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辣评新车👇 看了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关于仰望U7有几点我要说: 1️⃣别和小米su7ultra对比了: 很多人拿仰望U7和小米SU7Ultra做对比,拉一个踩一个,其实大可不必,二者都不是一个赛道竞争对手,根本没啥竞争关系。 仰望U7的定位是行政旗舰轿车,说白了就是高端商务车型,对标的是传统油车的78s(宝马7系,奔驰S和奥迪A8L)强调豪华性、舒适性,目标用户企业高管、政要、高净值人群,场景需求是商务接待、长途出行、彰显身份地位。 而小米su7Ultra的定位是超级跑车,官方定义是高性能轿车,对标的是传统油车中的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本质是平民超跑,是为了赛道竞速体验的,是为了运动性,和高性能。 两者定位不同,目标客户不同,除了价格差不多以外,没有竞争关系。 2️⃣价格没有拉低仰望的level 仰望是比亚迪定位高端的品牌,但是就像胡晓庆胡总说的那样,车不能以价格来定位高端,真正的旗舰高端是技术的高端,是国产冰箱、彩电、AI都走过的路,旗舰仰望U7的云辇-z和易四方技术外加对置发动机三项技术,真真的就是用技术堆出了高端旗舰,别管软件怎么样,仰望先把硬件拉满了。所以,我觉得低价并没有拉低仰望的逼格,反而让人觉得仰望技术高端,实现了科技平权。 3️⃣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便宜了 当62.8万的价格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便宜了,虽然买不起,但是就是觉得这么牛笔的一个车,卖60多万,觉得便宜了。 大家有这种感觉,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仰望一直宣传这车是百万豪车,把大家的预期拉高了,大家都觉得这车就算不到100万,也得80万-90万吧,结果一出来,百万豪车打了6折,顿时觉得便宜了。 第二就是,真的觉得性价比高,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L3级)云辇-z、易四方技术、全数字底盘、后轮转向这么多高端技术,集成一个车,居然62.8万起,确实挺便宜的感觉。 👇 总结:之前我就预测了,仰望U7定价肯定在100万以下,原因就是,标杆旗舰有U9和U8了,不再需要亮技术立标杆挣面子,仰望系销量上个月才105台,全国100多家门店,人吃马嚼多少费用,这点销量是不足以支撑仰望的生存的,所以仰望系需要一款走量的车型,需要里子。 仰望U7就是这一款低头脚踏实地为了生存走销量的车。 抬头仰望星空,志向高远,技术造就旗舰,低头脚踏实地,努力生存下去,才能继续造高端。
#辣评新车. . 我承认仰望U7 EV在很多配置方面比小米SU7 Ultra优秀,例如更充足的车内空间/纯电续航、易四方或者一些特殊技术。但是说句实话,这个价位我还是会选择小米SU7 Ultra。理由如下。 . 首先,仰望U7定位不突出,实用性不高,不能吸引我。目前仰望U7的突出技术不就是主动预瞄、易四方的平行横移或者原地调头,两者的用处我觉得还是炫酷,这点有可能在大街上操作会吸引人去观看,但实际用车上并不会怎么用到,例如你说主动预喵,就是它预判去自动下调底盘从而避免碰头的问题出现,但是实际上车顶碰到物品的概率很小,特别是这种小车,而限高杆的高度一般都要2米以上,它这辆车底盘调到顶都没有2米吧。还有那个说的平行横移,我看了人家测试视频,缺点就是特别慢,慢吞吞的感觉,我看得特别难受,特别是在狭窄路段汽车特别多的路段停车,这么慢的速度人家都要出来喷人了,实用性非常差。 . 其次,小米毕竟是手机制造企业,而且目前旗下的生态互联产品也不少,手机与车机以及配置的连接会更加流畅而且智能化。