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你买这车后悔了吗?新买的车本田crv,才开了一年多的时间跑了26000公里,就出现发动机声音异响。我是2023年3月24日发现发动机声音异响,于3月25日到4s店检查后,说高压油泵有问题,于4月3日到店维修更换高压油泵(此期间没有使用车辆,怕损害汽车其他部件),但是没有解决发动机声音异响。车辆仪表盘也没有故障,4s店通过电脑检测也没有故障,4s店给的回复是继续使用。在我强烈要求以及和厂家沟通后,让4s店继续检查并且寻求技术支持,和4s店协商了4月13日到店继续维修检查,经过再次维修检查后,发现发动机有磨损,结果告诉我的就是一句话,需要拆解发动机。才开了一年多的车,就要拆解发动机,麻烦大家给我个建议,我应该怎么办?同意他们拆解发动机吗?拆了维修之后能延长质保吗?和没修过的发动机有差别吗?何况修过的发动机和没修过的对车二次出售有影响,请大神指点!我应该怎么办?急。
#用车感受零跑增程式,对比比亚迪DMI、本田IMMD插混的优、劣势(1) 本人锂电工程师,对增程式有过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实践(理想ONE增程式首批用户)。今天,本人着重讲一下,零跑增程式与比亚迪DMI和本田IMMD插混相比,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只比系统,不比车型,今天先讲优势。 一是,增程式更皮实耐用。发动机技术,发电机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这一套模块,出问题、出故障的机率不大。 而DMI和IMMD,因为有直连机构,就必须有离合器;有离合器就必须有摩擦片;有摩擦片就要摩擦生热,就必须有散热机构(水冷或风冷);有水冷或风冷就必须有轴承、电机和控制管路、密封机构;有离合就必须有结合、断开的动力和控制机构;有控制机构就必须有芯片、电控和侍服机构。有离合器,还必须有齿轮和传动轴等机构。有齿轮就必须有润滑和冷却结构,又是一系列。然后是传动轴,这个简单,但传动轴也有损坏的时候。 综上所述,离合器有非常多的组合部件,何时断开,何时结合,非常精密。稍有不慎,就会打齿,就会失速,就会受限!多个坟头多个鬼!这也是为什么DMI的高速失速多,EV受限多,本田IMMD离合器故障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1.2T三缸发动机比DMI的1.5L自吸发动机更耐用。 三缸发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是绝配!特别是零跑对这个发动机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能使用92号汽油,每升油比理想ONE多发电0.3度,这个更值得肯定。这个问题,本人将开专帖来讲解,这里不赘述。 而DMI上的1.5L发动机,效率高,值得肯定。但效率高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刀片电池一样,密密匝匝地排列在一起,阻值大、散热不畅,能量密度是强行提高了,但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某电池组被密集召回、密集更换、时有不良新闻传出的根本原因。其1.5升发动机也一样,强行提高热效率,压榨每一滴油的能量,压缩比被强行提升到了恐怖的15.5!15.5的压缩比,已经严重超过了行业的标准!爆震、拉缸怎么解决? 当然,凭借雄厚的资金,优秀的公关能力,能全网删除负面新闻,让大家看不到。但是,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三、增程式保养间隔更长,维修费用更低。 翻看全网,所有的增程式,保养间隔通常都是1-2万公里,而且保养价格更低。而DMI和IMMD,保养间隔更短,通常都是3000-5000公里,而且保养的项目更多,要求更严,价格更贵。用理想ONE和唐DMI比较,理想ONE卖得更贵,但保养费用反而比唐DMI更便宜。DMI和IMMD在特定速度区间省的油钱,又通过保养费用交了回去! 四、增程式对电池不挑剔。搭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故障率低。而有直驱的DMI和IMMD若搭配磷酸铁锂电池,则问题不断。 