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成家了家里还是得有一辆车虽说现在交通还是方便,特别城市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打车都很方便,可是每次回农村还是感觉不方便,虽说不是太远,一百多公里,可是回家来回倒车还是需要小半天的时间,遇到节假日要回农村老家就更难受了,提前定好闹钟准点抢票的日子,是真心的刺激,会为抢到票而高兴,抢不到票而烦恼,最终和老婆商量买个车。 为什么选择捷达?本来是想再存两年钱买个迈腾或帕沙特的,本人是个大众车粉,所以关注点还是合资车上面,但是奈何经济比较拮据,其实国产车相同价位配置确实要高些,这个我也知道,因为要买燃油车,而且打算多开几年,三五年后合资车的稳定性还是让人更放心,最终买了捷达VS5,看上的就是大众的同平台生产的,而且三大件都是大众的。 使用了这么一段时间,谈下使用情况吧,车子总体没什么大毛病,但是还是有些让我不满意的地方,1,就是喇叭,倒不是说功能有啥毛病,就是按喇叭这个声音感觉有点难听,有点破嗓子声音的感觉,据说换个喇叭就行,花不了两个钱,改天得换了。2后排中间位置确实隆起太高了,大众车的万年老毛病了,回家时有时和家人一起出行时,家里老人都说怎么放脚的位置不平顺呢, 捷达车,要开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优点,1.捷达配的是1.4T的大众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还是不错,起步感觉一般,当然和电车没法比,和其它普通油车差不多,速度上来了,再加速超车还是很轻松,高速100码以后,再想加速超车还是很容易,后劲还是挺大的。底盘感觉还是挺扎实的,变道,转弯感觉还是挺紧凑,没有松散的感觉。 2.油耗是我满意的第二点,本来平时用车时间也不多,上下班,周末周边游玩下,偶尔回下农村老家,一年跑不了多少里程,只要油耗不是特别高都还能接受,就算油价再涨,也不算特别焦虑,实际使用,捷达还是比较省油的,综合油耗6个多,高速5个左右徘徊,一箱油得用一个月,所以油钱花费,一个月大概300-400,一两顿饭钱,还是不错。 至于捷达的耐用性,现在还没有发言权,,,到现在没出过毛病,,,平时还是很少跑烂路,希望能像大众标时的捷达一样耐用。
#提车日记提车这么久了,一直没写提车作业,主要是觉得也没啥可写的。 以前的车也是奇瑞的A3,开着其实没啥大问题,就是动力比较弱,加上有七座的需求,就想换个车。其实在20万左右区间的七座车选择并不多,直接竞品是GS8,这个也去看了,座椅很软,前面空间也不错,就是第三排的感受确实不如揽月,而且外观太过方正不是很喜欢。另一个就是锐界了,其实最早想买的就是锐界,想换家厂的车来感受下不同其实也不错,但是没想到换代了,平台降了,混动也不想当小白鼠,而且最主要的是同配置的情况下锐界L贵多了点,遂放弃。 当时决定要买的时候,其实揽月国际版也出来了,没想到的是只有黑色内饰,并且贵了5000,为了那点改变感觉不值得,23款的前脸我觉得其实也挺好看的。 星途在成都就两家店,两家都去看了,因为城西的离家近,就在这家买了,当时反正全部弄下来包括置换23个。有点小遗憾的是,交车什么仪式感都没有,就一个销售陪我们看了下车,然后办手续。 使用感受: 1、外形还不错,很耐看,内饰感觉很好,没有那种廉价的感觉,座椅摸起来手感很好,三联屏确实很大,也很清晰。但是没有啥实体键确实不好用,一键启动的面板,电子手刹的位置都很不方便,如果这个能改善就完美了。另外对于初次看车的估计都会有主驾位有点挡脚的体会,这个星途的车好像都有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对奇瑞车熟悉的用户来说可能这个槽点就直接影响其购车决定了。 2、动力可以,相对原来A3的1.6好太多了,变速箱换挡平顺,没感觉什么顿挫。平时用标准模式,油耗在10.5左右,平时跑高速多点,如果城里跑得多,应该就在12左右的样子,中规中矩吧。 3、配置丰富,当然是相对我原来那个车来说的,比之前的功能多太多了。语音控制怎么说呢?有方便之处,也有智障的时候,还是那句话,不能全是触摸,语音,还是实体键来得直接,来得安全。 开了这么久,除了右前喇叭共振弄了下,其它都还好,OTA升级也还顺利,最近的升级完能自定义调出360这个算不错,但是那个倒车的距离显示确实还应优化。就看其它像牌照灯那会不会中奖了。