相比较下,比亚迪的仰望U7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平平无奇,好听点就是汽车配置用起来会沉稳,不好听点不就是变通性差呗。 . 最主要一点还是我觉得仰望U7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而小米SU7 Ultra对比下,就会显得更加亮眼。它是纽北最速四门车、百公里加速2.1s、小米SU7 Ultra开售两小时大定10000台,等等。而仰望U7目前大部分宣传视频还是在说它的易四方、百公里加速2.9s、天神之眼B,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亮眼的地方了,而且它也不够实用。当然如果你说我想秀赛道成绩,偶尔玩下赛道,你2.9s的百米加速时间肯定没有小米SU7 Ultra的2.1s强,人家为啥要买你的车呢?又想要好的速度体验,但是你又不是最佳,买你不就自相矛盾了? . 总之,相比较小米SU7 Ultra,我觉得仰望U7的实用性、定位、亮点都不突出,两者我更加推荐小米SU7 Ultra。
#辣评新车仰望U7确实很技术流,确实牛。而且价格也出乎很多人的预期,但是作为一个消费者角度,我觉得这会儿公布的信息不够全面,或者面临一些担忧问题。 👍 首先说下它很厉害的地方,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车也是一样,总不能抓着别人缺点说是非,优点只字不提。 🙈 配置方面做下简单介绍,介绍多了免得打脸了其他友商。什么座椅按摩,娱乐屏等这些沙发,彩电,冰箱就不提了,人家发布会都没说这些,常规配置拉满。然后超过1千匹的马力,3秒破百得成绩,还有配置可陶瓷刹车盘,总结就是跑得快,刹得住。 ✅ 【最大亮点之一】 ——类似磁悬浮的电磁悬架 就是真正意义的电磁悬架,这个不是普通电磁悬架是通过控制液体也改变整体悬架软硬。而是通过电磁场来调节高低以及软硬,类似磁悬浮原理。(当然根据大佬对专利技术解读,里面也有液体但是作缓冲作用)。说人话就是一个调节速度很快,调节距离精度很高的减震器。 💁 应用场景①: 对不同转弯方向的车辆车身侧倾提供支撑,从而提高人员的舒适感,比如左转弯,它把左侧悬架快速调高,人员在车内就可以感觉到很低的侧倾感觉。同样适用于S打弯,也就是麋鹿测试,这也是使得U7麋鹿测试成绩来到90多。 💁 应用场景②: 自然就是上下高低调节,这个调节速度比普通空气悬架调节速度快多了,毕竟普通空气悬架需要充气或者放气,这个过程是远远低于电压或者电流的速度。所以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地面环境可以更从容和迅捷的调整支撑力度,减少车身起伏,给与更舒适的驾乘环境。还有对行程的增高,提升底盘通过性,对行程的减少降低底盘,降低重心,高速更稳健。 ✅ 【最大亮点之二】 ——易四方,四轮转向和驱动独立 四个轮子都是有单独电机提供动力,动力大小可单独调节,而且四个轮子都有一定的转向角度调节,(后轮单独两个转向电机推动),所以这个可玩性比较多。 💁 应用场景: 原地调头:前轮不动,通过调整后轮的角度,和后轮驱动。就像圆规那样,固定一点开始画圆。可用于窄路调头,或者停车辅助。 车身平移:还有就圆规调头原理,通过前后轮驱动来回切换,达到平移效果,可以说是停车或者出车位的一把好手。 ☝️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亮点,这里说的事主要的东西,场景也是最常见的运用。亮点说完了,咱们开聊一聊比亚迪仰望没有公布的,或者作为一个消费者最担忧的问题。 ❌ 问题①: 虽然这个电磁悬架很厉害,但是大家都知道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坏,一旦坏了这个维修成本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觉得仰望可以公布下这个悬架的来回最大行程运动的次数,或者生命周期,让我知道这个悬架大概能有多久,经得起什么力度的考验或者抗造性。