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选车经历:今年过年时就有购车想法,但是了解后才知道6 7 8三个月或者12月车价比较便宜,所以一直在了解各种车型和配置,也在等价格降低。从一开始的比亚迪,到飞凡,再到极狐,最后到如今的零跑,可以说看车很多,最终打动我的还是零跑。还有一个原因是本人1.90身高,纯电轿车基本上我都得顶天窗,所以纯电suv才是我的菜😂 提车价格:本来说6月再提车,结果5月底当地出了地补,本人又刚好抢到了地补,那机会来了得把握住啊,果断联系4s店谈价格定车,最终谈的优惠是158800-官方置换6000-店补4000-国补5000-地补3500=140300裸车,保险5200,落地14.54吧,对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4月份的时候啥优惠都没有😂 新车感受:由于是本人第一辆车,对底盘的好坏感受不明显,只能凭借多年坐车的感受来对比一下,总体来说我感觉底盘还是不错的,不是老年油车那种硬邦邦的感觉,过个坑会晃两下就停止,挺满意。车的话也很好开,跟我平常骑的电瓶车感觉很像,一踩就跑,很顺滑,车内中控音响也很不错,总之就是比较满意的,也可能因为还没开太远没发现异常。 总结:你买我推荐,我买我真买。
#辣评新车先说这个名字取的就有意思,都说此生必驾318,又给定位了“硬派”越野,这是不是打算抓住还没有车,又有自驾318情怀那部分车友 外观上车头设计个人感觉不够“硬”,正面看从机盖作为分割线,有上半部分的一排辅助灯看着比较越野,下半部分的造型尤其是车灯位置,又一点都不越野,整体看,如果没有那一排车顶灯,看上去就是家用SUV的感觉。侧面和车尾看着符合越野的样子,唯独这个隐藏式门把手放在这个尺寸的车上看着有点怪,印象里还是那种传统外露方把手比较匹配,哪怕是半隐藏感觉也会更好 车内中控倒是看着感觉比较硬,不像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空调位置的实体按键我是比较喜欢。唯独这个档把,是真有特点,不知道为什么设计的这么大,只是看上去整体布局比较对称,如果是换成怀挡或者拇指档感觉会更好。 配置上没大梁,跟旅行者,探索06和大狗算是一类,个人认为属于轻越野范畴。方程豹虽然也是新能源车,但有大梁,跟坦克系列差不多,都算的上越野范畴。但是空气悬挂肯定要比方程豹那类纯硬派越野舒适度高不少。原厂自带的射灯也是一绝了,更适合城市周边轻越野露营。 另外四驱版本只有顶配才有,现在还不知道价格,预估低配25万起步,如果顶配超过30万,那感觉门槛就有点高了,毕竟能买这个车就是想着除了日常家用,也能偶尔越野,既然有越野需求,当然还是四驱版本更适合。 个人认为,深蓝G318就是七分家用三分越野,更适合一家人日常家用,城市里代步舒舒服服,又有一个越野的造型,偶尔放假到有山有水的地方露营休闲一下。如果说极限越野,我觉得新能源越野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有提升空间。
#摩托车装备推荐夏天来了,平时骑车戴的全指手套,骑下来手都出汗了,粘粘的特别难受。换上之前骑单车用的半指手套觉得实在是太单薄了,跑山事树叶打在手上还有点疼。 最近入了一款赛羽的摩托车半指手套,推荐给大家。首先是赛羽这个品牌,用脚什么的还是值得信任的,性价比也算蛮高的。比起杂牌,用料算是比较好的,价格也没贵几块钱。比起其他品牌实在是性价比高的很。 对我来说半指虽然对手指头尖的保护较少,但是对我来说很方便,操作手机导航,不用再摘手套。另外我在捏离合前刹的时候不会影响手感,是我比较在意的。 这款手套我选的是L,戴着很贴合,手掌部分有橡胶颗粒增加摩擦,也有手部保护,手背硬塑料保护,手肘有魔术贴收紧。整体透气也不错,夏天的必备之选。 建议休闲骑的朋友购买,追求速度的还是买全指的更安全。
#辣评新车这一代的普拉多和上一代相比较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外观和内饰都进化明显,这一次的外观还分为圆灯版和方灯版本,这两个版本,个人更喜欢圆灯的版本,看起来更有传承性。 内饰,大家可以直接看图,在硬派越野中我个人觉得稍微跟得上潮流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几乎保留了所有的实体按键,在部分严苛的环境下实体按键比虚拟按钮要靠谱很多,这点是丰田还是在产品定义的时候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的。 具体的空间细节等,大家可以直接去懂车帝的图库查看图片,也可以抽空去线下的实体店去体验,不过大概率在网上看的各位不会买新款普拉多了,下面听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目前在国内它的售价是45.98-54.98万元,这个价位下能买得起的用户都是中老年用户群体会多一些,他们有一定的积蓄,对可靠性以及后续的保值率都比较看重,最重要的是对普拉多这个牌子有疯狂的信任。 