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提车一周的真实感受,准备提车的兄弟们参考 【提车信息 】 1、这是家里的第二辆车,第一辆车是一款老别克,因为年份久了油耗贼高,而且各方面配置都跟不上了,所以家里急需一辆B级轿车家用。看来看去最后根据预算暂定了雅阁、凯美瑞、亚洲龙三款车,先分别说一下这三款带给我的感觉吧。 凯美瑞的价格比亚洲龙低一些,然后配置却高一些,这个说来也很奇怪的,但是开下来之后感觉凯美瑞的底盘调控一般,过减速带的时候驾驶位感觉很明显,主要我觉得这个前脸太紧凑了,不运动。 雅阁的感受就是动力强,1.5T的雅阁起步确实比凯美瑞、亚洲龙快很多,然后溜背的造型也深得我心,但是cvt的变速箱让我还是觉得再看看。 亚洲龙我看的是2.5排量的,这个既满足了我动力需求,变速箱也是8AT的,各方面表现在试驾过程中路噪、滤震表现都比其他两款要好(具体的下面会说),车门的厚重感、新款的车机、前脸变化,带给我的感觉都很好。 【车辆信息】 车子是2023款亚洲龙燃油2.5豪华,裸车19.86万元 落地22.60 送脚垫 行车记录仪 前后雷达等,(车友们这个价格怎么样?) 【静态感受】 1、外观:外观第一眼就是大气,近五米的车长非常符合我一个成熟男性的气质,然后新款蜂窝前脸又增加了一些运动感,比老款全市金属镀铬条看着更有年轻的味道,后备箱上面还有一个原厂的尾翼,我第一眼就觉得贴黑绝对帅,但是感觉轮毂有点小。 2、内饰:2.5有好几款内饰配色可以选,但我觉得黑色经典绝对不会错,除了把手有点老土之外,车机的屏幕都是全屏触控,扶手也都用了大面积软包,不管是不是真皮,至少不是塑料,符合这个价位。 【驾驶感受】 车子目前行驶了不到500公里,油耗是9.3L\100KM,还属于新车的状态,第一箱油都还没有烧完,所以驾驶的路况也不是很多,就针对平时市区道路驾驶而言,整体底盘调教都是家用为主,eco模式下起步很肉,完全释放不出来2.5的排量优势,所以我一般都是普通模式多一点,然后新车油耗没什么好评价的,但是我正常驾驶下绝对比以前老别克要少很多。 过一些减速带的时候,车内晃动不是很大,没有那种过坑左摇右摆的感觉,这个悬架支撑还是可以的,据说有AVS自适应悬挂,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据说是在运动模式下自动启用的。 【用车成本】 车子目前就是加油花钱,其他的都没花费,车辆赠送的有四年十万公里免费保养,之前咨询过其他车友,后续保养基本不花钱,每年就是保险费和油费,这个用车成本不是很高。 【车机点评】 新款车机在语音识别度上精确了很多,但是经常存在喊不出来的时候,在地下车库的时候信号经常断连,我一般都是手机连蓝牙、还有热点,最难受的时候不支持carplay,而且只有拆主机才能加装,很麻烦,导航、听歌都没问题,中规中矩。 【总结】 对于使用刚到一周的我来说,给这款车打八分吧,丢掉的两分因为二十多万车前后雷达还要经销店赠送!车机智能化也不是很好,跟国产车差距太大,但是满意的是三大件,所以就带来了车是开、还是用的疑问,要是追求驾驶质感,在这个价位内,亚洲龙闭眼入吧! 最后,感谢圈主的热情指导!
