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4 M50提车到现在也2000+公里了,i4也是小众车型,50版本基本上没有试驾车。作为一个车主,可以告诉你,开起来跟宝马X3M、X4M的感觉差不多。因为我都开过。不管是提速,地盘方面。当然。i4 M50版本后面两个都是空气悬挂!避震这一块只会更好!动力更不用说了,推背感也胜于他们!油门给多少,就会输出多少!至于M3、M4我没有试驾过!所以不做评论了。至于电耗!我踩的比较猛,正常跑200左右就充电了,当然电池是三元锂电池,我一般到百分之20多就充电了,充到百分之80断电,这样更好的保护电池的续航!
i4因为是进口车,它是短轴版!后面空间会比较局促!我身高185,我在主驾驶调好位置后,后面基本上坐跟我一样体型的就不舒服了。如果你追求空间,那你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了。对于空间没有要求的!那i4在我心中还是很完美的车。
最后感谢i4圈主,熊猫猫专属饲养员推荐精华!
Andy21306905:可以换个水晶档把
ice77777777777:换个档把,马力增加10匹
月色留香999:这车,前面185的调整好座椅基本到最后了,还坐185点的 怎么可能,坐个小孩都够呛
【最满意】
1.首先是外观:与燃油版4系几乎一样的外观,个人觉得很好看很帅气,在新能源车中颜值是很能打的了。无框车门,小姐姐最爱。
2.加速:m50官方发布0-100加速为3.9秒,该车配备双电机和m调教,加速度真是没话说,一个字~爽。
3.操控:宝马的操控一如既往的让人放心,方向盘指向精准,在马路中间穿梭很有信心。
【最不满意】
1.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不好用,把手过窄,用不上力气,家里人第一次开门都开不开,手会从把手滑下来。
2.悬架:车子悬架过硬,过减速带的体验感非常不好,后排乘客的感觉尤为明显。
3.转弯半径:这个车转弯尤其是在调头的时候,感觉不像个中型车,半径过大了。
【空间】
1.说到空间那可真不是i4的优势了,毕竟轿跑车型,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那肯定是牺牲了很多的。后排空间小于加长版宝马3系。
2.一米七几的个子,座椅调好后,前排空间感觉正常,但也没有很宽敞,后排空间就较小了,坐进去后到前排座椅大概一拳半的距离。
3.得益于掀背,后备箱的开口是很大的,且后备箱较深,但是实际上后备箱可装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也同样因为掀背,过高的东西在后备箱放不了。
【驾驶感受】
动力这块直接给满分了,零百加速三秒多,已经无可挑剔了,主要车身太重了,否则加速可能更夸张。
加速超车,只取决于你自己想不想,这个车不会让你担心和失望。
电车的平顺性肯定没得说了,只能用丝滑来形容。
操控方面,方向盘精准,得益于加速快,在路上行驶得心应手,无论加速还是变道都十分放心,宝马的操控总是让人满意的。唯-的不好就是车身重,导致转弯出弯的时候能感受到车重带来的不舒服。
【续航】
我日常驾驶相对还是比较柔和的,急加速的情况也不是很多,目前表显电耗20.5kw每百公里,反正感觉不低,也可能是因为车重的原因导致消耗较大。
ChristineChan秋名山Dian:你这i4只看你车内状况肯定看不出来是m4爱护一下啊哥 我都不忍心
苏堤春晓:这车小问题多吗
用户8095069708849:运动型轿跑悬架肯定硬,不可能跟舒适挂钩
宝马i4 M50版的价格53.99万,对于电动车来说,肯定算贵了,但是零百加速3.9秒,花一半钱买了个宝马M4的动力,这么一算还是挺香的。满打满算开i4只有不到7个小时,但是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最满意】动力肯定是最深刻的,不用全力踩就有非常强劲的推背感,这种3.9秒跟M3、M4那种油车加速感有很大的不一样。一不小心就会逼近道路限速的水平,关键是加速的过程几乎没有声音,快而不躁,也只有电动车能感受到了。
