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用车心得 21年2月登记结婚然后去跟老婆去看车,一直想尝试混合动力的汽车,看了CRV和荣放。其实心中理想是汉兰达的,奈何没有混合动力。然后最后选了2.5的丰田混合动力,之后就是为了钛晶灰要等到五一之后才能提车,临近提车汉兰达又出了混动车型,当时我是很想放弃5000订金的,但是老婆不愿意,最后就如期提了混动荣放。当时下地是25.5,免息贷款95000,不要白不要还是做了。 用车环境、驾驶习惯 单位上班,家离单位单程在3KM。每天在6-7公里左右吧。由于写字楼集中区域所以塞车时间比较多的。车刚刚满2年,走了32000公里,刚买车的时候经常去钓鱼所以里程数我感觉都比较多,因为疫情不能外出,基本上都在市内跑。驾驶习惯没什么特别,该快速的路段都没有低速走,从来没有什么说什么脚法之类的。油耗维持在5.3左右,但是最近可能天气太热的原因 油耗接近6 动力提速+操控+转向感受分享 。 当初在丰田试驾的时候,就是试驾这款2.5混动四驱,运动模式,起步深油门轮胎都打滑,那一种推背感,我都已经爱上了,因为低速起步电机介入的原因吧,低速的时候动力说来就来,这个是我最喜欢的 。还有就是丰田的那个“风油肽”方向盘很轻很舒服,因为家里的几台车都是装了一整套的那种加固件,这个荣放也不例外,所以车子未上牌我都已经装了一台加固件,所以转向,高速变道,调头的感觉都比较好,也没有什么感觉素车前后的太大区别吧,后来车友也有几个加装了后说底盘结实,感觉有点用处吧。 外观感受,配置内饰做工 这一代荣放的外形,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带书包的上上代很经典,但是这代还是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尤其他搭配的四个黑色轮子。但是配置来说我总觉得丰田很抠,基础的配置他不会缺,但是他也不会给多一个你。像并道辅助,抬头显示之类的他就是不给,内饰方面依旧塑料感满满的,但是修理店朋友说的,两田是最好拆装的,而且拆了卡扣基本上都能装回去这个是最好的。当时埋线行车记录仪的时候修理店朋友说的。 空间乘坐及后备箱等储物空间描述感受分享。 因为装了一个儿童座椅,所以目前车是能坐四个人比较舒服合适。今年3月份去了趟福建旅游一直往回玩,经过漳州,潮州,汕头,汕尾回到东莞。一家三口,两大一小。应该小孩子嘛,带了很多厚薄衣服,被子,电饭锅,奶瓶消毒器,热水壶还有一些露营的凳子 桌子之类的。全部放在后尾箱,够放,我还能看车内的后视镜呢,他的尾箱的储物空间我是很满意的,而且不占用前排的腿部空间。我老婆和女儿坐在第二排,把副驾驶的位置调到最前面,二排的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车机功能分享 舒适性+隔音感受、 车机是我最想吐槽的,虽然他有内置导航,当时说是说送一年的流量,但是车现在是足2年了,导航还是有流量能看到实时道路情况,但是没有cailife carplay。最气的是最低配的车型居然有!为什么呢?如果要加装就要加一个模块,感觉问题不大,但是就是觉得很不爽。原车的导航定位延迟,路口不准,真的很鸡肋,平时我打开基本上都是看看道路是否拥堵。这个车的底盘比较高,所以视野来说算广了,但是隔音就懒得一逼,尤其现在才开两年的车,高速上漏风,和玻璃抖动问题。很多车友都有我估计是通病了都。 油耗 保养、维修次数花费 +用车成本感受分享 从提车到现在就加装了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后轮眉的挡板印象中几十块不到一百吧,一共保养了4次,头两次是4S店送的,就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我自己后面再淘宝上买了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更换,在外面汽修店也是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花费在480)。