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各位XTC特斯拉俱乐部的车友们,到底核电,火电,水电,风电哪个对特斯拉充电好,我真的连充个电用个车都能感觉的出来 1、用火电的力度大点,续航比较长:用水电的,电池充的比较瓷实,但是爆发力不足。 水电中,以汉中水电站的电最好,没什么污染,三门峡水电站就差了,黄河水泥沙太多,发的电不纯粹。火电中,以蒲城的电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南方的水电,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铁证如山! 3、风力发的电最差,充电快但是使用起来后劲不足。 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对于标准续航的3和Y影响不大。 5、电是三相和两相和续航和零百加速关系不大,关键是车充的是火电还是水电或是风电,西安车友充不上核电。三相电地板油明显比两相电的要稳!核电适合特斯拉各个车型的P系列版本。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所以感觉起来新手比较困难。 6、有位车友为了充电,为此从上海搬家到西安,车辆的爆发力好很多,因为南方电网水电为主,西安以火电为主。广州的P版车主比较幸运,距离大亚湾核电站比较近!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遭到印度的反对,为了支持国家,我计划去一趟西藏,充充电,爱爱国,有想法的女车主可以群里@我。 7、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可以充,但是比火电差点,但是远远高于风电的感觉。 8、不久前,我一位朋友,甘肃车友开车时忽然说说今天没法开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车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星星峡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达到1953年来的最高水位,要知道西安电网只有8%的电力来自星星峡水电站,且主要供应宝鸡地区,西安的车友不用太紧张! 最后总结一下,以上充电总结只针对特斯拉,其他新能源车型暂时没有涉及到,请谨慎转发!
大河汽车:长城坦克CEO:越野车宣传原地打转、水上漂是打擦边球 揣着明白装糊涂
芒果先生89:大家谁知道冬天冷启动,纯电能用吗? 还有就是暖风是发动机来的,还是动力电池电阻丝加热来的。
#锐界L用车体验(接上篇)沱沱河吃过午饭我们继续赶路,开出60公里左右,风火山暴雪导致拥堵。其实,当我们到风火山的时候,已经艳阳高照了,只不过之前雪下的比较大,很多路面上的雪厚度有差不多20公分,好在气温有2度,而且阳光强烈,雪都在融化,路面并不算太滑。 但是,因为没有交警在现场,到处都是逆行加塞的车,双向两车道的路,只要有逆行就堵住了。现场仅有路政施工人员疏导交通,收效甚微。看着我们方向无数的小车从逆向车道上“嗖嗖”往前冲,这些人的素质真的是太低了。 我们车后的货车司机是河北人,他说得很中肯。如果车流慢慢在动,我们货车走得慢,借对向车道超车没问题,但是车流已经不动了,再超车那就只能塞到水泄不通了,没有交警现场管理,可能会一动不动堵一天。 风火山垭口的海拔有5000米,堵了3个小时纹丝不动,个别小伙伴慢慢开始有高反。我想起之前有一对货车夫妻就是在五道梁因为堵车高反去世的,搞得我当时也很紧张,生怕小伙伴有啥问题。 好在不久后车子就开始慢慢前进了,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但是只走了几公里,车流再次停下。我看拥堵的地方离我不算远,只有几百米就走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辆拉石头的货车逆行,为了躲避正常行驶的车流,压上了路边的松软路基车辆斜在一边。同车队的友车从前面拉不出来,就想着给后轮垫石头从后面拉。 我立即告诉他们不能这么做,松土上垫石头依然是松软的,而且石头大小不一垫在一起不平整,阻力更大更拉不出来,弄不好还要翻车。我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另一辆车挪开,单边放行车辆,让两边的所有车通过后,找吊车吊出来,这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法。这些人不仅不听我说,还犟嘴说他们没堵路,也没有不让别人过。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就两车的造型,哪个车能过去? 和低素质的人也没啥好说的,我就慢慢走回到车上。刚上车没多久居然通了。我以为是那帮人良心发现,见拥堵太严重开始单边放行,等我开车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翻下去了。听人劝吃饱饭。