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车友关注,所以本文说的感受比较细,也可能说比较啰嗦,先抱歉了 提车55天,跑了近六千公里,提车以来一直加95#,今天心血来潮,总觉得每个探险者的推荐者都不忘说一句“这辆车只需要加92#”,如此大的吹点,自己不用似乎有点不平衡于是乎跑到表显续航50公里时,92#加到跳枪。 测试路段:本人驻外工作,常年习惯自驾回家,这条四百公里的高速我每年至少十五个来回,路况非常熟悉,现在单程时差不大于10分钟,驾驶习惯比较固定。 自己这台大探提车当天就跑了这段路,今天是第九次上路,此前的数据比较稳定,可作为参考。 正文:加满92后在市区用运动模式开了20公里,感觉和95#运动模式没啥变化,恢复标准模式直接上高速,高速上感受还是和平时有些区别的。1,发动机噪音增大,特别是发力时,涡轮声音比平时明显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还没有调整好92汽油的点火时间,也许多用一阵子会好转吧)。2,中后程加速,尤其是后程加速能力减弱。130迈再提速明显感觉脚软,以往那种搭脚就过的自信少了三分。3,140时速发动机有轻微抖动,以往开到200都没出现过(再快我也没开过)。4,全程下来,在基本保持习惯速度下,百公里油耗增加0.5左右(后附图1是92#汽油的本次油耗,图2是提车加95#第一次跑这段高速的油耗,图3是我的大黑)。 感受:发动机噪音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调整问题,而且只在发力时比较明显,日常行驶影响不大;这台车是我开过的中大型里中后程加速非常优秀的,仅次于Q7和飞行家(我也没开过啥好车),轻松碾压一众日系大排量,所以中后程加速能力的减弱是我不能接受的;之前高速跑过200时速,极稳,但今天出现了抖动,不知道是不是也与点火时间有关,可能一直加92会好转,不确定;油耗应该可以更低,毕竟我全程110时速巡航曾经跑出过7.3的成绩,即使92号,也不会差太多。 总结:个人感觉长期市区的话,92足够用,我才不会听专家们的积碳论,汽车没那么娇气,特别是美系日系尤其皮实,而且也别说什么探险者车主不在乎油耗的屁话,谁钱是风刮来的?无谓的浪费能免则免。但是像我这样的使用需求,高速长途偏多,还是加95好。首先,中后程加速能力确实不一样,驾驶感受会提升;其次,噪音降低无抖动,舒适性会提升;最后论证一下经济性,按我这次计算,95续航会比92多个五七八十公里,这样按我们这里的油价差,实际一箱95也就比92贵二十五块左右,我年轮三万公里,应该比大多数车主跑的多,算下来一年也不过多花一千二到一千五的油费,想想我每年在车上的时间可能会超过600小时,每小时多花2块钱就能提高驾驶感受,我是愿意为这个买单的。 啰嗦了这么多,都是自己的真实客观感受,谈不上加哪种更好,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而已,仅供各位探长参考。最后说说我眼中的大探,自己从45动感的A6换成现在的钛金,真心觉得太适合自己了。虽然大探操控同级非常出色,但毕竟块头摆在这,起步也不算快,加上有点傻的变速箱,市区拥堵路段其实还是挺笨的;跑去越野,估计昆仑都跑不过那些纯硬派,何况我的小钛金😂;但是高速长途跋涉,或者国道省道的小烂路,大探真的舒服。动力充沛,操控精准,稳的过分了,单冲底盘和前置后驱,我都觉得值这个价。经常高速的我,开大探的时候,真的觉得很踏实,底气十足,也许“城际SUV”才是探险者真正的角色。 以上全部,希望能给各位探友一点参考,愿稳健的大探保护各位探长路路平安 “请探险者圈主推荐加精”