早两天在4S利用积分做了一个大保养。1.清洗节气门、火嘴、缸内积碳2.更换刹车油以及刹车养护。因为是扣掉一汽丰田APP里的两万多积分一共才付了8元。算是白嫖了。每年都是人保的全包,第一年4000第二年3500今年3300.我感觉价格还是能接受的。这个价格是我一直没出过险的。 经验分享和用车建议 用车方面我倒是没什么特别小心之处,就正常使用不要太过于折腾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一般我在半年一次左右连续两缸油添加那个燃油添加剂清清积碳吧。然后车没有的功能,像carplay啊并道辅助这些功能,一开始想去加装的,后来可能热情退减就一直没有去弄,就这样子用着吧。不想太过于折腾。就是加装了一整套的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 这台车的优点就是2.5加双电机好力,说来就来。省心、视野好。除了加油也没别的事情了。每周 5下班在单位给他冲冲水洗刷一下。缺点的话就是车身太软了,提车第一个月就被美团外卖车挨了一下,没掉漆就是有一个小凹。到现在2年了,车上的小凹大大小小都有四五处了,两田在我们的思想里就是外皮薄,哈哈哈。车机鸡肋,功能像10年前的车机一样,除了收音机,蓝牙,导航就没了。总体来说荣放这个车这个价格还是挺香的 感谢圈主推荐。
#入圈打卡-上汽大众ID.6X先说我的上一台车,我的上一台车是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也就是欧洲很畅销的现代Kona EV,但是这个车在国内水土不服,当时买的时候北京最高优惠六万多,于是周五晚上坐火车到北京,周六提车一路从北京开回来,昂希诺的电池是64.5度,作为三年前六十多度的电池还是觉得续航非常扎实的,NEDC标称500公里,但是在市区不开空调经常能开到500以上,高速上能开350左右。唯一的缺点就是车子小了点,后备箱和后座空间都不是很大,长途旅行开这车最远跑过三亚,来回4000公里,日常使用都是家冲,基本体会不到用车成本,于是再买车也坚定考虑纯电。 再说卖车的原因,主要还是沪牌,之前车子不是沪牌,在上海市区通勤不方便,刚好自己也有沪牌额度,就索性换沪牌,卖车的时候还是有点恋恋不舍的,毕竟陪伴自己不到三年,开了五万公里,好在买的时候便宜,卖得时候想当于没有怎么亏。 看车:刚开始肯定是被特斯拉种草,也考虑长续航,但是价格还是有点高,就一直想看买台二手的modelY,直到有一天去特斯拉试驾,感觉Y有点颠簸,加上动能回收不能调节,我之前的昂希诺方向盘边上有个拨片,可以三档调节动能回收力度,平时自己用2档回收,基本也单踏板,但是驾驶Y时,感觉特斯拉就是我的三档模式,动能回收过强,有一种晕车的感觉,于是果断放弃了特斯拉。 后来刷手机就无意间看到ID6,感觉空间够大,续航也比较扎实,自己对合资车企的品质也比较放心,于是就开始关注ID6,去4s店试驾之后发现也不错,除了车身比以前的车长很多,需要适应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当时4s店只能优惠三万多,觉得还是有点贵,本着只要买的便宜什么车都是好车的原则,就默默关注这车。有一天突然出来一批22智享款,价格非常划算,果断第一个交了定金提车(购买过程就不提了,还算顺利),于是就很划算的拿下了这台ID6X。 作为家里两台车都是纯电的车主,家里从来没买过油车,对电车接受程度高,所以我将从一名算驾驶了四五年电车的角度说一下这个车的优缺点,希望能给其他车主一些参考: 优点: 1. 电池容量大,续航扎实。现阶段买车大家还是要看续航,在电机技术电控管理没有拉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电池容量就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加上目前的CLTC又在NEDC基础上打了大概0.89,所以看看电池容量,选一个电池大的车很重要。 2. 车子不算大,但是内部空间大。