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sonfly:多了个变速箱,就和多了个爹一样,天天伺候,还容易坏,就图它高速能比増程百公里节省一升油???你一年能跑一万公里高速也就比増程省100升油,800块,还不够变速箱保养维修费 増程简单可靠耐用,技术非常成熟,聪明人的选择 对于在固定工作场所的工薪阶层,增程车在一年的周期是比插混省油的,省油钱电钱总和的钱。 在市区内,基本是低速,都是纯电模式行驶,费用相同。 在城郊或城市快速路,都可以纯电模式行驶,费用相同。 在高速路上,最能体现增程比插混差距的场景。 举例说明。 零跑c11增程285公里车型,亏电油耗网友实测9升百公里。实测增程器启动前可行驶160公里。 零跑c11没有插混车,用别的插混车对比有车重风阻系数三电水平等等差异,恐怕也不好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就假设零跑c11改成了插混纯电143公里,实测80公里。插混比增程节油10%,插混百公里油耗8.1升,按8升计算。目前20万以下插混纯电标称行驶里程最高150公里。 现在两车同时在高速上行驶,行驶80公里后,插混车开始燃油行驶,增程继续纯电行驶。行驶80公里插混增程耗电耗油是相同的。行驶到160公里,插混增程都燃油。 从80公里到160公里之间的80公里,增程车耗电20度,电钱约10元,买7元多的燃油可买1.4升。插混车耗油6.4升。增程车比插混车节油5升。 继续行驶500公里,插混百公里油耗比增程节油1升,插混才和增程车耗油持平。 所以,按照此例子,660公里以内,增程车比插混车是省油的省钱的。 660公里高速至少要6个小时,期间如果吃饭时都充电,几乎相当于重新开始,那么至少1000公里高速增程都比插混省油。1000公里几乎是一个人的极限了。 所以最后的结论,由于增程车有大电池的优势,即使在高速上也不比插混费油。
#提车日记超出预期。也许是因为之前开的是美式车,所以没想到操控带了的快乐能到这个程度,这还只是5系这种偏舒适的调教。 果然,宝马让操控调教变成了艺术。相比之下,外观和内饰的一些不满意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轿车作为有运动属性的工具,主要是拿来开的(不喜欢运动这个东西的人除外),内饰看久了会烦,太多智能配置也会沦为伪需求。相反,宝马保留了大量实体按键,并且是真的会经常用到的那种,从按钮的起伏大小和手感,以及布局,全部是为驾驶者而设计的,比如音量旋钮细,方便快速大幅度调节音量;空调旋钮粗,适合微调温度;再比如车门和扶手箱都有平整面可以放置两侧胳膊,且距离正好满足双手握方向盘,不影响驾驶的同时提供舒适之称;再比如档把的造型手感与旁边实体大旋钮的按键位置设计,不经历不停的迭代与反复推敲无法形成这样的结果。还有太多就不举例了,开过的人都很熟悉,没开过网上也都罗列了很多年了。 如果之前没get过家用舒适与驾驶感的平衡,那么宝马5系是你绕不过去的,特别是喜欢驾驶感喜欢开车的朋友,长时间愉悦的驾驶体验,才是快乐的源泉,宝马值得你体验,它也确实做到了。如同所有伟大的产品一样,宝马不一定非常华丽,也不一定有紧跟时尚新潮,但言之有物,没有废笔,扎实的很,开车真的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感觉真的物超所值。 总结完了,再补几句题外话: 【购车经历】 本来听说马上要出新的换代5系,外形图我还能接受,想再等等。我相信设计师给出的即便刚开始不适应,也是有他领先的设计语言的。 但当知道新5系鸡腿档被取消的时候,就立马决定不等了。因为还是喜欢传统汽车的盲操。比如,突然决定超车,想换s档,不用看,瞬间拨动档杆,马上就可以准备超车了。但按键式的就要摸半天,甚至还要去看一眼。这个在平时普通路况还不是很重要,但如果车况复杂时,就能体会到这种盲操流畅性所带来的安全感和信心了。 决定要提车之前,谨慎起见还是试驾了一下e级和A6。e级视觉设计确实精致有高级感,但他的设计都是体现在尊贵质感上,和驾驶关系不太大,而且试驾完确实变速箱和底盘转向什么的也没留下任何印象,感觉没和其他C级车有本质差别。 