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攻略我的车是2021款荣放混动四驱plus,2021年5月提车。基本上平时是上下班和市内通勤,偶尔去钓鱼。因为结婚要了小孩,所以需要添置一台城市suv,混合动力的出现一直让我欲罢不能,所以最终选择了混动四驱,下地25.5,目前总里程在三万三千左右。 这次的保养信息,都有什么项目,是第几次保养,都分别花费了多少钱,有什么保养的省钱妙招,混动保养和汽油版保养有什么不同 这次保养算是第四次保养了,是在4s店进行的。以往一共做了三次保养,头两次是4s店送的小保养,一次在外面的修理店做的小保养。这次接近4万公里我还是选择回4s店做的保养。这次保养我在小保养的基础上增加了刹车系统的油水的更换和清理。节气门的清洗。以往的保养我只是简单的更换了机油和机油格,空气格在1.5千左右更换一次,平时只是清理下灰尘。头两次4s店小保养是买车时送的,在外面修理店保养那一次花费了630元,用的是日版美孚0w20机油加一个机油格和工时。最后这次中保养我还是选择回4s店保养,工单上是2300的费用,最后扣除丰田APP的积分只付了8块。 对比路边摊保养,4S保养 路边摊保养跟4s保养最大的区别就是,4s每一次保养都会有一个保养名录,会一项项帮你检查检测,各项油水和功能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是未到更换时间或者公里数情况下,指标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路边摊保养就是去到更换机油,师傅就帮你更换机油,机油格,其他油水和功能那些很少帮你看看,一般他们会依据你的公里数去主观判断是否更换。最贴心的是,师傅驾驶你的汽车会套一层保护膜在驾驶位和铺一块地毯 首检的时候大概是车行驶了4000公里的时候,4s店打电话让回去首检,项目也简单,看看车身漆面,和各类灯,油水是否有异样。此次首检并没有更换东西,送了一次洗车。 首保是在8000公里的时候,这次更换了机油和机油格,空调内芯没更换,空气格师傅用气枪清理了一下并表示在15000工作时更换即可。首保是店家送的,因此没有产生费用。还送了一瓶燃油添加剂。并一如既往地检查各种灯,油水。 二保在接近20000公里的时候,我是了外面的修理店,师傅看我车比较新就更换了机油和机油格,其余东西都没有检查或者查看。当初一心想使用日版美孚0-16。(机油,机油格,工时一共消费是630) 三保也就是最近的一次保养,大概行驶在32000公里。这次我选择回4s店保养,经过师傅检查,给的建议是除了常规保养之外,把刹车系统的油水和管道也一并清理,还有节气门。我选择了听取师傅的建议,就做了这次保养。花费了3个多小时,账单上显示是2300+,因为我之前家里人也在一汽丰田买车,赠送了积分,最后在抵扣完所有积分后,只需要付8元结束这次保养。 4s店跟路边摊的保养,更多的是服务上的细致。和我这几次保养的发现,在4s店保养是要加4.3-4.5升机油,而外面修理店只加到4升就说够了,他给我的信息是他们给别的同款荣放同样是加4升,混动和汽油版都是四升就够了。但是4s店师傅说汽油版4升,混动要四升多一点点。 这次保养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保养前后,油耗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在5.4这样子。但是保养后发动机噪音减轻,有力,顺畅。整体来说发动机都充满活力。 (感谢圈主推荐)
#用车心得#用车心得 21年2月登记结婚然后去跟老婆去看车,一直想尝试混合动力的汽车,看了CRV和荣放。其实心中理想是汉兰达的,奈何没有混合动力。然后最后选了2.5的丰田混合动力,之后就是为了钛晶灰要等到五一之后才能提车,临近提车汉兰达又出了混动车型,当时我是很想放弃5000订金的,但是老婆不愿意,最后就如期提了混动荣放。当时下地是25.5,免息贷款95000,不要白不要还是做了。 用车环境、驾驶习惯 单位上班,家离单位单程在3KM。每天在6-7公里左右吧。由于写字楼集中区域所以塞车时间比较多的。车刚刚满2年,走了32000公里,刚买车的时候经常去钓鱼所以里程数我感觉都比较多,因为疫情不能外出,基本上都在市内跑。驾驶习惯没什么特别,该快速的路段都没有低速走,从来没有什么说什么脚法之类的。油耗维持在5.3左右,但是最近可能天气太热的原因 油耗接近6 动力提速+操控+转向感受分享 。 