#我的猛龙用车体验我为什么选择哈弗猛龙? 看了旅行者,内饰比猛龙好,但后备箱太小,看车太迟了没试驾,然后走了就没回头了。 网上看了山海T2,觉得两驱买的比四驱贵。还要等车,4S无车。 等了很久坦克300hi4T,价格超出预算。豹5也是。 看了坦克300,是真心喜欢,但我日常驾驶偏多,油耗接受不了。 最后在综合各方面,选择混动;不限号,出行成本低。 选来选去,只有猛龙了。四驱,方盒子,混动,后差速锁。 建议不改装悬架就选19寸轮毂,车身明显比18寸高大,霸气。 优点: 1、外观霸气,车停停车场,成为了最高大帅气的车辆之一。而且有一定改装潜力,能变得更帅。 2、油耗低,能充电,145续航,充一次电跑两天。 3、操控,比想象中好,以为弯道侧倾严重,但对于这个自重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4、加速猛,超车非常爽,一不小心就要超速了。 5、后排空间足够,但行李箱深度不足。 6、底盘软硬度适中,能保持一定颠簸路面的路感,不平路面有韧劲。是我想要那种。 7、关于风噪,前排双层隔音玻璃,车内带10个喇叭,在不加装车顶平台,不改装轮胎的前提下,觉得风噪控制的很优秀了。经常听歌时候,感受不到发动机启动。 后排风噪就比较差了,特别是D柱很明显的风噪。 缺点: 1、车机只有自带的音乐软件,不喜欢。自己购买了U盘听歌。 2、开自适性巡航,下坡时候,处理动能回收和加速时,不够聪明,有顿挫感。 3、导航不好用,还不如手机导航。 4、内饰塑料感强,座椅皮质不上档次,完全不像这个价位的车。 5、车内无220V电源插座,前后排USB接口只有一个。使用起来明显不够。 6、制动时,踏板比较硬,不线性。好在平时单踏板模式,用刹车用的少。 7、360不够清晰,但是够用。
#用车心得首先说明一下,我确实买了零跑C10增程210的中配,外观水泥灰的,内饰橙色的。3月2号下午下小订1千,3号去试驾了一下,感觉还行,就下了大定,7号就说车到了,准备8号提,结果出了点小状况,往后延了几天,11号提的车,12号上好牌照。 截止3月30号行驶了850公里,使用下来的感受:1.加速比较快,但只适合直线深踩油门,转弯还是慢一点好了,太快侧向支撑不足,给人要侧翻的感觉。2.纯电续航标称210,实际市内开也就120公里左右,续航显示50以下增程器就启动了(纯电优先模式下)。3.内饰简单,无所谓好坏,各花入各眼。没有实体按键,我基本都是语音控制,用惯了也挺好用的。座椅软乎,坐着舒服,就是橙色容易脏(用擦羽绒服的湿巾很容易就擦干净了)。后排空间巨大,但是我们没人坐后排。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很好用。天幕没什么用,除了增加重心高度,下雨天哒哒哒的雨点声也烦人。4.音响12个喇叭,还行吧,反正也就那样。氛围灯开过几次,现在关掉了。大灯不是太亮,可能是功率不够大。开窗按键太容易误触了,不过问题也不大,我一般也用语音控制。后备箱地板离地高度高,拿东西上下车有点吃力。整车装载能力够用了。5.开起来,起步时有电机的嗡嗡声,倒车没有,车速到30以上也没了。提醒行人注意的?不是太懂。360+透明地盘,停车时好用,能停的很直。6.避震效果一般般,尤其后避震,过个减速带颠的一P,偏硬。7.关于胎压报警,我提车三天就显示胎压报警,去打了气还是消不掉,最后去4S店,让他们重新打气,校准了以后就好了,到现在没问题。提车一周,等红绿灯的时候被后面一部货拉拉溜车追了一下尾,给我后保上印了两个牌照扣的印子,吓得我第二天就去贴了个车衣。8.关于自动驾驶,acc在高架路上很好用。lcc就算了吧,能把我吓死,会在车道内画S型。 总的来说,目前为止,车子用着还是挺好的,截止目前充电电费130块,平均下来一公里电费0.16元/公里。就是电池包太小,基本2-3天一充,一次大概1个小时左右(国家电网快充,优惠价0.68元/度),充电电压最高350伏,电流最大71.5安,到80%电流减小到45安左右,到98%减小到25安左右。比较费人费时间。 我的购买建议:市内开还是买530的纯电版中配或低配,不要买增程的了,就差3000块,充电快很多,续航焦虑少很多。