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1、买车初衷 自己的第一辆车算是刚需,之前对比过奔驰C级和GLC的内饰也很喜欢,外观还行和品牌力也都不错但就是配置低了一些被排除。朋友推荐的奥迪A4和Q5动力操控都还不错但也同样被配置劝退。后来考虑过凯迪拉克XT5和CT5,因为两车的配置、空间都完全够用。唯一的不足是内饰略显老旧。以至于后来GT4从内饰和配置上吸引了我,预算也节省了一笔开支,简直不要太香。多数情况车是我一个人开,也就不把空间放在重点上了,经过两次进店商谈最终果断选择了GT4。 2、外观 外观对于我这种追求个性的人来讲GT4基本360度无死角的诠释了什么叫帅气和霸气并存。特别是带了运动套件的双拼车身,把原本普通的颜色演绎的不普通,我的铂金灰黑双拼沉稳大气经久耐看,加上四出排气、brembo四活塞红色卡钳、悬浮车顶、熏黑尾灯、双离合适时四驱、2.0T发动机让整车看上去大气不失时尚,侧颜给人一种很强的进攻气息,特别适合血性的男车主,这也让我坚定了非它不可的意念。 3、内饰 不同配色的内饰对应不同审美的人群,凯迪拉克突破了以往中规中矩的内饰格调,创新打造出更适合年轻人审美的内饰,33英寸超视网膜9K曲面环抱式中控大屏,镀烙式实体空调按键,门斯之盾多媒体水晶旋钮,悬浮式扶手箱,26色甄选氛围灯,豪华游艇式座舱都是不二的豪华之选。我铂金版加州落日拼色内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黑多白少的配色加上红色缝线和浅蓝色翻毛皮座椅包肩,搭配大红安全带透出一种很强的运动气息。而且座椅扶手箱垫以及副驾中控台都是采用环保仿皮材质包裹,不仅好看而且耐脏易清洁,哪怕是浅色部分只要不是渗透性的污渍也是用湿抹布一擦就干净了,根本不需要后期加装座椅套,不影响内饰美观也不影响原车座椅的通风加热功能。 4、配置亮点 其中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也是我用到比较多的还是HUD抬头显示系统(囊括了当前车速、导航路标、限速标识,自动巡航定速、跟车碰撞预警)降低了行车风险;360全景影像(角度方位随意切换,哪边看不见切换哪边的影像,降低了窄路会车,狭小空间停车时的磕碰剐蹭风险);全速自适应巡航(操作简单响应迅速,跑长途高速或者郊区车少路段真的很省力);多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驾驶过程中可以使用语音口令进行导航、播放音乐、控制车窗天窗、调节空调等)同样降低了行车风险;流媒体后视镜(不受后排人数身高以及尾箱货物高低影响车辆后方视野,高清视频影像实时监控后方来车);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倒车时除了有全景影像外后视镜也会自动下翻至后轮处,更好的观察车辆轮胎情况防止轮毂剐蹭和轮胎受困的情况);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夜间行车防止后车跟车是的远光灯强光刺眼引发事故);15颗AKG音响也是给了我很大惊喜,不管放什么类型的音乐,哪怕声音开到最大也没多余的杂音。 5、空间实测 这也是很多车友被劝退的原因,空间从来都不是凯迪拉克的优势,GT4的空间也一样。不是很理想,但是基本的家用通勤也是够的,特别是像我这种全员都是“骨干”的家庭,除了我和我爸身高176以外,基本都没超过我俩身高的人,而且全家没有一个体重超过150的。事实证明后排坐我老爸(抱我一岁多的外甥)老妈和我女儿(身高163)完全够用,几度问过他们的乘坐感受都表示不挤。后尾箱空间确实看上去小了一些,目测比一般轿车尾箱还要小一些,但是拿掉隔板后的空间基本还是可以满足偶尔出行的需求,正常放两三个24寸的行李箱加上三两个小背包挎包还是可以的。有大件一点的行李在人员不满载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放倒后排座椅,这样就增加了一半还多的储物空间,如果后排有人又需要多的储物空间,建议可以在车顶行李架上加装一个旅行箱,这样既增加了储物能力也不影响美观。 6、驾驶感受及能耗 GT4铂金2.0T的动力就不做过多诠释了,237匹马力不管是长途旅行还是冰雪越野基本都够用了。操控方面基本符合我的驾驶习惯,虽然怀档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是也仅仅是两天就磨合了,现在操作起来感觉比以往中央扶手档杆更加得心应手了。方向盘可能对女生不太友好,因为方向盘扭矩调教稍微偏硬一点,我平时是用的舒适驾驶模式感觉转弯方向盘对比以前车型都有点偏硬,如果是四驱或者运动模式可能会更硬一点。好在底盘的虑震效果很好,坑洼路面也不会感觉很颠簸。离合器有48V轻混的加持加速响应还算及时,红绿灯只要舍得给油基本可以第一个冲出去,高速超车后段加速也很有力,130的时速想超前车也可以轻松破150。缺点也很明显,AT双离合的降档顿挫感,可能跟我的驾驶习惯有关,我正常轻柔驾驶,缓降速一般不会感觉到顿挫,只有在猛加速后突然松掉油门或者急踩刹车时才会感觉到明显顿挫。 油耗方面目前车子开了2000多公里,有开过城市拥堵路段,也有高速畅通路段,还有山路十八弯的上下坡路段。加了三次油,合计1500块钱左右,平均百公里油耗8-10L,不算省油,但是美系豪车还是四驱2.0T的也还能接受。
