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提车一个月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丝滑。在买拾月之前,我的家里面已经有了一台油车,并且是手动挡,众所周知手动挡+油车意味着挂挡操作很麻烦,其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振动,所以当我6号下午在4s店完成上户开着拾月回家的时候,真的感觉太丝滑啦,油门响应非常快、没有震动、行驶噪音很小,感觉真的是太棒啦。当天晚上我就开着拾月去了竹文化公园的充电站给他进行了第一次充电。说实话,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怎样给电动汽车充电。同样的,在这之前我对于汽车的快充并没有概念,所以当我们看到小拾月半个小时就从20%多充到80%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种给车子充电的感觉,从那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去办事,只要是有充电桩,我就会顺便给小拾月充电,然后不一会儿就会充满,这感觉太棒啦。同时由于家里人的工作需要,我们每天通勤的距离大概在70公里左右,之前开油车的时候平均油耗在6毛一公里,加上平时的出行,每个月的油费都在1200元左右,这一个月开拾月以来,一共冲了19次点,花了200多块钱,相比之前的油费,真的是省了大钱了。总的来说,这一个月以来的感受主要就是丝滑、省钱、喜欢充电。然后拾月还有一个让我很喜欢的功能,就是他支持carlife,这可真的是太酷啦,我之前的油车车机不支持carlife和carplay,用起来很不方便,现在用上carlife之后,连接车机之后就可以直接导航、放音乐,最最关键的是,carlife前两天更新以后,支持播放网易云音乐啦,这些对我最重要的导航和音乐拾月都给我了,酷的很。充电的话,我一直以来都是用的戎州驿充这个小程序对应的网点充电,这样方便统计自己每月的充电消费,并且他的网点也非常多,离我家比较近的公元π、公司附近、市区的其他很多地方都有网点,充电非常方便,而且充电时间也刚刚好,充上电后,玩会儿手机、休息一会儿基本上就充得差不多了,或者下车去逛会儿超市、吃个饭,也能基本充满,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那种看着拾月的电量充一个比较低的值充到比较高的值的感觉真的很治愈、很解压。最近我这几天我对于拾月的关注都在电耗这个事情上面,因为前两天元旦,去老家来回跑了两趟,都是高速,时速基本山在90km/小时,有时候直接干到100多,所以电耗慢慢就上去了,从一开始9.5kwh/100km的电耗直接干到了12.6左右,主要是因为持续高转速的运转、又开热风空调、油门也踩的比较猛,所以元旦过后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降低电耗上面,我每天早点起床,上下班都把速度保持在最佳的60左右,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把电耗降到了9.2,这下我都要慢慢开车啦,因为当电耗在10左右的时候,充满电基本上能准确的跑300公里,但是如果暴力驾驶或高速驾驶导致油耗过高,那满电肯定是跑不了300公里的,今后我开拾月的原则就是,保持60km/h匀速行驶,这是最舒适、最经济的速度。拾月是我的第一台电车,也是我的家庭的交通方式从油车进入电动化第一步,自从开上拾月后,我明白,我今后再也不会买油车了,我的下一辆车,肯定也是插混或电车,极有可能就是昆仑的插混版本。为什么我下一辆车还愿意选择凯翼,一方面是预算原因,另一方面,凯翼是我们宜宾人自己造的车,虽然品牌认可度稍微低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人都不支持,凯翼又怎么会有走出去的一天啊。
