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应该是全国最低价了,而且是0息0首付24期免息,估计应该21或者22开头的应该不会有第二个,其实当时还能低1个点大概3500,但是担心大客户销售不批,因为太低了。北京12月的价格正常就是24.5裸车,宝马员工减2.8万,换模组-1万,板车从北京到沈阳1500,0息券599,保险10500。非常感谢我那个销售,我没去过店里,没见过面,我们全程没通过电话甚至微信语音,底价也是没墨迹直接就说了,比沈阳销售各种小心思强太多。
本人一直计划买电车,因为每天通勤往返100公里成本太高,原来是极氪粉,因为公司12月出了限时内部优惠政策,有同事特别感兴趣就问一下,当时沈阳价格不算便宜,一开始没怎么上心,直到朋友从某app上找到一位北京销售问的价格才动的心,犹豫了5秒钟决定下定。因为只有12月一个月,员工购车审批也得需要时间,所以只能选现车,正好有一台白外红内换模组的车,
立刻下定。
优点:
外观没有油车3系好看,看起来比较高胖,不过整体颜值到位
内饰跟23款3系没有区别,应该是没减配任何东西,设计感质感都还可以
大连屏跟id8好评,ui设计跟搭配都很喜欢,唯一就是没有太多功能
底盘质感很好,隔音很好,偏舒适,但是隔绝感有点重了,没有路感
转向跟驾驶感都是妥妥的3系
整体开起来感觉要比油车3系强
b档好评,朋友model3冬天几乎没有动能回收
缺点:
配置太低了,没有无钥匙进入,没有电加热座椅,我8年前的高7都有……但是在低价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
空调控制没了实体按键有点没整明白。
自带qq音乐有点傻屌,播放歌单只会在一页里面循环播放
当qq音乐放歌的时候,微信语音没有声音
当手机放歌的时候,播放微信语音,音乐不会降低声音
能耗:
个人十分满意了
提车已经跑了1000多,坐标沈阳,早晚上下班大概是20-21°/100公里,全程22°空调,高速110,快速路80
回了趟父母家100公里,去程高速120,20能耗,回程120-150之间,21.几能耗
有趣的熊猫gre:i3整个车都轻飘飘的
陈奕迅歌迷:怕后期维修保养价格惊人,不敢入手
214a412:除了宝马的车标,还剩什么?垃圾得一匹!
华晨宝马i3 eDrive 35L,是宝马3系的另外一种全新演绎,在燃油车时代千方百计也要保留下来的后驱,在低成本就能实现后驱的电动化时代,就更需要被保留下来了。
宝马在i3的后轴放置了一台最大功率为210kW(286匹),峰值扭矩达到400N·m的无稀土励磁同步电机,即便是拉动2吨的车重,它的百公里加速也能做到6.2秒,动力水平可以看齐2.0T高功率的宝马330i。动力电池的容量为70kWh,官方CLTC续航里程为526km,实际用起来也就是400km左右的水平,续航能力是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受制于平台,电池容量没办法加上去,目前没有听到长续航版本的声音。
好在宝马采用与特斯拉一样的EPA标准剩余续航里程计算方式,表显续航里程非常靠谱,它能跑多远,看表心里就能有个谱,虽续航里程不算长,但胜在诚实。
i3十分罕见地采用“前螺旋弹簧+后空气悬架”的减震系统搭配,实际的底盘舒适性表现也十分优秀,过滤效果比燃油3系要更高级,过减速带的时候柔韧从容,尤其是后桥的底盘质感迎来了非常可观的进步,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最舒服的宝马3系,就是i3!
286匹马力,400牛·米扭矩,动力水平体验完胜同价位的325Li,即便是对上330Li也完全不吃亏,电动车所拥有的优势,它全都有。
作为一家以驾驶感受闻名于世的德国老牌车企,宝马很懂那些驾驶爱好者的口味,为了弥补电车缺失的发动机声浪,宝马特意找来了奥斯卡作曲家Hans Zimmer量身打造了i系列的声浪补偿音效,实际表现?回想一下科幻电影里的宇宙飞船,你就懂了!
i3的转向手感对比燃油3系也有变化,转向变得更轻盈。直观感觉车子开起来更轻松,刹车也比325来得更线性,这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真的难能可贵,动能回收和刹车系统的匹配是公认的难题,宝马在这方面确实体现出国际一线大厂的水平。
总的来说,i3就是一台能让你“饱暖思淫欲”的车子,所谓“饱暖”,无非就是我们日常驾驶代步的基本需求:舒适。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你动力,再给你轻松好开的驾驶感受。必须承认的是,G世代的宝马3系,确实是没有了前作那种雷厉风行的硬核操控感受,但换回来的是从未有过的空间表现、豪华氛围、高级舒适。
当然,不满意的地方也是有的,除了刚刚提到的续航上还是短了点以外,变得更粗壮的方向盘,手感有所退步;标志性的“大鸡腿”挡把换成了小拨片,操作起来没有那么方便;好看的轮圈、高阶的驾驶辅助系统、动感的模拟声浪,甚至是无钥匙进入、电动腰部支撑这些配置,都需要额外花钱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