价格目前据说已经有3-5千优惠了。我是一分没优惠,全部下来车价145800,选配5000,保险5800,上牌500,一共157100。这个价格有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电动尾门,20寸轮毂,不错的语音交互。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没有hud,不敢用的lcc,纯电续航短,主驾座椅只有六项电动调节,副驾只有四项。这些都是减分项。 总的来说外观够大够唬人(比Q5大),内饰简单,配置中等偏上,价格中等偏下。综合来讲性价比比较高。只要厂家不倒闭,有优惠的前提下,还是能买的。 另外说一下为什么没买C11而买了C10,C10是新平台,新构架,据说要出口欧洲的,需要符合欧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这个安全性上就比C11高了不少了。再说,买新不买旧。必须上C10(另外我被无框车门的玻璃撞过头,差点撞到眼睛,有阴影,不敢买无框车门的车。)
#用车秘籍有些车友可能一直以来有些疑问,同样是冒险家的锐威音响,为什么自己的锐威音响听起来没有我的音质那么好?不管是高中低音的分离度还是中低音以及超低音的干净程度都没有我主页小视频中那么好!哈哈……实际上是因为我本人的锐威音响从声学角度进行了专门优化。说实话这个帖子发的有点晚了,哈哈,因为之前还是有点私心,不想大家的锐威音响都那么好听,甚至比我的还好,说句抱歉!废话不多说了,下面就把这个秘密和方案公布给大家,有需求的锐威车友可以参考去提升下自己的锐威音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给四门低音喇叭及低音炮背面箱体铁皮粘贴驻波晶片。简单介绍一下驻波晶片在汽车音响领域的作用:第一可以吸收反射失真的音响声波,第二分散和吸收扬声器和金属门板的共振声波,第三阻挡车内声音从门缝漏出,消除门板内产生的共振,第四均衡扬声器的中、高、低音量,提供平坦的频率范围,第五使门板扬声器发出的声压都是均匀的,有效消除声音共振和声波的干扰。 驻波晶片的粘贴一定要注意用量和比例(四门低音喇叭后面按图二和图三说明粘贴即可,低音炮后面建议按单门用量的1.5至2倍粘贴,本人实际用量比例在1:1.8左右,粘贴方法与四门相同)否则会影响低音炮与前门低音喇叭衔接,本人先后拆装车门和后备箱低音炮各六次才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 驻波晶片网购平台有很多可以去搜搜看,一盒两张30元左右,我一共用了三盒六张不到90元。没想到花了点小钱却给音响带来了质的飞跃!私下给好多锐威车友也推荐过这个方案,贴过车友和我是感同身受的,但也有个别锐威车友不相信,甚至说我推销方案,真是把我气笑了!我是收过哪个车友的一分钱了?还是给车友卖过一个东西?从我几年前改锐威到现在多少车友咨询问题,我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毛钱的红包都没见过一个......真是......不识好人心,懒得搭理了,你最好别用! 第二、四门止震隔音。汽车音响想要优秀的低音效果,结实稳固的低音箱体也不能忽视。大部分车友可能做过了,我实际做了四层止振(图三、图五、图六可以看到,车门外层铁皮背面条贴止震板,车门内侧条贴止震板,内饰板条贴止震板,低音喇叭固定塑料背板背面还条贴了一圈止震板),外加更换原车吸音棉为鸡蛋棉。止震隔音到底做不做看个人需求,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低频共振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会增加油耗(之前两万公里是综合油耗8.3,现在五万六千公里综合油耗已经上升到9.2了)。 秘籍分享完毕,有锐威音响的车主可以去试试!总之,我的锐威音响分离度提升很明显,中低频变得非常干净,低音弹性下潜依然十足,听啥都好听,音质堪比我的索尼LinkBuds蓝牙耳机,有过之而无不及,音效更不用说了,耳机没法比的 最后感谢木有木有圈主的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