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强汉普:我是2024.3.1在当地提的车,当时提车有多激动,现在就有多难受。 我是草根出身,从十年前一辆二手面包车换到现在第四辆 2024款奔驰E300L时尚型轿车。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款车的用车感受。 外观,黑色大气沉稳,三叉星徽立标,极大的满足了人的虚荣心。 内饰高级感足,黑顶、棕色座椅,但不隔热,最近室外温度28℃时,车内就能高达40℃以上了。 2.0 T ,后驱,起步有点肉;出地下室上坡得踩一脚猛油;速度上100左右,再提速有顿挫。 目前行驶2300公里左右,表显平均油耗 9.7 L / 100km。(市区、郊外、高速都有跑过) 主动刹车功能,感觉有点傻乎乎的,该刹的时候不刹,距离前方车辆或行人还有一两米且速度很慢的情况下,突然主动刹车,不仅前、后方车辆或行人吓一跳,自己也吓的莫名其妙。(好像不支持永久关闭,每次开车手动关闭) 冷车打火后,挂p挡,关闭启停功能,车辆有异响;行驶过程中,关闭启停功能,等红灯,刹车得踩猛,不然车感觉要脱控;车辆要起步时,慢松刹车的话,刹车盘机械摩擦的声音特别大。 360°环影,只有在倒车或起步时才显示,走窄路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想要开启,需手动按键。 车窗关闭情况下,隔音效果不错,以至于,车里有点轻微异响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下面开始正式吐槽! 2024款E300L时尚型,新车价49.98w,3月1日提车,办的按揭,优惠后,48.84w,加购置税和保险,算下来 55w左右,现在不到两个月,官降5.5w,朋友眼中所谓的“韭菜”、“冤种”(其实我倒无所谓,因为买之前做了心里准备,新款上市后最多半年肯定要降价的) 提车时的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毕竟品牌在那摆着,尤其是我这种草根,一步一步爬起来的普通老百姓,内心那种优越感可想而知。 但是! 问题来了! 提车500公里后,明显感觉主驾驶座椅乘坐时向左倾斜,肉眼也可见有斜面,预约了4s店售后,第一次去,没经验,直接开进了维修车间,维修师傅过来问了情况,用了水平仪测量,说座椅角度大概一致,没有倾斜,之后我就开走了,后来,售后部门打电话问我是否到店了,我说我都检测完回家了,所以第一次售后,没有记录。 车辆在行驶大约1800公里左右时,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副驾驶座椅异响,当天(4.14)刚好去外县,回来中午两点左右,立即去4s店报维修,一直到他们下班,快七点了,勉强处理好,让回去边用边观测(当时4个维修师傅拿图纸对座椅进行了拆检作业,座椅塑料外观件产生划伤) 4.15-4.16用车过程中,再次发现座椅异响,且又出现了 方向盘内异响 和 底盘异响!4.17再去4S店售后,报了三处问题,结果一个座椅异响研究了一天,没能处理好。 4.18去4S店,又花费一天的时间,把方向盘异响和底盘异响进行了确认(这里备注一下:新车2000公里左右,车速25-35之间,转速1000以上,测试了4s店试驾车,底盘也是有异响的) 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拆解检测,进一步确认问题。我没同意,新车2000公里同时出现三处异响,还要对车进行拆解,接受不了,随即提出,换新车或者退车! 4s店说,小问题根本达不到退换车的要求,只能维修。意见僵持,我只能先回家。 因为4.19和4.20有重要事情,一直到4.21(周天)又去 4s店找到售后经理商议处理办法,4s店仍旧说,只能拆解维修。僵持了半天,即便我们知道,这些质量问题没在车辆三包政策内,但还是提出了要求退换车辆,毕竟,谁也难以接受,新车2000公里就天天跑售后维修,4s店售后说,问题和诉求已经反馈给厂家,3个工作日后(4.25)回复。 4.24上午,我用车时(这之前几天内,一直停放地下室) 发现车辆的后排座椅也出现了异响 ! 刚好,中午,售后经理来电,说厂家反馈的也是让拆解维修,但对退换车辆没有进行任何回复(我不知道是 4s店没有上报还是说故意拖延),我顺便讲了又出现其他异响,他说他4.25要出差,让我先过去检测,或者4.26过去协商时检测。 4.25早上的时候,我实在等不了,先去4s店报了售后,经维修师傅检测,初步判断是左后门胶条摩擦异响,需要将车辆存放4s店进一步检测…… 到目前为止,车辆行驶马上2400公里,还有5天就过60天了,根据三包法,我的问题再得不到退或者换的解决,就只有走维修,自己承担隐形的车损了,这糟心感受…… 各位车友,假如,我是说假如(您别介意哦) 换做是您,您会怎么办?