磷酸铁锂电池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一致性差,放电曲线平直、低温性能差是它的致使缺点。之前,有车企为了推广它的铁锂电池,把它吹到了天上!实际上,不管请多少人,怎么吹,也杜绝不了以上这些缺点。这些缺点是天生的,目前是世界难题! 磷酸铁锂放电曲线平直、一致性差,时间稍长,就会导致BMS电池管理系统对剩余电量的估算失准。因为失准,就会出现系统指令无法实施,无法执行的情况,导致DMI系统出现直驱和增程“双不管”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高速失速和EV受限。就象一项工作包给两个人干,就会出现偷懒扯皮和“双不管”的情况。而增程式是一个工作包给一个人专职干,有始有终,不会出现断档。这也是为什么,造车新势力造增程式,没有出现高速失速、EV受限负面新闻的根源所在。 五、增程式的整体工况效率,与DMI与IMMD相当。 因为直驱占比少,直驱在特定区间微弱的优势,在整个用车工况期间占比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你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75-95的行驶速度,除外! 六、增程式驾乘质感比DMI和IMMD更好。 因为增程式的发动机没有直驱,发动机不象DMI和IMMD一样,频繁启动参与驱动。对发动机工作环境更友好,对驾乘人员的行驶质感更友好。DMI和IMMD因为有直驱,在实际行车工况中,它会频繁启动和停止,发动机磨损更大,震动、顿挫感更强,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比如行进中,电量50%,一脚油门,速度达到70,发动机就会启动直驱,一松油门,速度一降,发动机又会熄火停机。如此反复!而增程式不一样,只要电量超过设定阈值,都不会启动。一旦起动,又会发电超过阈值一定量后,才会停止。 七、DMI和IMMD因为在特定速度区间有直驱辅助,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功率更小,极限爬坡度更小,加之电池度数更小,纯电续航更短。
#用车感受【个人情况】 作为一名资深“家里蹲”成员,有辆属于自己的小车车用来接娃上下学、超市买菜等实在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了。驾照拿到手就兴冲冲地跑到离家最近的东风本田4s店提车了。 【用车里程】 因为是新手平时不怎么敢开,马上到3个月首保时间了才不到700公里,哈哈! 【内饰做工】 广大网友都在吐槽它的内饰比较吃藕又土塑料感强…,中规中矩的设计比较保守,个人觉得还可以,皮织一体的座椅设计也比较大方,这个就是各花入各眼吧。 【空间感受】 这台车销量好的原因恐怕就是空间设计比较合理吧!虽然是紧凑型suv,但不得说空间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后排坐三人的话一点不觉得拥挤,而且后排座椅的魔术设计更是让整台车的储备空间加大了不少。 【隔音舒适性】 隔音降噪方面处理的一般,平时市区开车溜达时都是靠听广播降噪的。另外底盘减震效果稍硬一些,适合在路况好的地方行驶。 【能耗情况】 日系车主打的就是省油。目前行驶了680多公里,又赶上夏季开车需要打开空调油耗现在是7.7,对于新手来说已经很知足了,相信随着驾驶技术的成熟油耗也会有所下降的。 【用车成本】 第一年保险4243元,提车后3个月加油3次共900块钱,折合一年需要3600的燃油费用,还有每年的保养费用,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保守来说一年的养车成本大约1w到1w2之间吧! 【优点】 1:最满意的就是它的外观设计,线条流畅,时尚动感又不失大气。 2:油耗低,今年油价上涨的厉害,但是这款车子的油耗不会让我心疼油钱。 【缺点】 1:减震效果不好,一遇到减速带车速在30码以内还是震感强烈。 2:雨刷器喷水时出水少,刚开始以为都这样,后来无意中发现家里的其他车雨刷器喷水时水柱很大,不像我的xrv喷水时又细又少。 3:1.5L的加速时感觉不到动力,就是有点肉,后悔当时为啥不加点钱买辆1.5T的。 【个人用车感受】 买车马上三个月了,从一开始上车后小心翼翼、畏手畏脚不敢乱动,到现在对我的小车车操作起来熟练到游刃有余,估计是新手车友们都有过的经历吧! 