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车主晒订单5月19日大定的哪吒L,选择这个车我主要考虑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车型suv,预算15以内。本来预算是十二三万,最多不过15万,最终落地多个一万不到还能接受吧。第二:整体配置。我这纯属购车小白,临时关注了个把月,宁德时代40度大电池➕米其林轮胎以及丰富的配置比较吸引我,当然前提外观不能太丑。第三:驾驶乘座的舒适性,之前有试驾过BYD和深蓝,我爸说哪吒后排体验明显优于前两者。 大定是线上线下各两千,销售说排产很多可能得一个月。价格就是15.29➕保险五千左右➕500上牌费➖950交强险。赠品有1:全车玻璃的太阳膜和脚垫。2:露营的外放电和帐篷以及桌子板凳。3:行车记录仪的优盘。 今天早上准备过去先申请贷款顺带问问看能不能再要点别的,车载麦克风啥的。厚脸皮就完事了,不要白不要!我是A店试驾B店定的,B店刚开业没多久,说一定比A店优惠,大伙如果想要下定建议最起码货比两家多要一两个赠品没一点问题。 后续再更新分期具体情况和提车时间到时候给大伙上图,提车的伙计们预估一下现车得等多久?
#提车日记去年9月份拍到沪牌,9月底开始看车,预算20万以内,合资纯油SUV,空间要大,主要我老婆开。 附近几百米就有家别克-凯迪拉克4s店,第一次看车就去那了,楼下先看了昂科威plus,问了下价格,落地22万多,超预算,老婆感觉有点大。销售立马带到二楼看昂科威s,车大小正好,但感觉空间小了点,价格19万多,也不便宜。转眼看到旁边停了辆XT5,那外观真的是帅,老婆忍不住坐上去感受一下,当时也没调座椅,第一感觉视野不太好,问了价格大概27-28万落地,超预算太多。销售说楼下还有小点的车,我之前在网上也了解过GT4,价格20万左右,就下楼再看看。GT4果然小很多,女生开很合适,可是我们有娃,想要空间大点的,也就不能考虑了。旁边还有辆XT4,也上去坐了坐,虽说比GT4大了一圈,颜值也在线,但同样感觉后排空间有点局促,主要中间地台凸起较多,价格要24万多,遂结束了第一次看车之旅。 此后半年,从国产看到BBA,从15万看到30万,甚至还去看了轿车,此处省略一万字,待日后有闲再说。期间有三次差点下定,简单说一下: 第一次:12月中旬差点决定买荣放,主要认为16万多就可以买到中配合资畅销车型,并且丰田的口碑在大多数人心中都很不错,本着一车开十年的想法,就看上这车了。可是刚想周末去付定金,就刷到了丰田气囊造假的新闻,然后车质网又爆出丰田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遂放弃荣放。 第二次:3月下旬离宝马X1只差了个内饰,当时在网上了解了X1的行情,抱定一个意向价去4s谈,没想到那销售没怎么犹豫就说去找领导申请一下,我知道这价格差不多了,心想订就订吧,X1四缸2.0T的,作为家用车也不错了。没多久那销售就出来问,车身和内饰颜色,我说外白内黑或外白内棕,没想到这两种都没现车,等的话要半个月,此时我好像松了口气,表示还要去别家找找现车,就回家了。 第三次: 4月中旬,这时已经确定XT5了,像之前看X1一样,泡了很久的车友圈,找到一个别的车友已经订车的低价,然后自己再减掉几千,抱着这价去家附近的4s谈,没想到依然很顺利,销售假装价格有点低,要去找领导申请一下,十分钟后回来象征性地让我加五百,我为表诚意,也想尽快把车订了,就同意了。最后签字前,打电话给老婆最后确认,没想到老婆被同事怂恿全款买车,说他买GLC全款贷款一样价格,还说贷款套路太深,一年后还清要违约金等等,让我先别定,我当时也是很尴尬,连忙和销售打招呼,甚至还跑去和他们店长赔笑脸,总算是脱身回家了。 到了4月下旬,我觉得不能再拖了,某天晚上在网上给本地没联系过的十几家店都发了询价,第二天接到十来个电话,有好几家综合优惠都到了14万,挑了一家离家近的,周末再去谈价,这次因为考虑利息和违约金风险,故意把价格又压低了七八千,这次那销售拒绝得很干脆,都没去跟领导申请。 又过了几天,那销售主动联系我,如果接受再早几个月的车(大概4个月前出厂的),那我们的价格他能做,并且能书面签订一年后还清无违约金的贷款。我感觉可以了,老婆也没异议,就在那个周末去把车订了。 最后说下价格:24款 XT5 两驱豪华,23年12月的车,不含息落地价23.1万,贷款20万,五年期,年利率4%,等本等息,月供4000,一年后可提前还清无违约金,相当于含息23.9万,只送了海康360。 这个价格已经接近于去年9月份XT4的价格了,自认为24以内能买到一辆合资豪华品牌中型SUV,真的是很划算。至于网上很多人说的XT5外观丑、耗油高,维保成本高等等问题,我觉得都是带着偏见的言论,现在已经开了半个月几百公里,感觉真的不错,因为是家里第二辆车,开得也不多,今后维保的费用也都能接受。 PS: 现在已经是5月中旬后半,听某4s销售说,XT5风尚开始缺货,尤其是黑色,价格翻到有点涨价,所以各位有意此车的小伙伴们要抓紧了,如果当地4s有现车,还是早订为妙,早买早享受!
