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行驶1万公里,今天正式写写自己的感受 【提车背景】 22年11月底提的车,8月份刚买了一辆奔驰 gle,然后因为和老婆上班在两个方向,所以想到年底的时候跟她购置一辆代步车,她本来看中了X4和glc,但是X4订购周期需要等4个月左右,所以pass掉了,后面去奔驰看 glc,因为4s店离家近,骑小电驴去的,之前卖我车的销售也刚好不在店里,所以是另外的销售接待,全程没有给过一个好脸色看,说要试驾还说暂时没有车辆可以试驾,而门口却停着好几辆glc,后面扭头就走了。然后跟我老婆骑着电驴逛,她突然看到林肯的店,说进去看看,然后我们就进去了,林肯还贴心的给我们小电驴充上了电,服务确实没得说,也马上安排试驾,在车上一顿介绍,我老婆二话没说半个小时直接就交了定金,后面在懂车帝上看到武汉林肯价格方面差异蛮大,可是已经交了定金,后面就直接让4s店多送点东西,最后送了360全景,帐篷,桌子凳子,2000油卡等等一系列的小礼品。 后面因为老婆怀孕,开车比较少,10000公里基本上我开了6.7000公里,所以想写写自己的驾驶感受 提车价格 【静态感受】 配置:配置方面,在30万以下的价格,我认为是比较全面的,座椅通风加热、主驾驶记忆座椅、座椅方面皮质的看起来也很有质感,其他大大小小的功能也一应俱全。 空间/舒适度:空间方面呢,作为小型suv还是可以的,毕竟舍弃了后备箱的空间,后备箱比较小,所以后排空间也比较大,就是座椅略微短了点,后排自己坐的也比较少,但是176的身高,在后面坐着也比较舒适。 【操控】 7月个跑了1万公里,操控性方面,首先一点后程加速蛮给力的,50码以下加速有一点顿挫感,但是50以下就好了,在高速上跑到130140车身很稳,隔音效果很好。刚拿到车的时候,刹车很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很容易刹不住,但是现在已经适应了,过坎子的时候,稍微有点颠簸,但是总体操控感受还是对得起这个价位的,毕竟配置,内饰也捏在这里。 【动力能耗】 245马力,在动力方面只要你舍得给油,车速肯定上的去,动力方面没得喷,在武汉市内开车,堵车时间比较多,综合油耗在10.5个左右,当然开高速会降下来不少,但是我跑高速基本上开的gle,所以对高速的稳定油耗不太清楚 【用车成本】 目前行驶一万公里,加的95油,基本上8到10天左右得加满一箱油,一个月油费大概在1600左右,在就没有其他额外的费用,保养也都是赠送的,唯独就是换机油的时候需要花199升级黑金。 【值得推荐】 1、30万以下外观,性能,操控的suv可以首选,毕竟比较全能的比较少,而且林肯也算是个二线豪华品牌。 2、内饰豪华,外观大气,比较沉稳,大气 3、双层隔音玻璃,效果很好,110.120以上速度,凤噪也没有很大,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4、林肯的服务到位,对售后服务这块有担心的明友,可以放心的选择林肯 【吐槽缺点】 1、首先第一,自动启停功能有点鸡肋,上次都需要关掉 2、雨刷不够灵敏,同样的速率,没有雨的时候,框框的刷,有雨的时候反而比较慢,下雨过隧道的时候最明显,隧道外面刷的慢,一进隧道一顿刷,没有水了还在刷 3、异响,这个我是能够接受的,毕竟价格在这里放着,很难做到全面,只要道路不是很颠簸,车速没有达到100以上异响还是比较小的 【小结】 整个车1万公里驾驶下来,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以上所说的缺点是在我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各位想购车的车友可以参考一下,我平时商务局用车比较多,不管是开gle还是林肯,排面上都都是很大气,别人都会问我 你这林肯要40.50万吧,我说不到30万,别人都不信,所以30万以内的排面,性能,外观,内饰,服务可以放心的选择林肯。 请圈主推荐加精