#我和我的朗逸前沿:80年代的凤凰牌自行车,90年代的燃油汽车,到00后的新能源汽车,车已经不是那么的简单了。没车前的生活出行,骑着小毛驴和自行车载着女朋友都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往往现实就是非常残酷的,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车子俨然成为了大家出行的标配座驾了,可能我没车前的生活出行成本一个月一两百块以内,现在有了车之后就会增加用车成本,现在我的车也开了1年多点,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爱车的养车费用。 ☺️爱车的自我简历 车辆型号:2023款朗逸280TSI星空满逸版 车型颜色:珍珠白 购车信息:2022年9月提车 行驶里程:12714KM 加油标号:95号汽油 【用车场景】 我平时都是上下班代步居多,周末也会带老婆逛商 场吃东西,偶尔也会带上娇气孩子自驾游一番。我平时都会每个月回家一趟,距离老家200公里,我会走高速,因为时间比较快开起来也不会有颠簸感 对孩子也比较好,我平时也是喜欢钓鱼爱好者,有时候我也会拉上我的老婆周末出去郊游一下,这样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也不会有焦虑感。 【养车清单】 ①油费 对于油品的认证,我只认可三桶油,所以我每次加油都会加中石化中石油,所以我每次也是对于油价的涨幅比较关心,国内的油价有点出奇呢!油价每次涨的都很高,但是跌的还是很少,这感觉加油站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呢,这只是个人观点。现在中石化的95号9.08(元/升),这个价格让我看到就有点想哭,这个油价怎么这么贵,我现在已经行驶了12714KM,百公里油耗5.5升,每公里差不多在五毛,一年的油费在6357元,整体看着还可以可以, 但是也感觉贵。 ②保险费用 保险对于车来说还是有好没坏的,因为遇到突发状况都可以使用保险,还可以省很多钱的。但是往往好事也会有烦心事发生,所以这次还有一个月续保了,各大保险的业务员都给我每天两三个电话问候,有时候真的很烦。保险的话我只认可人保和平安,所以我这次选择了平安,我上个月刚续保的。 机动车损失险121793元,三者300万,车上座位 险:1万每座。商业险保费合计2134元,交强险855 元,车船税150元,平安车主尊享保障费:420元,保险合计支出3359.81元。 ③保养费 保养费用都是根据保养手册来做保养的,首保是免费的,第一次保养都是3个月或5000公里做一次保养的,随后就是按照10000公里的常规保养一次了。我第二次保养更换了发动机机油4L,0W-20标号,还有机油滤清器,放油螺丝,密封环等。我当时花了1980元买了个机油包,每次都可以抵扣机油,工时费只要50元,花了314元升级了黑钻机油。所以我第二次保养花了我517大元。 ④停车费 广州这边停车的费用每个月都是400元,因为村里只收现金,所以我都是每个月交费的呢。平时周末自驾游和逛商家,一个月停车费100块,我每个月的停生费都在500元,一年的停年费在6000元。 ⑤洗车费 现在路上的车都是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当然我选择的是白色,白色容易发黄黑色容易上灰,所以平时也要一个月洗车两次,这里我给我的爱车洗车一次都要花个35元,一个月洗车2次,都要花70块,一年的洗车费用在840元,这个费用感觉还是贵了点,可惜我这边没有自助洗车,因为自助洗车会比较远,所以没有跑过去了。 费用合计 燃油费:6357元 保险费:3360元 保养费:517元 停车费:6000元 洗车费:840元 合计费:17074元 我每个月的用车成本支出大概在1400元,这个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于这个还是可以接受的呢,因为现在生活除了车的成本就是家里的吞金兽成本了,我现在都是三无人员,所有赚的钱都给家里支出了,毕竟有车也方便了我的生活也让我家庭更加美满,所以这个还是可以的。 省油小课堂 1.现在冬季快来了,车子的胎压容易降低,所以我们有时候开车有点软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胎压够不够,毕竟如果胎压低的话也会增加油耗的,冬天胎压建议打到2.5bar,这样开起来才快与省油。 2.加油方面也是有很多羊毛可以搞的,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每次用信用卡消费都会有加油优惠券200-50的,还有平时看电影和奶茶都会有优惠呢,毕竟你们没有孩子不知财迷油盐的贵,所以这里也是可以省出一点的。 3.保险续费不要着急,建议多多了解和问下朋友, 价格对比总归没有错的,提前购买话大钱,精打细算才能省钱,所以这点也是能提前省个半桶油呢。 总结:现在车是越来越多了,用钱的地方有很多,现在的社会都是什么都在涨价,唯独工资没涨,但是对于平时用车场景,还有用车的长短,也会决定我们的养车成本的费用不一, 但是平时该开还是得开,该省还是得省毕竟丰富了生活和谐了家庭,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用。