你不逆行加塞就不会压到软路基上,你有点物理常识就不会想到这种垃圾的救援方法,你如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会翻车到沟里。你浪费了所有人2个多小时,还损失了自己一辆车和一车货。说句不该说的,你这就是咎由自取。 所以,在这里呼吁广大网友,大家自驾游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别逆行别加塞,随车流而动。我相信,风火山如果没有那些低素质驾驶者加塞,我们也不会前后堵了接近6个小时。到格尔木已经凌晨1点半了,从早上5点到凌晨1点半,一共20.5小时,创造了我开车20多年来一天开车时长的新纪录。 我不希望再经历这样的痛苦,今后去西藏自驾再也不走G109了。我也建议广大网友,西藏自驾放弃走G109吧,G109沿途景色的壮美,抵不上路况差和低素质司机带来的痛苦。如果想欣赏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和昆仑山的巍峨和雄壮,建议G6京藏高速那曲到格尔木段通车后再走也不迟。 从格尔木到西宁,全程都是高速,中途我们还打卡了茶卡盐湖和青海湖。在高速上驾驶锐界L混动就太轻松了,我全程都用蓝智驾系统,我只需要双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也不需要双手用力,系统都会帮我完成。完全解放了双手和双脚,真的是太轻松了。 当然,蓝智驾系统虽然能帮助我降低疲劳,但是它并不是让我可以放松警惕,如果我和打瞌睡或者没有双眼没有注视前方,系统就会发出“嘟嘟嘟”的提示,如果我还不改变,系统就会采取制动慢慢把车停下来,从而保证人和车的安全。所以,蓝智驾系统从多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安全,开着锐界L混动自驾让我更加有安感。 去西宁的路上,我们在共和县加了一次油,一共加了69.62升,跑了1037.4公里,平均百公里油耗6.71升,行车电脑显示6.7升,简直太准了。加油前续航还有90km,也就是说锐界L在青藏高原上满载行驶,这一箱油能跑1127公里,对于长途自驾来看,这样的续航真的很适合,不用频繁去加油站浪费时间,而且还没有任何里程焦虑。 到了西宁,基本上就算是这次川进青出的西藏自驾之旅画上了句号。接下来,就是从西宁回广州了。其实从西宁回广州,按照正常的路线规划,大概有2500公里,最多3天就够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计划再绕一绕路,多游览几个地方,用一周的时间从西宁返回广州。究竟会绕哪里,这里先卖个关子。等我回到广州再揭晓答案。 我看有网友问我要西藏自驾的路书,回广州的路上,我还是利用很少的空余时间先整理一下川进青出(成都—拉萨—珠峰—拉萨—格尔木—西宁)的路书给大家。因为马上就到暑假了,自驾游越来越多了,争取早点整出来给大家做参考。
#锐界L用车体验(接上篇) 大约晚上7点,太阳还挂在半空中的时候,我们继续前行。在珠峰国家公园门口购票后,一路翻越108弯去扎西宗乡。说是108弯其实绝对不止,回程的时候我们特意数了一次,扭动方向盘大于30度的弯一共有210个,还没算更小角度的弯。 好在全车的小伙伴身体素质不错,而且锐界L混动的底盘比较稳扎,悬挂支撑力也比较充足,连续的发夹弯车身的侧倾幅度都不算太大,200多个弯下来,小伙伴们都没觉得不舒服。要知道这可是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绕来绕去,看来之前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至于锐界L混动,更是出乎我的意料,这200多个弯,一路还不断的超了好多车,确实有点令我刮目相看。 当我们来到海拔5198米的加乌拉山口珠峰观景台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很可惜没有看到日照金顶的画面。但是,站在世界上唯一可以观赏5座8000米雪山的观景平台,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 很可惜我的镜头不够广,一张图片只能拍到两座高峰。但是站在这个能同时观赏5座8000米雪山的世界顶级观景台,身体上是超过5000米高海拔带来的压迫感,视觉上又有着巍峨雄壮的雪山带来的亢奋,心中则生出无限敬畏。 同行的小伙伴不断和我强调,他有朋友来了珠峰超过10次,但只有两次看到日照金顶,而我们第一次来,就看到了夕阳落山后的5座雪山,真的是运气太好了。 为了能一睹日照金顶的震撼,我们第二天5点半就起床,坐景区最早6点钟的穿梭车,去往绒布寺的珠峰大本营,在海拔4900米的地方,欣赏日照金顶的震撼。 7点左右我们就来到绒布寺的观景点,这里早已人头攒动。虽然气温很低,但是却挡不住每个人对日出时刻的期盼。大约7点20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珠峰顶部的雪山由上到下逐渐被阳光镶上了金边。观景台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棱角分明的雪山更加晶莹剔透,蔚蓝的天空上零星飘着几片薄云。 