#辣评新车一 整车的整体感觉:运动(从图片上看) 整车姿态为宽体低趴大溜背,侧面看长车头短车尾的车身和大轮毂更加增强了运动感。跟保时捷有几分相似。内饰整体风格很简约,科技感很强,从图片来看既有中控大屏幕也有实体按键,仪表屏和hud也没有缺席。 二 亮点配置 目前只发布了两个版本的配置:标准版与MAX版,cltc工况下续航分别为668和800,wltc工况下(wltc工况更接近日常使用)会更少一些。百公里加速分别为5.28s和2.78s,百公里加速进3s俱乐部的中大型车还真不多见,这里给个好评。 1 风阻系数在0.195,2以内的真不多见,风阻对电车的续航有部分影响,小风阻增加了电车续航里程。 2 行李舱容积很大,前行李箱为105L,后行李舱为517L,说明小米对汽车零件的布局非常合理,空间利用率很高,才有这么大的储物空间,就是不知道后备箱517L的容积会不会对后排腿部空间造成影响。 3 悬挂形式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形式,从结构上看更能凸显乘坐的高级感。 4 AR-hud尺寸为56英寸,不过不知道是距离几米的情况下这么大尺寸,但从数据上看尺寸不小,遗憾的是只有在MAX版本才会有。ARHud可以在导航过程中有动画指引该怎么走,也可显示其他驾驶信息,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了。 5 MAX版本具有两颗辅助驾驶芯片,算力达到了508TOPS,对路况信息的处理会更加迅速,有利于辅助驾驶中对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增强对路况的判断能力。 6 车载智能芯片采用最新8295版本。 7 MAX版本配有一颗激光雷达,可以增强对前方路况的探测距离,对前方路况有预判,面对突发事件时可提前做出反应。 8 车载智能系统采用小米自研系统,从之前发布会得知,可以和其他小米产品互联,对于有小米产品的用户来说会更加的方便。 三 个人认为的槽点 个人觉得在配置上没有任何槽点,当前先进的基本都配上了,更多的还是设计上的槽点。 1 方向盘的两个按钮显得冗余,虽然说想凸显运动感,但是更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 2 虽说有实体按键,确实很有质感,但是都集中在水杯架旁边,个人觉得有点浪费空间,完全可以取消或者集中在中控屏幕附近,可以增加储物空间。 3 车高只有1米4,车顶是块天幕,大概率是没有空间安装电动遮阳帘了。手动遮阳帘来回安装和取下非常不方便,不用的时候可能还需要放到后备箱里面,多少有点占地方。 4 虽然是大溜背,但后备箱不是掀背式,这在拿最里面物品的时候会很费劲。 最后希望可以增加一个选配,选装三段式尾翼,将帅贯彻到底。 四 价格预测 个人认为,会减少一些舒适性配置(比如座椅按摩)和雷达数量,来拉低售价。最低价个人认为在20w。如果在不减少配置情况下,当前的标准版个人认为售价在23w左右。 最高配参考极氪001的售价,在配置接近的情况下个人觉得优势在米家生态,兼容范围很广。个人认为售价在28w左右。 最后小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全新品牌,不同于蔚小理等新势力厂商,也不同于传统大厂,他有自己的产业支柱,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数量,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现在配置,外观,内饰都有了,就价格还未知。个人认为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也要薄利多销,才可后来者居上。
#用车心得今天早上在公司停车场,远远看到一台东风标致新408。之所以说远远的就认出了它,是因为车台车还是很有辨识度的。獠牙灯,盾形狮标的轿车,无外乎新408和408X。但是408X的车灯和408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远看这台408,好像贴了一层磨砂的车衣,走近一看却发现并非如此,而是由于气温低,车子上挂满了霜。 都说高温对汽车的伤害比较大,塑料件、皮革甚至橡胶都害怕高温,因为高温会让这些零件老化、降低他们的使用寿命,那么低温对汽车零件是否有伤害呢? 408的前风挡玻璃上面结了厚厚的一层霜,像冰一样。如果早上想开车出门,至少需要热车几分钟,吹出热风除霜以后才能看清车窗外面的路面。 汽车在前雨刮条上也长满了白色的冰霜,原本软软的橡胶此刻也是硬硬的。这时候用雨刮来刮前风挡的冰,不但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对橡胶刮片造成损伤。 前后车灯就不用说了,灯壳表面雾蒙蒙的,即使打开车灯,远处的人也看不到什么灯光,不过随着汽车的行驶,车灯发出的温度会让霜慢慢融化。 前一阵子全网在讨伐隐藏式车门把手,我试了一下这台408的前车门把手,还可以轻松的拉开。可能是因为把手之间只是一层薄薄的冰霜,并没有怎么结冰。如果在晚上给他淋上雨,第二天造型形成结冰,那这个把手是否容易打开就不好说了,不过肯定比隐藏式的好用一些。 一般人不会关注汽车的天窗,也不会在寒冷的季节开天窗。408的天窗玻璃和车身钢板之间还有一圈密封橡胶密封圈,此刻,密封圈也比较硬,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开天窗了。 冬天的时候,如果你的车像这样结满了霜,特别是前后风挡玻璃上面的霜,你是怎么去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