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智己L6最低配203899开售,说实话要比小米SU7性价比高。毕竟相对来说便宜1w,一些关键参数上看要比小米SU7更加优秀。比如更加满配的L2级自动辅助驾驶,比如车侧盲区影像、整体转向系统等等。 不过说实话,既然都20多w决定买这个车了。那么光一些参数的对比没有意义。又不是在买手机,况且手机现在买也不会看具体某项参数,你只会看一些核心数据。谁都不会关注手机电池到底是4500毫安还是4800毫安。大家都只会关注就是拍照好看不好看,外观如何?手机到底卡不卡,系统我能用的习惯不?那么同样应用于车辆,就是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你外观内饰怎么样,品牌有影响力吗? 这一点我认为SU7占优势。 从外观上看,两者我认为都挺好看,修长流线型的外观尺寸(保时捷同款风格),L6和SU7就是孪生姐妹。 但是从内饰上看,L6你半框式的方向盘,且不说你影响安全驾驶。就这半拉方向盘也不好看啊。另外L6内饰的线条设计实在是不够大气。本来方向盘柔性线条也说的过去,但搭配上方框式的带鱼屏幕,感觉直角和曲线实在不够柔和。 品牌力:开小米SU7出去,路人问:你这车啥车啊, “小米SU7”。 “嗯,你这车确实不错,我能坐上去看看吗? ” ———————— 开智己L6,路人问:你这啥车啊, “智己L6,上汽的,这车挺好的,比小米强,20多万的车” 路人:“上汽是个大牌子,这车挺好看的,不错不错” 背地里:“你看他那个车,车标我都不认得。还20多万的车,有这钱我去买A4了” (以上纯属搞笑,介意勿喷) 2. 电池就是你充电快不快,你满电能跑多远?你高速120时速下打几折? 这两我认为都是400v平台,电池容量差距不大,势均力敌。不过我个人觉得我还是更喜欢中创新航的电池,弗迪的电池也挺好,就是我的秦4000公里电池就换了一次,所以有阴影。 3.你的车辆安全性如何?做工用料怎么样? 这一点我认为上汽上大分。毕竟老牌车企,安全性没有疑问。做工如果说用专业的话讲就是面差。上次看小米SU7的实车,外观面差比较大,边缝对不齐。后备箱连黑色内饰蒙布也没有,小的细节让人失望。 4.车机卡不卡,座椅软不软,后排空间如何? 这两我认为差距不大,小米智能语音肯定更强,毕竟就是做这行起步,小爱同学很智能。不过智己L6也非常棒,8295P的车载芯片,想卡顿是很难的。 5.选购建议: 一、我个人觉得如果说是米粉,换句话说想要更好的品牌力,那么小米SU7确实占优,毕竟雷总营销确实数一数二,目前小米SU7认可度很高。 二、如果想要更好的后期使用稳定性,那我还是建议智己L6。毕竟做工技术这块非一日之功,得有时间积淀。二来SU7毕竟是小米首台汽车,其后续更改的地方肯定更多。 三、关于智己L6的中配版本,多了8度电和cdc空气悬挂等一些小的升级,价格就要贵4w,反正我是不愿意接受。极氪001等差价也没这么大啊,也太悬殊了。不过客观说智己L6的100度版本性价比确实还可以。 四、衷心建议:如果不急的话。建议买车再等等,上市三个月后就价格基本稳定了。先看看市场反馈如何。毕竟有钱可以不在乎20多万,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这么大的支出,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的。 最后单说产品,我觉得智己L6最低配版本真的是诚意满满。尽管要多加3999的选装包,但是选装包里的东西都很实在,比如四门双层夹胶玻璃,真皮座椅,21个扬声器。真的能够有效提升驾驶舒适性。再说,19.99的起售价,这么大的纯电轿车。能把价格拉到这个地步,我对智己点一个大赞,祝智己L6大卖!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i4edrive40版本'圣莫雷绿'18寸轮毂 i4还是概念车时就开始关注,国内还没发布价格时就在i灵感空间全国巡展成都站上交了意向金盲定。中途虽经波折,终于在2022年10月31号提车了。买车跟娶老婆一样,你得打开始就喜欢,而不是为了合适和将就,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依然保持初心,也才能更好的包容一些小毛病,我对之前开了12年的A4L和现在的i4都是这种感情。 提车到今天整整一年了,开了16728公里,大约花费了快700元电费。分享一下这一年的用车心得总结的车辆优缺点! 优点: ①.