再则这套悬架是否终生质保,有啥条件,或者有时限,是多久。以及后续更换大概是个什么价位,让大家心里有个数。别没爽多久坏了咋办? ❌ 问题②: 易四方固然爽,四轮转向也很拉风,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操作对轮胎的磨损很大。是否可以公布下原厂配备的轮胎在普通水泥地圆规调头的最长磨损寿命,或者磨损率这类的,好让大家知道这种情况下轮胎能用多久,毕竟这个尺寸的电车轮胎一条也不便宜吧?总得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 【总结】 所以说仰望U7确实很技术流,很硬核,也不像友商动不动就拿什么迈巴赫比较,全程都是自我介绍,无需对比他人,或许将来也是别人对比的对象,而且价格我在62.8万起步,很多功能那些百万豪车都没有的,价格确实惊喜。但是没有过多透露后续使用周期,磨损,配件等问题,难免让人想象后期保养,维修高昂的费用。
#辣评新车🚗一、U7的外观真的不够商务 客观讲,一辆轿车想要卖到50万以上,能够在市场立足的要么是主打商务,要么是主打运动(超跑风格)。毕竟真要家用还是以SUV为主,亦或者买个方盒子图硬派越野,但是仰望U7呢? ⁻ 仰望U7肯定不能说主打运动吧,毕竟云撵Z的底盘,天神之眼A的三激光雷达方案,怎么看我觉得也是商务市区用途居多吧…… ⭕但是你又看这个外观,我不是吐槽它丑,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偏向运动(超跑)风格吧,但是这个就与用户核心需求有差距。 我买这个车图个国产百万豪车仰望品牌,但是整个前脸我觉得就是大号海豹的风格,两条扁平化的横向大灯,怎么着看也像三星堆的面具。 ⁻ ✅你别急着吐槽我,我就问你,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带有大立标的奔驰E300,一个是仰望U7,你们公司指定你作为商务车采购,你会选哪台? ⁻ 🚗二、黑科技多质量真的可靠吗? 咱们不说别的,人家燃油车就那么点基础功能,还是在老款基础上迭代升级的都得立项、生产、路测动辄两三年,你仰望U7呢? ⭕你别跟我说现在新能源发展极快巴拉巴拉,首先这是一辆车,最基本的工具代步属性绝对要可靠才可以。人家大众日系都是最少几十年的车企了,人家就傻不着急上市非得两三年路测是吧?咱们客观的讲,不经过市场的充分验证这辆车可靠性真能保证吗? ⁻ ✅另外咱们看看U7的小弟腾势Z9,Z9的配置也不低吧,各方面比如电机智驾底盘都可以说U7的青春版吧,但是呢,2024年懂车帝北美冬测Z9GT爆胎,而且比亚迪冬测就有3车爆胎,难道这都是轮胎的问题么?而且有部分车友反应电池、发动机马力还是存在部分问题(这个不能深入说了)。咱就说40万的Z9车辆可靠性尚且如此,60万的U7可靠性就会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吗? ⁻ 🚗三、车辆安全性我很焦虑 仰望U7搭载135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实话实说磷酸铁锂同等重量电容量低,整个U7自重就是3吨多,再加上1306的大马力,尽管说U7是前后轮陶瓷通风刹车,但是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动力势能等于自重×速度,这车自重不低,速度马力还这么大,那么真要发生交通事故,再好的钢材我觉得也逃不过物理定律吧,确实安全性我很焦虑。
