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前言:6月29日,孩子正式开始放暑假。孩子在市里读小学,我和妻子工作忙,一直都是我的岳母来我们家照顾孩子,现在放暑假了,暑假期间,我的岳母要求回自己家居住,所以我们提前收拾好行李,开着我们家的朗逸🚗送岳母回家,行程距离213km,因为岳母晕车的原因,没有选择上高速,而是在国道、省道等下面路段行驶。 ⭐️🚙基本概况: 🚗【车型】:2022款朗逸plus1.5L自动舒适版 🌆【始终点】:安徽淮北市——安徽临泉县 🛞【距离】:单程213km 💁🏻♂️【装载】:3位成年人、后备箱装满 🚧【道路情况】:市区、省道、国道、省道、市区。全部为硬化道路。 ⛽️【综合油耗】:全程5.1L/100km ——————————分割线—————————— ✅💕【出发前准备】: 出发前,我自己对爱车进行了自检,具体如下: ➡第一:把车子内饰和外观擦拭刷洗干净,这样驾车出行的心情💢才会更好。 ➡️第二:轮胎🛞的气压按照标准调整好,全部调节成2.5个压。 ➡️第三:检查防冻液、玻璃水是否缺失,检查后发现防冻液正常,玻璃水缺失,及时加注了玻璃水。 ➡️第四:给车子🚗通电,查看仪表盘是否有自检警告⚠️,没有的话就是正常。 ➡️第五:加满汽油。跑长途前我最喜欢的就是把油箱加满,拒绝🙅续航焦虑!我的朗逸是1.5L自然吸气版本,加注的汽油是92号,油箱容量是51L,加满后的app显示续航可以达到860km。 当然了,像玻璃水、车载充气泵、🧯灭火器我是随车携带的,预防路上出现意外。有备无患嘛。 🚗🚙【小长途驾驶感受】 💤👀全程基本概况:早上开车,根本不堵车,除了红绿灯🚦,一路畅通,从小区行驶4km后,来到了省道,开始畅快的驾驶之旅。 全程213km,前两个小时(5:30–7:30)行驶很畅快,主要是路上人少、车少,下面的道路红绿灯🚦比较多,加上路段限速,省道基本最高速度60km/h,国道最高速度只能开80km/h,加上转弯、跟着大车行驶,平均速度也就接近60km/h。后面几个小时(7:30–10:30),路上车子🚗、人流量开始增大,特别是经过集镇的时候,堵车、红绿灯,平均速度很低,在40km/h左右。 这样下来,全程213km,行驶了4h40min。这个和高速路段是没发比的。 💢✨驾驶感受:早上前2小时开车,还是蛮舒适的,气温20多度,车窗全关闭,打开鼓风机,不用开空调,路上车子很少,可以按照路段最高限速来开,朗逸的座椅包裹性很好,加上对朗逸操作的熟悉性,开起来得心应手。全程打开发动机启停功能和autohold自动驻车,踩油门就走,踩刹车就停,过程很舒适。👣💕两小时后,我们把车停在了路过的集镇,吃点早饭,正好休息了27分钟。一句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好后再开车,精力瞬间满满!🚙⛽️后面几个小时的驾驶,越来越感觉到,左脚以及屁股肌肉有点酸,手臂💪以及胳膊还算可以,脖颈虽然有头枕,也感觉不太舒适,可能是平时通勤30分钟,这次合计驾驶4个多小时的缘故吧,上午开车,精力比较集中,确实不困,车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重扎实,全程都是硬化道路,偶有减速带的颠簸外,总体很平稳。🚘🍒动力方面,没开空调的时候,动力还算很足,很轻快,路上车少也没怎么超车。2小时后,天气越来越热,开启了空调,路上车辆变多,基本上没怎么超车,都是跟随行驶,或者是被后方车辆🚗超车。朗逸的1.5L自然吸气动力确实不足,偶尔的几次超车还要把档位挂在S运动档,车子爆发力瞬间提上来了,不过发动机的转速随之也提高,发动机很响,油耗也瞬间增加,这个体验并不好,还好只是超车时才会使用。我对朗逸的选购的建议依然如此,朗逸这台车很稳很扎实,想要动力足的,一定要选择涡轮增压! ⛽️💯【油耗表现】 车子驶出市区的那一刻开始,油耗一直在下降⬇️,我们三个成人加上满满的后备箱,不开空调的状态下,观察仪表盘平均油耗是4.7L/100km,之后开空调加上到目的地的路段在临泉县城,油耗开始升上来了,最终平均油耗达到5.1L/100km。