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青年提车打卡卖掉16年汉兰达,金额刚刚好入手这台唐,也算是利用残值支持国货了,不过我买的是全新的二手车,4s店年底都会有任务没达成的情况,这会为了拿到返利就会上牌一些车后做二手车卖,这种车价格往往优惠非常多,只要你不介意首任车主权益和他过户就好,我这个车就优惠了两万,提车价18.98万。当时这个车的优惠应该不足一万,没细打听过哈,因为是朋友介绍的也就没考虑太多。不过后来家里人在买车时也有这样的车,他们就没考虑,所以这个事真的就像选颜色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咱们搞汽车这么多年了,这就是个交通工具,价格越低越好。也给后面选车的朋友们一点参考意见。 买dmi主要是关注很久这个技术了,而且上市两年了,故障不多,车主反馈良好。家里有丰田的混动,所以想要尝试一下这个混动。而且家里有地库可以装充电桩,按照我跑业务的情况,纯电一百公里,就算一天一充电这个车充放电七八年电池才会报废吧。同时也想看看没有变速箱,这个直驱会啥感觉。 缺点:车子在试驾时就感觉地盘绵软,支撑不是很好,这也带来方向盘指向性不会太好。发动机直驱介入后急加速发动机没有变速箱会转速拉的非常高,噪音有些大,如果有个变速箱应该会更好,所以现在有两三档的那种混动其实原理上会比这个好一些。其他还真没啥问题,而且其他不仅没问题,还特别的好。 第一就是这台车我买回来就去升级音响了,因为低配音响太差。不过还好就是比亚迪良心,原装预留位都在,低音炮的位置换了一块内饰面板,加了补形箱升级十寸低音,改了一下后备箱内饰板的点烟器电源位置。拆装内饰板的时候,这台车的隔音及用料太棒了,现在拆车节目多大家参考。但反观我的汉兰达确啥也没有,当时也升级了音响发现门板上就贴了一块塑料布应该是防水用的。 第二就是亏店高速油耗,去了趟北戴河,一箱油北京出发四天打来回,九百多公里吧,能接受,六个多高速油耗。毕竟两吨半的车还是suv.风阻大。 第三就是语音交互智能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用车习惯,从传统车换过来后就回不去了,而且自适应巡航入门级就有,真心好用,别嘴硬,堵车的时候在环路简直太爽了。 第四就是发动机介入非常平顺,只有亏电时怠速停车才会偶尔发动机工作。车辆主动降噪在我升级音响增加功放后就会有bug了,汽油机介入后原厂设置了发动机噪音抵消的反向波声音,用来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因为增加功放后被放大了,彻底成了噪音,无奈只能断掉降噪麦克风,这之后解决,但缺少主动降噪,路上还是噪音增加了一些。 总结一下吧!如果下一台车一定买纯电了,因为家里有电桩太省钱了,另外就是安静,舒适,动力猛且直接,智能化配置丰富,原车用料非常好。这台车我准备试一下看看电池啥时候完蛋,真实的用车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 图片包含买之前,上牌后,充电桩安装,app油耗及能耗显示,还有我的低音炮升级,其他音响忘记拍照了,有兴趣的朋友私聊沟通。
#锐界L用车体验最近一个月真是忙到飞起。上个月为了西藏长途自驾提前把工作进度赶起来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月是忙着上牌、贴膜、车辆整备、贴拉花、办边防证、整备车辆等筹备自驾西藏的各种事,到今天为止,准备工作结束了,即将开启自驾之旅,Oh yeah! 作为锐界L混动车主,今天就讲一讲我是为啥从丰田混动车主转到锐界L混动车主的吧。我之前就说过,10多年前我就买了丰田混动车,从买车开始就一直在记录详细的用车数据,并且坚持到了十多年,所以对丰田动力分流式混动的结构原理和实际用车都算是比较了解,动力分流式混动的特性我也算是比较熟悉的。 以我个人的用车感受,丰田动力分流式的混动对车主而言,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电机辅助后加速性能比油车好,更省油,这个基本认知网友都是有的。