#MG7有奖活动征集用车感受 : ①驾驶感受 5月18日提车 2.0T的顶配 配色为绿外绿内~~~今天刚刚好满一个月~~浅谈一下用车感受吧~目前总计里程为800公里 平均油耗10.8 常居武汉市区 这个油耗我觉得还可以接受吧 说起来各位不要太相信表显里程喔 那个是根据油耗算出来的 跑高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里程越跑越多!!废话不多说 进入正题! 首先第一直观感受是油门,这个油门非常跟脚 刚开始提车那几天真的很不习惯 261匹马力劲真的很足 感觉怠速都比其他的车要快些 有点把持不住 后来时间长了就掌握啦~ 已知动力很足 油门跟脚 自然红绿灯起步提速不会墨迹 日常市区通勤建议普通模式即可 如需超车可开启Sport运动模式或者像我一样琢磨换挡拨片(还没学出来..有空一起弹射起步??)动力方面真的很满意 这个可以直接影响我在高速超车的时间 有时候被货车压着走视野奇差 想超车速度上不去就会导致超车时间变长 尤其是单行车道只能借道超车的时候非常危险,在小7的马力加持下 我已经好几次探头-转向-提速-回车道 在5秒内一气呵成 非常舒心~~ Xmode 怎么说呢 爽 真的很爽 如果你不是社恐 打开尾排 一脚油门下去的时候 这个感觉不言而喻!! 说到油门——必须带上刹车 如众多车主诟病 这个油门前3/1部分比较软 踩下去有反应 但制动并不是很明显 如果急减速 建议多练练点刹连点会更安全一些; 座椅配色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但是感觉包裹性欠缺了一点 毕竟是主打运动型嘛 包裹性强更有感觉不是嘛~ 不过这个电动座椅和记忆座椅豪华感还是有的,熄火打开主驾驶门座椅会自己往后收 方便我们下车 进入车内坐下按下点火时 会自动设置为上一次乘坐时调节的位置 还是很舒服哒~并且记忆座椅支持两位驾驶员的保存 即使被朋友借车调了 也可以一键恢复~~然后这个座椅是支持前后以及上下的高度还有靠背倾斜度的调节的 有些小巧玲珑的妹妹开车也不用带坐垫了 很贴心~ 车身长度为4884 车头还是比较长的 视野自然也不像SUV那么宽广 而且刚接触时车感不好自然有些不自信 好在360全景影像及透明底盘让我心安了一些 可能不准 但作为参考的作用应该足够的。 小提示:如果行车过程中遇到发动机声音很大不像之前一样时 并且提速提不起来 请有限查看转速是不是呈现3800转左右并且档位显示M1 这种情况一般是档把挂挡到了手动模式 不习惯换挡拨片的朋友请迅速找机会靠边重新挂D档前行 避免长时间高速运转拖档损坏变速箱 另外一个方法是长按换挡拨片3秒会自动取消手动模式进入D档 但未验证MG7能不能用 谨慎行车 安全回家! ②仪表台感受 仪表台的大连屏以及皮革装饰的条纹看得出来还是很用心的 8155的车机也并不卡顿 只是希望官方看到后能对仪表风格进行调整或者更新多个样式 目前的仪表除了Xmode勉强好看点 普通模式真的很丑.....还有那个车机地图的版本真的该更新了 昨天又给我导进小胡同了.... ③空间感受 虽然定位的B级车 但是那些小黑子黑2700多轴距这个确实是有道理的 前排不调座椅还好 如果座椅调太后 后排乘坐感受确实不是很好 会让后面有种非常紧凑的感觉 所以车主还要迁就后排乘客 这个确实是有一点不太方便的感觉 虽然....有时候甚至连副驾驶都没人坐哈哈哈哈 前排的感受确实是很不错的 座椅可以放一百八十度 好像能解锁更多...“姿势”?后排的靠背有点立的太直了 如果能再倾一点 半躺的感觉应该会好很多头部空间上到182厘米身高左右时有点拥挤 ④后备箱 大,非常大,不然怎么叫大掀背, 感觉这都是牺牲了后排舒适度整出来的后备箱 哭死 放东西行李很方便,电动尾门也非常舒心,再也不用去扣后备箱的开关了 轻轻一按等着就好~而且还有防夹检测 如果有障碍物会停止开门或者关门 并回开/关。 ⑤保养 时间还没到,下次再谈! ⑥车门质感 出厂自带防震 安心摔门 声音很闷 不是很脆的让车主听的心疼的声音 门很重 比一般的车重。 ⑦隔音 双层夹胶玻璃+静音胎 静谧性还是很好的 比如你在车里面坐着不动 外面有人刷抖音或者不那么大声说话 是完全听不到的 高速中胎噪声会占比大一些 不过比我的mini强很多了 而且平时都有音乐开着 基本无视 ⑧油耗 吃的95 不在乎油耗 800总里程平均油耗10.8!! PS.(提车当天95加满 航空全包 整车车衣窗膜全部安排!) 麻烦圈主Tryagain8与推荐!
