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仰望U8 豪华版

硬件无敌软件相对而已拉胯很多,希望尽快ota完善软件的相关问题。 目前3000公里的综合油耗是11升油,市区7-8个油,高速越快油耗越高,120的话大概12个吧。
用户6985091238045:12个油不高,那么重,拿出那个百万豪车不是最低14,15个油
番茄2145887591603943:100w车也在意油耗吗
天狼星931:这不电车吗
·仰望U8
硬件无敌软件相对而已拉胯很多,希望尽快ota完善软件的相关问题。 目前3000公里的综合油耗是11升油,市区7-8个油,高速越快油耗越高,120的话大概12个吧。
用户6985091238045:12个油不高,那么重,拿出那个百万豪车不是最低14,15个油
番茄2145887591603943:100w车也在意油耗吗
天狼星931:这不电车吗
【购车经历】 大家都知道北京限号很麻烦的,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换一辆日常代步的电车,免得平常还要想今天哪辆车能开哪辆车不能开。当时是22年底23年初,陆陆续续看了很多牌子,因为我喜欢运动车型,大部分都直接pass了,有印象的看过taycan,model3/y,et5都不是很满意。taycan开起来非常棒,远超除了911,718之外其他所有波子车型,但是当时八十多万只能买到单电机,动力着实弱了点,加上拉胯的续航和不存在的智能化,遂放弃;3/y开起来动力很猛,操控也不错,但是行驶质感很一般,底盘硬但感觉比较糙,转向手感也有点怪,更要命的是那个内饰实在让人下不了手,所以pass;蔚来看了et5开完感觉只是看起来运动,一辆动力很强的买菜车,也比较失望。一开始没注意到3路特斯,总感觉一个跑车厂造suv就是恰烂钱,弄个跟卡宴似的车没有灵魂,直到后来活动去场地里开着跑了把一圈,外观,内饰,操控,空间,要啥有啥,100万的价格,你可以得到600匹的动力,空悬,主动悬架,主动防倾杆,后轮转向,顶尖的底盘调教,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套件,酷炫的外观。他和其他电动车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关系,甚至根本不能用一套标准去衡量,eletre实际上的竞品应该是是urus,dbx,turbo gt这类性能suv,从这个角度思考就是你花100万能买到油车上300万才能买到的东西,性价比拉满,直接就激情下单了。 【驾驶感受】 操控能力在这个级别的suv里算是独一档的存在,sport模式激烈驾驶的时候转向手感非常犀利,底盘的动态也很敏捷,因为有主动防倾杆,侧倾抑制的很好,完全不像是一辆5米的大suv,体感上更像大型gt。当然日常代步也没问题,tour模式行驶质感非常高级,保留了路感的情况下同时也比较舒服,符合豪华suv的定位。 【动力表现】 600多匹01要4.5s在网上经常被人吐槽,实际上eletre这个加速的曲线是比较平滑的,中后段才是他的强项,高速上一脚油门下去动力源源不断,不会像很多电车一样初段像火箭到了中后段跑不起来,整体设定更像燃油性能车,只有不懂车的人才会天天盯着01,真正性能要关注的东西可多多了。 【外观】 帅就完了,这车拍照是真不上相,真看到实车还是很有冲击力,实车姿态又低又宽,加上全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看起来非常凶猛,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家伙。 【内饰】 内饰设计做工都非常棒,两条窄屏+大hud非常个性,设计感比无脑堆叠屏幕强多了,运动豪华科技感样样不拉。座椅相对偏硬,毕竟是运动车型,包裹性和支撑性都很棒,切到sport座椅还能加紧。最大槽点是手机无线充电的槽太浅了,急加速经常手机起飞,而且功率好像只有5w,希望赶紧出个emeya同款改件。 【空间】 空间相当大,毕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路特斯,前排想怎么坐都行,后排相对于他的体型来说不算特别大,但坐起来也绰绰有余了,主要我平常最多俩人,后排难得用一次,感知不太明显。后备箱空间也很大,目测四个大托运箱不成问题,没选四座还可以放倒后排座椅,可以直接去当货拉拉了。 【续航】 我十月提的车,提了就是冬天特别冷,电耗起码26 27,再开的猛点就直奔30了,平常充电到90%基本就是三百多的续航。