大众ID6X采用的是纯电平台,车身尺寸虽然还算大,但是不像其他中大型suv一样过于庞大,也能给人一种轻巧的感觉。但是内部空间是真的可以,第二排座椅推到最后,可以翘二郎腿。后备箱空间也足够大。 3. 底盘扎实,驾驶体验不错。毕竟是德国大厂的产品,底盘确实调教的可以,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稳,无论在高速还是市区,都有一种开起来很稳的感觉,比起昂希诺纯电用的低滚阻轮胎,id6x从急转弯,急刹车,高速驾驶上来说都更稳。车子是用来开的,安全第一,也看了之前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与ID6X车身结构一样的crozz表现不错。 4. ARHUD,这个因为之前车子没有,使用之后感觉确实不错,从过去看仪表盘到现在不需要低头,而且导航可以直接在ARHUD显示,非常方便,开错路的几率大大下降了。 5. 首任车主视频流量免费。这个还是不错的,之前的现代bluelink流量确实很贵,这次用到免费流量,腾讯视频,爱奇艺还有咪咕视频可以解决很多在外等人或者露营的视频需求。 缺点: 1. 车机系统确实不怎么时尚。和我三年前的昂希诺纯电一样,还是传统的单色图标,样子不讨人欢心,但其实功能和其他具备L2辅助驾驶的车子大差不差,我也开过别人的某国产品牌一段时间,使用的是安卓车机,视觉感受会更好一点,但是真正车机就是看视频,听歌,导航吧。当然我也在期待OTA,就像你看别人家都有,自己肯定也希望能经常有些新的功能。 2. 车子比较重,过障碍能明显感觉到颠。之前的车子1.65吨,现在的id6x2.25吨左右,过减速带能明显感觉到车子的重量,可能需要适应一下。 3. 后备箱感应开启很不灵敏。经常踢好几次都开不了,只能用手,不像别人家的感应扫腿就好了,这个差评。 总结一下,这车子就是家用奶爸车,小年轻如果追求时尚不建议买,但是家用是真的香。尤其是现在价格优惠的情况下,能买到价格实惠的,好几年充电费都省了,何乐而不为。还有,个人认为车子首先是用来开的,要考虑安全性和家人乘坐舒适性,花里胡哨的屏幕都是购车成本,有那钱买几个ipad pro不香吗。一台续航扎实,安全可靠的车应该是大部分有孩子的家庭的选择吧。 最后,这个车子没有露营模式,需要激活隐藏的露营模式,还有一些功能刷隐藏后车机会多出这个选项,很奇怪为什么车子系统里有的功能非要在国内隐藏呢。总之还是那句话,车子是用来开的,钱是很难赚的,安全是第一的。 车子已经贴了原厂卡其灰改,有需要讨论的欢迎留言。
新浪汽车出品:实拍魏牌首款MPV车型——高山DHT-PHEV
#飞凡F7提车作业换车之前一直开着家里的8代思域上下班,一直想换辆新车,这几年试驾过的油车也不少了。 在F7出价之前 购车目标是 油车:CC猎装 电车:小鹏P7i 后来家里非得让选电车只能把油车pass掉了,而小鹏呢家里又嫌说不定啥时候没了(打p7i出来小鹏销量也在涨性价比也挺高)不让选,随后F7一场发布会让我又多了一个选择 试驾与对比 借着本地车展的时候去看了看实车,试驾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就大定了一下。因为家里离体验店距离太远,销售直接开车跨区来给我试驾,家里人都试了一遍,然后和亲戚的21顶配汉做了一下对比(家里之前一直劝我买BYD),F7整个车身灵活性开起来一点不像5米的车,走土路的时候滤振非常舒服,就像裹了一层弹弹的膜,很柔和的冲击。高速60和90变道侧倾抑制的也挺不错。汉的话悬架也很舒适,但是变道时明显能感觉到车身笨重了一点,车头扎过去了,尾巴要迟钝一点才跟过去,侧倾抑制的也不好。不知道今年的冠军版底盘开起来有没有啥变化 3天最速到车 最后在4.20号下午签完了合同,第二天销售就说订单已经匹配上了,大约5.1左右就能到。结果4.23号车就到了,把销售震惊的不行,没见过这么快到车的。 提车当天出了一点小插曲,倒是很快就解决了。 提车后 🗒 真实感受 加速与底盘 5.7s的林北加速已经可以超路上绝大多数家用车了,再加上灵活的车身和不错的侧倾抑制,在高速变道和高速过弯还是很有信心的。