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台车有什么“看家本领”上海迎来第 7 万位蔚来车主🚗,为什么上海人都爱开蔚来😃? 最大的优势当然是换电🙌,上海有 152 座换电站,95%的上海蔚来车主公司或家周围🚏1 公里内就有 1 个换电站,上海蔚来车主共完成 4,080,951 次换电,补能便捷性方面没有比买蔚来更香的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的 ADAS 体验太好了👍,上海蔚来车主使用全域领航辅助里程超 228,103 万公里,NOP+绝对拥有同级最强感知硬件和算力🎉。 7 万这个数据细思极恐😱,毕竟是 30 万以上的纯电高端车型。2018 年起至今,上海成交均价 30 万以上中国品牌累计销量第一🥇。截止 23 年 12 月,上海成交价 30 万以上品牌(不分能源模式),蔚来连续 6 个月销量第一🥳。纯电必须看蔚来,期待上海突破 10 万辆吧🎊!#我在上海为蔚来代⾔#
#人人写点评首先这两天看到一直抨击国产车的问题,一直说赶不上这个赶不上那个的,我就觉得很搞笑啊。首先目标多了那谁也比不上,那怕是顶尖的车也做不到啊,举个例子帕加尼也是小厂制作,迈凯轮的装配工艺也都一般。这个是公认的,但是问题在于难道他们不是好车吗?他们是!! 各取所需呗!说比亚迪不好的,但是他们出了能让老百姓省钱的买的起的车,那这就是他们的优点。(但个人不太会买比亚迪哈)日产的优缺点也都很明显,但是有少数人就跟没naozi一样,无脑吹,意义何在呢?看不起这个和那个的!他脆就是脆你跟我那性价比说事,要是抬杠的话我也能跟你杠,但是还是那句话没意义。 个人感觉承认现在国产不差应该不难吧,就最现实的,理想这个品牌,他也脆但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是有孩子的朋友们的刚需,你让一些合资给你做,他也不舍得啊!!那这就是优点!日产说中国的纯电很一般,但是他们为什么造呢?要是硬气连插混都别做啊,还是有原因的,都是商人,话别听啥信啥,听一半的了,否则行走社会上怎么说感觉和低能一样啊? 我还记得这里有个开宾利的车主,个人觉得对于车的三观很正,他就觉得各取所需,没必要踩一捧一,希望那位大哥来留言哈 好了就这些有问题咱们就事论事聊聊吧
#人人写点评「23年品牌毛营收排名」 这里的营收计算直接通过上险量和成交均价的乘积来评估大致的营收状况,图中为单一品牌,如比亚迪不包括腾势等,吉利不包括银河等。 - 毛营收超过3000亿的一共5家。大众、比亚迪、丰田、奔驰和宝马。三家主流品牌两家豪华品牌 -排名第一的是有些意外的大众。虽然合资品牌在国内经历了一波波的颓势,但大众依然在2023年还是在品牌总营收排名第1。不敢想象巅峰的大众在国内有多恐怖。如果从集团视角来看,大众+奥迪也是国内营收当之无愧的第一集团。 - 比亚迪“屈居第二”,距离大众的差距很小。但是随着比亚迪的交付量上扬,尤其是海豚海鸥的销量上升和终端的适度优惠,比亚迪在整体销量实现了新高,但也牺牲了均价。全年均价落后于两田一众,但去年年初Q1季度,其均价的高点为16.8万。但24年比亚迪单品牌营收机会很大。 - 奔驰“屈居第三”。落后大众和比亚迪非常少。榜单众最高的均价,大幅领先宝马、奥迪、特斯拉和理想的均价。同时奔驰应该是榜单中毛利水平最高的一家。利润能力明显在比亚迪和大众之上。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想成为BBA。 - 宝马和奥迪分列第4和第6。宝马通过一系列产品缩小了和奔驰的差距,奥迪则离宝马奔驰越来越远。尤其是均价和营收 - 丰田和本田分列第5和第7,老牌合资的营收能力不容小觑,丰田从营收体量上和前4非常接近,也超过了3000亿。 - 特斯拉毛营收大约是比亚迪的一半,只依靠两款走量车型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 理想是唯一上榜的国内新势力,依靠大约是大众和比亚迪40%的体量,但均价是榜单里的第3,落后奔驰和宝马,但领先奥迪。24年营收逼近或反超奥迪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超过特斯拉概率比较大 - 吉利是榜单上第三家自主品牌。依靠超过百万的销量营收突破1000亿元。 从别的品牌趋势上来看,24年非常有机会上榜的还有问界等品牌。外资品牌也会进一步削弱。长期来看是一个中国品牌爬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