i4的加速跟特斯拉Model 3P的感受也不一样,宝马车厢内传递给驾驶员的感觉更可控,快但是不疯狂。
【最满意2】底盘表现也很棒,第一感受就是很舒适,走有坑洼的铺装路,是很典型的豪华品牌的味道,就是所谓的高级感和从容感,在城市道路根本发挥不出它底盘的水平,只是觉得很稳很灵活。
【乘坐体验】只要不是很胖的人,在宝马i4的前后排都能找到宽敞的坐姿,比现款i3和3系的舒适度要好一些。
【关于造型】简单说一下,以前看官图总觉得“大嘴”不好看,但是实车看上去很协调,看的久了相比奔驰那一套设计更喜欢。内饰的设计尤其是贯穿屏会觉得很不宝马,贯穿屏的显示素质和车机系统还不错,但是屏幕后面的小支架,实在是觉得很奇怪,它对屏幕的处理感觉没有很多造车新品牌那么合适。
【最不满意】很难以理解的就是宝马i4专门设置了一个蓝色的启动按钮,免不了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奇怪感,跟整个内饰的调性也不搭,给电动车加点蓝色点缀的做法很多,但是宝马i4的这个点缀真的不好看。
宝马最早发布i品牌时,那时候的i3和i8可以说是“惊为天人”,后推出的油改电的i3和iX总觉得怪怪的,直到宝马i4推出,能感觉到宝马没有玷污“i品牌”。
现在有很多品牌的电车卖到了40-50万,比如蔚来等等,但是如果你有宝马情节、想拥有一个速度机器,宝马i4某种程度上是你离宝马M4最近的一次。
你先松开的手:3.9秒是电量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它实际赛道能力只比A4L圈速快一秒
小木大1818:漂亮是漂亮的,好像没什么热度
NotoCheung:不要把它当M…无任何赛道配置,跟M4、m3比就是个玩具,paper数据扮猪吃老虎没问题,54万就值54万好了,开着玩吧~
BMW i4 M50
这是第一款挂着M高性能徽标,且被BMW官方直接称为M 的电动轿车,由于之前开过F82代的M4,所以我对这台“电动M4”充满期待,尤其是知道它的价格近乎只有M4的一半时,我的兴趣更浓了。不过一番体验下来,我对BMW的精明又有了新的认知,懂了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
【外观】外形是完全沿袭了全新4系Coupe的风格和设计,尺寸也相当(车长4785mm、轴距2856mm),其实实车的新鲜感不算强,不如当时i4概念车发布时震撼感。这台M50车型相比普通i4 eDrive40在外形上多了M空气动力学组件,主要集中在前后包围、后视镜、尾翼、轮圈、卡钳等等,所实话就算这一套组合拳加起来,在外形上,依旧不会觉得有多运动,比较平淡,和大家印象中M4 前后包围各种风刃、通道的战斗感觉还是差了些。
【内饰】内饰布局很常规,但细节上用了不少M的专属设计,用来和普通车型做出区分。包括带M三色缝线的M专属方向盘、中控部分M专属碳纤维内饰条、真皮M运动型座椅、M三色缝线安全带等等。要说新鲜感,肯定是中控12.3+14.9英寸的曲面联屏,从旗舰电动车iX上下放,未来也是BMW家族式设计。
【配置】配置方面包括拥有丰富显示内容的HUD、哈曼卡顿高品质音响、激光大灯、真皮M运动方向盘、手机无线充电等等,在i4 M50上都是标准配置,诚意还不错。当然,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这些我们最想要的配置,还是老惯例需要选装。另外配备的驾驶辅助也是L2级的一套东西,BMW在这方面比较保守。
【最不满意的点】空间:BMW i4 M50都只有四门,没有双门版本,那证明还是想强调一些实用性的。但目前是后排坐垫短,离地位置低且靠背角度较直,我尝试了很久不断调整姿势,都很难找到舒服的坐姿。而且只要身高超过180cm,在后排基本就会顶腿和头发扫到车顶。后排中央地板还有很高凸起。
车机:iDrive8车机系统功能丰富,但菜单层级太繁杂,找一个常用功能往往需要进入第二层或第三层菜单,初上手者学习成本太高,不够便利。5G网络链接不够稳定,经常遇到语音助手因为网络丢失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或许是第一批次试驾车,并非量产商品品的原因)。
