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知事
一听这个品牌的名字还挺陌生的,令人惊讶的是这新车的价格竟然卖到了7.58-7.68万元,可以说是碾压市面上微型电动车的平均价格,是谁给它的勇气?
苏美玲楚雄金锐
上汽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页光辉的一页。随着中国的崛起,从一开始集中于制造汽车配件,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一九五八年,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自此,这款车在中国南北地区都和红旗轿车并驾齐驱,被称为"北红旗,南凤凰"。
南方都市报
近日,知豆汽车在兰州发布微型电动汽车——知豆彩虹。发布会上,爱玛科技董事长张剑和副董事长段华登台,正式向外界宣告爱玛这个两轮电动车领域的老牌龙头企业杀向四轮领域。爱玛科技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大幅收窄,年销量也较2022年略有下降。
宜昌捷豹路虎周小云
koenigseggKoenigsegg(科尼塞克)是一家来自瑞典的超级跑车制造商,1994年由Christian von Koenigsegg创立,致力于生产出世界级的跑车。
帮宁工作室
2024年3月18日,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在亚洲最大高环试车场,进行全国首次满载221KM/H桀骜上市直播发布会。
络宝致联
2023电动汽车十大名牌排名: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吉利极氪、AITO、哪吒汽车、零跑汽车。该榜单是根据品牌影响力、口碑、销量、技术等因素的综合排名。
zz8883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这些汽车不仅污染少,而且驾驶体验优秀。但是,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纯电动汽车,这使得消费者难以选择。下面将介绍纯电动汽车十大名牌排名及价格,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他们的选择。1.
木瓜新车指南
山东作为低速电动汽车之乡,巅峰时期,每年产销量高达百万以上,并且还诞生了诸如雷丁、丽驰、鸿日、德瑞博等知名品牌。
KahwangTin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来看,2024 年 5 月第三周,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 16.8 万辆,国内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 50 %,达到 50.2 %。这意味着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使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燃油车,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回顾过去,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从 2005 年到 2015 年,渗透率用了 10 年才突破 1 %。然而,从 2016 年到 2019 年,仅用了 3 年多的时间渗透率就提升到了 5 %。而在 2020 年至 2024 年间,渗透率更是迅速增长到 50 %,这也使得我们在2020 年制定的 2035 年渗透率超过 50 %的目标提前实现。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已不仅仅涉及动力的创新,还包括智能驾驶技术、互联网化等领域的发展。这种竞争激励着车企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和用车成本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逐步提高,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将在未来三个月突破 50 %,事实证明他的预测非常准确。仅仅两个月后,这一预言便成真,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当然,谈到新能源领域的贡献,比亚迪的角色不容小觑。举例来说,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不仅有效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储存容量,还显著提升了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比亚迪的 e 平台 3.0、易四方平台以及云辇等技术也功不可没。这些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提供了更丰富的互联服务和智能功能,使得车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达到新高度。比亚迪所带来的创新不仅仅是在产品层面上的,更是在用户体验和行业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现在买车是买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
杂音v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升三倍至100%,美国此举是否因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海过分紧张? 其实看这两张图,就能知道美国有多紧张。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美国只有3家,而中国占据了5家。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已经干到了全球前十,而且这个销量几乎全都是电动汽车撑起来的。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以绝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 要知道,电动汽车本身并非新鲜的概念,但全球的电动汽车开始普及,特斯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电动汽车曾经是美国的一张王牌,要是中国不发展电动汽车,那谁也不敢说美国是不是会产生第二第三个特斯拉。 好玩的是,占据优势的美国被我们反超,现在我们不仅把大小王拽在了手里,还拿到了好几个炸弹,这你让美国怎么玩? 只能掀桌子了! 