#用车心得#晒出我的用车心得# 截止今天,从提车3.1开始到6.17一共3个半月的时间~ 我就重新来发一篇使用心得吧~ 回顾这接近100多天时间,对塔子的适用程度,已经比当时28天写的心得时候,已经用的得心应手多了~对使用以及悦心服务也很满意~ 不过满意归满意,我还是位理性的司机小姐姐呦~所以有些需要反馈的问题,还是需要提意见, 1.蓝牙问题,有时候就站在门旁边了,车子也未感应到蓝牙,未解锁,有时候站在几米外,就解锁了,上周四(23号)就因为这情况,提示电压低,后来没电开不了门,后台数据显示,是蓝牙钥匙频繁开关导致亏电,(因为我停车的地方和我办公室很近,所以有时候上下洗手间经过车就感应到了)其实对于新车,23天就亏电,多少心里是不平衡的。 后面,有一次,也提醒亏电,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改善,因为后面我是关了蓝牙的。但是还是提示蓝牙近距离开关机,导致亏电。 2.车机问题,(3月26号)的时候遇到,中控大屏,底下一排按键都没有了,右上角账号头像那块,也没有了,ADS系统要不可用,今天(27号)晚上也是,也是显示ADS系统暂不可用,不知道什么原因,之前按键没有那个问题是,打点了下问了师傅,他们让我重启试试,后来解决了,但是这个ADS问题目前还是时灵时不灵。今天又有点提示,所以又要升级补丁了~服务态度还是认可的 3.华为系统,一开始定这车的时候,是冲着华为去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东西,并没有问界刘畅,估计和问界这亲儿子相比多少还是差那么几点意思,希望后期OTA后,可以更加棒。 4.座位问题,说不出哪里问题,总感觉这位置怎么调整都坐起来怪怪的。太前面,感觉腿伸不开,太后面,背和腰不舒服。 5·充电桩问题,设置自动开关充电口的门,到时候有时候反应不大。还是需要手动打开。 其实,近期刚更新的1.2.1版本,升级变化很多了,界面也小清新了很多,整体内容,界面,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功能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比如方向盘上的按键用处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可以接听电话,调音乐了。里面还多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那个氛围音乐也挺有意思~ 提个小建议吧~希望后期投屏可以同步使用,不要一切换就断开咯,比如我可以切换到主机的时候,想放个音乐的时候,可以同步进行~ 后面几张图是之前5月,母亲节,以及这次父亲节的送的礼物,悦心服务,~服务态度很好~希望一直保持~ 提了意见了,也替广大车友以及我自己提个小小福利吧。希望APP里或者阿维塔多出提了意见了,也提广大车友以及我自己提个小小福利吧。希望APP里或者阿维塔多出一些大量e值的活动吧,对于e值,我们真的是又爱又恨啊,每次都是用到e值时,恨太少啊,商场里的东西,层出不穷,可惜,e值不够啊,只能在那眼馋的份,没有一举拿下他的实力呀~ 好了,不早啦,仙女要早睡,才能漂漂亮亮的呀~ 各位可爱的小仙女们,帅气的小哥哥们,走过路过,看见了,千万要给我点个赞呀,谢谢谢谢~,就靠你们纤纤玉指一点啦~谢谢谢谢~???让我这帖子变成精华帖吧~谢谢谢谢~ 完结,撒花~
#宝马车机使用分享近日很多车友id8系统收到了0323.58版本的系统ota更新,有些车友却迟迟收不到,求解宝马车机系统的推送原理,怎么才能收到ota更新? 我的车辆之前23年3月有收到1122.63的ota更新,更新完1122.63后就去4s编程更新了0323.30的版本,如今一直没收到0323.58的更新,车机上搜索也显示没有新的版本,问过4s也不清楚怎么推送法,如果需要更新可以去4s编程。 而且宝马车辆控制软件my bmw app中显示的也是有bug,远程软件升级页面显示车辆已经更新了最新的系统版本1122.63,下载设置页面却显示当前软件版本为0323,前后对不上。问过客服,客服记录后有电话回访解释app更新页面显示的版本可能会跟车辆实际版本有差别,app显示以下载设置页面显示的版本为准,不会影响使用。 4s如今已经有0323.60版本,有兴趣车友可以去更新,本人已去4s更新好了。