中控挡杆和启动按键部分的蓝色装饰,塑料感太强显廉价。
【最满意的点】我最满意的是驾驶感受,它能给你足够多的选择,节能/舒适/运动和运动+,每种都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节能模式够克制,踏板响应明显会放缓不少,好像前后电机只出了1/3的力;舒适模式适合日常上下班通勤,电门轻、转向轻、底盘也不硬,代步不错;运动+模式就彻彻底底换了一种性格,前后电机这时是满血状态,点下电门踏板明显就有蹿感了,转向、底盘都绷紧了起来,路感清晰但不会太振,开起来是又灵活又爽,还有同步逼真的加速模拟声浪,要我评价,绝对有M4 90%以上的功力了。
动能回收有弱、中、强和自适应以及B挡(相当于单踏板),想要无感直接选最弱那挡,其他依次增强。对于前后双电机,还这么大马力输出的电动车(400kW/750N·m),电耗想收着点,还是挺有难度的,运动和运动+模式下轻松到20kWh/100km以上,好在表显里程是动态显示,续航给到的数字比较真实,我们当天拿到车时虽然是满电,但表显续航只有430公里出头(CLTC 560km),一天试驾了多种路况(城市、环路、高速),驾驶风格也比较随意,各个模式+大脚油门急刹车都有,一天下来实际跑了130公里左右,表显还剩290多公里,基本是1:1.1了。
【小结一下】你能在 BMW i4 M50上收获到和M4相同的性能和相差不多的操控体验,但M4整车内外给到战斗运动氛围、各部分组件的高档感以及路人和车迷的注视礼,这些你在这台50多万的BMW i4 M50(53.99万)上还是享受不到了的。
Ichmchtebeidirsein23:i4有机会出双门吗?
妳最珍貴503:所以,买个电4改m4外观。。。
进取白云o3:说说手动方向盘的是
宝马i4 M50也是一台优点与缺点都相对明显的车子,先说缺点:
隔音效果有待提升:采用了无框式车门,但没有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在120km/h的限速行驶时,还是能感觉到车门处传来的一些风噪,另外,轮拱部位的隔音也有待提升,后轮拱位置有少许共鸣。
后排空间比较局促,腿部空间够用但剩余不多,另外后排座椅座垫角度偏平偏短,对大腿与膝盖交界位置承托不足,长途乘坐舒适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再来说优点:
动力输出猛,而且动力输出线性。在sport boost模式下加速力非常强大,但与此同时并不会让人有不受控的感觉,动力输出与电门踏板的行程依然呈现线性的比例。底盘调校依然有我们印象当中过去的宝马该有的样子,而不是现在的宝马那种更偏向舒适的取向。悬挂硬朗但不失韧性,更小的转向比让车头指向非常灵活,车身跟随性也很出色。虽然2.3吨的车重难以避免有些偏重,但整体的前后轴平衡依然做得不错,同时由于电池重量集中在车身底部,并不会让车辆在弯道中产生过多的重心转移,依然呈现一个灵巧不笨重的弯中姿态。
厉害吧24中:太贵了。电动车领域,传统豪车没有logo加成。。车长比model3p长,轴距却更短,续航也更差。。宝马油车可以靠1350转爆发最大扭矩的发动机,ZF调的很舒服的变速箱卖钱,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宝马的产品力撑不起这个价钱。
哟嗅:这个价位,这个续航,着实丢人,只有底盘、驾驶特性调教令人眼前一亮,续航是唯一的劝退
用户8705117581457:关键是要有车!要把车子卖过来。而不是,订车要半年,还不能保证。还有,要加装潢。。。现在真的难,疫情让我根本没法去外地,也不敢去外地,再喜欢也没用了。又实在不愿意等半年,到时i5 三电机都出来了。更完美
这是家里的第一部宝马车,也是第一部新能源车,之前家里拥有三部白色奔驰,这次新加入一部黑色宝马显得格外出挑。
【购车经历】
我是颜值控,车型是早就看准了的,对车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干邑色内饰,像奢侈品包包的内饰颜色搭配碳纤维装饰,质感拉满,奈何跑了四家店都没有,刚巧在南京宁宝的仓库里看到有这么一台完美满足我要求的现车后直接谈价格签合同。