上一代普拉多的3年保值率接近95%,10多年的普拉多还要卖到接近20万,这个保值率堪称一绝;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一个外观普通的大盒子,油耗动不动10多个甚至到20个,车内饰像毛坯房一样的车子,开起来还忽忽悠悠的车型,能有这样的保值率不可思议;但是在北方地区,大家对普拉多以及整个丰田系的越野车就是这样的认可,主要是以前的2.7以及3.5的发动机确实比较皮实,在北方地区确实好使,而且路边店都会修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那么现在最新款的普拉多还可以让大家信任么?首先我对它的四驱系统的能力毫不怀疑,至少保持了和上一代一样强悍的越野能力,但是动力系统已经更换成2.4T的双擎混动版了,又是涡轮,又是电加入,让我对整个系统的皮实耐用以及后续的维修保养产生了怀疑,到底能不能长时间持续的越野让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的国内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进入了新电气化时代,整个动力系统带电了,而且已经有可以撼动普拉多车型的存在了;上面所说的十多年的上一代二手普拉多就是被坦克300所替代了,差不多价格的情况下,坦克300的动力,越野性能都能和老款的普拉多一拼,而且内饰和公路行驶质感更好,还有啥理由买个老车呢? 但是新款普拉多目前国内的竞争对手可不多,如果单从车身尺寸以及动力系统来说,目前可以称得上对手的有坦克700,坦克400HI4-T以及方程豹的豹5版本;如果从越野属性来讲,可能还会多一个牧马人 新款普拉多目前可以称之为对手的是坦克700,坦克700的价格区间在42.8-46.8之间,两者都是非承载式车身,坦克700是360匹马力高于普拉多的282匹马力,700的扭矩560也大于普拉多的430N.M,但是普拉多的四驱是全时四驱,而且是托森差速器,而坦克是适时四驱,且是多片离合式差速器,这点在越野老炮心目中托森差速器就是比多片离合式差速器强,这点普拉多掰回一成;其他的配置,坦克700的配置明显比普拉多高很多,主被动安全配置都比较足,还有一点就是700有一个大电池37.1度的,足以在城市里用纯电行驶,这个用车成本会比普拉多低;可是话说回来,买这个车的大哥在乎这点用车费用?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在30万价格区间,大家可能会选择国产新能源越野车多一些,在去到四五十万的区间,普拉多的地位短时间还是比较难悍得动。虽然目前大家对普拉多做工,车机配置等纷纷吐槽,但是它的品牌,基础的越野性能,以及人们心目中靠谱的三大件,甚至于后期的保值率,都极可能让大哥们选择新款普拉多,尤其是北方地区的。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锐放提车日记 一、个人情况介绍 买的23款锐放双擎先锋白色,山西太原某4S店一季度末订车并委托店里上牌,4月8号提车,使用一个月,行驶1200公里。 本人2023年初退休,购车目的一是方便探望居住在外地的父辈,二是与妻子到周边短途旅游,三是儿子从外地回来时方便探亲访友。市区尽量少开,还是选择公共交通或电动自行车更佳。 二、购车预算 预算最高十万出头,基本符合。 三、选车过程 曾考虑过二手车,但合资二手车五年内的不便宜,便宜的质量没保障,且二手车行业水太深,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老了不愿生闲气,放弃。 考虑过逍客,主要看中底盘高通过性好,减震也不错,但满足我对安全配置要求的中高配车型,价格偏高,放弃。 去年看过丰田威驰,面临停产价格还不低,安全配置不高,最终也放弃了。 锋兰达没有考虑过,原因很简单,低配车型锐放安全配置更高。中高配增加的配置对我吸引力不大,感觉性价比低。 本来去年底就准备入手,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把我吓倒了,特别是双擎车在北方更爱堵。经过近半年了解,感觉也没那么可怕,再说颗粒捕捉器也是国六实施后厂家普遍加装的,最坏的结果油耗增加点,综合算下来还是比买不装颗粒捕捉器的马自达经济,也就不纠结了,现在行驶里程少暂时没堵。 四、价格方面 全款购车。裸车价10.2万,落地价11.8万(含购置税,车船税,上牌费,交强险,300万三者险,车损险)。 赠品:座套,地垫,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倒车影像,8次保养(需支付人工费),店里要送车膜的,被我拒绝,宁可自己在京东购买品牌膜,原因你懂得。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首先确定个人的用车环境及基本用车需求,预算范围,确定目标车辆,再通过懂车帝等平台了解车主对目标车辆的评价(注意识别真实车主与车托),车无完车,能满足主要要求,能接受短板就可以确定了。 