#天籁用车心得💔 爱车吐槽 更新2024年5月 最近经常在后排午休,才发现后排的问题(后排我几乎不坐,都是家人坐。以前也只是被代驾的时候短暂坐过): 1. 坐垫也很短,我以为就前排短,坐久了也就那样。 2. 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顶头,所以得稍微瘫着坐,但是腰部严重承托不足,再加上靠背填充也不足,太软,支撑力不行,怎么坐怎么难受。半个小时后,腰疼。。。 更新2024年4月2日 目前四万多公里,刚刚脱保,3年时间到了。前几天去换变速箱油,(对,4万多就换了,因为感觉最近顿挫加剧),然后发现正时链条侧盖底下漏了很多油。 我勒个去,这才4万公里啊,就开始漏。。。说日系车不漏油的的人在哪??? 后悔当时在保期间没去4S点检查,现在维修成本就很大了,目前打算观察观察再说,先不处理。。 对这车的印象越来越差,一点儿不省心。 另外,去4S店检查的时候,和师傅聊了聊变速箱油更换的事情。师傅也说日产自吸车型这变速箱很脆弱,自己在外面换油的话,一定按照厂家推荐的变速箱油标准来。很多途虎、京东、天猫这些连锁店都是直接给客户加那种通用型的变速箱油,有的客户加完没跑多久,变速箱就故障了。 更新2023年10月26日 最近电瓶不行了,这车才两年半。。。不到4万公里。这质量有点儿搞笑。 我平时基本车打着了就关掉启停,知道这个功能鸡肋,而且短途行驶根本充不满电瓶。 但是 最近电瓶居然频繁欠压,打不着车,也是服了。 ———— 我是21款2.0L舒适版,目前3万多公里了,城区跑占到70%,高速30%这样。整体感觉如下: 优点: 1.便宜。。。是的,这是当初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好像是B级合资车里最便宜的了?家里要有娃了,本想买个小车,但是纠结后,还是觉得这个的后排空间更舒服一些。另外,毕竟不是啥高级车,保养也很便宜。 2. 外观漂亮。这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反正我今天看也依然觉得好看,尤其侧颜,挺帅的,很修长。 3. 高速省油。我觉得高速挺经济的,我跑到过5.0个油,还有人4.8的,据说2.0T的高速更加省油,日产那个可变压缩比技术挺牛。市区是不省的,我觉得只要稍微有拥堵,油耗不会像有些人说的6、7。我基本都是8-10。这个车得记住一个特性,小马拉大车,它的绝对功率和传动效率都比较差,市区开的话反复加减速,不可能省油。事实也是如此。 4. 相对耐用皮实。没有过什么故障,更没被扔在路上过。CVT变速箱是否有问题,我估计只有再过几年才知道了,目前还好,没出幺蛾子。计划5万公里的时候换一下变速箱油。 缺点: 1. 自动启停完全是灾难级的调教。这个我想大多数新天籁车主都是这感觉,调教的非常不好用,一停一起,车身抖动,而且因为电瓶小,夏天时候等红绿灯时候,停不了几秒就要自动启动,然后就一顿一顿的。。。懂车帝车友圈也很多人说这个。反正着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关掉自动启停。Autohold还行吧,算是能用。 2. 顶头,前后排都顶头。前排的话我基本都是座椅拉到最低开的,否则一定蹭头发!!!我身高177 cm。后排能摊着坐,好一些。我后排基本都是家人坐,所以还能接受吧。新天籁整个造型太低趴的感觉了,车顶牺牲了不少空间。 3. 前排座椅短,这个可能是最不爽的一点。短途驾驶感受不出来,但是长途超过3个小时,坐着就很难受很累了。 4. 后备箱开口小。放大的行李箱和婴儿车不方便。 5. 左脚放脚的脚踏是给清朝小脚女人设计的?这个脚踏非常小。你即使脚再小,也得内八的姿势放着。我觉得可能是左侧轮拱的位置导致的,没有足够空间稍微做大一点儿。反正怎么放着都是难受,我基本都只是前脚掌搭在上边。 6. 小马拉大车。自吸版本的马力太小了,很老型号的发动机了(我这自然吸气的版本),尤其夏天开空调后,如果再加上满载,简直了。。。嗷嗷叫但就是跑不动。 7. 油箱加满油之后异响。这个跟厂家也反馈过,没有解决方案。。。在网上看,好像是说油箱里边的止浪板减配了。我尼玛。。。哎,反正加满油之后刹车时就能听到汽油在油箱里晃悠的声音。 8. 底盘隔音差。底盘薄,加上原厂优科豪马的轮胎挺一般,胎噪挺大。高速尤其明显。过两年想换个静音胎试试。 9. 过弯侧倾严重。匝道尤为明显,车速一定要控制。虽然不至于侧滑出去,但是车身姿态会让人很恐惧,不自觉的要踩刹车。 10. 卤素灯。尤其刹车灯,看着有点儿。。。掉价。在这满是LED的时代,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还要用这种老掉牙的配置。 11.最后,EGR阀、启动电机召回了,新闻上都能搜到,最近刚回4S店换掉,还在质保期,我的没花钱。 但是能主动召回,算是优点? 总的来说,就是台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用车,能为你遮风挡雨、接娃买菜,毕竟价位摆在这。至于驾驶乐趣、行驶质感、智能化等等,我觉得往它身上套有点儿扯。。。 这车整体我能接受。但是过两年等电车、智能驾驶成熟了,肯定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