现在气温上来了电耗降到差不多21 22,90%大概能到四百五,表显还是很准的,气温的影响确实是非常明显了,总体来说还是够用了。 【充电】 在路特斯的闪充站充电飞快,我平常充到90%,除了零下十几度冬天要45-50分钟,其他时间基本也就20-30分钟就搞定了。 ps:闪充站是真的酷炫,科技感十足,就是北京赶快多建点站点吧! 【智能化】 硬件拉满,软件有待提升,智能化这方面只能说还行能用,自动泊车基本识别不出车位,路上跟车倒是还不错,堵车的时候还是能发挥作用,不过买他的时候已经做好心里建设了,开的爽就完了,不过ota每次都会更新不少东西,已经比刚提车的时候提升很多了,属于比不过第一梯队但比传统车企强,最近ota了高快路领航,有机会试一下。 【服务】 路特斯的维修车有必要单独说一说,随叫随到不说,第一次呼叫的时候确实被这一堆装备小小的震撼了一下,除了常规补胎动平衡的设备,居然还带着一个举升机就离谱,有点赛车救援车的意思了,主打一个专业,体验拉满了。
外观还好 各花入各眼 内饰是很中意,简洁 很有质感 没其他电车那么多屏幕,花里胡哨。 智能化可以忽略,个人认为车是拿来开的,车不过是交通工具,厂商把“交通工具”应有的技能点打满个人认为就够了。所谓的智能化应该是锦上添花的事,有更好,没有不影响。但是如果一辆车应该做好的没做好,却大肆宣传智能化,个人觉得本末倒置。 续航 买的低配40版 市区续航就400多,市区用的,完全够用。只有一辆车或者要长途出行的朋友建议还是买50或者别买电车。不过宝马的电车续航很真实,多少就多少,没水分。 配置该有的都有 驾驶感很宝马 好开 没得说。不过电车嘛,开起来再好开也没乐趣,个人愚见再好的电车都像一位美丽的哑巴新娘,是好,但缺少感官上的激情,相信兄弟们都懂? 这车打折买还是值得考虑的,除了i3 是你能买到最便宜的碳纤内笼的车了,坏处就是如果出现大事故把碳纤內笼撞裂了无法修复,不过假设都撞成这样了也可以直接走全损了。 个人最喜欢一点动能回收设最低档后的驾驶感和油车不多 这样换油车开的时候可以做到无缝切换
因为限行,所以必须绿牌。自用的上一辆车19年Model X Performance,很难再找到如此空间+视野+动力满分的SUV了。但纯电跑出去耍还是有点麻烦,加上去年各种新势力特别火,所以又开始看车,探险者昆仑巅峰、卫士、蔚来ES8、仰望U8、坦克500hi4t、豹5。去年无意中在宝源行看见50e的展车,销售把钥匙丢给我就去忙了,让我深度体验了一会儿,立马就爱上了,这就是我要的车。 首先M部门自研这块含金量就很高,注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车在整个品牌的车型系列里就是独一无二的,且大概率不会过几年就出换代。其背后的故事可能不如冰箱彩电大沙发吸引人,但懂的都懂,无须多言。 外观:所有底盘代号G0X的车在新发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丑,当初路试车谍照看见后我也在吐槽,可最终实车出现在眼前感受截然不同。几处与众不同的小细节完全就是点睛之笔,越看越爱。 内饰+配置:50e居然和标准版完全一样的内饰+配置,X5/6M、X7 M60都需要选装的全部标配,堪称性价比之王!具体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20+的新势力也有通风加热和按摩,但试过就知道不一样。 底盘+动力:刚提车所以没使劲干,调的Hybird基本都是纯电在行驶。B58还需要吐槽吗?需要!50e配备的B58B30S是目前所有B58里最弱的,没有之一,哈哈哈!但电机的加成平衡了所有工况区间,再加上如今M均用ZF8速代替了双离合。顺就一个字!不过底盘还是偏硬,很高级的运动感,并不像i7那种超高级的舒适感。顺带说一句,反正试驾不要钱,建议大家都去试试i7,感受一下顶级的行政底盘。 空间:毕竟和X7一样轴距却只有5座,而且后排的座椅是BMW有史以来最舒适之一(两个小靠枕加分)。乘坐方面还是豪华+运动。后备箱下部存放着电池,无法打开地板下层,而且地台也偏高。毕竟出自M部门,搬家选手可以放弃。 遗憾:本来想说缺点,但发觉遗憾更贴切。纯血M均不带空气悬挂,不带天窗。行李架也没有,几乎放弃露营选项了,出门老老实实住酒店。 最后是价格,刚刚官降了,冤大头就是我。但千金难买心头好。19年Model X也是提车第二个月开始免购置税,而且没有终身免费超冲,这就是第一批HW3.0+Raven悬挂所付出的代价。不过还是觉得降价是好事,车友多了才有意思。最后祝愿大家早日提爱车!
