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健74081:各位i3车主大神,为啥我的i3,90%-20%=70%的电只能开90多公里呢?本人舒适模式,然后空调26度3档,用的家用慢充,上次用到9%后充到90%,然后用了3天,期间没怎么开,一共跑了90多公里,没多少呆在车上的时间,但是电量降了70%,求解
一生柔情似水:标准模式没有暴力驾驶
#摩托车打卡地分享我在温江大学城上学,所以一个偶然的机会刷到了这家店店主的抖音,我一看就在温江区,才几公里,当时午觉刚睡醒,爬起来就出发去打卡咯 茶馆在一个两边树很多的地方,一条林荫大道 去的时候店主和摄影师都不在,只有一个做饮品的伙计,这家店的小院子还是挺...查看全文
第一,刚发布的价格符合预期。 第二,无论内在品质和外观颜值均还满意。 第三,上市时间晚了十多天,很遗憾,参加不了成都市5月20号的政府8000元购车补贴。 第四,打算今年内政府下次在放购车补贴时购买。
#用车心得昨天跟朋友提了新Y,黑色,20轮毂,出交付中心时过了两条减速带,我坐在副驾,不由自主感叹了一下,OMG,软乎!!明显感觉不是之前那种硬核体感了,我自己的车是22款20轮,区别还是挺大的。下面详细说一下。 今天是我开的,专门中高速行驶了一下看看高速体验如何,确保安全的情况下,60的速度没试,直接80 90反复快速变线试了一下,最大的不同就是车头响应稍微慢了一点,就那么一点点,从打完方向到车身做出反应,可能是弹簧软的缘故?稍微有一点迟滞,但是客观来讲,横向对比的话,按这个车身尺寸,重量来讲,总体操控还是很不错的。跟老款的不一样,老款在这个速度下,车头响应贼快。关于这个高速车身响应的区别,也谈不上好坏,毕竟每个人驾驶方式,风格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人喜欢车头反应賊一点,有的人喜欢响应顿一些,高速开起来不用太集中注意力来回调整方向盘。 除了刚才说的这个高速车身响应区别,其他的体验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都是很不错的,比如过井盖,高架桥接缝,类似排骨一样的细条状连续减速带,市区里的小坑洼,都更加舒适了,而且舒适性提升的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这还是这台车选配了大轮毂,我估摸着如果是19寸轮毂的车型,再稍微放点气,让胎压保持在2.8左右,舒适性会进一步提升,市区通勤乘坐起来相当友好,不再是那种邦邦硬了。后排坐垫看上去明显长了,但是坐上去说实话,跟我老款那个没啥区别,都不咋地,可能是我腿太长了了吧 暂时就分享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