A6也试驾了,外形虽然看腻了但依然是我喜欢的类型,底盘质感很高级,烂路感觉不错,但总是觉得油门响应和操控感不细腻,确实和朋友们评价都一样。 老婆坐了后排,觉得5系竟然意外坐着最舒服,这个很主观,但无所谓了。她喜欢坐,我既然喜欢操控,那就不管其他的短板了。 当然电车类也试过,还试过一台朋友的model X,我比较保守,是有点不习惯,还有就是是不信任。除了那个翅膀门,其他真的没什么印象了。也许未来会适应吧,那就看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了,这个不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喜欢运动你就离不开操控,不管是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开车,五感与肢体的配合带来的律动享受,这个是永恒的。虽然没有玩跑车下赛道的精力和财力,但也还是要开一下家用宝马的。 【动力表现】 油门跟脚,你松他就收,你使暗劲它就冲,而且能感受到你微妙的力度变化,确实聪明,背后是技术经验。什么是核心价值,这个就是。整体动力的话,2.0t的250马力大家都很熟,也没什么说的。 D档低速几乎无顿挫,S档低速偶而有闯动,但一般堵车路况也不会用S档。 最值得讨论的一点很有趣。经多次测试,sport模式+S档是有效果叠加的,虽然不明显。sport模式除方向盘更沉更紧,主要是集中在油门响应和给油迅猛,理论上也会改变换档逻辑。但如果在sport模式下,再选S档,确实会又感觉更加灵敏一点。这个不知道其他朋友有没有感觉到,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空间表现】 轻度露营都绝对够用,日常就更不用说了。二排的话它的宽敞不是腿部空间的绝对值有多大,而是座椅角度和造型体感带给你空间很大的感觉,5系为了家庭使用场景确实用心了。 【提车价格】 2023版530尊享运动。裸车42.5,落地49,送普通包围脚垫,后备箱垫,行车记录仪,普通贴膜,普通镀晶。送5年无限次保养,机油机滤空滤可以延长到8年。
#摩托车改装笔记首先,23款的ct250个人认为比21款的好看,虽然配置上没有什么大变化,我就说下我自己装的配件。1.行车记录仪就用原车的吧,虽然各大车友都知道原车的行车记录仪不怎样,但是总比没有的强,而且买一个行车记录仪也不便宜。2.最多人改的之一就是风挡,200多块我买了一个天飞仕的风挡(高度73),本人身高170多一点,风刚好从头顶过,下小雨的时候上半身还真是能挡下雨水,注意一下就是21款和23款的风挡是不通用的,购买时候要问清楚。3.也是最多人改的之一就是前置倒后镜,好多车友问前置倒后镜会不会挡视野,答案就是会,不过对比21款的前置倒后镜,我觉得挡视野就比21款好一点,个人可惜接受。最主要就是前置倒后镜后车子看起来帅多了,我用的是蓝光大镜片,各位就别省那几块钱了,蓝光作用就是不怕车后远光灯,作用挺大的。4.拓展杆,为了更好装多一点配件,拓展杆必备要装的,我选的是金色来搭配我的黑金。5.手机导航支架,这是出车必备的了,我就将就一下带减震的手机支架就算了。6.水杯支架,这个出车搞瓶饮料上去就不怕口渴了,随手就能拿得到,装在平衡杆上位置喜欢怎样调都行。7.尾箱,在之前的车上拆过来的,途者的50升,这容量妥妥的,管你什么头盔直接放下去,就不怕头盔丢了。8.等618买个胎压监测,这东西说实话真的对自己好对车也好,胎压够不够一看就知道,而且有东西扎胎了你也可以通过看胎压来分辨。好了,以上就是我的改装,写得不好还请大佬们多多包含。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车是好车。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用车感受🙋🏻♂️情况介绍 快要4年了。里程6.8万。跑高速和高架居多。 高速巡航简直太舒服了。没有什么问题。总体非常好 🗒 真实感受 最大的优点 静谧隔音好。油耗还行 不比德系高多少。 驾驶感受还行 视野不是很好。车子太大 不太好开。后备箱太大了。 🔎 槽点反馈 车机偶尔会出问题。车子太长 ✏️ 独家秘籍 认真保养。按照保养手册来。 别乱来。别加项目。 🔧保养分享 机油一定用gm dexons gen2认证的30的油。