颜值高,这是绝大多数我们车友共同的感受,开出去相当的拉风,回头率拉满。我一直觉得i4以及整个宝马4系,单论造型来说,一百万以内的车里是最能打的(个人观点,不喜划走即可,勿杠)。 ②.操控好,电机'底盘'悬挂'调校等以前的帖子都有单独细说过,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总之i4虽然是辆电车,轿跑造型加上底盘上覆盖了很重的电池组。但宝马的造车实力就是可以让电动车也有了操控的乐趣,而不是弄出个能动的电子产品。i4脚感非常接近油车,但没有变速箱的顿挫以及超强的加速能力,又是油车无法匹敌的。无论电车油车,只要是车,它就是用来开的,操控好的车才能让你开的久开的有趣。 ③.续航及动能回收,i4的车辆挺重的,但续航依然非常出色。我今年三月份样子测试过,D档sport模式+低动能回收+开通风+偶尔路上蹦一蹦的情况下,一箱电可以跑500+公里。有黄金右脚的车友跑出过600+。而且动能回收做的非常好,即使D档最弱的回收,完全油车脚感也可以拥有出色的回收,简直是我们讨厌B档车主的福音。 ④.电池安全性,这也是所有电车车主都关心的问题。宝马的电池组对安全的考虑非常周全,除了检测项目多以外,整个电池组预留了足够大的防撞空间,还配有烟火报警器等。另外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辆i3被车后的一辆自燃的车辆引燃了,电池组愣是没烧起来,很多人调侃“宝马的电车太高冷了!” 当然i4也有一些不足: ①.车机确实不太智能,之前帖子有细说过。而且车机系统有宕机风险,只能恢复出厂,很多项目都得重新设置,弄一下少说一个小时。 ②.刹车和转向异响,这是宝马祖传的,我们都调侃说“有异响的宝马才是正品宝马。” ③.模拟声浪的阉割,我记得最早的模拟声浪可以选择好几个模式,声音又大。现在就一个模式,声音也小,就sport下还勉强能听得到。我想说宝马花那么多钱请汉斯季默大师做个声浪出来,玩儿吗?! ④.开门断电,而且还没法更改设置。有时候下车那个快递,甚至开门看一下车门是否能打开,都要重新启动,真的很反人类,只能买了个安全带延长扣,每次插上再开门。 ⑤.车载电话有时候不显示,我碰到过好几次了。下车才发现有未接电话,这里面甚至还有宝马中国的来电。 以上就是i4使用一年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i4认识更多的宝马电动车友,也祝大家的工作生活一路蓝天白云! 圈主推荐
风行天下339:想把虎七225 60 18 的车胎换成235 60 18的,可以吗
#用车心得首先感谢圈主(星巴克在逃星选美式)推荐! 首先把个人情况再简单介绍一下。本人坐骑是23款领克01劲,把蛤蟆带回家的时间是22年的9月,算下来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累计爬行距离超过5000公里,行驶路况70%城市道路还有30%高速公路。通常都是上下班来回50公里,不过并非每天骑蛤蟆上下班,然后加上周边城市自驾游等所以相对于其他车友的蛤蟆来说总的爬行距离比较短。不过也不影响我对蛤蟆01有新的体会,毕竟超过3000公里的磨合期后,整台车的感觉和刚提车的时候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化。 外观内饰 外观方面就不多说了,反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算有公主亲也不会变成王子,反正我都看了快一年时间,新鲜感已经退去了。内饰方面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同价位的竞品里面的确是首屈一指,内饰设计的确用心了,越看越耐看,一些小细节的方面也是加分项,不像某些竞品就是一个大塑料往车里面塞,毕竟花了快20W还是要有点东西可以享受才行的。 驾乘空间 使用一年后觉得是真的小。和朋友出去玩后排坐3个人有点挤,特别是因为4驱版,中间的过桥比较高所以对坐后排中间的乘客不太友好,如果是长途绝对煎熬,所以最好还是3口之家使用,坐4个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不过相对于车内整体空间,主驾位的座椅和空间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座椅的包裹性很好,两侧都有侧支撑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驾驶姿势,就是腰托总是调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可以再顶出一些就好了。