我飞快地按着快门记录这令我震撼的瞬间,寒冷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只留下屹立于天地间的珠峰在朝阳下释放出圣洁的光芒。我也沉浸在珠峰日出的美丽、壮观之中无法自拔,连日奔波的辛苦和高海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在这一刻彻底消融,这一趟珠峰大本营之旅值了。 从珠峰下来,第二天我们在日喀则住了一晚。第三天返回拉萨的途中,我们又游览了羊湖。为了不走回头路,我们从日喀则沿着G349前行。三年前我游览羊湖的时候,走的是G318,这一次走G349,让我看到了别样的美景。一路雪山相随,让人感觉波澜壮阔。 当车行至江孜县境内时,忽然车的右前方出现了一座冰川,查阅地图发现是卡若拉冰川,电影《红河谷》、《云水谣》就在这里拍摄外景。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视觉震撼。 沿着G349继续前行,冰川离我们越来越近。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停车场,打算停车拍摄几张靓照,但是保安立刻走过来收费,每人五十,车不要钱。那为啥叫停车场,直接说收门票不就完了。 200块拍几张照片真不值,而且这本就是自然景观,停车场就是一个平台,没有任何休整,居然收这么贵,是不是乱收费就不深究了。 其实,更可气的还在后头,按照导航去往“羊湖观景台”。在快到山顶的观景台时,先路过一个停车场,小车收费5元。没有停车继续往上开,到羊湖观景台又看到“每人60元”,价格真是离谱。观景台外横七竖八停着很多车,都是嫌收费贵在外面免费乱停的。没多大功夫,警车上来驱赶乱停的人。 我索性调转车头又向下开了几公里到停车场停下参观,最终5块钱搞定。海拔落差几百米,四个人能少235块,我觉得超值得了。景区收费不怕,合理很重要吧,国内的景区管理,真的是一言难尽。 但无论如何,从日喀则到拉萨,我觉得G349的路上风景比G318美太多了,建议西藏自驾游的朋友们,一定要走一下G349,随处的美景会让任何人都成为摄影师。 回到拉萨后给锐界L加了油。从拉萨出发到珠峰大本营再回到拉萨,三天时间一共跑了1280公里,加了99.05L油,花费810元,平均百公里油耗7.738L,平均每公里0.63元。这可是在海拔3600-5200米不断翻山越岭的实测油耗,你觉得高么? 接下来,我们将沿着G109开始西藏之旅的返程,而返程中的拉萨—那曲—格尔木这一段,也是整个行程中最艰苦的一段,这段路程海拔高、路况差,将对车子和人都是极大的考验。这段路程有何趣闻和轶事,且听下回分解。
#能不能给法系车一个机会10个月45000公里使用,这一次是从成都出发到西藏波密墨脱,折返回来到察隅县上察隅镇(察隅县到上察隅镇全程110公里,70公里非铺装路面),这一趟跑了5000公里,前面因为赶时间,全程是暴力驾驶,几乎见车超车,动力没问题,海拔4000以上猛加速会有大概1-2秒的迟钝,这是高海拔氧气稀薄的原因,最后附带两箱油省油模式,悠哉悠哉前行的油耗,该快的时候还是快,这趟右前减震出问题了,具体什么问题不是很清楚,嘎吱嘎吱响,过两天去售后看看能不能享受质保,就算不能享受也没有怨言,自己知道是在非铺装路上跑快了,太大冲击颠簸震坏的,最后两箱油跑的油耗,怕喷子喷,直接附带导航线路,个人总结如果不暴力驾驶,就用标准模式,这个车国道上我开的油耗应该能控制在6个以内,本人是急性子,很难不地板油……,即使这样这4.5W公里下来,综合油耗应该在6.3左右,而且山路过弯很稳这点毋庸置疑,看过我之前帖子的应该知道,我以前是一台308,在同样的S弯,308最快75左右通过弯道,这台508L最快92通过,有可能是因为308动力的原因,这点不做评论,我没开过什么好车,但是508L哪怕是去西藏去无人区,只要自己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我觉得它应该不会把我丢在路上,由于工作需要,有时候把它当越野车开的,发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说明一下,508L油耗真不高,并不见得比什么日系德系费油,关键在于个人怎么驾驶,我长期奔走在四川和西藏,插一句:如果有走川藏线旅游的,可以找我,路上救援攻略,线路风景等,各种问题都可以问我
#锐界L用车体验此次西藏自驾游,四天时间就从广州开到了昌都,全程大概2700多公里,一路上为了躲避限行和拥堵,都是早出晚到,小伙伴们都很辛苦,真的是累并快乐着。倒是锐界L混动,满载之下翻山越岭,没任何不适,加速超车依然很从容。因为小伙伴们的身体素质都不错,所以我们的行程也往前赶了不少。而住宿点也从炉霍提前到了甘孜,从江达提前到了昌都,所以接下来我们计划用3天时间从昌都开到拉萨,沿着G214从邦达转入G318,全程大约1100公里。分别在波密和林芝各歇一晚。波密海拔2800米,林芝海拔3000米,比前面的甘孜和昌都海拔都低了300-500米,海拔越低睡眠质量也越好,第二天更有精神赶路。 也许有人觉得,1100公里跑三天太慢了。其实真不是,现在G318的路况比我3年前走的时候差了很多。路面的坑洼非常多,对车子的底盘和悬挂是巨大的考验。好在锐界L混动的底盘调校比较扎实,悬挂支撑力充足,经过烂路时减震的动作很干脆,没有多余的震动,让车内的驾乘者长时间驾乘也不觉得累。 