底盘弹性十足,过坑洼路的时候缓冲很足,不会有特别生硬的颠簸,但是高速情况下遇到起伏路面,悬挂的多余回弹有点多,总得来说这底盘家用和轻微激烈驾驶还是顶得住的,后驱的110-160加速也很猛,后劲也很足。 车内舒适性 舒适性特别好,巴赫座舱挺符合我身形的,开车再也不用担心腰疼了,家人 朋友坐进来对座椅的评价也非常高。好像全车除了后尾门不是夹胶玻璃其余全是,全景玻璃在太阳下暴晒只在玻璃上比较热,车内稍微开一下空调就不热了,行驶途中全景玻璃对太阳的防晒还是非常不错的。再有NVH非常不错,高速90左右稍微有点风噪和胎噪。新车异味不重,主要是出厂铺的塑料袋有异味。 用车能耗 能耗吗,在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里电门随便踩😂(我属于怎么爽怎么开),城市通勤路程也不远,一个人开,空调22度,基本上维持在16-19左右,高速上电耗维持在20左右。跑高速20寸轮毂对续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注重续航的还是用19寸吧。最近跑的一次高速,均速在124左右,两人开空调23度,电耗在21.4左右,高速行驶80公里。20寸加66度电,高速续航是有点差了,但是在城区跑是真的帅 车内空间 我176,腿部空间和顶部空间在四个座位都挺得劲。如果主驾驶腿比较长,座椅比较靠后,主驾后面腿部空间还是有点局促的,朋友在后排坐,身高183,倒是没感觉很不舒服,建议高个还是副驾驶。后尾箱掀背空间是挺大的,装下桌板和小烧烤炉,还有折叠凳啥的出去烧烤还是绰绰有余的。 车机使用 音乐APP只有网易云和酷我,网易云还得开车载VIP要不然有的歌不能听。爱奇艺手机会员就可以,但是视频清晰度只有1080p。飞凡的车机软件属于订制的,所有软件都得等程序猿适配,可用软件少。车机流畅度还可以,语音识别也挺准确,但是车辆在倒车时,副驾驶想语音导航设置地点车机确不让用。音响中规中矩,这个价位还算可以,不是音响发烧友完全够用,导航的3D音效的确有些用处的。氛围灯如果在听音乐,随音乐律动的话光效比较弱,尤其是屏幕下和扶手箱基本看不见。 🔎 槽点反馈 因为掀背的原因,车里的后视镜视野特别小,ETC激活也只支持那么几家银行,基本都是上海的,车上不带充气泵和补胎液,还有时不时的耳压问题 车辆价格 22.99选的7k座椅包和20寸轮毂,裸车231900。提车手续费1000。保险5600。用的上汽金融贷款,利息每个月300块,如果提前还完本金利息就不用再还了。
#用车感受提车已近半年,行程不算多,刚过5000公里。全国第一批提车的车主,一开始的各种状况,特别是车机端,一度影响了我使用的心情。其中,经历了两次比较重要的升级,一次是前脸的点亮,一次是sc的上线。其中,关于车机的问题在线上的ota以及刚刚提到的两次重要升级中也陆陆续续在解决,目前整体运行还不错。 说这是两次比较重要的升级,是因为通过这两次升级,比较大地改善了首批车主的使用体验,也扭转了口碑。首先,前脸对于这款车而言非常重要,在20年第一次看到这个车的时候,就会前脸吸引,只有点亮前脸才能彰显出整车的科技感。并且,前期因为前脸不能常亮,这导致流失了一批客户,并且对于接受前脸不亮的锁车用户而言,多少有被裹挟的感觉,不舒服。点亮前脸后,整体感觉非常好,特别是夜晚的时候,跟之前相比完完全全是两台车的感觉。 至于sc的上线,说实话原本没有对sc抱有太大期望,一是没有激光雷达,也没有特斯拉在辅助驾驶领域的长期积累,硬件摆在那,感觉大概率是要上线一个初始化的辅助驾驶系统。二是从车机端的表现来看,让我从软件层面也无法完全信任。综上,此前对于sc并不看重,包括一开始联系我升级的时候我都不太愿意去。 使用一段时间,sc上线后的感受远超我的预期。首先是解决了车机端很多问题,最近开的比较多,都没感觉出现什么车机程序的问题。 重点是,虽然sc目前还是不是最终形态,但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用的辅助驾驶系统。我每天上下班路途都比较远,大多数的通勤工况是在高架路上,sc表现得非常稳,不管是白天、夜晚还是晴天、下雨,都非常稳,除了赶时间外,大多数高架路段都会交给sc接管,自己听听音乐,双手解放感觉很自在,还是能在车里感受到情绪的舒缓。 