【提车价格】
这一波属于是等等党的大胜利了,带一万多选配的车,48不到的落地价应该是很香的了,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好车,很多车友早买早享受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驾驶感受】
目前行驶了三百多公里,抛开众所周知的高性能参数,在看了袁启聪的视频后加上自己实际体验,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i4与奔驰eq系列这套逻辑相似的智能动能回收系统,他将ACC与动能回收功能相结合,在前方空旷时松油会和燃油车一样滑行,在跟车时松油则能通过动能回收自动控制与前车的合理距离并提前构建刹车压力,带来的体验感是无限接近油车的脚感和相当丝滑的行驶体验,这应该是其他新能源车型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老牌车企造车经验的体现,也使我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能够无缝过渡,上手非常轻松。
【动力表现】
目前只试过一次sportboost模式下地板电,四驱起步抓地非常稳,过弯极限也很高,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后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慢慢摸索车辆极限吧,可以肯定的是这部车可玩性很高,我对未来与她的相处还是充满期待的?
胸毛美声:兄弟速度快,说提就提了,这价格只能说太香了
Adam449:我就搞不懂,那么多人喷油改电,油改电差啥了?是开的不爽了还是死亡率高了?是质量差了还是影响你开雅迪了?虽然我开的新势力,但我始终认为百年车企造出来的油改电,绝对比濒临倒闭的那些四五线车企代工的新势力更靠谱。
阿难:除了外观其他跟i3一模一样,然后贵了二十多万,真有大冤种啊
刚毕业,有个五十万的预算,因为上大学的时候有一辆宝马,所以对宝马还是非常有好感,看了x3三系五系,实在是见的太多了,就决定是四系和x4,坐了朋友的e300还是觉得没改的内饰有点落后了,最后看到了i4,四系的外观,全新的内饰,一眼就相中,看e40选配50的所有配置都要九万,更不要说还多了个电机,最后毫不犹豫选择了50。
成都一月提的现车m50 碧玺灰选配了6500座椅加热和三色安全带
外观是不可挑剔的
最新的内饰也给人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即使在ecopro模式中在城市驾驶中也给了一份从容
但是续航可能是冬天虚标有点严重,但是如果是日常通勤,还是可以满足,空间上有点紧凑。但是是非常适合年轻情侣,偶尔满足过年的家用也是不错。
过上新能源车主的生活,也是不错,每天十二点去充电桩冲四毛一度的电,还是体验非常不错,年后安装上充电桩过后可能会更加适宜。
但是后排经常坐人,非常喜欢长途自驾,还是不太合适。
外观无可挑剔,内饰中规中矩,性能拉满,续航略微没有达到预期,转向精准,车子这么沉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非常不错,原车轮毂轮胎比较没有那么惊艳,可以考虑随后自行更换,胎噪风燥可能是因为有主动降噪功能,在车里听的不是很明显,可以说很安静了,后排空间略微局促,180cm身高做下去大腿不能跟车坐贴合,长途可能会累,但是不重要,后排不需要坐人,副驾驶位置有人就足够了~
BMW i4 M50 布鲁克林灰 w/ MotorSport纪念版车标:轿跑外观超帅,没得说;双电机,起步速度,别人只能看着车尾灯;除了自带的导航系统过于垃圾外,其他智能化都挺满意的,可以自动根据与前车距离来调整降速速度和紧急制动。人车合一正在逐步摸索中~
shirley_zhang:磨砂的是不是也要加价
阿木8988:手动调节方向盘吗?