一次提升3倍关税,这在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不是没有,比如加拿大就曾经对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的关税提高3倍),但提升到100%的,我是没查到相关信息,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这已经不是限制了,这就是赤裸裸地封闭,压根就没想要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不过这些完全阻止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汽车出口达9.9万辆,同比增长达130%。 其中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销量颇高。 不管欧洲佬嘴上怎么说,电动汽车目前他们不会拒绝。 除了欧洲外,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也是比亚迪的战场,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 美国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美国并不是世界唯一。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普惠科技产品,未来必然会席卷全球,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美方为维护单极霸权已失去理智##
汽车之家OK
5、空间。作为一款大五座车型,理想L6的大五坐空间在同级别SUV中并不窄小,更加平坦的地板和较宽敞的通道,为第三排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减轻了乘坐的疲劳感。 理想汽车是中国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专注于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和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车智电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天对于我们汽车工业来说,可能有点晚,但是终究是来了。就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上半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首次超过50%。 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渗透率才突破1%。从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渗透率提升到了5%。从2020-2024年,4年多的时间,双周渗透率提高到了50%,2020年中国制定的2035年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将提前实现。2024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未来可能不止于此。仅仅20余天后,王总发言已成现实。 汽车销售现状:3月合资燃油车终端销量可谓是溃败来形容,当年的合资车头牌风光不再。丰田品牌中仅有一汽丰田进入销量前10,位居第九榜,同比下滑7.2%。除此之外,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及东风日产均无缘榜单前十 无论你是否愿意,燃油车已经开始落幕,属于新能源车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销量快速增加,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深度,按心理学上的韦伯-费希纳定律,这将改变大众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逆转以及逐渐取代。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 作为个人消费者,面对如今的大趋势你是否愿意在更换汽车的时候选择新能源汽车呢?评论区来聊聊你的看法。我是车坛子,别忘了点赞加关注,随时与你分享车圈资讯。
直爽青山idH
特斯拉太“过分”了,5毛钱一度电,居然能跑9公里 买车容易养车贵,不过最近电动汽车每度电续航里程的排行榜中,特斯拉的养车成本直接暴露了,一度电,五毛钱,特斯拉Model 3居然跑了9.27公里,特斯拉Model Y一度电可以跑9.08公里。 关键是这两款车的续航里程,直接跟第三名车型拉开了将近2公里的差距,跟最后一名甚至拉开了5公里多的差距。 优秀的有点过分了,不过,这样省到没朋友,车主倒是笑嘻嘻的点赞了。
李老猫说车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差不多是28%,2023年来到了36%左右,而到今年3月份,这一数据竟然上到了48.2%。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王传福表示,未来三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突破50%,未来有可能会更高!将形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主导地位。 听到这话,我本来还有所怀疑,有这么猛吗?不过看到上周乘用车终端销量排行榜后,我开始相信了。周销量前十名,比亚迪占了七席,还有一台特斯拉Model Y,一台问界M7,只有轩逸一台燃油车,还排在第十名,大众朗逸跌出前十,排在第11位。目前事实就是这么个情况,不信也不行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新能源汽车马上占半壁江山了,你还会买燃油车吗? 先听听欧阳明高院士关于插电混动和燃油车之间的对比分析。 经济性方面,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高于燃油车发动机。插混专用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比燃油车的奥拓循环效率更高,燃油车热效率超过40%比较困难,但插混发动机热效率已经接近45%。插混车型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和车轮实现解耦,运行落点更经济。在油耗对比方面,比亚迪插混车型秦PLUS DM-i的百公里馈电油耗可以做到3.8L,吉利可以做到4.1L,广汽4.3L,奇瑞4.6L。在燃油车中,日产只能做到5L,大众5.3L,丰田5.5L,本田5.6L。 动力性方面,插电混动车型平均输出功率236千瓦,平均百公里加速成绩7.3秒。燃油车平均输出功率127千瓦,平均百公里加速成绩9.4秒。 可靠性方面,欧阳明高院士也找了统计图片。