#改装案例不久前,凡尔赛推出了2023款,前门玻璃全系标配双层夹胶玻璃。根据官方数据,夹胶玻璃相比2021款装配的普通玻璃,可以降低3-4个分贝的噪音。虽然夹胶玻璃的降噪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还是让不少车友心动,一些等不及的车友,提前网购更换了双层夹胶玻璃,有些甚至后门也更换了双层的,应该都是像我一样爱折腾的车友。 在广大老款凡尔赛车友的呼吁下,雪铁龙商城上架了双层夹胶玻璃,并且在黑色星期五狂欢夜半价换购。相信不少车友经不住诱惑下单了吧?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跟车友们分享下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过程和费用情况。 2021款的凡尔赛,车门装配的是来自福耀的单层玻璃。商城下单的双层夹胶玻璃,店里一般没有现货,需要去店里核销订货。我是核销订货不久,就通知到货可以安装了。对双层夹胶玻璃有点小期待,于是抽了个时间去安装。 玻璃安装的第一步,是拆车门,拆掉原来的单层玻璃。拆门板,需要拧掉车门上的三个螺丝,门把手下方两颗,靠门槛那一颗。拆螺丝是简单,但这还无法拿下门板,还有拆门过程中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操作。门板下还有两个暗卡扣,需要专门的工具才能拆开。 暗卡扣在靠近门边的地方,需要专门的工具。工具是店里的技师自己做的,带一个弯钩的铁丝。从门缝伸进去,找到暗卡扣位置,勾住卡扣一拉就可以拿开卡扣,一共有两个。卡扣就是照片左下角那两个弯成一定形状的金属丝,位置是在门边两个白色塑料头的地方。打开这两个卡扣,再拔掉连接门上的几个线束插头,就可以把车门内侧门板拿下来了。 拿开车门内侧门板,可以看到一块黑色的泡沫状物体,它就很多想安装双层夹胶玻璃的车友关注的配件之一—车门密封板,也就是很多车友口中的防水膜。根据技师介绍,它可以在车门下方的排水堵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防止车门里过高水位的积水打湿车门线束。用刀片切割拿到密封板,密封板下面正对的,是车门玻璃滑轨,玻璃上下升降就靠它。下一步就是拆掉原来的单层玻璃。 拆掉门框上橡胶做的玻璃固定框,将璃沿着导轨上提,就可以拿出玻璃。接下来就是主角亮相的时候了!相比单层玻璃,双层玻璃会比单层玻璃厚一点点,但不是很明显。玻璃边缘可以明显看出玻璃是是双层的。将双层夹胶玻璃放入玻璃导轨,装回固定车门玻璃的橡胶框,进行新玻璃的运行流畅度测试。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开始装回门板的流程了。 当然,装回门板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贴上新的防水膜。很多车友问过,安装双层夹胶玻璃,是否需要自己购买防水膜。在这告诉你们,商城上的双层夹胶玻璃套装,自带防水膜,而且那么一小片防水膜,还是单独用多大的一个纸箱包装的哦。2021款凡尔赛车上安装的车门防水膜,是成都力登维生产的。双层夹胶玻璃套装里的防水膜,是武汉力登维生产的,区别只是生产厂的不同。 新的防水膜自带粘胶,撕掉外层贴上就可以了。贴的时候,一定要沿着防水膜的边缘,来回多按压几次,使其更贴合。