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用车心得我是22年8月30日提的车,今天刚好3月30日,还差五个月两年。 买车快两年,我后悔吗? 我一点都不后悔,除了贵点,其他没毛病 所以,这篇帖是我主动写的,算是买车用车的一个自我总结。 车型版本~22年的802版 提车时间~22年的8月30日 落地价格~34万左右 用车状况~车辆状况良好,外表看起来还很新 提车第二个礼拜就贴了车衣,再加上基本停地下车库,没什么损伤。 唯一的两次是,第一次抄车库近道撞上了消防箱,车漆刮花,第二次轮毂蹭到路牙,刮了一点。 平常上班不开车,所以里程数没那么高,几个礼拜一次,开车去逛逛还是有的,所以也没亏过电。 除了装潢,还买了哪些东西? 1. 360的记录仪,因为自带的动不动罢工,怕了。 2. 充电充气泵,带数字显示的,一般冬天很容易没气,买了自己加到2.5就可以。 3. 灭火器,记得买绿色瓶子,绿色的对人体无害 4. 车罩子和防晒伞,有时候出去办事,怕前面晒坏 5. 耗材,比如玻璃水+擦车布+擦窗神器 6. 车载手机支架和充电器,目前感觉手机放哪里都行也都不行,在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爱车吐槽 表面的问题~30多万买个1.5T,怕不是有毛病 实际上,1.5T动力一点都不弱,家用足够 表面的看法~买奔驰c就图个标? 实际上,这一代的c很成功,买标这事你得问问买A级B级的 存在的看法~奔驰c没有性价比 实际上,豪华奢侈的东西都没有性价比,因为品牌定位在哪里,溢价是很正常的。 真实的问题 1. 中控大屏幕会死机黑屏,你一问销售,他/她会告诉你升级系统会好,其实没卵用 2. 发动机故障灯会亮的莫名其妙的,我发生过一两次,车友群不时会有人问,故障灯亮了咋整?跟网管一个道理,熄火重启再看看 📒 等车日记 提车的时候不到30岁,自己没有买奔驰的可能,靠家人买的车,说来惭愧 看车的时候从比亚迪看到奔驰,最后买了奔驰,也许我看保时捷也就买了保时捷? 比亚迪秦和汉,个人试驾过,还不错,汉要等半年以上,太离谱了,撤 领克,试驾一般,整体还行,领克有一种很专的骚气,不太喜欢 本田丰田,不爱一笔带过,一是爱国二是脆皮 雪弗兰福特,雪弗兰没有中意的车型,福特中意的车型没货要等半年 大众,上汽大众喜欢凌度,很帅很新潮,不过没买,一汽大众喜欢Cc底盘太低,果断放弃 奥迪,原本期待值最高的就是A4,试驾完了,期待值破灭,太板正了,过避震带坐着身疼 宝马,烧机油和减配,当你在厨房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实际已经有一窝蟑螂。宝马的问题真的怪多的,只是有些人信有些不信,奔驰捞钱还保有体面,宝马捞钱脸都不要了。 奔驰,捞钱是用了心,真皮座椅其实都是仿皮,但坐起来也挺舒服的。底盘这种硬件,34C中奔驰用的料是最好的。像感应式电尾门之类配置,不加钱,你别想,想加就得挨宰,别问,问就是豪车不便宜。 前几天,小米su7的发布会我看了,雷军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让34c的车主感受一下智能化! 确实,奔驰c的车机没那么灵活好用,比国产车都有差距,纯粹是carplay还能用 亏的,中控屏做的那么好看。 很有这种感觉,买了奔驰c就像你花30多万娶的老婆,身材长相没得挑,文化水平也就小学,你要多说一句,她就要回你~没听懂您的意思,请您在说一遍时不时给你甩脸子(死机黑屏),动不动亮灯,你还在想我哪里错了。 最后一句,买了不后悔,会继续珍惜爱车,以后会多跑跑
#摩托车行情讨论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2023年摩托车市场似乎仍保持一定热度。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产量和销量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强劲的韧性,2021年我国摩托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达到近七年来新高,2022年我国摩托车产销保持正常水平,产销量分别为2129.22万辆和2142万辆。其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的产销表现尤为亮眼,2022年的产销量分别为55.11万辆和55.34万辆,同比增长47.51%和44.68%。 同时,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摩托车企业数量逐渐增长,整个摩托车行业已高度市场化。市场竞争的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市场淘汰,退出市场,行业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强者愈强”的龙头效应将更为显著。 此外,在二手车市场方面,根据2023年1月的数据显示,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24.82万辆,交易量环比下降11.87%,同比下降15.93%。考虑到春节等因素的影响,这个下降的幅度并不出乎意料。预计在春节后,交易量将逐步恢复。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控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恢复正常,二手摩托车市场的交易量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 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存在着“一超多强”的局面。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共计2129.22万辆,销量共计2142万辆。雅迪控股在2022年的摩托车销量为467.18万辆,占行业总销量的21.81%,远超其他企业。大长江、宗申动力和隆鑫通用的销量均超过了100万辆,市场占比均超过5%。新大洲本田、浙江绿源、东莞台铃等企业的销量也都超过了50万辆。 在技术升级方面,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摩托车企业数量逐渐增长,部分国内外摩托车企业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政策的陆续发布,电动摩托车也成为摩托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也需要关注到行业的一些挑战。例如,随着市场结构调整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市场淘汰,退出市场,行业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强者愈强”的龙头效应将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摩托车需求的娱乐性越来越多,我国摩托车逐步向休闲文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摩托车企业加快了摩托车娱乐市场的开发。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热度上涨 国产企业不断的推陈出新 无论是国产还是大贸都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摩托车降价确实对一些消费者和摩友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摩托车或有兴趣购买摩托车的人来说,降价使得摩托车变得更加实惠和可及。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品质更好、性能更出色的摩托车,这将激发更多人对于摩托车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对于资深摩友来说,摩托车降价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摩托车。同时,由于降价,许多摩友也会考虑将自己的旧车升级或出售,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和体验。 当然,摩托车降价也可能会对一些已经购买了高价摩托车的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摩托车价值下降了。然而,我认为这并不会对所有摩友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一些摩友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购买更多摩托车或者进行其他投资。 总之,我认为摩托车降价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它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摩托车带来的乐趣和便利,促进了摩托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当然,在购买摩托车时,我们也需要理性对待价格波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