相对于前后排的乘坐空间,尾箱的装载能力我觉得是一个惊喜,因为有时带亲戚出去玩,尾箱放2台轻便婴儿车也是没问题的,而且还有空余地方放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 机械素质 在提车的时候觉得254匹的马力没有多大的感受,但随着后来跑高速的情况慢慢增加,现在真的是体会到大马力在高速上的从容,即使是在舒适模式,无论是从匝道变道到主路还是超车,在提速方面都不会拖泥带水,甚至还有些推背感。刹车方面个人觉得不够线性,前段有点软,也不是说刹不住,只是给人的感觉刹车力度不够,要踩深一点才有安全感。悬挂硬,特别过一些减速带的时候尤为明显,但偏硬的悬挂牺牲舒适性同时却提高了整车的支撑,单从驾驶方面考虑对我来说是好事。 油耗 动力充足带来的就是油耗高,而且本身净重将近1.8吨,油箱又不大,一次加满大概是54.8升左右,所以导致出入加油站的次数相对会高一些。现在表显整体油耗是8.9升/百公里,小熊油耗计算整体油耗是9.55升/百公里,感觉小熊油耗会跟准确一些。虽然整体油耗高,但说亮点还是有的,例如有一次跑高速就跑到5.7升/百公里,当时整个人就震惊了。而且通过长期的驾驶发现,其实这蛤蟆最省油的时速区间是80至90公里,平时上班路况好在城市快速路保持这个区间速度跑,单程基本上都可以控制在6.3至6.6升/百公里。所以还是要摸索一些小技巧出来才行。 车机交互 的确像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ota升级不用每次都跑4S店那么麻烦了,但是和造车新势力相比差了不止一个级别,枉费了8155的芯片。多的就不说,连一个地图导航也做不好那咋办。听小道消息说01上的osn用起来还不错,至少算一个及格的车机水平了,希望8月份正式推了osn之后如小道消息说的那样吧,至少把心心念念的高德上线,现在车机的百度已经不用很长时间了,只是靠手机的高德导航。 不满意的地方 1.车机小人有时抽风,明明没有下指令,突然来一句“我听不清楚”;有时开空调明明关闭了所有车窗但还是会提示 “关闭车窗以保证空调效果”(听说osn后就没有小人了,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吧)。 2.迎宾座椅移动过于频繁,其实可以把逻辑更改成关门踩刹车后再移动至记忆位置,而不是把门关上就移动。 3.车内照明亮度不够而且过于集中,有时找东西还要打个小电筒才行。4.尾箱取消关闭并锁车的实体按键过于抽象,不知为什么要取消。 总结 对驾驶人来说是一台好车,对乘客来说不一定。 不过想那么多干啥,自己爽就是了。
#用车心得去年7月买的宋plus,暑假带上一家开车从江西到天津再到河北,我们其实是带小孩避暑去了,往返4000公里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不得不说咱们江西是真他娘的热啊,天气预报报41℃。河北是真他娘的冷啊,正好那几天下雨,白天18℃,草原天路上冷的要死,还没带长袖。天津的天气刚刚好,30多度也不会觉得热,而且在外散步,身上汉都不怎么会出,空气太干燥了。好了,话不多说,咱直接说车吧。 从家里出发的前一晚把车子充好电特意试试宋这车子的续航到底能跑多少公里,油是在加油站跳的枪。第一站到天津,全程1485公里,ACC110+智能领航+SPORT模式+智能保电55,中途加了690块钱油,ETC费用680,电量从100降到了57,单算油费就是690/1485=0.46元/公里,第二站是河北的张北县,本来说去内蒙的,都不知道怎么去的河北,后面的我从河北开回江西算了下也是0.46元/公里。 全程就我一个人开车,从天津回江西花了15个多小时,中途就是到5个服务区吃饭、解手、抽烟。这不得不说,完全归宋的L2辅助驾驶好,有车道保持系统,完全没有开油车那么累,我以前的车是帕萨特,如果是这车子,开几百公里就犯困了,换车的原因就因为市区油耗太高,烧95的油,市区11-14的油耗,烧不起。后来我也没想到自己能独立完成15个小时的驾驶。 整体来说这车子底盘比我的帕萨特是差的不只一点两点,偏舒适性的,路面反馈感强,后悬挂一直也是网上喷的最多的,我这里也懒得喷,稳定性是个未知数,人家日系都不用的,你捡起来干嘛,何况你车身还比人家重。HEV模式比一般的油车还是省点的,我实测一箱油至少950公里以上,电量不变,当然我不喜欢开快车,指110速度,如果你开激情车就别讲续航了,毕竟这车子是单档,它的速度区间有限,如果要更高速就要损失油耗了。