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我的宋Pro DM-i跟大家分享我的保养经历,希望大家在爱车保养时能省时、省力、节省养车成本。 一、车辆基本情况: 车型:2022款 宋DM-i 110km 旗舰型 购买日期:2022.1.2订车,2022.4.3提车,从订车到提车等待3个月。 行驶里程:6066公里(HEV里程:3700公里)。 保养类型:基础保养 保养地址:金环怡4S店。 用车场景:家庭日常用车,主要是周末,节假日,旅游自驾用。 二、截止目前用车费用 1、保险费 第一年保险:是在4S店买的人保的5453.68(含950元交强险)元,除了常规项,没有其它赠送; 第二年保险:由于没出过险,续保人保的3839.6(含855元交强险)返现626后3213.6元,除了常规项外,送2次洗车+1次代驾+1次洗牙券。 两年保险费合计:5453.68+3213.6=8667.28元。 2、保养费 首保:总里程812km(HEV里程:161km)。保养日期:2022.09.09。首保是送的免费保养。首保行驶不到1千公里做的,保养项:整车基础检查,更换机油、更换机油滤清器、汽油清净剂。 二保:总里程4940km(HEV里程:2604km)。保养日期:2023.9.28。去之提前在比亚迪APP上买的基础保养A套餐,二保的项目和首保查不多,赠送了燃油宝一瓶。保养费用:原价485元,积分抵扣后413.75元包工时费。 保养费合计:413.75元。 3、油费 日常主要是用EV模式,除了去外地或自驾旅游会满油满电外,其他大多数是在深圳市内,每次加200元油,避免万一哪天没电了可以用油,省去里程焦虑。油费合计:2094.68元 电费统计如下: 平时充电基本都是慢充,没有用过快充。费用都是在电价低谷时加上优惠券充的,所以充电费用相对较低。 电费合计:489.16元(两年大约充电40次左右,一个月差不多充2次电)。 4、过路费及停车费 两年来出过一次省,去湖南自驾游,来回3400公里,其它时间主要是在深圳市内;停车办的小区的月卡,所以过路费和停车费这一项花费不算多。过路费和停车费合计:7007.84元 5.洗车费等 洗车基本用送的洗车券,人保app也有洗车券抽,用过几次自动洗车机洗过,总体洗车费用不超过50元。 截止目前所有费用合计如下: 保险 8667.28 保养 413.75 油费 2094.68 电费 489.16 过路费及停车费 7007.84 洗车 50 合计: 18722.71 养成成本一年大约1W元。 三、保养过程 1.预约保养 在保养时间快到期时,可以在比亚迪app上预约离家附近的4S店,尽量避开周末和节假日,预约好后按照预约时间开车过去即可。打售后服务电话也可以,有时间4S店不忙时直接开车过去也是可以的。 2.保养前登记 车开到4S店后会有售后人员接待,首先会确认一下做什么保养,开了多少公里等等,会检查一下外观并拍照,也会上车进行简单的操控方面的检查,然后会进行登记。 3.开始保养 汽车维修师傅会把车开到保养的卡位,会进行整车基础检查并打开引擎盖更换发动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加雨刮水和给轮胎充气等。 4.保养结束 大概2个小时左右可以保养完毕,保养结束后,售后人员会跟你确认本次保养的项目,下一次保养时间和里程数,然后确认缴费等。 四、保养前后对比 由于是新车,保养前后动力、油耗没有明显差别,我最近50公里能耗平均4.1升。 建议 新能车的保养主要在电池,日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电池亏电状态。之所以出现亏电状态,就是电池在使用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充电,特别是电量低于25%的情况下,亏电状态时间越长,对电池的损害程度也就越严重。所以即使是不开车,也应该一个月一放一充。 2、减少快充。在充电量达到90%左右时,充电桩一般就会进入慢充电阶段,这时充电速度就相对较慢,如果经常使用快充,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3、避免猛踩加速。行程瞬间的大电流放电。在汽车起步、载人、上坡时,如果猛踩加速,则会形成瞬间大电流放电。大电流放电容易导致产生硫酸铅结晶,硫酸铅结晶物附着在极板上,其电子通道被结晶物堵塞,最终造成电池容量下降。