我是一直美孚 基本上5000一换 机滤要用原厂或者曼。 5000公里加一瓶tcp清洁剂。 变速箱油 尽量4万内换。重力就好 别用循环 不是循环不好是容易污染。油一定要符合通用认证的要求。原厂的不是很好。最最重要的 不要加多。不要加多。要在热车90度的时候观察油液口。据我所了解到的几乎所有的店包括4S店都是把油加多。车子都是被这帮人搞坏的。他们意识里就是反正加多了没事 实际上加多了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还有一点 一定要换原厂的空滤。很多人觉得原厂贵 就随便换了山寨货。对发动机伤害很大。 原厂的空滤大家对比下就知道 那确实是值那个价。这个千万不能省。
#用车感受【用车情况介绍】 本人用车基本上都是深圳东莞广州等地通勤走走客户,我是做充电桩维护维修的,经常去现场给客户处理问题,用车比较频繁。 目前行驶了12952公里,综合油耗7.9,可能由于驾驶比较暴力,油耗稍微高点,车友群里面跑几千公里油耗六点几的,五点几,六点几的油耗我也可以跑,就是龟速一点国道80左右的速度跑五点几六点几,我高速和市区各一半,深圳堵车严重。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 【车辆介绍】 我这车是星迈罗RS锋潮版蓝色,去年10月份购入,当时优惠完后落地15.8,深圳安骅骅通雪佛兰4S店,深圳这种地方本来就没什么优惠广东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毕竟深圳市电动车的天下。当时试驾了日系德系同级别,日系皮薄噪音大动力差,逍客荣放锋兰达直接淘汰掉,德系探岳探戈试驾了还不错然后待定了。因为预算就15W左右也只能看这个价位,在此之前也一直在懂车帝APP上看了很多博主讲解星迈罗的视频,也蛮喜欢,最后试驾的星迈罗,看见现车就眼前一亮,试驾过后感觉之前试驾那些车都无爱了,各方面都喜欢,特别是它的TD环域音响音响效果我很满意,媳妇也说不错,都喜欢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订喽! 【空间感受】 本人1.75座椅调最低头顶一拳多,每个人开车坐姿不一样,我喜欢像开轿车那样躺着一点开,后排空间也足够,2700的轴距,不是虚假数字,车身虽然看着矮,后排我朋友1.9坐进去刚好顶头,你们那些1.7左右的就别担心后排空间问题了,后排地下纯平,坐三个人妥妥的,后备箱也够用,后排放倒可以拉洗衣机冰箱什么的。四条马牌UC6轮胎225/55/R18配合低趴厚实的车身,看起来就是那种美系肌肉的感觉,高速稳,风噪胎噪也还控制得不错。星迈罗内饰方面不能说很差,但也不是很好,毕竟同级别除了国产车给的内饰让人满意之外,同级别的合资车都差不多。多年老旧的内饰也改了,10.25寸双联屏,这内饰不差啊,很有科技感啊,别人都是一台大彩电,这是双联屏啊两台大彩电啊。逍客那内饰简直不堪入目,一个月能卖八九千台,内饰是问题吗?情怀情怀,车机嘛我没遇到过什么问题,好像就断过一次网,车窗升降问题我也没遇到,总体来说我这台车目前啥问题没遇到,奇迹!在车友群主的努力公关下,找到了在车机上安装第三方软件的方法,安装了高德地图,QQ音乐,酷狗音乐等!喜欢什么装什么,车机每年100G流量,随便用,舒服! 【安全配置】 自动驻车,用过的都知道,舒服。主动刹车,在开车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得个提示或者电脑判定主动刹车预防追尾事故和行人通过来不及预判等,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跑高速适用与长时间集中开车容易走神车道偏离系统予以提示,搭配安吉星,远程启动,安吉星事故自动报警功能,我相信通用的车主应该都了解过吧?希望你们一辈子用不到这个功能,雪佛兰懂的人都懂。车身厚实,硬,车身强度高,重要的车身部位76%的超高强度钢,硬不硬?整车安全配置丰富。 【动态感受】 起步平顺,动力强劲,7.9秒破百,阿凡达1.5T四缸发动机噪音小,184马力250扭矩,搭配钢链式CVT变速箱,随便踩,动力总成首任车主8年16万公里质保,还担心踩坏吗? 