贴完防水膜,再次调试升降开关和玻璃,就可以装回线束开关和门板了。上好螺丝,左前门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就完工了,两个技师配合,用时半个多小时。双层夹胶玻璃,跟原车一样,都是福耀生产的。 右前门玻璃的安装,跟左前门一样的流程一模一样。难点还是暗卡扣的打开,不过有工具,又知道大概位置,打开也不算难。前头的流程还是:拆内门板—去除旧防水膜—拆旧玻璃。之后就是:装新玻璃—贴新防水膜—装回车门内门板,完工!同样还是要在防水膜边缘多按压几次,增强贴合效果。当然,注意要先调试好玻璃流畅度和开关再装回哦。 至此,两个前门双层夹胶玻璃的安装都完成了,实际用时只有一个小时多点点,技师还是比较熟悉业务滴,给他们点赞。趁这次机会,我把之前更换的前挡玻璃,以及后门玻璃的膜都重新贴了。换了玻璃,贴了全车膜,没有了前门上之前为深色膜夜间视线不好而开的很丑的小三角窗,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开车的心情都有点不一样。 几点小总结:1.拆门板的难点:想自己拆车门板,唯一稍微难点的是暗卡扣的打开。它是藏在门板里看不到,需要专用工具,需要知道位置。用专用工具,勾住暗卡扣往外拉就出来了。2.关于降噪效果:更换完回来路上,我关闭了所有车窗进行了感官测试,个人感觉双层夹胶玻璃,还是有一定的降噪效果。由于没有安装前后的分贝测试对比数据,也许有心理作用的原因。但,这就是折腾的快乐!3. 关于费用:双层玻璃商城半价积分相当于¥520。更换工时费每个门¥200,各地可能有差异,我这讲不下来只能忍痛给了,合计¥920,可以接受。4. 关于贴膜:更换玻璃后,可根据需要贴玻璃膜,标雪原厂的3M玻璃膜其实还是不错,价格也不贵。 这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凡尔赛车友圈圈主支持!
#提车日记【买车背景】 老车是一辆服役了7年的凌派,因为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加上今年又刚生了二宝,一大家子人出行很不方便,就更加坚定了换车的想法。 选车整个过程也是漫长又纠结,首先确定预算在落地30w内,然后是买几座车型,考虑到家庭成员多,比较倾向于六座或者七座车型,但周边人都劝我说七座车型用的时间太少了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一直犹豫不定,我本人更倾向于中大型suv。然后就是买油车还是电车,开了这么多年油车,就想尝鲜试试电车,加上今年新能源势头很猛,就去试驾了比亚迪唐,但是家人都对唐的外观和空间不是很满意,另外还考虑了特斯拉,但小县城没有特斯拉的4s店,要看必须得去武汉也就放弃了,而且始终对电池技术缺乏信心,自己骑的小电驴上下班有里程焦虑;理想l89,没有里程焦虑,外观空间都很中意,但是超预算有点多。 油车对比了非常多,中大型suv必定绕不开汉兰达,口碑好,保值,邻居哥哥很推荐,但就是内饰感觉太老气,坐进试驾车车内那味道太上头,30大几的车配置性价比不高;然后是昂科旗和揽镜个人感觉外观内饰中庸,看了几次始终没有心动的感觉,尤其是揽镜的中控,老婆看的第一眼就是直接pass了;传祺GS8外观内饰都很喜欢,空间也很满意,无奈老婆不想考虑国产车也就放弃了(我们是支持国产品牌的,也是很希望国产品牌做大做强的);豪华品牌去看了奥迪Q3(老婆的梦中情车)、XC60和凯迪拉克XT6,要么空间太小要么超了预算,刚好锐界换代上市了就带她去看了,试乘试驾以后我们俩在外观内饰空间方面达成一致,后来又带父母去看也是很满意,夸赞这车真大气!