#辣评新车仰望u7,价格确实出乎意料,强是真的强,但是你要说它是行政车那是真的丑呀,这么攻击犀利的外观定位大型行政轿车?写错了吧,你定位成大型运动轿跑我感觉才对,首先大型行政轿车,最主要的是经久耐看的外观,首先要大气呀,u7的外观不说丑,但是绝对跟行政不沾边呀。这个车头哪怕用u8车头,这个车我感觉就大成了。 、 现在用上了u9的比较有攻击性的车头设计语言,加上商务、行政属性拉满的配置和顶级的性能,我感觉比亚迪就是没有想大卖,就是来秀肌肉的。 从年初的全民智驾、到今天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云辇z电机悬挂、最强的后轮转向、1300匹马力、比亚迪的肌肉大家都看够了,确实狠,但是全都揉在这样一个车上,更是u9设计语言的一个车上,总感觉不协调。我的看法你都定位成大型行政车了,为什么用上了一个跟行政毫不沾边的外形,你直接用u8的大气外观多纯粹呀。既想打小米u又想打尊界800?既要又要反而可能啥都得不到。 、 不说外观了,就u7技术是真的很强,看完他的智能悬架,用磁浮电机替代传统液压减震,做到各种路况下都能平稳行驶。高速爆胎,侧面碰撞也仍然稳定。两个轮胎跑都能稳定跑180速度。技术方面真的赢麻了。 水平对置发动机,也打了一种传统油车车企的脸,我一个侧重新能源的车企都能轻松做出来,你们百万级豪车上用的1.5的小康发动机什么时候用完! 、 至于用户群体方面,又会到刚才的话题,年轻运动不够纯粹、喜欢运动这个价位大部分会因为雷粉提供的情绪价值选择小米u,商务行政不够大气,就算五米二的车身配合上这个运动攻击的车头依旧不够大气。虽然价格来到了六七十万,就目前来说产品力十足,但是我还是疑惑什么使用群体会买这样的一个既运动又定位行政的一台车。 、 我的看法,这个车依旧会像u9那样,成为一个小众车,销量肯定比不过小米u、哪怕尊界s800,s800虽然技术层面不如u7,但是行政方面给的体验高出u7,更有大部分车友直言尊界s800低于100就退订,要的就是面子😓。又回到刚才的一句话,既要又要,既要秀肌肉、又想定价低一点要销量、既要运动攻击的外形、又想要成熟大叔为商务行政来买单,最后反而可能啥也得不到。 、 看到这里了,点个关注呗。订u7的车友留个言,说说最终是想法是什么决定购车的呗。看的朋友也聊聊你们的看法呗。
#辣评新车仰望U7 EV 一、价格是走量的,不过诚意晚了 1、价格有诚意。一方面单从价格来看,仰望U7指导价62.8万起,相比仰望U9的168万已经很亲民,U7被寄望能走量,而不是现象级产品。另一方面还是众多竞品的压力,特别是小米SU 7 Ultra 52.99万价格把纯电性能车的价格拉下来了。 2、诚意稍晚,定位和价格上循序渐进预计更容易被接受。U9 168万的价格超出消费者对于比亚迪的传统认知太多,试想一下,如果仰望系列最新推出的就是U7,那么市场的反响绝对不是U9每月十几台左右的销量。 二、成败均在科技“黑” 1、有短板的黑科技,比亚迪虽然已经造势全民智驾,但U7在智驾上预计表现不佳,至少跟当下华为和小鹏的智驾比较有不小差距。给比亚迪提一个建议,先把使用频率很高的智能辅助泊车做好。 2、稳定性堪忧的黑科技。发布会上,很牛的悬浮悬架,用脚趾头想就知道肯定会有副作用(媒体试驾体验中也看到了明显的车身晃动),更不说故障率了。对于U7,玩车的人看不上,对于通勤的消费者而言,稳定性就是一大隐忧,毕竟很多技术都是全新的。 3、花里胡哨的黑科技。车辆横向移动,看着花里胡哨,其实也是很烧胎的。最搞笑的就是爬楼梯,简直就是扯谈,好好去看看通常意义下的台阶,你的底盘高度足够?难道你要爬楼停到你家客厅里面?还是你要修台阶后去爬山? 三、U7换条道吧,当下很尴尬 U7完全可以换条道,性能逼格交给U9,U7安心做一辆豪华舒适。基础的就三点: 1、该减肥。3吨多的车身优化空间很大,太重不是优势,而是累赘。 2、续航拉跨,性能不够看。135.5度超大电池续航可怜到泪目(CLTC才720)。完全可以把非常过剩的动力阉割掉,把超大的电池干到100度就够了,在硬核的能耗控制上,超过特斯拉不香吗? 3、少黑科技,重稳定。没必要在U7上整新的科技,谁想当小白鼠?还是你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把U9上已经被市场检验优化过的科技用上就好了,比如云辇、后轮转向等。再把辅助驾驶做实,或者直接用华为的智驾(自家的慢慢干),这不就成了吗?