市区道路,我是在深圳,市区出行比较堵车,CVT平顺起步不会像AT双离合那样迟钝或者换挡顿挫的情况,自动驻车开着,很舒服。高速的话100以后提速也是很积极的,100-140亲测6秒左右,高速稳,据说有人开到211 也很稳,我不敢试,我一般就压着速度跑140左右,提倡安全驾驶!高速油耗在7.0左右。国道郊区路段,这种路段是这车的强项,国道油耗可以跑到五点几,国道弯道也稳,国道那种弯我都不带刹车的,一箱油50升,跑800公里左右亮灯,亲测油耗5.8,国道相当省油。坑洼路段,比如说我老家贵州山卡卡那种坑洼的水泥路,这车就没那么舒服了,前排还不错没那么颠,后排就不乐观了,毕竟是板悬,又是偏运动调教,是硬了点。 【总体感受】 从车友群和各车主反馈的问题来看,满分十分给这车打个8分吧,2分是被车机扣的,车机确实有点傻,但是也还能接受,毕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它没让我失望,反而越来越喜欢,可能是一种情怀,也可以说是一种喜爱! 以上观点都是出自于个人,不喜勿喷,仅供参考,如有写得不到位的欢迎补充,欢迎指点,交流! 感谢圈主@“取个名字太难了”推荐加精
#捷豹XFL报价分享4月3日定 2023款捷豹XFL 250P运动 黑外棕内 30全包《商业+税》+4800英之宝+5500终身机油 贷款15万5年 可以提前还款 感觉英之宝音响 都是标配了 +4800是套路 5500终身机油每次要出工时费和机滤钱有点是套路 大家觉得贵吗 联系好多家捷豹22款29.4全款落地 上当地牌3个月平移走 贵了1.6感觉多了音响和机油 也还可以
#我的保养日记车辆基本状况: 我的是1.5T尊贵猎户银。我是22年12月28日付的款,23年1月1日提的车。3月12日去做的首保,首保时开了有1800公里。基本上高速和市区对半吧,仪表盘显示的平均油耗为百公里7.3左右。 顺便说一句,油耗我基本上没咋看过,毕竟买了油车,再关注油耗多少,岂不是多此一举🤣 🔧保养过程分享: 1.保养前提: 在2月28日,就有短信提示我该进行保养了。我本来想的是到3月26日再去做保养。但是由于3月初开车途中,突然显示右前轮轮胎系统故障,我以为车胎扎住了,下车观察后发现没有,最后和4s店联系,说有可能是轮胎传感器坏了。让我去检查下才能确定。我就想着去检查轮胎系统故障的同时顺便提前把首保做了。 2.保养预约和接待: 我是在南阳买的车,但是现在用车是在郑州,不方便去购车的地方保养,所以只能异地保养了,还好吉利送的保养是全国都可以使用的通用保养,于是就约了一个家附近的4s店。直接在吉利汽车APP预约,输入车辆信息,用车时间和里程信息等选项,选择保养顾问,确认到店时间。然后按照预约的时间过去就可以。到了4s店后,整个接代过程还是比较方便的,售后经理指引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然后进行登记行驶证并确认需要保养的内容,填写保养单信息,随后售后经理把主驾驶座位和方向盘套上一层保护膜,等待进厂保养。 3.保养项目和费用: 再次说一遍首保0费用,0费用!!!不仅不掏钱,还能蹭顿饭🤪。 在车辆进厂后,售后经理打电话给我让我到前台对我的信息进行再一次的确认,也有问我要不要添加发动机清洗以及发动机护板等收费项目。但是仅仅就问了我一下,我说暂时不需要,直接保养就可以了,随后就没有过多推销,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保养的项目有:滤芯更换,机油更换。个别批次的车会有后门打胶这个项目。 ❶打胶:我的车经系统查询后显示不用打胶! ❷车机升级:我当时保养时没有升级,是到随后的周末换胎压传感器的时候,对车机进行了升级(版本为12B8)。 ❸机油更换:我是1.5T的车型。1.5T车型更换的机油为一瓶4升的sp机油。机油切记要看清给你换的是哪种机油,下面我会详细说! ❹滤芯:所有车型都是统一,这个没有什么区别。 ❺胎压传感器:由于胎压传感器故障,右前胎不显示胎压,师傅也对4个轮胎的胎压进行了检查和调整,也和我进行了沟通,说4个轮胎都没有问题,并把车胎的胎压都重新进行调整到250kpa左右。随后保养的师傅先把车胎卸下后,扒开轮胎对胎压传感器进行检查,随后用电脑连接到车机系统对车辆进行检查,对整个车胎的胎压传感器系统进行数据读取,并进行拍照截图上传到厂家,来根据读取的数据进行订货。