当初在丰田试驾的时候,就是试驾这款2.5混动四驱,运动模式,起步深油门轮胎都打滑,那一种推背感,我都已经爱上了,因为低速起步电机介入的原因吧,低速的时候动力说来就来,这个是我最喜欢的 。还有就是丰田的那个“风油肽”方向盘很轻很舒服,因为家里的几台车都是装了一整套的那种加固件,这个荣放也不例外,所以车子未上牌我都已经装了一台加固件,所以转向,高速变道,调头的感觉都比较好,也没有什么感觉素车前后的太大区别吧,后来车友也有几个加装了后说底盘结实,感觉有点用处吧。 外观感受,配置内饰做工 这一代荣放的外形,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带书包的上上代很经典,但是这代还是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尤其他搭配的四个黑色轮子。但是配置来说我总觉得丰田很抠,基础的配置他不会缺,但是他也不会给多一个你。像并道辅助,抬头显示之类的他就是不给,内饰方面依旧塑料感满满的,但是修理店朋友说的,两田是最好拆装的,而且拆了卡扣基本上都能装回去这个是最好的。当时埋线行车记录仪的时候修理店朋友说的。 空间乘坐及后备箱等储物空间描述感受分享。 因为装了一个儿童座椅,所以目前车是能坐四个人比较舒服合适。今年3月份去了趟福建旅游一直往回玩,经过漳州,潮州,汕头,汕尾回到东莞。一家三口,两大一小。应该小孩子嘛,带了很多厚薄衣服,被子,电饭锅,奶瓶消毒器,热水壶还有一些露营的凳子 桌子之类的。全部放在后尾箱,够放,我还能看车内的后视镜呢,他的尾箱的储物空间我是很满意的,而且不占用前排的腿部空间。我老婆和女儿坐在第二排,把副驾驶的位置调到最前面,二排的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车机功能分享 舒适性+隔音感受、 车机是我最想吐槽的,虽然他有内置导航,当时说是说送一年的流量,但是车现在是足2年了,导航还是有流量能看到实时道路情况,但是没有cailife carplay。最气的是最低配的车型居然有!为什么呢?如果要加装就要加一个模块,感觉问题不大,但是就是觉得很不爽。原车的导航定位延迟,路口不准,真的很鸡肋,平时我打开基本上都是看看道路是否拥堵。这个车的底盘比较高,所以视野来说算广了,但是隔音就懒得一逼,尤其现在才开两年的车,高速上漏风,和玻璃抖动问题。很多车友都有我估计是通病了都。 油耗 保养、维修次数花费 +用车成本感受分享 从提车到现在就加装了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后轮眉的挡板印象中几十块不到一百吧,一共保养了4次,头两次是4S店送的,就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我自己后面再淘宝上买了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更换,在外面汽修店也是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花费在480)。早两天在4S利用积分做了一个大保养。1.清洗节气门、火嘴、缸内积碳2.更换刹车油以及刹车养护。因为是扣掉一汽丰田APP里的两万多积分一共才付了8元。算是白嫖了。每年都是人保的全包,第一年4000第二年3500今年3300.我感觉价格还是能接受的。这个价格是我一直没出过险的。 经验分享和用车建议 用车方面我倒是没什么特别小心之处,就正常使用不要太过于折腾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一般我在半年一次左右连续两缸油添加那个燃油添加剂清清积碳吧。然后车没有的功能,像carplay啊并道辅助这些功能,一开始想去加装的,后来可能热情退减就一直没有去弄,就这样子用着吧。不想太过于折腾。就是加装了一整套的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 这台车的优点就是2.5加双电机好力,说来就来。省心、视野好。除了加油也没别的事情了。每周 5下班在单位给他冲冲水洗刷一下。缺点的话就是车身太软了,提车第一个月就被美团外卖车挨了一下,没掉漆就是有一个小凹。到现在2年了,车上的小凹大大小小都有四五处了,两田在我们的思想里就是外皮薄,哈哈哈。车机鸡肋,功能像10年前的车机一样,除了收音机,蓝牙,导航就没了。总体来说荣放这个车这个价格还是挺香的 感谢圈主推荐。