资深汽車谜:年轻人偏爱小型车,说明他们看开了,不再为了面子而活
#聊聊你的Dream Car后备箱不够用了?! 我提车一个月感觉后备箱不够用了。我先列一下我后备箱装载的东西明细,我感觉哪件都没办法舍弃。水蜡一桶、洗车海绵一个、泡沫喷壶一支,镀膜剂一瓶、毛巾三条、洗车手套一支、玻璃油膜清洗剂一瓶、吸尘器套装一盒、备用玻璃水一瓶。露营防潮垫一个、睡袋一个、备用抽纸2、备用卷纸一卷。 开始用的是水蜡来货用的纸箱,偏小,装不下这些东西,很多东西都散落在后备箱。感觉每次放东西和拿东西都觉得后备箱满满的。虽然我的后备箱平常不大装载货物,但是感官也很不好。特别是偶尔停车休息,想着享受一下放到后排座椅掀背带来的超大空间,就得重新收拾后备箱。收拾完,跑一趟车,东西又都散了,占满了后备箱。偶尔还能听到他们在后备箱打架的声音。 众所周知凡尔赛C5X后备箱装载能力特别强。这种散乱的使用方式,后备箱根本就不够用。 专用的装备解决专业的问题,整理箱的选择 作为一个资深强迫症患者,开始各种整理箱的选购工作。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际用途,要装载的东西多少、类型,按照我们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整理箱和整理箱容积。我按照我上面罗列的物品明细,还不能影响后边掀背空间变露营床的使用,打算选一个中等大小的整理箱。 通过我的了解,大概的车载整理箱有下面几种: 容积弹性: 可折叠、可部分折叠、不可折叠。 结构材料:硬性材料(塑料、合金)、软性材料(牛津布、翻毛皮) 开口方式:斜口、上口、抽屉 各种比较后,车用的整理箱,我认为可折叠或可部分折叠优于不可折叠。软性材料优于硬性材料,开口方式并不是十分影响实际使用。只是抽屉式的可能对特定用途比较友好。 下面说说我的理由,可折叠肯定是考虑整理箱不用的时候比较容易收纳,或者有其它大件运输时可以临时打散滕用空间。考虑软性材料的原因主要是想在使用中减少物品震动异响,还能在多件整理的时候可以适当变形,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确定条件、最终选定 按照上面我了解的信息和基准,最终选定了一款牛津布材质的可折叠收纳箱。功能齐全可以自己调整布局,有盖防尘,55L的容积也很宽裕,又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后提车生活,后备箱的美好时代 提车的喜悦会延续很久,并且伴随着你对爱车的折腾,这种感觉会一浪接着一浪……好吧不贫了。反正就是你想更好的利用好你的车伙伴,就需要你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整理后整个后备箱,才是一个让人神清气爽的感觉。箱子比较实用符合车用场景,用量质量厚实。 给大家欣赏一下上车效果。
#用车感受都是锐界L新车主,一些经验,欢迎新车主参考,一起补充: 0.锐界L没有实体按键,所以车机可不能死机。我觉得尽量不要让车机干太多的活,比如,联网看电影? 1.锐界L的ANC主动降噪貌似有问题,长途自驾,一定在系统设置>>音效设置>>平衡/均衡器 里面,把那个圆圈拖到中间最下方,这样就不会被声音弄的头晕了。 2.锐界的27寸屏幕太大了,长途行车,一定喊一声 你好福特,关闭屏幕。 3.新车多晒晒太阳,上车就打开风扇,一定使用外循环,千万别不要用内循环。(制不制冷都用外循环) 4.前档尽量不要贴膜,啥膜也不要贴。毕竟五层夹胶已经影响透光率了,啥膜在夜晚、下雨的时候都不行,看不清,影响驾驶安全。 5.不要装不透风的厚的座套啥的,座椅通风功能夏天用很舒服,座椅脏了去美容店一百多就恢复如新了。过几年,换个林肯的同款真皮座椅就行了,估计花不了多少 6.高速上尽量打开ACC巡航,监测车距设置最大车距。能省油,能自动减速,能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能解放右脚,还能预防各种意外,团雾啥的。但是,遇到前方车龟速行驶,一定加油门超过去。高速定速100,都还能超很多车的 车道保持也不赖 7.多用转向灯。只要超车,别管大车小车,超车前先打左闪,白天再按下喇叭。 8.高速夜间行车,远光、近光、后雾灯,通通打开,大灯高度调到最高。这样在路上开车,前车老远就知道你来了,后车老远就能知道前面有辆车。这么一弄,一般来说,被你超的车,50%的车主会打开远光闪你, 没事,锐界l的后视镜带自动防炫目,不怕闪。大晚上互相拿灯照照,都会精神不少,安全的多。 9.慎重对待大车。超大车之前,尽量确定大车前面的路况。大车有时候超车可能会拐到超车道上,比如前面有大件货物运输的超宽车辆等。 10.尽量不要和别的车高速并行。 11.平时多爱惜轮胎。少上马路牙子。
懂车帝视线:新车 | 试驾长城山海炮:驾乘体验和配置水平媲美豪华中大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