但其实,动力分流式混动的车日常使用中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刹车片耐磨性提升,不需要清洗积碳,有电池配重轴荷分配好操控更好,火花塞耐用性提升,小电池耐用性提升,冬季低温启动性能更有优势等等,动力分流式这些优势你不成为真实车主,基本是不可能知道的。 用了十年丰田动力分流式混动车型,HEV车的优势让我在选车时对这个品类多了一份青睐,而且也回不到油车品类里了,就只能在HEV你选了。可能有人会说,插混或纯电更香,其实没有私人充电桩,要慎选插混和纯电,它们的充电便捷性和用车成本都不怎么样。 公司去年初买了辆插混PHEV车,也装了私人充电桩,纯电续航100多公里,日常市区用车基本够了,但对于我这种喜欢自驾游一年自驾上万公里的人来说,100多公里太短了,自驾游时车子长期处于匮电状态,驾驶感受特别是NVH很一般,而且油耗并不低。所以,这次选车时我就彻底放弃了插混。 因此,按照我的用车需求,中大型油电混动SUV应该比较合适,而纵观国内油混SUV市场,真的挑不出几辆。最终只能在汉兰达双擎、陆放双擎和锐界L混动之间做选择。我最终选择锐界L混动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是大马力,第二是2+2+3座椅,第三是配置,第四是性价比。 我的用车场景就是既要满足长途驾驶,又要兼顾日常需求,还要保证整个用车周期内成本最低。这就是金牛座理工男的思维,既要又要还要。很难吗?不难,HEV油电混动就满足了。说到底,油混才是最具普适性的选择,它不受气温、地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不改变用车习惯,而且还可以在用车中不知不觉为你省钱。 先说大马力混动,目前市面上HEV车型基本都是重能效轻动力的,所以匹配的混动发动机动力性都比同排量汽油发动机低,但锐界L混动不同,锐界L混动匹配的发动机就比燃油版动力性更强,再加上电机辅助,它的动力性就更突出了。零百加速7.1秒,比汉兰达陆放混动快了1秒多。加速快的车,动力储备强,加速超车并行时间短,相对就更安全。我同时用车涯和VBOX两个仪器测了我的锐界L混动零百加速,车涯是7.06秒,VBOX是7.09秒,这也验证了车厂公布锐界L混动数据的真实性。 再说说2+2+3的座椅布局。首先,锐界L的轴距2950mm,比汉兰达和陆放长了100mm,车内空间优势相对更大,我朋友试坐过这三个车,说锐界L混动的第三排确实比汉兰达和陆放更宽敞。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自驾游,所以2+2+3的座椅布局非常适合我,再加上第二排有腿托,并且能和座椅靠背形成半躺的姿势,长途驾驶累了在第二排半躺着休息一下,对缓解长途驾驶疲劳很有用。 其次就是配置方面,锐界L混动顶配的轮胎胎宽255mm,轮圈是21寸的,汉兰达和陆放都是235宽的20寸轮胎,视觉效果差了一个档次。而且科技配置方面,锐界L混动也比汉兰达和陆放更丰富,我的锐界L混动还加装了蓝智驾系统。买车以后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觉得这6000块加装太值了,它对降低驾驶疲劳程度提升安全性太有帮助了。而且,锐界L混动那个1.1米长的大屏,看起来也比汉兰达和陆放更有科技感。 除了配置,用料和做工汉兰达和陆放也是不忍直视,塑料感太明显了,虽然锐界L混动也未必就真的有多高级,但至少没太多廉价感。而且,锐界L混动顶配30.98万,加装蓝智驾后31.58万,比汉兰达双擎顶配和陆放双擎顶配便宜了3.3万和3.7万,显然锐界L混动性价比更高。 4月28日提车到现在40天了,跑了3000多公里,目前来看选择锐界L混动是完全正确的。西藏自驾之旅即日启程,这次还计划去珠峰大本营,我也会不断和大家分享一路见闻以及锐界L混动的表现,敬请关注。
这车值么:福特的THS和丰田开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银龙无悔:新车使用一年多了,感觉电池不耐用了。新车时仪表上电池最少是6格,现在总是在3格4格之间显示。冷车启动时是电启动,但是一挂挡发动机就运行了,是不是电池有问题呢?车友们你们的有这个情况吗?
吴烦恼说车:日系油电混动,选本田还是丰田?有什么区别?#雅阁 #凯美瑞 #汽车人共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