#哈弗B26新车官图发布哈弗翔龙一经公布,懂车帝车友圈热闹非凡,毫无疑问,如果定价合适,翔龙/枭龙08/威甲龙将是下半年一大爆款,引爆轻越野市场,同时,该车的定位同哈弗旗下两款在售狗(大狗二狗)虽有所区别,但过于重叠,不知道长城会忍痛停售哪款车型呢? 内饰方面:从早前泄露的路试车内饰来看,采用的是二狗内饰设计方案,并取消了固定把手,出风口略有改动,坦克同款档把,保留了实体按键 外观方面:对比二车屁股,几乎异曲同工,尺寸当年哈弗汽车高度低8cm,长度宽度哈弗均比坦克300大,相信此车对于不喜欢越野,热衷露营出行已经方盒子颜值的车友将是不错的选择。
#用车心得💘实用车品 车载吸尘器,无线洗车枪,放电枪,好东西啊! 🙋🏻♂️情况介绍 郊游储物 🗒 真实感受 后备箱塞了露营车,8750的,一个3020x储物箱,折叠收纳类的桌子,椅子,天幕,帐篷,绰绰有余还有地方放,前箱还没用,后排还有儿童座椅 🔎 槽点反馈 儿童座椅不适合主驾驶后,我喜欢座椅推最外面 ✏️ 独家秘籍 动能回收开高,经济模式拉满,续航好像感觉会多一点
用户6927637790635:我感觉买冠道两驱还不如四驱的,配置还多好多。唉!
#我的保养日记露营时的凉爽食物:吸收器、压缩机或热电冷藏箱?(1) 露营时如何冷却食物或药物?乍一看,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是在冷藏箱或冰箱中。但现在有如此多不同的型号和设计,您必须在购买前了解概况:从用于汽车的电动 12V 冷藏箱到容量为 150 升的吸收式冰箱,再到紧凑型压缩机冷藏箱,您可以使用它甚至存储杂货 -20 度深度冷冻。 冰箱 更现代的大篷车和移动房屋通常配备冰箱或冰箱-冰柜组合。这些要么是吸收式制冷机(以前更常见的变体),可以使用 12 V、230 V 或燃气运行,要么是更少见的使用 12 V 或 230 V 运行的压缩机制冷机。 冷藏箱 以下变体可用于露营巴士、迷你露营车、帐篷或作为移动房屋和大篷车的额外冷却选项: 被动冷藏箱:这些箱子没有自己的制冷装置,但用厚的隔热壁保护冷藏物品。因此,它们仅适用于短期运输已经预冷的食品。 主动(热电)冷却器:这些型号具有 12V 连接,也可以在驾驶时在车内运行。 吸收式冷藏箱:与冰箱一样,也有采用吸收器技术的冷藏箱型号,也可以提供上述三种能源。 压缩机冷却器:在较冷的区域,更强大的完全依靠电力运行的压缩机型号更受欢迎。 吸收器和压缩机装置的区别 技术 在吸收器冷却器或冰箱中,水和氨的混合物被电加热。氨在冷却时蒸发并从冰箱中吸收热量。 压缩机冰箱使用天然或 HFC 基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它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的制冷剂从房间吸取热量,从而产生理想的制冷效果。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因此得名)并将其送回蒸发器。这产生了制冷循环。 不同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吸收式冷藏箱和冰箱的优缺点 能源:除了电力之外,吸收式冰箱和冷却器也可以使用气体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没有自给自足的电源(例如太阳能系统)的情况下一直很受旅行者欢迎的原因。然而,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现代、强大的自给自足套件。 价格:吸收器设备比同类压缩机型号便宜。 运行噪音:减震器通常在听不见的分贝范围内运行。 能源消耗:吸收器设备相互消耗大量电力。如果你主要停留在统一电费的露营地,你当然可以忽略这方面。如果按照以千瓦时为单位的消耗量计费,可能值得使用汽油。吸收器的能量消耗对气体的效率也不高。根据外部温度和设备的大小,每天大约需要 300 至 500 克气体。 温度波动:吸收器非常依赖于外部温度。最迟从 30 到 35 度,他们经常停止冷却。因此,它们不太适合日益炎热的夏季或非常温暖的气候。这仍然可以通过风扇或切换到气体操作来稍微调节,但冷却性能仍然波动很大,因此不可靠。 制冷量:如上一点所述,制冷量与外部条件挂钩。最多可比环境温度低 25 至 30 摄氏度,最佳冷却温度约为 6 至 7 摄氏度。冷藏冷冻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冷冻食物,但温度波动也很大这里。因此,不建议对敏感或易腐烂或易损产品(鸡肉、生肉、药品)进行长期冷藏或冷冻。