#MG7体验分享个人情况:2.0T 中配。提车时间5.19日 车辆状况:提车就直接提示两车轮气压过高,但我也一直没空,可以找汽车店调整气压。 油耗:1.提车到现在,全是加92油,加了3次,每次都加满,一次提车时加了168+350块,第二次加了330块,第三次也是296块;后面两次都不是油箱见底才加的,大概续航里程还有200㎞的时候加的。 一箱油大概能跑600㎞-700㎞,开这车,看油耗,会有一个错觉,那就是以为一箱油能跑个800㎞的样子。实际上是除非你都是跑高速多,不然一下来市区,续航里程的公里数据掉的贼快,我市区实际20㎞,跑完后,续航里程的数据扣掉了40㎞。 看油耗,就得看累计的里程油耗,我的就是10L/百公里。 图二的油耗是怎么跑出来的?开E模式,跑高速,正常开空调听歌,这个影响不大的。避免重刹车,和猛踩油门,国道红绿灯起步也慢踩油门(我一个红灯起步,平均油耗的数据立马就加了2个小数点,吓得我赶紧松点油)。超级温柔的一次驾驶,跑出了5.8最低值。 图三是同样一段高速回程,正常驾驶,不温柔。改重刹车就重刹,该超车踩油门就踩油门。其实还能再低一点,只是我在市区了兜了几圈,但走一下市区+堵车,也属于正常现象。8.2油耗。 纯市区的正常油耗,我没拍到照片,一般数据显示都是10L~13L/百公里 只要在市区开启超级运动模式,油耗就低不了,不装比,你买这车干嘛?超运+尾翼,必须整起来,帅就得了 主:所有图片为最新数据
#用车感受适用:用车感受 、懂车分(打分合理,高于4。5低于3的请重点描述,总体原则就是打分和上面的评价对应的上,主观感受为主,车的参数不要列) 我是2021年九月底踩着尾巴买的途胜L精英版,到现在为止已经使用半年,而我目前已经行驶了18500多公里,日常除了上班出门办事,回老家,跑的比较多,我的驾驶习惯也比较好,路上能不踩刹车绝不会踩,对于个人驾驶习惯就是喜欢听着歌开着车,一路上不会那么单调 对于使用半年,我来说说车子的动力和操控感受,首先我买的是双离合版本,也就是买完之后,十月份就出8at的变速箱了,不过因为我不研究车子,说实话没什么感觉。对于车子的动力方面,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suv1.5T的发动机,能够有200匹的马力,也算是很不错了,开起来起步阶段顿挫感不会太强。高速上跑到150左右不会感觉很飘底盘不稳的感觉,有时候我超车地板油的一瞬间提速还是挺给力的,不像有些车子,只听油门声,不见车子跑的情况。操控方面也挺不错,车子的方向盘还是比较轻的,打方向很舒服,刹车也不会很生硬,油门加速的时候反应也挺快速的,方向盘上还有换挡拨片,也能够增加点运动感 第三段:空间感受分享。车型空间对比,空间使用感受。 车子的空间感受我觉得很不错,家里人坐在后排座也很舒服,不累腰。我1.8米的个子,开车的时候,驾驶位车座椅已经被我调到最后面,因为个人开车习惯,开车喜欢半躺着开,所以导致我座位后面会比较挤。但是,副驾驶后面的座位就很宽敞,只要是正常距离,前后距离还是很宽松的,后座靠背是值得表扬的一部分,因为靠背可以调整角度,让坐后面的人能够有个舒服的姿势,不累腰。腿腿部空间有两拳多的距离,上部高度我坐直的情况也不会碰到头,后备箱也是一个值得表扬的,空间不算小,可以放两个大密码箱,要是把后座放平,我一米八的个子躺着一点也不会觉得距离太短,相当的舒服。跟同级别车比较我觉得这还是值得称赞的 油耗方面最值得夸赞一番,加92#汽油,一箱油加满在380元左右,因为我个人不需要赶上下班高峰期,所以油耗还是看平时跑在路上的时候,在国道高架路上平均油耗可以达到5.5左右,高速油耗,我实测过,从苏州回浙江老家,500公里,全程不堵车的情况,平均油耗达到了5.4,真的相当省油,我的节油办法就是在市区等红绿灯或者走走停停的时候,尽量做到不随意变道刹车,在高速上可以把定速巡航打开,我现在跑了18500多公里,评论油耗6.8左右。 配置说实话同样的价格,在合资车里没对手了,在国产车机,肯定还是欠缺,我落地15.5,连个好用的车机系统都没有,我自己改升级了车机系统,才能够享受大屏车机带来的快乐,内饰方面塑料件还是比较人性化,不像有的车子价格不便宜,全车塑料,味道大,散味都要骚很久,我买来三四天就没什么味道了,挺好的。