#锐界L用车体验最近一个月真是忙到飞起。上个月为了西藏长途自驾提前把工作进度赶起来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月是忙着上牌、贴膜、车辆整备、贴拉花、办边防证、整备车辆等筹备自驾西藏的各种事,到今天为止,准备工作结束了,即将开启自驾之旅,Oh yeah! 作为锐界L混动车主,今天就讲一讲我是为啥从丰田混动车主转到锐界L混动车主的吧。我之前就说过,10多年前我就买了丰田混动车,从买车开始就一直在记录详细的用车数据,并且坚持到了十多年,所以对丰田动力分流式混动的结构原理和实际用车都算是比较了解,动力分流式混动的特性我也算是比较熟悉的。 以我个人的用车感受,丰田动力分流式的混动对车主而言,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电机辅助后加速性能比油车好,更省油,这个基本认知网友都是有的。但其实,动力分流式混动的车日常使用中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刹车片耐磨性提升,不需要清洗积碳,有电池配重轴荷分配好操控更好,火花塞耐用性提升,小电池耐用性提升,冬季低温启动性能更有优势等等,动力分流式这些优势你不成为真实车主,基本是不可能知道的。 用了十年丰田动力分流式混动车型,HEV车的优势让我在选车时对这个品类多了一份青睐,而且也回不到油车品类里了,就只能在HEV你选了。可能有人会说,插混或纯电更香,其实没有私人充电桩,要慎选插混和纯电,它们的充电便捷性和用车成本都不怎么样。 公司去年初买了辆插混PHEV车,也装了私人充电桩,纯电续航100多公里,日常市区用车基本够了,但对于我这种喜欢自驾游一年自驾上万公里的人来说,100多公里太短了,自驾游时车子长期处于匮电状态,驾驶感受特别是NVH很一般,而且油耗并不低。所以,这次选车时我就彻底放弃了插混。 因此,按照我的用车需求,中大型油电混动SUV应该比较合适,而纵观国内油混SUV市场,真的挑不出几辆。最终只能在汉兰达双擎、陆放双擎和锐界L混动之间做选择。我最终选择锐界L混动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是大马力,第二是2+2+3座椅,第三是配置,第四是性价比。 我的用车场景就是既要满足长途驾驶,又要兼顾日常需求,还要保证整个用车周期内成本最低。这就是金牛座理工男的思维,既要又要还要。很难吗?不难,HEV油电混动就满足了。说到底,油混才是最具普适性的选择,它不受气温、地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不改变用车习惯,而且还可以在用车中不知不觉为你省钱。 先说大马力混动,目前市面上HEV车型基本都是重能效轻动力的,所以匹配的混动发动机动力性都比同排量汽油发动机低,但锐界L混动不同,锐界L混动匹配的发动机就比燃油版动力性更强,再加上电机辅助,它的动力性就更突出了。零百加速7.1秒,比汉兰达陆放混动快了1秒多。加速快的车,动力储备强,加速超车并行时间短,相对就更安全。我同时用车涯和VBOX两个仪器测了我的锐界L混动零百加速,车涯是7.06秒,VBOX是7.09秒,这也验证了车厂公布锐界L混动数据的真实性。 再说说2+2+3的座椅布局。首先,锐界L的轴距2950mm,比汉兰达和陆放长了100mm,车内空间优势相对更大,我朋友试坐过这三个车,说锐界L混动的第三排确实比汉兰达和陆放更宽敞。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自驾游,所以2+2+3的座椅布局非常适合我,再加上第二排有腿托,并且能和座椅靠背形成半躺的姿势,长途驾驶累了在第二排半躺着休息一下,对缓解长途驾驶疲劳很有用。 其次就是配置方面,锐界L混动顶配的轮胎胎宽255mm,轮圈是21寸的,汉兰达和陆放都是235宽的20寸轮胎,视觉效果差了一个档次。而且科技配置方面,锐界L混动也比汉兰达和陆放更丰富,我的锐界L混动还加装了蓝智驾系统。买车以后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觉得这6000块加装太值了,它对降低驾驶疲劳程度提升安全性太有帮助了。而且,锐界L混动那个1.1米长的大屏,看起来也比汉兰达和陆放更有科技感。 除了配置,用料和做工汉兰达和陆放也是不忍直视,塑料感太明显了,虽然锐界L混动也未必就真的有多高级,但至少没太多廉价感。而且,锐界L混动顶配30.98万,加装蓝智驾后31.58万,比汉兰达双擎顶配和陆放双擎顶配便宜了3.3万和3.7万,显然锐界L混动性价比更高。 4月28日提车到现在40天了,跑了3000多公里,目前来看选择锐界L混动是完全正确的。西藏自驾之旅即日启程,这次还计划去珠峰大本营,我也会不断和大家分享一路见闻以及锐界L混动的表现,敬请关注。