#说出你与领克03的故事我选03的理由,帅就完事了 其实我入手领克03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想过要和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这次我也想说一说我的领克03。 我选择03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帅。但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觉得,汽车我一直都在关注,每天都会看各个汽车APP,心里的目标也是换了又换。不过后来开始又开始关注赛车运动,从F1到拉力赛再到WTCR,自从看这些赛事我也想要拥有一台自己的“战车”。当然买F1肯定是预算不够的,上下班开那个也不方便,哈哈哈,后来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WTCR的常胜将军领克上。虽然我知道自己能在4S店买到的和他们在赛场上的性能区别肯定非常大,但有个同款的外形不也是很过瘾的吗。到了店里去看车的时候,看到售后维修停了一台03+,感觉一下就被迷住了,车上的尾翼再到各种碳纤维还有里面的翻毛皮,真的太战斗了。不过一查售价还是超过预算了,就在展厅里面开始仔细看1.5T的03,看完之后觉得也是非常不错的,战斗气息虽然不如03+那么浓,但日常开坐在里面应该还是挺带劲的。最后,我入手的是2023款的1.5TD DCT 劲PRO,开了一段时间感觉特别喜欢,没有选错。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我的用车感受,首先就是这个领克03的外观真的是越看越帅气啊。我自己的最喜欢的两个细节就是新款之后的大嘴中网,比之前款式那种人畜无害的中网设计会显得凶猛很多,在气势上就不输别人。另外一个细节就是新款上才有的贯穿LED尾灯,这尾灯在夜晚真的太好辨认了,我自己特别喜欢在停车场开车,从屁股后头走过去的时候看它点亮的那一下,真的特别有现代感。 领克03的车里面也有不少我自己很喜欢的部分,比如一上车面前的液晶仪表盘。虽然我知道现在新车都有液晶仪表盘,但我看过不少仪表盘的那个画面都是很夸张的,03上的画面是比较收敛的,整个画面也和车内的灯光这些搭配得很和谐。中间的那块大屏幕看着也特别爽,感觉把车里面的档次一下子就拔起来了,但这屏幕也有槽点,就是偶尔触摸操作的反应有点卡顿的情况会出现,好在还有一个语音功能,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开车时候尽量用语音才操作,这样也更加安全一些。 车内其他喜欢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前排头枕和靠背一体的座椅,我看过WTCR赛车上的座椅,虽然都是一体的,但那个赛车的就是最纯粹的,没有任何舒适度可言的,咱们过日子座椅有个帅气外形就可以了,还是得舒服。 最后来说说开起来的感受,还没有试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担心1.5T的动力会不会不够用,试驾时候由于车流比较多,我也没有敢使劲踩油门感受动力,只是觉得还比较动力跟脚,应该不弱。真正提车回家之后,有机会在比较车少的路上就大胆试了试提速,客观来说,不算动力有多强大,但日常超个车啥的肯定是轻松没问题的。操控方面,我觉得我的03还是比较带感的,转向的力度还是方向精准这些都没有令我失望,总的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从我入手了我的03开始,我打开汽车APP和关注汽车新闻的次数就变少了。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挺满意的座驾了,也不必再去和其他车去比较了,剩下的日子就我和我的03好好一起生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