为了躲避怒江72拐的拥堵,早上6点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从昌都出发了。天公不作美,一路都在下雨,完全没有景色可看。这样也好,我们就一门心思努力赶路。我的锐界L混动匹配的255宽胎,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很好,所以只要不是完全看不到对向车道的盲弯,我都会选择尽可能压着中线入弯出弯,车身的整体刚性很好,尽管是满载但弯中的侧倾并不算大,再加上轮胎出色的湿滑路面抓地力,车速一直比较快,不到3小时我们就到了怒江七十二拐观景台。 怒江七十二拐是业拉山的盘山公路,垭口的海拔是4658米,车上的OBD显示海拔4643米,算是非常精准的了。站在观景台上,下面曲折的公路在黄绿相间的山腰切开一道道曲线,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上,就像是一副水墨画。 在直线距离2公里的范围内海拔从4658米急剧下降至3000米,一边是悬崖,另一侧是深渊,这些拐大多都是U型或者“之”字弯,又急又陡,拐来拐去,一不小心就和下面的怒江“会师”了。锐界L混动的方向很轻,在这些弯连着弯的山路无数次左右急打方向,胳膊也没感觉到累。驶到海拔3000米的怒江河谷,反而有种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之感,就像百度导航里说的:“今天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距离怒江七十二拐大约160公里外的然乌湖,也是我们又一个打卡地。从然乌湖到波密有124公里,沿着发源于然乌湖的帕隆藏布江一路向西,路况整体不错,这一段也是G318的精华段。这一路河水清澈,雪山洁白,云杉和雪松占满山坡,像一副水墨丹青,在车两边缓缓展开,这才是自驾游最享受的时候。 从然乌湖到波密的途中,是网红洗车点,我也开着锐界L趁机给他洗了洗。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打卡点到波密酒店,我开出了买车以来单次行驶最低油耗——百公里4.6L。从这个网红洗车点到波密酒店共63.9km,电动行驶里程24.1,占比37.72%,用时1小时19分42秒,平均速度48.12km/h,百公里油耗4.6,这是满载的油耗,确实让我很惊讶。 从八宿加油到通麦特大桥,我的锐界L混动又跑出了一个续航里程的记录。从八宿加油后到通麦特大桥,用时7小时39分,共行驶304.2公里,平均速度40.02km/h,剩余续航里程975公里,也就是说这一箱油的续航里程有304.2+975=1279.2公里,这种超长续航对于自驾游简直太重要了,不需要担心油量不够,也减少了频繁进加油站浪费的时间。 本来我们是计划从波密出发,经过鲁朗午餐后直接去南迦巴瓦峰观景点去拍摄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同框的照片和视频的。但是,从鲁朗到色季拉山口20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而且大雾加下雨,让我们没有了去南迦巴瓦观景点的心情,所以就决定在色季拉山观景台逛一逛直接去林芝住酒店。 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米,小伙伴们表现都不错,高反已离大家而去。但是,在林芝和拉萨之间的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仅仅比色季拉山高不到300米,我感觉呼吸就明显局促了,所以也不敢在体验5000米海拔的小跑了。米拉山是林芝和拉萨的界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也是G318海拔最高的地方从米拉山口下来,在墨竹工卡吃了午餐以后,我们就沿着G318国道向拉萨进发。这一段路况很好,车也不多,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拉萨了。 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就开着锐界L混动去加油。这一箱油是在八宿加的,跑到拉萨一共行驶了839km,用时18小时15分50秒,平均速度45.94km/h,纯电行驶208.3km,占比24.83%,行车电脑显示油耗7.0L,续航里程还有260km,也就是说这箱油可以续航1099km。本次加油58.95L,实测百公里油耗7.03L,误差0.43%,非常精准了。一路上翻越许多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山,再加上锐界L混动是满载,7L的油耗我很满意,你呢
#用车心得25天,11000公里,川藏-青藏-青甘大环线 从山西出发到拉萨跑了6800公里,平均油耗5.6,平均电耗1.5(因为川藏线充电不是很方便,所以没充几次电) 山西到成都这段用的都是智能保电20% 进到川藏线里基本是强制保电50% 很可惜这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