车子的做工也还行,车子的腰身线条明显,内饰做工也还算合理,除了大屏幕位置设计的有点脑残,太低了,开车看地图要低头才行,不能够平视。对比体验有一说一,我当时预定了星越l的,因为➕95油,吃不了粗粮我就放弃了。配置特色就是这个车头的车灯很有辨识度,也挺漂亮的,就是大灯的亮度太垃圾,还好我眼神好省了好几千,身边很多车友都已经把大灯改了。最无用的配置应该就是自动启停了,根本没什么卵用,最喜欢的就是车子的操纵感还挺舒适的。 驾乘的舒适度还可以,不累脚,有个自动刹车功能,红绿灯时候只要踩重一点刹车,能够让脚放松放松,车子的隔音也还可以,在高速跑140,放着音乐不会有特别大的风噪声,不像有的车子风噪声比音乐还大,我最累一次应该是从浙江开车到我丈母娘家拜年,七百多公里,出发的时候加满的油,表现是710左右,我跑到江苏泗洪,表现还有一百多公里的续航,真的把我惊讶到了,舒适性还是可以的,虽然我买的贵了,但是对比同级别suv的合资车,途胜l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在这里我也要说说半年来遇到的问题,首先一个就是车子异响问题,虽然不是特别大的异响,也不是特别严重,不影响质量问题,也就无关紧要了。第二个我的驾驶室车窗玻璃升降问题,是歪的,换了升降器还是不行,用起来能看到明显的歪斜问题。第三个问题,我的全景天窗打不开,到4S店报了维修,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配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问题也还没解决,一直在等消息。 总结一下,对于性价比这车各方面也还行,特别是合资车当中,suv里面价格实惠还这么省油的不多,我第二辆车也是现代,三大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双离合也是终身质保,其实也能接受。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售后问题,出现质量问题,厂家的反应很慢,发货也很慢,虽然我天窗打不开这种质量也很生气,但是,只要给修了怎能接受。就这样吧!说了这么多,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蔚来:NOP+正式版将于7月1日起收费蔚来刚刚宣布了最新购车权益政策: ①NOP+Beta将在6.30停止免费试用,7.1起开启订阅,收费380元/月;②充换电权益进一步降低,家用充电桩调整为付费购买安装,每月换电权益统一调整为4次; 消息一出,引起车友们强烈关注,不少车友认为蔚来是在“变相涨价”,大家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MG7晒单相比于车友圈人的看法,我的看法不一样绝对比百分之95以上的人更有说服力,以下仅个人看法,各位准车主参考即可,本人已定车,等生产发运中,价格已谈妥很满意~ 自从8月公布名爵7后就一直关注,直至3月29号终于发布上市,鸽王名不虚传,发布前已经在江苏南京黑标名爵店试乘过2.0t顶配,加装hud,可惜没能上牌车机也没有激活,只能拍些照片并简单感受外观及内饰,外观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具有很强的战斗气息,前脸相比于菲斯塔我更觉得二者更像肥鲶鱼,两车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车友圈一堆将其视为菲斯塔的我严重怀疑是不是眼角膜长后槽牙上面去了,张口就来,事实就是关注的人最少有8成没见过实