插电混动车型中比亚迪秦PLUS DM-i的发动机/电机故障率占比2.03%,变速箱故障率占比0.44%。汉DM-i的以上两项故障率占比分别为2.83%,0.17%。吉利银河L7分别为3.16%,1.26%。魏派蓝山DHT PHEV分别为0.77%,0.09%。燃油车中,日产轩逸两项故障率分别为36.8%,32%。朗逸为15.1%,12.3%。造成插混车型故障率低的原因在于,目前插混车型以串并联架构为主,可以串联,也可纯电,也可串联,同时变速机构比燃油车简单的多。 售价方面,像同级别的秦PLUS DM-i和轩逸对比,秦PLUS DM-i起售价7.98万,轩逸起售价10.86万,朗逸起售价9.399万。 电动性方面,插混车型搭载电量越来越高,纯电续航越来越长,到2023年插混车型平均纯电续航127.5公里,能覆盖70%的日常出行。高电量车型带有直流快充,随着充电桩数量增加,充电便利性也在提升。跑长途时,插电混动车型可以采用混动模式,没有太多续航焦虑。 智能化方面,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电机控制精度和反应时间都要比燃油发动机更强。2023年燃油车L2级以上ADAS渗透率36.8%,新能源汽车为55.3%。 起火率方面,引用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燃油车自燃18360台,新能源汽车自燃640台。结合保有量,得出新能源汽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44,燃油车为万分之0.58。 效率方面,可再生能源直接电动化当前全生命周期效率为77%,制氢能效率为33%,制柴油效率为20%,制汽油效率为16%。 在碳排放方面,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碳减排超过40%。 以上是欧阳明高院士的观点,认为目前插混车型的产品力,安全,效率,排放等方面要高于传统燃油车型。 再谈谈个人观点,目前汽车电动化确实是一个大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智能化,配置,经济性等方面要比燃油车更出色。基于目前新能源车价格不比燃油车贵,甚至更便宜的事实,个人认为购买插电混动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要比燃油车更合适一些。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
大正行名车
上汽飞凡R7旗舰高阶版,作为一台轿跑SUV,有着无与伦比的外观造型,超级大溜背、无敌大掀背使得它的臀部看起来特别饱满。配置方面也是非常精彩:会跟着音乐跳舞的大灯、按键电吸门、21寸超大轮毂霸气十足、360影像全车更是拥有12个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4个毫米波雷达让开车小白也不害怕、前后驻车雷达、L2自动驾驶用的英伟达辅助驾驶芯片总算力达到254Tops,让你可以几乎无脑使用 4D成像雷达 Bose音响 座椅通风加热按摩海王座驾 HUD抬头显示……总之,浑身名牌,配置实在过于丰富,在此不做过度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看配置表。 接下来,我们看看22款顶顶配车型跟最新款有🈶什么区别——作为一台电动汽车,第一,咱们肯定绕不过续航的话题 22款是606最新款是670的官方续航 ,但是要论起功率扭矩的话22款参数吊打24款 400Kw 700n.m多了1.6倍 你可以想象动力🈶多大差别吗?百公里加速整整差了2年,22款百公里只需3.8秒 简直是一台超跑😏 22款是前置➕后置的双电机 所以,动力上真的太太强了 新款仅仅是个后驱 其他配置方面不再过多介绍…… 最后,说说这两款车定价,24款目前229900的官方价格,22款3695000的价格 也是差了1.6倍(厂家真是花多少钱给多少东西啊所以,作为一台不到1万公里原漆的22款飞凡R7旗舰高阶版卖多少钱合适呢?
查派的车生活
享界S9和仰望U7这两台车,哪台看起来更尊贵? 虽然预估顶配售价差了近一倍(仰望U7 100万,享界S9 50万),但同样是各家的高端豪华旗舰定位,主打突破圈层的产品。用消费者的话来说,一个高端品牌,在核心技术占据着不可超越的制高点,在“调性”和“细节”上还能体现身份的尊贵,才能成就高端豪华汽车的名牌。 ■ 核心技术 华为的产品定义和电驱电控、智驾系统等,在国内汽车圈都是公认的大拿,比亚迪深耕电动汽车十余载,自己搞定了几乎整条产业链,号称”宇宙第一整车厂“,许多电控技术和整合能力都是有目共睹。 〇 华为操刀的”三智“(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驾系统),全球顶级的主被动安全系统 〇 比亚迪的易四方平台,四电机系统,”云辇-X“智能车身操控系统 除此以外,全车NVH静谧性、空间感、舒适性配置也是行政豪华轿车的重要考量,有待后续做评价 ■ 品牌认知 华为智选车品牌和比亚迪仰望品牌从国内市场响应度来看,已经是纷纷破圈了 华为问界M9从2023年12月26号面世以来,目前大定破6万,80%以上订单是售价60万的顶配车型,目前厂商对应竞品已经发布,暂未看到对M9构成影响,且M9五座版车型已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预计不久上市后,对M9订单稳态增加还有非常大的贡献。 M9持续交付,持续的好评如潮,对于华为打造智选车品牌的高端产品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力。 来看比亚迪这边,在比亚迪称霸了20万以内的市场后,船夫哥酝酿许久的高端品牌仰望首次进军百万级市场。仰望U8在2023年9月20号上市后,经历了两个月的爬坡,在12月底直接卖出了1600余辆,目前已售出4433辆,作为一台售价109万的车,这已经是国产品牌非常之优秀的成绩。 就从多位提车的车主反馈来看,仰望U8从社交属性上来看,109万已经非常值了。高端车的玩法,一旦获得了圈层认同,销量自然就水到渠成。 回到开头的问题,在我们消费者看来,这两台车哪个更显尊贵?
猫眼看車
3.4-3.10日最新一周单车销量排行榜出炉,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7.6%,前十名当中纯油车只有大众朗逸,轩逸和速腾全部跌出前十名! 其实仔细研究发现,朗逸、轩逸、帕萨特、速腾、锋兰达等油车,这一周销量都有微增的,少数油车是周度销量持平或者微跌,市场体量相对还是比较稳定,但可怕的是,新能源车直接井喷,吃掉了本属于这些油车的涨幅! 而且比亚迪有五款车上榜,秦plus系列如果把DM-i和EV加起来已经接近1.2万辆,是排第一的,而且目前这款车积累的订单大概是7.5万辆,比亚迪在荣耀版陆续推出后,海洋和王朝网总计订单大概是12万辆,这个数字还在涨。 问界订单同样保持比较稳定的输出,虽然极氪品牌没有进入前十,但新极氪001订单已经突破1.5万辆。 另外特斯拉model Y依然强悍,不仅让同级别油车汗颜,就是新能源车也拿他没办法。 最可怕的就是渗透率吧,估计这个月底会突破或达到50%,短周期内与纯油车平起平坐。 虽然形势开始出现逆转,但也应该看到,新能源车当中,插混和增程还是主流,纯电动汽车依然不可能在短周期内取得胜利。 此次新能源车挑起的价格战,目的就是锁死合资品牌吧!