高速音响基本听个响,胎噪大,可能后期把轮胎换成静音轮胎会好些吧。其他的没什么吐槽的了,以前远光灯不光,到4s店降低了点点高度,差不多了,够用了,毕竟4近2远比起以前的帕萨特的透镜就别比了,那个灯光有。 最近大家喷的比较多的ev模式下启动发动机这种行为,我也同样谴责,本来召回可以挽回企业形象,这样升级OTA的行为让我们这些老车主觉得恶心,为什么我们买的时候没有向我们说明?非要等某城举报后才更改,这明显心里有鬼,。看看最近车质网投诉,宋第一啦! 说多了都是泪,论整体性来说,宋还是辆不错的车,有许多需要升级的地方,使用费用低,这是它最大的亮点,城市通勤充电跑,高速没有电的烦恼。 这里我给厂家一点点小的建议,什么时候能支持厂家对老车主的升级,比如说底盘,座椅记忆,自动雨刷之类的。 不过我个人表示下一辆车不会再买这个品牌,因为车企的行为让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站在国内销售榜第一名车企该有的格局,太小了,看不起这样的企业。我建议身边的人买新能源车多看看其他品牌!!! 最后附上张北县城市通内强保的油耗图(在外面没充过一次电) (第三张图右下角里程是满油跑的公里数,加油前显示还能跑90公里,加起来续航在950以上)
#用车心得去年7月买的宋plus,暑假带上一家开车从江西到天津再到河北,我们其实是带小孩避暑去了,往返4000公里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不得不说咱们江西是真他娘的热啊,天气预报报41℃。河北是真他娘的冷啊,正好那几天下雨,白天18℃,草原天路上冷的要死,还没带长袖。天津的天气刚刚好,30多度也不会觉得热,而且在外散步,身上汉都不怎么会出,空气太干燥了。好了,话不多说,咱直接说车吧。 从家里出发的前一晚把车子充好电特意试试宋这车子的续航到底能跑多少公里,油是在加油站跳的枪。第一站到天津,全程1485公里,ACC110+智能领航+SPORT模式+智能保电55,中途加了690块钱油,ETC费用680,电量从100降到了57,单算油费就是690/1485=0.46元/公里,第二站是河北的张北县,本来说去内蒙的,都不知道怎么去的河北,后面的我从河北开回江西算了下也是0.46元/公里。 全程就我一个人开车,从天津回江西花了15个多小时,中途就是到5个服务区吃饭、解手、抽烟。这不得不说,完全归宋的L2辅助驾驶好,有车道保持系统,完全没有开油车那么累,我以前的车是帕萨特,如果是这车子,开几百公里就犯困了,换车的原因就因为市区油耗太高,烧95的油,市区11-14的油耗,烧不起。后来我也没想到自己能独立完成15个小时的驾驶。 整体来说这车子底盘比我的帕萨特是差的不只一点两点,偏舒适性的,路面反馈感强,后悬挂一直也是网上喷的最多的,我这里也懒得喷,稳定性是个未知数,人家日系都不用的,你捡起来干嘛,何况你车身还比人家重。HEV模式比一般的油车还是省点的,我实测一箱油至少950公里以上,电量不变,当然我不喜欢开快车,指110速度,如果你开激情车就别讲续航了,毕竟这车子是单档,它的速度区间有限,如果要更高速就要损失油耗了。高速音响基本听个响,胎噪大,可能后期把轮胎换成静音轮胎会好些吧。其他的没什么吐槽的了,以前远光灯不光,到4s店降低了点点高度,差不多了,够用了,毕竟4近2远比起以前的帕萨特的透镜就别比了,那个灯光有。 最近大家喷的比较多的ev模式下启动发动机这种行为,我也同样谴责,本来召回可以挽回企业形象,这样升级OTA的行为让我们这些老车主觉得恶心,为什么我们买的时候没有向我们说明?非要等某城举报后才更改,这明显心里有鬼,。看看最近车质网投诉,宋第一啦! 说多了都是泪,论整体性来说,宋还是辆不错的车,有许多需要升级的地方,使用费用低,这是它最大的亮点,城市通勤充电跑,高速没有电的烦恼。 这里我给厂家一点点小的建议,什么时候能支持厂家对老车主的升级,比如说底盘,座椅记忆,自动雨刷之类的。 不过我个人表示下一辆车不会再买这个品牌,因为车企的行为让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站在国内销售榜第一名车企该有的格局,太小了,看不起这样的企业。我建议身边的人买新能源车多看看其他品牌!!! 最后附上张北县城市通内强保的油耗图(在外面没充过一次电) (第三张图右下角里程是满油跑的公里数,加油前显示还能跑90公里,加起来续航在9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