身边有朋友是福特老车主,对福特的口碑很好。销售说有3000订车礼也就没有犹豫交了定金,然后就是等销售通知提车,选了良辰吉日6月9号提车。 【提车价格】燃油四驱至尊版,裸车268000,白色加2000,保险6000,落地场内的298000,送了全车脚垫,全车膜,行车记录仪,终身小保养。 【静态体验】外观内饰是很合我的胃口的,5米的车长,健硕的身躯,停在那别人一看就说很大气,尤其是黑白双拼色车身,气场十足。氛围灯锦上添花给人很温馨的感觉。腿托试了一下,我173的身高感觉有点施展不开,需要调整好坐姿。新车内饰刚开始有点味道,但是开了两天通风之后就闻不到了。储物空间很大,中控装小物品的位置很多,第三排放倒后基本能装下一家人的东西,对比我的老车凌派最大的提升,虽然凌派在同级别车型里空间算领先的。尾灯部分感觉要是改为贯穿式可能会更好看。燃油车用隐藏式的排气筒个人不怎么喜欢,总感觉差点那味儿。隐藏式门把手我很中意,高级感也是有的,这个见仁见智,也有很多人吐槽。 【动态体验】 提车到现在开了快1000公里,表显平均油耗从提车时的14个降到了现在的10个,高速少,只跑了100多公里,高速油耗在6个左右,市区乡村道路居多,一直都是选择的经济模式,应该还能再降一点,我对动力要求不高,超车也没压力,对我完全够用了,个人开车习惯眼观六路,预判提前松油门,利用惯性制动,尽量少踩刹车,还有就是少踩地板油,我媳妇儿开一段时间后油耗就会升高一点,估计是刹车踩得多点。 方向很准,这么大的车身转弯半径也不大,开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刹车行程比较长,比较软,急刹车会有点点头,还要慢慢适应。 ACC辅助驾驶在高速上体验了两次,制动和转向都比较精准,还是挺节省精力的,在市区试过一次,体验不是很好,绿灯的时候前车都跑老远了,自己都还没动静,不知道是不是没设置好的原因,还得再摸索一下,还有就是我胆小,网上看到太多事故了,总担心车机会突然失控,不放心把家人的安全交给机器。 【优点】223坐椅布局是亮点,兼顾出入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很多人说223不实用,但对我而言空间够大了,第二排舒适度提高了,第三排坐三个人也不感觉拥挤,坐椅的支撑也还不错,没有坐小板凳的感觉,这点在同价位同级别少有。操控好,老款锐界没开过,都在吐槽底盘减配了,我不是玩车的,也很少激烈驾驶,所以没什么感觉。车内隔音感觉不错,不过刚启动的时候发动机声音会传进来,体验不好,说是有主动降噪,但不知道是不是自动打开的,高速静谧性还是很不错的,风噪和胎噪基本都听不见。 【缺点】车机智能化方面有待优化,说实话和新势力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是封闭车机不能下载其他APP,我听音乐习惯用酷狗,偏偏车机内置的qq音乐,太别扭了,每次找个歌都快被气的吐血,反应速度中规中矩,语音识别速度比较快,识别率也还不错,但是不能控制车窗是个槽点,给我的回应就是它没学会,工程师赶快让它学会吧。另外就是360全景开启比较繁琐,需要点两下才能开启,反人类的设计,希望厂家后面能OTA升级改进。 请锐界圈主推荐加精!