车,对名爵7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别人的只言片语和极少数照片上,3月份在江苏苏州昆山店有幸试驾了2.0t顶配加装红内饰和智驾包,也是满顶配,第一眼看到红内很有新鲜感,高级感也毋庸置疑,但设计的太过单调,但凡带一些拼接色进行点缀也不会那么不耐看,麂皮绒大面积布局,缺点也显而易见,不过提一嘴的是红内饰的车顶材质也是翻毛皮的,而孔雀绿和黑色内饰都只是织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装,名爵7的价格定的刀法精准,你想要的只能不断加钱,加钱,加钱!顶配16.98其实也很合理,无奈于大部分人将b级名爵7和国产a级车相比,我只能说睿智一点吧 上市即交付,深度体验 先说一说缺点: 1,名爵的车机智能化还是很好的,但8155只能在2.0t上面标配,玩区别对待还得是这定价部 2,尾灯宣传脉冲式,只有全贯穿符合上了,没有迎宾动态光效,转向灯也不是流水线型 3,xmode模式下悬架默认偏硬 4,车内味道很大,但不是那种难闻的味道,新车一般都有 5,后视镜没有倒车降后视镜功能 6,尾翼非常容易积灰,熄火锁车可以一直保持开启状态,但是停户外很容易积灰,也会有落叶卡在里面 7,无边框双层夹胶玻璃只有前面标配,后门没有 8,中控屏幕分辨率一般,勉强1080p水平 9,车机自带的360全景影像,分辨率更差,且滑动很卡,明显掉帧 10,试驾车暴力驾驶,地板油油耗14.5,轮胎抓地力不太行 11,没有车载行车记录仪,连前车雷达也不是标配,需要选装包 12,xmode的玩家功能过于多余了,一般人不下赛道,下赛道要改装,只能说满足日常路上无限速飙一下的快感 下面再说说优点 1,首先2.0t动力非常强劲,eco模式下,地板油大概有0.5秒延迟,x模式下,换挡很积极,两千转出头即升档,一脚油门不看表就上一百了很容易超限速,地板油延迟感知不到,给油就跑,松油平稳降速,深踩推背感很强,不是电车的那种傻推感,这边提一嘴电车深踩油门傻推感后松开油门降速非常顿挫,堵车给油松油乘坐体验很差--某y 3, bose的14个音响效果非常棒,低音很强,但是音质普遍偏厚重,人声音乐体验一般,突出不明显 4,调整电控悬架带来的感受很直观,低速调软后过减速带不用像其他车一样要做好心理准备,会咯噔一下小颠簸过去,名爵7只会让你感受到好像是过了个减速带,很平顺 5,限滑差速器只能说平时感知不大,使用场景很少,大部分使用场景就是高速过弯以及路口掉头感知明显,50万以内的车只有名爵7标配上了,很不错 6,后备箱空问比较大,后备箱盖也可以抬很高,去掉置物板空间很大 7,前排空间很可以了,座椅可以上下调节,本人175,调最低离车顶还有两竖拳距离,调到舒服驾驶位置还有一拳两指距离,后排不算全景天窗的空隙还有一拳,到玻璃顶一拳半,带带家人朋友空间足够了 8,转弯后视镜鱼眼镜头看侧面盲区很赞,一半是360画面一面是转向盲区画面 9,降噪胎隔音效果相对还是很好的,100码还是有风噪但明显比某y好,胎噪平顺路面很小,路面调节不好能听到 10,2.0t的高通8155的反应挺灵敏,而且车机Al唤醒词支持更改,你好~贾维斯!!! 11,19寸顶配的五副轮毂很帅气,名爵又搞区别对待,红卡钳正常刹车大小装个卡钳罩即可 12,油耗方面,它能加92,它能加92,它能加92,重要的事说三遍,加95也可以,毕竟现在油价降了很多 13,自适应灯光和大灯调节也很实用,没试过远光灯在路面实际表现 14,中控台缺少实体按键,内后视镜下方带眼镜盒,好评 15,座椅的包裹性很好,前排的座椅运动气息很足,驾乘体验很棒,后排中间位置脚部凸起很小,大部分车很高,乘坐人员难受,后排有3个头枕!中间的人也能很好的靠在座椅上 16,发动机盖打开有根横向加固杆,有效提升急转弯的支撑性 17,全景天窗很赞,不知道夏天的暴晒隔热怎么样 也很有幸的参加了发布会现场,并现场体验了水中赛道,五大车色齐聚,红色亮眼,灰色稳重耐看,白色灯光下非常好看,黑色绿色无灯光下难分颜色,灯光打足后英国绿展现锋芒 我对这辆车只能说该有的它都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有,综合性非常强,但品牌力过低,希望黑标名爵7能带来国产车的辉煌!