#提车日记懂车分上发布过一次,现更新部分感想,主要在后部。 前提摘要: 2023年车市大混战!3月东风雪铁龙C6怒降9万! 在此环境下,买车考虑过很多,顺序:纯电,插混,纯油,油混。 买车经历:电车,插混,最先考虑买,看过比亚迪,零跑,还有其他品牌;然后试驾过比亚迪汉,车外观不错,车大豪华大气比较帅 ,内饰最强很豪华,中控车机最喜欢,大屏幕能旋转车机不卡流畅,液晶数字表盘也不错高级感强,吸睛,内饰很好,开了四驱动力猛,底盘悬架差点味道,还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架底盘材质感觉也不好,车大也比较难操控;然后是比亚迪海豹,只试了后驱,感觉车显小,桌椅短,不过底盘素质比汉稍微好不少,动力也OK,车小操控好;但是后来出了很多调侃“自然迪、筷子悬架、生锈椅,EV受限,换电技术,还有最近的常温油箱”,我不知道真假,但是这种东西遇到就是100%,没有就是假的,这个见仁见智吧。 继续讲,然后还有零跑也试驾了,23款零跑C11四驱顶配,确实外观大气,设计中规中矩还算好看那种,内饰还可以,比汉有差距比海豹好不少,这东西是设计和个人审美问题吧,空间还不错,是中型SUV的常规大小,后排放倒还是很不错空间大,容积可以,当床睡都可以了;试驾,第一次体验百公里4秒加速,起飞了,一脚地板油,人在往后压座椅,车在往前冲(汉是后试),悬架也不错,那时没细体会但是感觉驾驶位感觉不抛,23款有改进悬架;然后又去体验了22款零跑C01(试驾只有22款),感觉底盘更好,更加贴地了,舒适性更强,朋友坐旁边建议我买的C01,我当时也是决定了C01了。 然后,5月初,出了了清库存活动,零跑老款22款C01四驱顶配20出点头下地,很快啊,啪的一声我跑过去看了,下定了;然后吧,去问了物业车位问题(天真的问了滴滴司机说租的车位也能装充电桩),然后车位不固定,没办法,然后家里还有车位,一般都给装,虽然但是吧,家里老一辈思想观念问题吧,不给装,逼的没办法了,只能退了电车。 再然后吧,又去看插混行情,研究发现,插混可以当油车开,虽然但是吧,你可以亏电状态去开,但是根据厂家指导吧,插混也是要一周最低充电一次的,不然对电池很不友好;虽然可以去外面充电桩一个星期一次去充电,但是吧,买个车吧自己搞麻烦了不是养了个大爷吗?又推翻了一个选项。 接下来是纯油,看奥迪啊A4L,确实品牌力还是很强,试驾一通感觉也不错,感觉加速还是点顿挫,但是吧,低配很多东西不给(后排出风口都没有),然后后排中间隆起太高了,价格3月份的时候也是比较高;然后是看了吉利星越L,长安那款紧凑型SUV,日产天籁,本田雅阁,一通都试了一遍,当时还没发现问题感觉也比较难选。 后来吧,有朋友说他的车最近发现有个叫颗粒捕捉器的玩意,让他的车动力差,油耗变得更加高了;这里提醒我不能买这类型的车,至少我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然后吧,我又追求动力,那一般都是油车带的T的涡轮增压,那这个东西基本上又带颗粒捕捉器,而且涡轮增压又有积碳问题(4-5年左右)这2个问题叠加一起,解开了为什么有些车开个4-5年就动力差,响应慢,油耗高的疑惑。 看到这里,然后又有疑问 那怎么样动力好又没有以上问题呢,答案是自然吸气加电机混动,当然这个动力还是没有高功2.0T牛,但是在2.0l和2.5l自吸之上! 最后选择22款凯美瑞混动豪华,也不是完美车,前面已经写了前因后果,不在复述,下面再写一下这款车的个人具体感受,外观方面,感觉前嘴大进气珊和流线很不错,中规中矩,保留了家族式设计,豪华气息拉满,颜色方面个人喜欢黑色,成熟稳重,车尾灯是常规后尾还不错,轮毂是18寸大轮毂,很好看,运动时尚,越看越喜欢;头部空间尚可,本人175身高坐起来不觉得矮,前后座椅位置一样,前后排腿部空间都可以中规中矩,三大件不用多说,耐不耐用市场说话,保有量大,驾驶感受较好,操控较好,底盘悬架调教较好(前麦弗逊式后双插臂),动力比较好了(油车里),加速方面即使是地板油加速还是很平顺,辅助系统还不错(车道保持,车道偏移,抬头显示好用等等),油混省油,空调猛,后尾箱自动起弹等;缺点:内饰丑,那个y字分叉巨丑,内饰材质一般,座椅真皮皮革混搭,其他位置一般,音效一般,胎噪明显,地板油发动机很吵,座椅偏硬舒适度一般等。 PS:以上观点均为个人主观感受,如有不对,以你为准。 另外,用涡轮增压也不用焦虑,这个用钱能解决的,清积碳,换颗粒捕捉器就行了,主要就是勤保养,颗粒捕捉器位置靠发动机,多跑高速度融积碳,用好油。 感谢凯美瑞圈主叶言12345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