#提车日记6月17号订的车。然后因为贷款还有工作走不开的原因,一直拖到今天才去4S店办手续。签字,拍照,填表格,升级。洗车。一个流程下来,大半天就过去了。总算摸到车子了。空调刚开始真的不是很给力,出风口的冷气没有感觉明显的凉意。半个小时后就好多了。虽然不是双层夹胶玻璃,隔音效果还不错。行驶中打开窗音乐听不清,关上窗就好像进入了包厢。论坛上说的跑偏由于太兴奋了,没有注意到。车机很顺滑,不知道能顺滑几天,毕竟没有实体按键,所有操作都要靠那块屏幕。 避震不硬不软,蛮好的。仪表显示油耗18.5。后来。开回家单趟油耗显示十点几。一路上转速没有超过2000,途中不知什么时候开启了车道保持,不打方向灯,压到白色虚线,方向盘就会弹手。方向盘左边的按钮按了个遍,也没搞清楚到底有没有退出来。 仪表显示每个胎的胎压都不一样,左后胎最低2.3。强迫症明天一定要去轮胎店里把它打到一样为止。 这个空调逻辑好像有问题,也可能我理解有问题,开内循环的话,它就强制到auto模式。改到手动模式之后它就退出内循环。这个什么情况?请指教。 这段时间车子还没到,网上订购的跟车子有关的东西陆续都到了。门碗贴。钥匙扣。大屏幕钢化膜。后备箱垫。腰靠。冰凉坐垫。后备箱遮物帘,大家觉得要不要买? 我的是银色尊贵。本来我喜欢的是那个灰蓝色。老婆喜欢银色。然后选了银色,今天开回来了,老婆说看到路上灰蓝色蛮好看的。早干嘛去了?来不及了。
#提车日记2020年毕业的普通本科生,毕业工作了两年多自己攒了小20万,今年刚好本命年了,就开始了人生第一辆车计划。 之前都是开的公车或者朋友车试试手,然后自己租车海南岛自驾过一次四天,之后换了工作离家不远,家里也没有车,就想着自己买一辆,买车主要考虑到的就是跑高速动力强劲、尽量纯油车和足够家人出行的空间,然后之前同事有一辆19款的,就对这个车有一定的好感度。 在武汉试驾过一次,感觉性能还可以,外观也挺不错,内饰感觉本身还好,就是那个纹饰显得有点别扭,车在低速没适应过来会有顿挫感,然后速度快了过减震带会有点硬,因为工作原因也没有做太多对比,主要都是咨询周边有车的朋友的直观感受,毕竟时间能够更有效证明一辆车的能力。 毕竟错过了22年的购置税减半,因此谈价格的时候比对了附近几个城市的价格,最后在郑州购车,武汉登记上牌照的,计划全款但是优惠拿不下来,只好走了通用的贷款,四月底优惠还没有特别大,落地加上自己办理各种手续的费用,花了大概16.5w,因为时间比较匆忙,也没怎么细谈,大概价位可以接受就直接签了开回去上牌了。 现在用车刚好两个月,一血已经贡献出去了,下马路牙子时候没控制好距离旁边的护栏宽度在车门上蹭了一下,跑了两趟高速,高速油耗表显在5-6附近,动力表现开过的都懂,这表现甚至不像十几万能拿下来的性能,空间也挺不错的,后备箱的空间,目前公司里面的几个同事的轿车,看了只摇头不敢评价,至于油耗,看图 新车两个月,目前出现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驾驶位后视镜下方有一块磨砂一样的阴影,去贴隔热膜时候发现的,店家说是应该被腐蚀了,不过也没接触过什么东西,打了点蜡就没事了,别的问题似乎还没发现,内饰不满意的可以某宝买点内饰贴贴一下,我试过一款拉丝的,贴上去再看顺眼多了,就是这种贴纸多多少少都会留下边边角角不好处理,就看各位自己接受程度了。 因为我购车时候比较匆忙,也没怎么细谈,最后送了一个车头的防刮板、脚垫、急救包、行车记录仪和一个拖把,前后才四个小时就办完了手续,新买车可以去多谈谈了解了解,可以看看能不能谈一下360全景影像、底盘装甲、车衣之类的,适当加点钱也值得。 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