#用车感受新标致408驾驶4个月使用感受 从21年开始有买车的想法,当时手上就只有6万多块钱,家里住山区也都推荐买一个SUV不论是通过性还是开烂一点的路都能顺利一些,还有一些拿SUV和轿车比优点的如后备箱后排和后备箱空间大、底盘高安全系数高、SUV大气有面子等等。当时预算就十万出头并且平时用车路况也没有那么差,用车需求完全考虑不到SUV那些,还有就是考虑到同等价位的SUV和轿车我肯决定选择后者,再就是油耗(逛平台的时候油价8块,真不敢想象买完车后油价会长成什么样),根据自身有车需求果断选择轿车吧。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恶补过三大件相关信息,首先发动机选合资的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变速箱也有很多种综合考虑AT,底盘给我的印象就是法系的非独立悬挂被称为魔毯选它肯定没有错,考虑独立悬挂的话肯定是要加预算的,并且独立悬挂各个车企的调教水平也都参差不齐。所以就绕过了国产直接在合资车里面挑选,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日系车,看了卡罗拉,思域,日产很多帖子,给我的印象就是日系车皮实耐用省油,车开到报废发动机都可能完好没有问题,但是其他的比如安全设计、整车配置、环保用料等就没有非常突出的点了。然后看的大众朗逸、宝来、速腾,虽然大众车可以闭眼买,但是看到内饰并不是我喜欢的那样,能看得上的内饰和配置价格超出预期很多(我的期望就是合资的毛坯,国产的内饰装修,主要是要便宜,预算有限),也有很多声音说是大众车溢价很厉害,所以又被PASS了。后来看的美系和韩系,不是价格高就是外观内饰等等原因就没有再考虑。直到22年的时候看到新款标致408即将上市的消息就关注看了一下,再有价格确实比老款408便宜不少,关键是内饰配置还都是我想要的,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同时网上还有身边懂车的修车的一致建议不要买标致,可能我这人天生有逆骨,我就想和别人不一样,最后只给家里人说我把车买了,也算是从一个小白开始到新车开上路都是我一个人的决定。 还记得当时去试过哈弗赤兔,SUV空间是真的大,如果当时不是因为赤兔脱漆事件我可能会多考虑铂金版赤兔。第一次坐在新408后座上完全躺后面脚底竟然落空了(身高165),可能是个矮腿短,感觉空间确实蛮大的,唯一的不足就是中央凸起,考虑到用车大多数也不会全是满员,后排做两个也挺舒服所以就不在意那些。前排都说法系另类的仪表盘设计,现在是越来越喜欢,看导航、车速、转速从来都不会因为转方向而受影响,车机很流畅,高德联网导航确实很实用,手机搜索可以自动同步到车机上,微信上也可以分享到车机上,仪表可以当做HUD使用,比用手机支架+手机导航方便太多。车是10月份提的,过年高速跑了2000多公里,坐后排的人都说车很舒服,比大众朗逸后排稳。我驾驶过长安CS75,高速80车速转弯很危险,感觉车快要飞出去,当我驾驶408转弯我可以100的车速,这可能就是低底盘的原因。 目前车里程8360km,油箱还有67%。累计油费3876元,表显油耗5.8还是很满意的,保养前换挡顿挫很明显,不清楚是驾驶技术的原因还是保养的原因或者发动机学习驾驶习惯原因现在顿挫很弱,一直加的92#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