我对这个油耗表现很满意,因为全程213km,油价是7.5元/L,全程的燃油费是:213km*5.1L/100km*7.5元/L=81.4725元,平均每公里0.3825元,燃油经济性还算不错。 ⚠️🙋🏻♂️【小长途驾驶小建议】 1️⃣跑长途前一定要把车子检查一遍,从胎压、玻璃水、防冻液、车辆停电仪表盘自检等等。 2️⃣拒绝疲劳驾驶,可以买一点功能饮料🥤提神,2小时左右休息一下。 3️⃣走下面道路,一是远离大货车,要么拉远距离,要么超过去;二是远离路上的电动二轮、三轮车,他们开车比较随意,可以最大安全距离避让和超越。 4️⃣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上高速公路🛣️,下面道路总体感觉较累。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最近,银河三巨头比亚迪宋、银河l7、骁龙max,相继登场。昨天7月1号的时候去现场试驾,以及前期对银河l7的仔细了解,现在为大家分析一下银河l7,缺点最后 一、外观分析: 银河l7实车观察车漆和质感都良好,没有明显瑕疵,设计也在线。是否喜欢,见仁见智个人感觉这个车黑色最具有一体性,和轮胎处的防擦塑料的黑色行成一体,且封闭式前脸观感没有这么明显,但是黑色外观相比其他颜色夏天吸热更严重。紫色较为活力,属于越看越舒服的类型,小姐姐可以考虑,白色和灰色选择后也不会后悔。棕色内饰有点偏白感觉,有点像掉色那味。 二、.配置分析:POR(13.87)和AIR(14.37)都是55公里的纯电续航AIR贵了5k比POR多出了:1.前驻车雷达 2.360全景影像 3.主驾电动调节 4.副驾驶娱乐屏幕 5.后视镜折叠 6.车外摄像头多了3个 7.超声波雷达多了两个 8.轮胎从18寸升级成为19寸。 9.前排侧气帘(安全阉割) PLUS(14.37)比AIR(14.37)多出一万续航多出60公里纯电续航,和2400元选购宠爱副驾的资格。 MAX(16.37)比PLUS(14.37)版本贵出一万元多了: 1.L2辅助驾驶(车道偏离、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道标识别、) 2.电动后尾门 3.前排手机无线充电 4.氛围灯 5.自适应远近光 6.副驾驶电动调节加热(怎么没有通风)夏天不当人 7.侧气帘(前面只有前排侧气,又阉割安全) 8.车外摄像头多一个 星舰(17.37)比MAX(16.37)贵一万多出: 1.抬头显示hud 2.驾驶员疲劳检测 3.手机蓝牙钥匙 4.后排语音识别 5.扬声器加2个 5.空气净化器、负离子、香氛 6.副驾驶通风按摩(低配通风都没有,夏天不当人) 7.主驾座椅通风加热(低配主驾工具人系列) 8.音响换成lnfinity,并且多出3个音响8:11 9.车内摄像头 10.可选装外观件 11.后视镜记忆功能 总结下:最低配置就是个低价引流的买不到不生产也很多基础功能没有,你可以直接理解这车起步14.37万。有钱就上顶配星舰,主驾除顶配外都不当人,没有通风加热。 以上是配置差别现在说缺点: 1.该车使用一些领克配件,拉高了这车的零整比比如空调压缩机这玩意听说容易坏还贼贵。 2.这车内饰上半部分用料到位但是下半部分全是黑色硬塑料,质感很差劲比起外观掉价。 3.没有副驾驶储物箱,屏幕下面就是黑色硬塑料没有包裹。 4.原来放档杆的地方改成怀挡,需要习惯。 5.中控台下方储物位置没有掏出来,就用于硬熟料隔了个很小的空间,特别是手机充电器位置下面全是空的就不给你掏,后面右边手托盖子下面的空间也是贼小,空间利用太差。 6.车机远不能称为流畅:1.我上车打开360全景,点了2.3下都没反应然后过会弹出来,后来退出再点又很快。2.车机软件退出没有过度动画特别生硬。 7.后排地台不是平的有个2cm的20cm宽的凸起 8.后排座椅不能完全躺平,用改功能睡觉比较隔应。 9.后排后面有一块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后备箱有什么东西,没有像比亚迪一样配一个遮的挡板。后备箱不要放贵重物品可能会被看到后敲窗。 10.网上测评隔音没有另外竞品强,(前排没有双层夹胶玻璃)胎噪较大,特别是后排。我个人开的时候前排感觉还行。 11.语音系统有点傻。 12.在购车软件里面看到有变速度箱异常的人在说了,不知真假。 图片其他发放扒的,试驾没拍照。
