车(PHEV)
▲适用场景:日常短途用电、长途用油,且有充电条件(如固定车位)。
▲优势:纯电续航可达 50-200km,城市通勤零油耗,同时享受绿牌政策红利(如不限行、免购置税)。
▲典型车型:比亚迪唐 DM-i(纯电续航 112km)、沃尔沃 XC90 T8(纯电续航 59km)。

四、注意事项与政策动态
1.政策时效性
各地新能源政策可能调整。例如,上海 2025 年取消对 HEV 的绿牌支持,未来其他城市可能跟进。建议购车前通过当地交通部门官网或政务平台核实最新规定。
2.电池与维护成本
▲HEV:电池寿命较长(通常 8-10 年),但更换成本较高(约 2-5 万元),需关注厂家质保政策。
▲PHEV:电池衰减可能影响纯电续航,建议选择提供终身电池质保的品牌(如比亚迪)。
3.充电设施适配性
PHEV 需安装家用充电桩或依赖公共充电网络,而 HEV 无需充电,使用更灵活。

总结
油混车(HEV)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需悬挂蓝牌,而插电式混动(PHEV)可上绿牌。选择时需结合自身用车场景、充电条件及政策红利。若追求省油和续航自由,且无充电需求,HEV 是务实之选;若想享受绿牌政策且有充电条件,PHEV 更具吸引力。建议购车前试驾对比,并咨询当地车管所或 4S 店获取最新政策信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