差不多一星期到货,售后经理通知我去店里进行更换。 以上1到4项便是我此次保养项目,等保养结束后,在4s店又蹭了次免费洗车。 首保注意事项: 1.首先是机油这个问题,有些车友会分不清自己的车到底加哪种机油。因为有之前2个车友就加错机油了。我给大家说下1.5T车型加的是“壳牌超级全合成发动机油0W-20 API SP”一瓶4L装(有黑桶和金桶的,这两种是一样的) 2.0T车型加的是“壳牌超级全合成发动机油0W-20 SN”一瓶4L装和两小瓶1L装。大家保养的时候请注意自己加的机油是否正确! 2.一切收费的项目都不要搞,除非自己有需要!如果自己想要加发动机护板的话,可以在首保的时候装,应该是300多块钱,我忘记了,发动机清洗是100多块钱。 3.保养耗时和感受:我应该是快11点到的,登记信息,到结束是12点半左右,中间蹭了一顿饭。休息室是透明玻璃的,可以直接看到车间工作的,售后经理也给我说了,当车开始保养时,可以直接去车间观看。保养的时候也和师傅在进行沟通,也有在拍照,师傅也很好,有问题问他,手里活不停,还一直给我解答。 4.胎压传感器由于当时没有货,需要订货。我就下星期又去了趟4s店把胎压传感器更换了,并且把车机系统升级。 首保后一周的用车感受: 1.首保结束后,普遍车友都有感受到油耗有明显增高,我也确实有发现,刚保养完油耗比没保养前油耗高,这个需要磨合,我基本上磨合了一星期后,油耗慢慢的降了下来后,油耗基本上和保养前的油耗大差不差,所以说还得有个磨合期。 2.车机的话,更新完后,小计里程会清零。大家可以注意下。 3.更新完车机,驾驶模式又开始从设定好的舒适模式自动变成智能模式,驾驶模式需要自己重新设置好,进行更改固定。 4.开机的话刚更新完会稍微有卡顿,到车机主页面后,随后进行语音控制,地图导航,歌曲播放这些都是没有卡顿,反应很灵敏。 最后还是想问问吉利:什么时候能把车机系统大更新一次以及高德地图更新到最新版本就对得起8155的芯片了。 以上就是我首保的感受,感谢圈主老王的推荐!
#摩托精华提车作业入坑2年,第一辆车贝纳利150街车。因为骑车在去年出过事故额,导致出现前刹框量。就准备换一辆摩托车,个人比较喜欢拉力车。看了几款拉力车,如贝纳利金鹏502,但是考虑五百多斤的车重是在难以驾驭。本田猛鸷190X,颜值和性价比都很不高,但想到单缸机的震动,还是放弃。本田CB400X、川崎异兽300X拉力里面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合资和大贸,但由于预算不足,只能放弃。一直对豪爵铃木DL250感兴趣,对于网上评价的车重和动力不足很犹豫。经过综合考虑和预算限制,最后选择呼声最高的DL250。 提车后骑行40公里从车行到家,一点没感觉累,坐姿很舒服。铃木双缸的声音很浑厚。转速快到六千左右会有震动,超过七千就会好些。我是在北京买的这款车。车子+交强+购置税+商业险(盗抢险)+基础配件3.6万左右。回家后加装护杠650,HFK记录仪2100,科惟途胎压监测400+,GIVI油箱包500+,透镜射灯300+,飞机灯200,手机支架200,水杯架79,护杠包118×2,导航支架168,尾箱灯100+。 目前骑行2500公里,自己更换过两次机油机滤。机油用的是豪爵铃木原厂,买车送了4瓶,自己网购是140两瓶(1.2升+1升),换机滤需要2.4升,不换机滤只需2瓶也就是2.2升刚好。 这车改装适配件很多,选择性广,价格也不贵。骑行姿势相对舒适,近郊往返600公里,腰略有些酸胀。外观选择了纯黑色,简洁沉稳。鸟嘴搭配V-Strom字样辨识度高。我买的三箱版,也是想着原厂三箱更省事儿,装载其实还可以,日常骑行不带箱,近郊一个人装备足够放了。坐高795mm,一般身高170cm完全可以驾驭。高速一箱油300+公里,下道骑行500左右。转速超5000转会开始有震动感。 总体来说选择这款车的原因比较看重质量,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看重保有量,日常维护简单。三万左右拉力首选,性价比高。当然也可以接受动力不足,车重等缺点。以上为提车75天小结,大家有其他用车加装的好物件儿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