先从操控和驾驶体验来说,我认为非常棒,有种指哪打哪人车合一的感觉,动力非常强,在高速上一不注意就一百四五了。之前开车上高速就是打开定速巡航耗时间慢慢走,这次过年跑高速全程自己开,真正体验到什么是驾驶的乐趣。当然我对这个车的操控评价这么高可能也是因为我没开过什么好车,我之前开一个二手的十几年车龄的别克君越。 从辅助驾驶来看,我建议想买卡宴的车主选配ACC,虽然保时捷的智驾不能和国内比,但是选个ACC跑长途还是能极大的减少疲劳 后排空间有的小,不过感觉也够用。 续航充满81,因为1月份提车比较冷,一上路就掉到60,从50多公里开始就稳定了,我在个小城市,平常城市内部通勤够用了。 其实本来想买卡宴的普通混动,但是发现普通混动是2.0的发动机,花这么多钱买个2.0实在是不爽,就加钱买了卡宴S,总的来说开了这一个多月感觉还是非常满意的
驾驶一段时间了,谈谈感受。 先说为什么买: 1.始于颜值,外观虽说见仁见智,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实车时候的震撼,车身大小很难从图片上感受到,珠光漆等细节也是。 2.驾驶和操控。我是一个本对加速没那么高追求的人,之前也是BBA开多了,lotus是第一款让我爱上驾驶的,不管是起步、加速还是转弯,指哪打哪的操控和路感不是一般车能比的。我是先试驾了路特斯,然后试驾完gle和x5转头出门就去提车了。(个人感受不涉及捧踩别喷) 3.内饰。我觉得这块是之前被低估的,相对于大屏堆砌,带鱼屏+主屏的结合我觉得更默契,每个机械按键都格外精致,拨动时候的机械感包括声音都是享受,大面积alcantara+真皮基本上豪装的感觉了。 4.服务。没得挑,提车一个多月,享受了诸多福利,规格都到顶,不论是逢年过节送礼品,还是偶尔举办的车主活动,亦是从提车前到售后、检修工程车24小时待命服务,都让人心情愉悦。 5.充电。家旁边就有个闪充站,别人4.6一度车主终身免费,上去买杯咖啡下来充满了,香迷糊了,一年到头就只花个保险钱,比同级别油车一年省2万应该没问题。 再说说缺点: 1.续航:cltc650km,坐标北京实际上自己开完冬天350km,听车友群里大家夏天450-500吧,虽然电车基本都这样,但是还是希望电量管理更好。 2.智能化:开过朋友的蔚来,感觉智能化介于国产电车和油车之间,但是辅助驾驶之类的偶尔用用也挺好。(我相信买这些的大部分还都是热爱驾驶的) 3.换件贵。车贵的代价,磕磕碰碰都挺贵,我蹭了一小下天幕,有一小丢丢裂点,置换要3万多。一天别脱保。 总之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英伦风格的车,和美式大开大合不一样,有肌肉但很绅士并注重细节,虽然到了这个价位还是电车,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觉得它性价比蛮高,比几十万买个标强得多,车友群里车主也很多都是开油车豪车品牌的大佬。衷心希望路特斯可以保持低调、保持初心、保持小众,越来越好。
开了3千多公里了,续航达成率还是蛮高的。市区用完全没有焦虑。虽然是单层玻璃但是130码以下隔音依旧可以,虽有电吸门但是开门的感觉和揽运一样透着一种劣质,不过全铝门用料也还算过得去,四个车门也都贴心设有车门应急拉手,但我希望未来用不到。全车最吸引我的还是宝华韦健的音响,可以说买这台车的原因这个音响占了8成。当你把音量打开到40%-60%的时候无论是坐前排还是后排,且得益于纯电车的静谧性,这辆车就会瞬间化身成移动的录音棚,十分美妙。这个音响还是建议自己去店里试乘试驾,听我说没用。而且这个车底盘调教优秀,过滤性比8系过滤性好太多了,也很有韧性,但是路面好的情况没有8系丝滑,速度快的情况下挂运动模式过弯侧倾还是比较明显,尤其是这个方向盘还很轻。虽然车很大,但是宝马的调教信我真的是很绝,开起来又轻又准又很丝滑。新势力完全比不上。买车前试了所有卖的好的电动车,对比后发现这台车驾驶舒适度真的很高。前后排坐的都很舒服,座椅又大又平填充物很有韧性,和日系大沙发不是一种感觉,运动且舒适,真的一瞬间就突然懂了什么是家庭会客厅设计。后排储物空间也完全够用,家用确实挺好。缺点就是挑充电桩,这个有点搞笑。电动车这么娇贵那就不实用了,不过以后宝马厂家应该也会解决吧,不烦了。保有量这么少,改价也没什么好看的,平平无奇,只能改个轮毂和刹车,讲到刹车!这个车刹车也点头,不过我订了一套刹车,升级完再发吧。冷门车能有改件已经很满足了,毕竟这车国内市场销量这么差,可销量差不代表车不好,车是好车,只是定价太高且数据对比国产车没有优势,车机智能更是被甩下一大截,但对于我来说车是用来开的,我的主观感受是驾驶感,好开就行,价格只要在预算内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