比较让我惊奇的是,sc的跟车保持得非常好,家里另有一台model y,本来以为在堵车时sc会跟特斯拉一样在跟车时有明显的顿挫感,但实际体验下来,sc非常稳,比较像人开的车,起步比较平缓,刹车时也是轻-重-轻的节奏,人坐在车里不会感受到那种顿挫,很流畅。个人对sc的感受还是很好,特别是根据官方的计划,这还不是最终版的sc,可能明年年初会推出一个更成熟的sc。对此,我也是比较期待。 顺便说说这段时间的驾驶感受,正如前端时间38号在视频的感受,这台lyriq是一台非常好开的车,在驾驶性和舒适性兼容方面做的比较好。一方面,动力还是比较强劲的,即使是单电机版,相同的路段,以前要等分两三个红绿灯才能通过,现在基本上只要等一个,每天上下班单程的通勤时间平均缩短了将近十分钟。另一方面,操控感和舒适度还是很强,不会感觉这是一台五米多的车,也没有那种船的感觉。舒适度嘛,前段时间开特斯拉比较多,这点感受还是蛮明显的…… 另外,这台车的电控做得还是蛮不错的,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基本上跑下来16kwh的水准,我开车时基本不怎么考虑降低电耗,主要以自己舒服为主,这么重的车,能做到这样还是蛮让人意外的。
提问星越L这个价格如何?可以入手吗? 最近一直在看吉利,上海的4S点跑了4、5家了,昨天去4S谈了,21款至尊全款16个w落地如何?23款两驱旗舰16.5个w怎么样?还请广大的最贵星越L车主们给个建议
提问这两天去4S谈23款昂科威PLUS 2.0二驱豪华版,怎么每家4S点都要加3500到4500的综合服务费?坐标上海,请问有购车的车友,当初是怎么谈的?有成功订车的吗?最近订车落地能到多少,谢谢了!!!
#用车感受2022.7.15 提了人生第一辆车福特锐际两驱耀享,主要家用,到目前已经行驶了11537.8公里了,整体上对还是比较满意的。 💘优点: 1.虽然不是双层夹胶,隔音效果是比较好的 2.安全性: 车身钢度1700兆帕,比起大多数的1500兆帕要强很多,还有前端防撞梁看了其他视频里面很厚实 3. 能耗分享 油耗,还是比较满意的,目前半年行驶了一万多公里,近5794公里油耗7.1L,提车之后小计里程清零过一次,所以总里程和电脑1是相差了20几公里,11515.1公里计算下来油耗是7.8L,平均油耗7.2L,我主要是上海高架路面为主,冬天不怎么开空调 4. 动力强,248马力,390多扭矩,这个也是购买它的主要原因,只要你舍得给油,它就敢跑,动力贼猛 5. 后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动调节,虽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还是给到些惊喜 💔爱车吐槽 1. 后备箱比较小,这个是真的小啊,还不如宝来 后备箱放的东西多 2. 车机不太聪明,刚开机时会卡顿,要反应好长 时间、车机的地图感觉笨笨的,给到的路线有好 多次不是最优的 3. 车子在倒车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异响,小问题还能接受,等下次保养去看看 4.降价有些狠,比我买的时候降了1万5以上,以我购买的价格可以升一个配置了,但是这个车不火也是神奇 5.低速顿挫,这个在低速升档是比较明显,个人还能接受 6. 行车电脑上面的里程数超过 5位数低位显示不出来,我图片中7.8L油耗的那张,应该是11515.1 前面少了个1,这个可能是个 bug,福特车机组出来认领了 今天刚加了二百块钱油, APP上显示68%行驶580km,后面附上的最近加油记录和表显相差不是很多。 总结: 车子也才使用了半年,也不知道后期会不会有什么其他 问题,有遇到问题的车友,评论区一起聊一聊! 整体这辆车作为家用第一辆车,目前自己的感觉还是比较推荐的! 最后附上吃爱车的靓照,车屁股不太好看,其他都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