东辉煌岁月
过户柴油2015牧马人撒哈拉23万 全身名牌改装花了30多万
直营店李杨
2024年1月3日,宋PLUS第80万辆新车在西安工厂下线。回顾2023年,宋PLUS车系也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累计销售427071辆,获得A级SUV年度销冠。与此同时,两款车型也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宋PLUS DM-i荣膺2023年插混车型年度销冠,并连续32个月霸榜插混SUV销量冠军,宋PLUS EV则摘得2023年度17-21万级纯电SUV销量冠军。车圈“顶流”宋PLUS车系缘何能拿下多项冠军头衔?高价值产品力和优秀口碑,是其持续热销、销量常青的根本原因。 颠覆燃油车统治地位 双车战略引领主流SUV市场全新格局 通过创新的DM-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比亚迪为主流市场带来具有颠覆式体验的产品——拥有强劲产品实力和“油电同价”的宋PLUS,从而开辟了插混SUV的新蓝海。宋PLUS主打15-20万价格区间,这个区间巧妙切中主流合资紧凑型SUV的腹地,又脱离了自主燃油紧凑型SUV 13-15万元左右的厮杀地。 两款车型中,宋PLUS DM-i以远超燃油车的用车体验和高价值,牢牢占据15-20万SUV销冠地位,宋PLUS EV以持续破万的销量成绩,让高品质纯电SUV渗透进主流家用人群,为同级纯电SUV树立价值标杆。DM-i、EV双车战略共同发力,使得宋PLUS销量稳健攀升,月销量达到两大合资燃油SUV——本田CR-V和荣放RAV4的销量总和。 凭借用技术对话、以质取胜的高价值竞争模式,宋PLUS在主流SUV市场颠覆了燃油车的统治地位,完成了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冠军销量+均衡产品力+优秀口碑 宋PLUS成主流消费者首选 长期稳居销量排行榜首、全面均衡的产品力以及优秀的用户口碑,使得宋PLUS成为主流消费者购车首选。比亚迪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及体系实力为宋PLUS赋能,让宋PLUS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车型。品质方面,宋PLUS拥有全面均衡的产品力,能够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用车体验,同时,在2023懂车帝冬测和2022汽车之家冬测中,宋PLUS DM-i均获得优异成绩,产品品质得到权威媒体评测验证。 能够保持稳健的热销态势,也离不开80万用户的优秀口碑。在各大专业平台论坛,用户纷纷表示宋PLUS质量可靠、冬季纯电续航达成率高,值得信赖。在《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用户满意度调研中,宋PLUS DM-i冠军版的整体净推荐值NPS为68.52%,远高于竞品,车主推荐意愿非常高。来自比亚迪的一组数据显示,宋PLUS转介绍率超过50%,可见,宋PLUS不仅是主流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更是他们推荐给亲朋好友时的首选。 无惧“内外夹击”激烈竞争 宋PLUS持续进阶强化标杆地位 事实上,宋PLUS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紧凑型SUV市场这片红海,竞争激烈程度完全可以用“内外夹击”来形容。一方面,原本在这个市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流合资SUV,纷纷“降价保销量”,不少20万以上的合资SUV车型已下探至20万以内。另一方面,新能源也进入“内卷”时代,从2023年年中起,市场上陆续出现多款插混SUV新品,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消费者对新能源SUV的产品力、使用体验要求日益严苛。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并没有影响宋PLUS的冠军地位。因为,一来这个级别的消费者选择往往更加谨慎,他们更愿意相信和观望“别人的选择”,宋PLUS作为霸榜SUV,在主流市场已树立起标杆效应,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价值评判标准。 更重要的是,宋PLUS自身产品价值也在不断进化。去年6月,在推出冠军版时,比亚迪听取庞大用户群体的真实反馈,“有的放矢”进行产品升级,例如,带来更长纯电续航组合、更低用车成本、配备iPhone NFC数字钥匙、VTOL移动电站等,为消费者带来超越期待的用车体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在高价值产品力和好口碑的双重助推下,宋PLUS迎来了“80万辆”和2023年A级SUV销冠的双重喜讯。宋PLUS2024年必将持续保持热销趋势,向100万辆的目标发起冲锋。
云南昆明车友1992
进口2015奔驰C300 2.0T高功率发动机 改装全身名牌件 全套AMG套件 声浪迷人 JBL音响 改装费用接近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