#降!逸达售价¥8.79万起,你怎么看?长安逸达这款车上市已经快接近三个月了,我也使用了三个月了,在现在这个全民新能源的时候,确实已经很少有车企还在上市燃油车了。而上市的声音也确实很少听到。回忆我当时体验的长安逸达,我的结论就是:对于依旧喜欢燃油车的车主来说,这车绝对是碾压“马路三大妈”的存在 外观:逸达的外观属于是长安最新的家族式设计,无边界前脸算是被长安玩出花了,目前也有不少国产其他品牌跟着上无边界前脸设计,但要说设计得好看还得是长安。逸达这个前脸也会让人联想到长安的UNI-V,但是区别也挺大,首先大灯就完全不一样,逸达这个大灯的灯眉一直往后延伸,和机盖的开启弧线已经连成一体了。另外就是尾部区别很大,之前在网上看评论说这个车尾有点像马自达昂克赛拉,但看了实车之后还是不一样,整个尾部看着很有层次感,甚至还略有一点溜背轿车的感觉。侧面我觉得是这车最好看的地方,甚至有点轿跑的低趴范儿。可以说从外观设计方面,逸达丝毫不输马路三大妈。 尺寸:这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770*1840*1440,轴距2765,从名称上来说这车是长安“逸”字辈的产品,定位也是A级紧凑级。但其实按尺寸来算,这车属于A+级的存在。这个级别的马路三大妈基本都是四米六的车长,两米七左右的轴距,即便是新款轩逸也不过才2712的轴距。更大的车身尺寸和轴距就代表了更宽敞的空间表现,实际空间表现我觉得也超过了马路三大妈。 空间:毕竟车身尺寸摆在那儿了,整个空间体验确实还不错,后排也比较宽敞,而且中间地台也几乎没什么凸起。但这车的空间也没有大到有很越级的地步,因为这车车厢设计比较靠后,甚至前悬到车门的距离让我以为这车是后驱布局的车。不过整体还是可以了,丝毫不输马路三大妈的空间表现。 内饰:现在的国产车内饰设计绝对不用怀疑,不仅在设计上碾压合资车,在使用的便利性上也远超合资车。逸达这车一进入车内最新引人的有三个地方,异形的方向盘,高高的仪表盘,还有那个超大的显示屏。首先说一下这个方向盘,偏向于椭圆形的设计,上面反而是最扁最平的地方,造型还是挺好看,使用的时候需要适应一下,不过以我开车最喜欢左手搭在方向盘上方,右手枕着扶手箱的姿势来说,这个方向盘手感就非常好。其次是这个高高的仪表盘,我试驾的顶配是全液晶仪表盘,显示精度和界面都不错。而且这个仪表盘位置比较高,几乎就是抬头显示的感觉了,开车的时候都不用大幅度转移视线去看时速。最后是这个大屏幕,尺寸有13.2英寸,而且车机是科大讯飞的飞鱼4.0系统,也是最新的产品。这套系统的语音识别确实很强大,而且系统流畅界面也清晰。对比起马路三大妈那个平平无奇的内饰来说,逸达这个内饰不管是设计还是实用性都是吊打级别的存在。 动力:全系都用的是长安蓝鲸1.5T的发动机,不过不是300牛米的那一款,而是260牛米。但是整个动力表现也很不错,起步的时候整台车很灵敏,动力不孱弱。中后段加速比较快,给油之后没有马路三大妈的那种发动机嘶吼却提不上速的感觉,反而是很轻松就把速度提上去了,甚至在80以内给油,还有点窜的感觉。 底盘:这车和这个价位的合资车一样,采用的都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但底盘不能只看硬件,还要看调校结果,比如说别克英朗,别看是全独立悬架,但是那个底盘整个的表现简直还不如国产3-4万的车。逸达这车的底盘表现就有点德系车的味道,扎实而且路感比较清晰,不像轩逸那么软踏踏,但是又不显得很硬。转弯的时候侧向支撑力还不错,没有太大的侧倾。 最后总结一下,逸达这款车可以说全方位的超越了马路三大妈,但是它的售价却不高,最低配8.79万,最顶配也不过10.79万,目前已经开始优惠了,最顶配的价格也比马路三大妈的起步价还便宜,但是却有更好的空间,更强的动力,更好看的外观内饰,更丰富的配置。放在几年前可能还有人会因为合资车品牌更硬而选择马路三大妈,但如今还有人会放弃逸达选择马路三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