Deryk666:没加价嘛
当天提车写的:原厂50周年车标非常好看,但是黑内塑料感很强+没有座椅通风,想选都没门,不建议后期加装,电车别动电路。续航:满电可跑400+km,比我爸那纯油沃尔沃的300+強太多了。动力: 一脚电门超车再也不用被马路上的肉猪前车恶心了。就是宝马这导航我用不习惯
———————————————————————
行驶4068km后更新
如果你想买性能车,又没有指标,买它就对了,这个价位没有其他同类项。再往上就是百万级的taycan了。
它虽然是四驱双电机,但急加速明显感到后轮打滑,还是宝马后轮发力为主的思路。我轮胎盲盒抽到了韩泰EVO3,车友群里有运气好的抽到过米其林或者倍耐力。如果想获得完全体i4,换一套PSEV专用胎吧。
目前每个月电费150,我不是每天都去公司上班,大部分时间还是漫无目的在市区乱兜,除了办公和出差的正式场合开家里油车,其他情况电车绝对是最佳性价比的出行方案。
我家装不了快充,充一次电十个小时,头疼。打算再买台BBA的高性能电车交替使用。
霸气油柑:请问加了多少
474tj:恭喜,请问这个车续航怎么样,没选装不能提车是吗
哈哈going全心全意:你在哪买的这么快就能提车?
从外观到性能,无可挑剔,自认为是全方位体验最好的电动汽车,专属音浪更是每次都会让人兴奋,非常满意,推荐想买新能源的人去试驾和关注一下,百年车企打造的产品确实不是那些国产或者特斯拉能够比的。
外观个性!我真的喜欢这个外观,实车看着很帅尤其是那一双凶狠的大灯!
操控完美!后排空悬很舒服!是一台舒服又有操控性的车!
M悬挂加可变转向比让他在高速行驶时的方向性很精准!原厂米其林4S轮胎,虽然比不上PS5但是也不错了原厂不用换了!
充电速递可以接受,我冲了36分钟从22%-75%,这个时间就耍一会手机就过去了,感觉也很快!
花瓣轮毂配M卡钳很好看,不打算去改了,这个车已经很帅了,尤其配合着原厂柿灰色中网个导风口,很有攻击性!
空间有点小说真的,但平时还是自己开多,没有问题,后掀背加座椅424放到,可以完美的变成车床,拉大件的东西也不成问题,说简单就是一个字实用!累了放下了躺一会,开着空调,也不怕有中毒积碳费油什么的顾虑?
总结一下:电车城市代步很完美的,再加上外观好看!动力符合我的要求,买自己喜欢的车,会不想在换车!
YONG738:44W的M50?
用户1657817053056:这是碧玺灰吗
【驾驶感受】
不能再完美了,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人车合一。
经常有人回头看。特别是上了绿牌以后,更加具有迷惑性了。也时常有人问我提车价格基本上到洗车店和维修店都会问我这款车的情况。
水管工人DCAR:欢迎同款车友,还同色
Pseudo-lover:落地什么价格?
STAN200kg:58.88w?
宝马的电动轿跑也是一睹真容了,说实话,我还是很喜欢这款电动得外观得,也很帅,但是我朋友确实不咋喜欢,这也就是一人一个眼光,这款电动款BMW i4 M50不知道驾驶起来会是啥感觉。这款车用的第五代eDrive电驱技术,M自适应悬架,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在前舱盖板下有梯形车身支撑件,所以带来的驾驶感也很不错,还提高了转向时车身刚性,有一种愉悦的驾驶感受,就算加速很快,跑的猛一些也不会有飘的感觉,还极强的操控感,没想到这款电车的动力并不是我想象中得那么不堪,实际坐上来还是很有感觉的,当然,再怎么说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和油车比,但也有可进取的空间。
动力无敌,实测零百3.6秒,100-200km加速比2022款m4雷霆四驱快一丢丢。外观可以优雅可以暴力。空间是无解,后排就短途带带人可以。续航脚法不乱开的话。冬天气温0度左右室外,高速可以跑450km,城市也差不多。气温回暖的话,高速500-550km 城市4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