#晒心得赢福气礼包23年10月提车,到现在3个月左右,开了接近3千公里。正好为了完成任务和大家分享个人的用车感受。 一、买车背景 上班通勤和家庭出行需要一辆车,再加上近几年一直有买车的打算。遂决定再23年下半年确定买车。 二、买车过程 买车的念头有几年了,开始只想买代步车,当时比亚迪还在生产f3,大概五万落地。后来发现还是喜欢配置,看到了荣威i5。又觉得需要空间,关注上了suv。之后偶然间发现一个叫星途的品牌,网上很多人都说他的地盘调教的很好(值这个价),那时凌云还叫星途txl。 随后天天看星途,一边等着降价,一边攒钱。逐渐变成一个奇瑞粉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关注奇瑞星途,中间还重点关注了艾瑞泽8的消息。但是奇瑞的内外饰设计我不是完全喜欢,也别是双联屏。奇瑞在我的价位区间基本全是双联屏。但是奈何钱不够,有想要好的“质感”只有看星途。 对于领克还是因为03➕。那年春节第一次在某站看到一位上海车友说03➕很好。之后才开始了解领克03这款车。但是感觉领克的车都挺贵的,当时便宜的03还是三缸。就没考虑购买。直到近两年新能源崛起,开始苦等瑶光cdm。结果天天画饼,截止写稿。cdm都没有预售。 新能源时代因为父母资助,想买别克e5或者p7i。遂预算来到26以内。首先考虑小鹏,本地没店pass。其次问界m5增程标准与别克e5长续航对比。问界的杏色内饰真的深得我心,e5科技布内饰在m5杏色面前狗屁不是。领克……(当时不知道08即将发布)店是黑色的车也是黑色,销售也是不理人的(我也没理销售),自然是不打算买的。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车,一无是处。最想要的cdm没出,买问界华为智驾太贵了。长安的车这个预算不考虑了。偶然间发现蛤蟆08预售了,也许这就是缘分。预售有点贵,车圈里都是骂声,我也是其中一位。但是经过分析大胆预测不加置换硬买245版本落地23。 之后就是去店里看看展车发现座椅很软,贼喜欢,也不是双联屏能接受。就是灰内配领克有点“黄毛”。刚好我也才二十多,绝配。随后就在价格出了之后小定了,又去试驾了一次(新手小白只体验到了四驱加速很吓人)。之后大定等了二十多天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提了车。 三、能耗续航 油耗感受 245两驱版本,wltc续航205公里。实测在能跑180公里以上(市区➕高速➕部分山路) 上班通勤11km 均速15到30 电耗18到22kwh/100km 最高一次保电电耗-16kwh/100km 油耗10L/100km 大多数路程靠纯电行驶,对油耗感知很小,电耗从数据上并不好看,通勤来回22公里,三天一充。总结:在市区跑40到60公里且红绿灯不多的情况下能耗能在18kwh/100km左右。实际红灯太多都在22kwh/100km 四、静态体验 空间:够用,座椅很软,三系车主说后排大沙发。储物空间一半,整体空间也只能说够用。车机目前还很流畅(不过我玩的不多)。怀档很好用,内饰也有质感。缝线很好,我的座椅也没有凹陷。 提车之后对比了迈腾和瑶光燃油,真的是两种产品! 五、智能化体验 魅族做的车机目前使用起来还是想当流畅的,关窗,打开座椅功能都使用语音来控制了,很灵敏。基本没有错误运行。导航在版本更新后识别不准,准确率下降了。经常因发音等问题识别错误地址。车机各个功能在习惯后都能迅速在屏幕上找到,蓝牙连接音乐后不会自主刷新,还要收到刷新。 lcc在过红绿灯时就提示接管无法识别车道,直行经常把导流线识别成车道。目前用的很少。 aeb主动刹车似乎并不灵敏,有一次差点装上电瓶车,也完全没有反应。同时跟车刹车时没有预警,导致我无法判定是否能正常识别到车辆。 行车记录仪较为清晰,能录制前车车牌。但是领克app与手机不兼容,录制视频无法下载到手机上,只能录屏保存一些记录。 六、动态体验 动力感受:245两驱电量一半以上也有十几升油,节能模式。踩一半市区0到90迈很快之后明显没有前段快。 驾驶感受:底盘软中带硬,前段过于软了,转弯总体支撑是可以的,但是小弯和小颠簸左右都会晃动,只能说瑕不掩瑜。 七、优缺点总结 优点:在和迈腾燃油瑶光对比后内饰质感真不错。座椅很软很喜欢,前后排大沙发。外观很个性,符合一个年轻人的需求 缺点:车机屏幕不能像深蓝那样旋转。除了车机流畅以外,没有体验到新能源的智驾了,hud大而无用。主驾座椅很短,副驾简配高低调节,后门没有无钥匙进入,底盘有料一般。 八、期待 希望领克硬08早日更新1.3 优化车技响应识别速度,开放其他品牌手机互联。hud和仪表能早日更新丰富的内容。 ~~~感谢圈主小石石石石头的指导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