#仰望U7售价62.8万元起忙里偷闲,从懂车帝app上找到了佛山仰望体验中心,直接开车过去。踏入佛山仰望中心,这台售价62.8万起的国产旗舰轿车用实力颠覆认知。星际之门前脸搭配0.195Cd超低风阻车身 ,隐藏式门把手下藏着轻敲解锁的仪式感 ,电动尾翼升起时连隔壁宝马车主都举起手机 。 拉开车门,云锦红内饰如朝霞漫卷 ,前排三块大屏构成银河控制台 ,后排冰箱制冷时连水雾都带着他中国风的细腻 。Nappa真皮座椅22向电动调节 ,启动"起轿模式"时车身优雅倾斜,恍若登上龙舟画舫 。 技术控必看三大王牌:①云辇-Z悬架5毫秒响应 ,过减速带时像抹平了路面;②易四方技术让5.3米车身横移入库 ,平行挪车比倒车更轻松;③后轮双向20°转向 ,转弯半径堪比飞度 。试驾时2.9秒破百的推背感竟无抬头现象 ,云辇-Z的抑扬控制让狂暴加速如静水流深 。 智能细节更惊艳: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含33个传感器 ,AR-HUD把导航箭头"贴"在真实路面上 。选装碳纤维套件泛着战斗机光泽 ,醒狮车贴让科技猛兽带上广府烟火气 。 续航数据亮眼:纯电版720km 、插混破千 ,水平对置发动机静谧得与电机难分伯仲 。离店前销售演示粤语唤醒"抖一抖",车灯如醒狮眨眼般灵动 ——这或许就是中国豪华车该有的样子:技术硬核却不失温度,百万身价仍懂岭南人情。#仰望U7上市#
#辣评新车仰望U7 EV以62.8的价格强势发布,说实话有点意外,不的不说这价格是真狠。隔壁ET9看了估计也得瑟瑟发抖,会不会关起门来研究对策。 1.价格方面 仰望U7Ev和ET9从价格方面对比,U7 EV的价格还是比较实在的,在高端车的范围内,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好走量的。如果早点发布我估 计也就没ET9和S800啥事了,U7 EV的价格相当有冲击力。 2.外观方面 仰望的外观有点扁扁的感觉,不如ET9的外观饱满。据说这个设计让风阻系数低至0.195Cd ,但是这个外观不如ET9的商务感足,缺少行政的感觉。和发布会说的行政定位差的有点远。行政感,ET9会更强一点。 3.动力配置 U7 EV的四轮独立电机+云撵的电磁悬架,再配合1300的大马力,轻松碾压ET9的707马力,这动力参数哪里是行政的节奏,妥妥对标的是超跑的趋势。 4.充电问题 U7 EV虽然没有900V的高压充电,但是支持500kw的双枪快充,半个小时充电接近80%。个人觉得双枪的充电策略比900V高压的策略更好,在充电站900V的平台还没普及,但是充电站不缺充电枪,随便用,更方便。 总结:个人觉得虽然Et9有固态电池,L4智驾,换电生态加持,但是75万的起步价溢价太高了。反观U7 EV有百万级跑车的性能+云撵的加持,关键是62.8万的价格,妥妥的降维打击。预测一下,U7 EV 的销量应该不会差。
#辣评新车仰望U7这个定价说实话低了点,U7定价应该在百万以上,但是这次定价低了对于这个品牌力有影响的,本来这个车是高端品牌。为什么有钱人要花百万以上来买你这个仰望,就是为了彰显个性突出有实力。你这次定价低了反而有很多人要不想要了觉得这个车容易变成街车反而不好卖了。 🚗首先仰望U7这个车是有很多黑科技,但是这些黑科技是否实用呢有的我觉得就是为了炫技,就说那个云辇-Z悬架在炫技看来这个效果挺炸裂我看了专门测试的那个自动降低底盘和升高的功能,让他去跑限高杆就是为了测试它的预判能力怎样看了测试效果还不错,但是现实用不到这个场景本来你就是一个轿车高度也不高,没有一个限高杆会这么低的。不过易四方的电机不错在高速上爆胎还是能保命的,对于买豪车的人更注重安全。还有平行横移停车,新手司机用的上但是这个速度太慢了作为老司机我直接停进去了而且容易废胎,毕竟换4个轮胎也不便宜。 🚗还有作为行政座驾5米2的长度加上底盘太低在平路上开没啥问题就怕有的时候下地库容易托底。还有一个售后问题现在仰望的门店保养什么的还是太少了,特别是3线城市更少有的时候做个保养都需要跨城。怎么说了以前如果定价百万都是大佬买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司机去做,但是现在这个价格很多中产都可以贷款买起来了这样后续的维修保养成本也不低的,这可要考虑清楚。 🚗还有这次的定价也是有正好卡在宝马i7和ET9的中间,就是要吸引以前买BBA的客户过来。还有这次仰望就2个版本所以很好选择。如果你是家庭用户你就买五座版本就可以了,毕竟差价8万可以让你终身充电了,配置也就少了屏幕和老板座椅。如果你是有商务接待要求或者有司机开车的那就选4座版本就好了。 所以仰望U7这个价格还要感谢小米,让以前买不起仰望U7的人买的起了。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