车子刚买回来时出门时车多的地方不敢去,怕被堵。停车时从慢慢的倒车入库还没倒进去车位被抢到现在的直接车头入库抢车位,就,很有成就感😂 。刚买车不到一个月倒车入库时抵墙上刮掉了一点漆面,当时心疼的不得了,老公劝我说车子买来是为人服务的,不要把它看的太重,刮刮蹭蹭的都是常事…,顿时心里面豁然开朗,所以一直没补漆,等以后再说。行驶起来方向盘在我手里操纵起来也感觉越来越轻松,音响效果也很带感。油耗方面从一开始的8.1到最近的7.7让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很行,总之就是越是放开手脚轻松无压力的开车越是能感觉到我的小车车的香。希望和我一样的新手小伙伴们都能在驾驶过程中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满足感! 最后感谢圈主谈心的推荐
#用车感受一,选买准备 今年年初和家里人沟通还是买辆车比较方便,所以从4月份就开始了选车之旅。原来对汽车可以说不感兴趣,这次买车着实让我学到了不少。 一开始就在网上看,来来回回还是在懂车帝浏览更舒服一些,毕竟类别全面介绍清晰。因为我哥买的是别克,自然也建议我买,厚实安全系数高。所以一开始就看的就是别克,因为考虑到总会一家人出行,我对汽车选定就是suv,不考虑轿车了。 价格吗,准备买个20w左右就可以了,毕竟平时也就是上下班自己开。网上看了很多,别克的昂科威s,本田cr-v,rav4,福特的evos,比亚迪宋plus。。。。。 说实话真的看的头都大了,各有各的优势点,谁都想买个最适合自己的车,但仅仅是外表、用料、内饰、辅助驾驶功能等一系列知识,就让人眼花缭乱了。 二,选买过程 因为首选别克,所以第一次就去了我家附近(合肥)别克的4s店,或许是我表现购车的欲望不够强烈吧,销售感觉你爱买不买的,就不怎么介绍,也谈不上什么服务,一股子死气沉沉的感觉,顾客体验不好。后面去了福特的店,正好在旁边,销售人员就很热情,一边问一边介绍,还热情带你上车体验,说实话心动过,但是一方面价格超出了我的预算,另一方面销量太低了。 后面陆陆续续去看了crv, rav4,比亚迪宋plus,星途的4s店,感受各有千秋。说说观点吧,crv, rav4内饰真的我不能接受,太廉价了,crv外型也不好看,不接受。比亚迪宋plus说实在的我是接受的,不过没有充电车位是个麻烦事,还有等车时间太长了,最终也放弃了。 再说说别克吧,一眼就看上去昂科威S,外型动感不失霸气,内饰也大气精致,至于大家说的什么中控屏偏驾驶位,对我这种新手来说,完全没有问题,我觉的还挺好的啊。 试驾感受:说实话上手很舒服,不管是直行还是过弯,还是比较丝滑的。再说降噪效果,在我坐过的车(同级车)绝对的数一数二,不像什么crv音躁太大,怎么要甩两条街吧。 三,价格分享 这车最终实在郑州提车,因为驾驶辅助功能配置的原因,原本准备买的1.5豪华觉得不够用,颜色我也想买运动款的蓝色。最终选择,两驱智享sgs,裸车208400元,保险6500元,落地不到23w,就送了个脚垫。。。果然买的不如卖的精! 省钱与避坑建议:买车以来总结的经验,什么服务费,上牌费都是可以砍的,如果不嫌麻烦,完全可以自己搞定,百来块就行。买车总归是个大件,货比三家永远不吃亏,在自己心理价位开始砍,不怕狠。 四,空间布局与做工 前座位置很大,也很舒服,因为我的主副驾都是电动所以没得吐槽。不过通用更新款车常减配不降价是真的令人无语,大家买车的时候要看好,向销售问好他的配置有没有改变。 后座空间和后备箱,和同级车比是小了一点,我平时后座无人,带的东西也不多,所以是可以接受的。 做工还是令人满意的,用料很厚道,不是满满的塑料感,座椅皮质包裹很舒适,隔音效果真的很棒,静谧感营造的非常好。 五,动力水平与操控稳定 GS这款车运动属性很强,可谓动力随叫随到,没有什么延迟,看来发动机与9AT变速箱调教的不错,顿挫感也极少,扭力输出及时到位,高速过弯完全得心应手,高速超车更是刚劲有力,没有任何的压力。 我开车一个来月啊,感受各方面还是可以接受的,运行还是丝滑的。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还是有的,当然不要和电车轿车比起步,毕竟车的自重在这里摆着。一个月我基本上油耗踩到10个左右,看圈里车友还有5-6 个的,真是羡慕,看来我的脚法还有待进步。 六,总结 整体下来,虽然买这个车前前后后花了小半年的时间,但是结果是喜人的,我和爸妈都认为挺好看的,性价比确实高,目前来看,还没发现什么小毛病。反正第一辆车,自己是真的喜欢啊! 最后感谢圈主徽州男人的推荐!