如不急于用车,在月末季末或年末按照了解到的行情去砍价,别让宰的太狠就行了,毕竟卖方也是要挣钱的。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谈不上惊艳,但也觉得顺眼,中规中矩吧。选白色没后悔,相对耐脏省不少事。 2.配置感受方面 车道居中不错,跑偏压线有提示且方向盘有回正力,实用。主动刹车介入过一次,尽管当时我已看到前方自行车突然转到机动车道,并准备刹车,车自己刹了一下,感觉非常好。 自适应巡航还没有用过。 唯一不满意的是卤素灯,有机会准备改一下。 3.内饰感受方面 确实简约(寒酸)了点,不过也无所谓,车是交通工具不是休闲场所,不准备再投入什么音响皮座椅之类了。 4.空间感受方面 本人身高1.74米,体重166斤,前排空间足够宽敞,后排略局促,但短途也没问题,后排很少坐人,否则就考虑荣放了。 后备箱加上第二排靠背放倒后形成的空间对于一个紧凑型车来说不小了,平时不装什么大件,足够了。 正在考虑改床车,后备箱装魔盒后与第二座椅放倒同高,将第一排座椅移到最前方,头枕板挂在第一排头枕处,躺我这个身高的人没问题,只是还没有实施,将来如远游会这样改一下便于中途休息。 5.动力加速方面 市区行驶动力响应及时,起步平顺丝滑,加速跟脚,超车没压力。 高速只跑了300多公里,最高上到130公里/小时,没感觉飘,超车也不费劲。 感觉动力完全能满足我要求,毕竟不是飚车的年龄了,保守驾驶为上策。 6.操控感受方面 年轻时常开货车,现在开这车感觉方向非常轻,也算得上精准,转向没压力。高速匝道没敢开快,没有感觉到侧倾。没有开过高档车,操控还算满意。 7.油耗感受方面 正常开,目前显示总平均油耗4.4,与实测出入不大,跑市区时多在3.2至3.8间,郊区快速路4.0以上,高速最高上过4.6。 个人以为驾车人驾驶习惯对双擎车影响不像对纯油车影响大,没必要刻意追求低油耗,太累。 8.舒适度方面 连续开车最长没超过两小时,乘员也只有妻子一人,没感觉特别舒适或不适,正常吧。 9.隔音方面 风噪确实不小,车速不到80也能感觉到,高速超过120更明显,稍有点风噪音更大,没遇到过大风。买车前对此已有了解,所以没感到意外,调高导航音量继续开。 个人选择该车主要看中安全配置高,可靠性高且油耗低,这个价位的车不可能样样称心,放平心态也就释然了。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指导!
#辣评新车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了星光EV 让五菱新能源大火的车应该就是五菱mini ev了,当年可是横扫销量榜的,虽然被冠以老年代步车的称号,但是在那个时候,依然不愁卖,那个时候让人们知道了五菱电车的性价比。 北京车展期五菱发布了星光EV,这辆车售价一出,可以说又收获了不少订单,400km续航的车型,售价在10万以内,可以说很有性价比了,下面咱们来细说一下这辆车吧。 外观方面跟插混的星光车型前脸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完全是重新设计了,因为纯电车车型不需要发动机的散热,所以说是没有很大的进气格栅的。尾部的造型倒是一样,这种倒扣的c形贯穿式设计还是很好看的。4.8米多的车长,侧面看起来也很好看,如果低配也是18寸的轮子就更协调了。 来到内饰,可以看到设计的还是很简洁的,常规的方形仪表盘,加上不小的多媒体屏幕,旋钮档把设计。有一个好评的地方,就是保留了一些常用的实体按键,比如空调的相关按键,还有驻车相关的实体按键,这个操作起来就可以方便很多。空调出风口是很长的一条,看起来还是很协调的,虽然是这么设计,但是出风口还是只有一小块区域,算是花了一点小心思隐藏了一下。这车只有两个配置,高低配车型的仪表盘尺寸和中控屏尺寸都是有区别的。 空间也没啥问题,毕竟车长四米八多,轴距有两米八,后排地台虽然不是纯平,但是凸起也不大,后排乘坐应该也不会感觉拥挤。门板储物以及档把下方的储物还是很够用的。 最后说说怎么选,这辆车还是推荐+1万上顶配的,毕竟不仅是续航公里数多了100,而且动力也有提升,配置当然多的更多,这一万会感觉加的很超值的,更大的仪表盘和中控屏,还有大一圈的轮子,360全景影像等等,也支持了语音识别,带了智能系统,先不说只能系统好不好用,最起码有,在一个还是推荐把辅助驾驶的选装给选上,毕竟自适应巡航要比定速巡航好用的多。 竞争对手包括了秦系列,海豚,银河L6等,但是这车的动力好比海豚好很多,但是车也大了很多,具体怎么选还是得看用车需求了。总之选500km续航的车型,城市代步肯定没问题,中短途的出行也问题不大,车大空间大,也适合一家人出行,总之五菱造车还是很适合家用的,适不适合你,还是需要去试驾体验一下。这辆车也就是价格便宜,其实好多舒适性的配置是有点缺失的,比如辅助驾驶顶配我感觉应该标配,这样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