#URV加装记录首先,我个人可能有点强迫症,本田原车12个喇叭,除了冠道顶配装齐了,其他配置的urv和冠道都只有七个喇叭。各位自行脑补,我的心情。 了补齐喇叭我起码做了近四个月的功课,下面我把总结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第一,urv升级大致有三种方案,1.重新走线,换更高品质喇叭,甚至12个喇叭全换大品牌的,(有钱可以为所欲为)。加装或者改装12个喇叭的话,这么改装至少要改8路以上功放或者DSP,否则意义不大,而且原车主动降噪没了,这个方案适合发烧级别的老板,对我,不适用,造价高不算,而且几万块的主动降噪没了,心痛,还有我也不发烧[嘻嘻]。2冠道顶配的功放是12路(其他配置都是七路的功放)重新买一个,然后补齐喇叭,价格大概在三千多左右吧,价格能承受。3.无破损对插补齐喇叭。说实话2.3两个方案是我想做的,可我不知道效果到底怎么样,一直纠结,2号方案某宝上做这种方案的有,但不多,我不知道原因,于是我只能横向比较,比比较为什么3号方案卖的人多,它和2号方案到底区别有多大,问了许多卖家,也问了些朋友,有朋友说即使只改喇叭,也会影响主动降噪,这个跟原车的7路功放有关,如果改冠道顶配十二路功放应该就不会影响主动降噪。 纠结纠结纠结。。。到底怎么改啊? 继续泡论坛,看帖子。突然论坛有一朋友的帖子点醒了我,原车喇叭功率20W左右的,是很老的型号了,如果能找到这种小功率的喇叭,主机功放在不超频工作的情况下,主动降噪应该是不会受影响。说实话论坛里提的最多的卖家是伊士音汽车音响用品,于是我便找到了他询问,当然期间也问了别的卖家,最后总结了两点1.发烧友,土豪款,不要多纠结,直接上八路或者十路功放,重新走线,换喇叭。伊士音的老板跟我说我总结的2和3这两个方案作为轻度改装,只要喇叭功率合适,改功放肯定效果有,但跟单独改喇叭升级的音效差距不大。一个几百块,一个三千多,怎么选择,自己考虑,可我还是很犹豫,选择到底在哪买,最终我还是在论坛的引导下,选择了某宝的伊士音汽车音响用品,没别的,就觉得他比较有耐心,也比较专业,而且跟我聊的时候有一个冠道买家刚下了单,既然坛子里的大神都比较认可他,我就找他吧。至少有人已经吃了第一口螃蟹了,我还怕啥呢。 改装的结果是我很满意,说实话不输几万的改装效果。 馨提示:这个车改喇叭,不做四门四轮隔音效果不会太好!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我是做了底盘装甲,底盘隔音,四门,后备箱(前面这几样做了,有低频,最后做了四轮以后低频完全消失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