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不知不觉我的爱车已经开了8千多公里,有差不多4个月了,当初也是看了朋友有这辆车,然后自己也在影豹,和长安逸达,长安uinv中选择,最后选了他。我买车的初衷是为了哪一个她,想着以后有车我能随时跨越300公里的距离想去找她就去找她,追随她的脚步,为追喜欢的人而买了喜欢的车!用所爱之物长安uinv去追所爱之人!我后面上的正式牌也是如此!湘A.142HW,相爱(想爱)一世爱海雯! 【价格方面】 有点挺气的,我车是在2023年5月份订的,5月31号算好日子提车的,在湖南长沙4s店下定的,尊贵版首付81212贷款40000,还是当年2月份的出厂车,死砍八砍才砍下这个价,以为自己很赚了,后面付款的时候开的发票也是低于这个价,发票价少了1万几千多。落地价12.58万,看现在9月的价落地12万1,差了4 5千了,也就送了常规的内饰和灭火器之类的,我朋友买这车4S店销售还送了等比例车模型,有点心里血亏啊!奈何! 【油耗方面】 这车油耗表现大概百公里在7.2L左右,我开的话,就是跑市区有时候有点高10L,我一般加中国海油优惠力度大,有时候加满可以优惠60到70。我一般都是开高速多些,市区都是小电驴,地铁比车方便多了在长沙! 【空间大小】 空间的话前排还是可以的,就是180长的高不放低一点就会顶到头,自动座椅要调节,如果后排坐满人还是感觉空间有点挤,后面的人。 【动力方面】 动力还是挺足的1.5T的蓝鲸涡轮增压,发动机响应快。高速超车刷一下就过去了,个人喜欢只有节能模式,省油,运动模式没用过。省油这车还是得靠脚法。车身稳定性表现也不错。 【驾驶感受】 感觉还是开起来挺舒服的,不愧是轿跑,有赛车的感觉尤其是启动时候的那个声音很奈斯! 【不满意之处】 这车有一说一就是跑高速外面声音太吵了,隔音不行,还有就是这个车机高温跑容易死机不灵敏,遇到过一次,温度降下来,停几分钟就好了!还有就是车身高度在高一点就完美了!最后就是这360环绕不能太信赖了,我刚开那两个月就是太依赖他了,这360就是个坑,反应迟钝,!总体来说车的优点还是大于缺点的!买的值! 感谢圈主Baldr推荐!
#用车心得【购车经历】 从2015年我才开始关注大九,之前一直想买大点的suv,但是公司配车配的是捷豹和奔驰E300,也不需要用自己车,所以一直偷偷潜水在车友圈,看这个订车,看那个提车,看这个分享用车感受,看那个吐槽车辆故障,哎呀心里五味杂陈!就这样一直等到今年,有点闲钱了,就想着去看车了,看了两款车,途昂和大九,说实在的,是真不错,动力强劲,操控很灵敏,奈何内饰不对胃口,所以就放弃途昂了。其中最大的门槛是还是原先开过H9,有了先入为主了,油耗还行,耐不住自己真喜欢,就这样找4S店订车才在7月23号订了车,7月25号到店,25号我过去提车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用车感受吧 【空间表现】 非常大 【舒适性】 这两天去了趟工地,开着没啥斗的感觉,非常稳,我最快跑到160还很稳。 【越野能力】 没有我走不了的路 【改装】 改了叶子板灯和后背包灯 【驾驶感受】 动力还可以,只要舍得给油,蹭蹭蹭的往前窜,方向盘很轻,单手完全没问题(不推荐大家单手打方向,危险)车开着挺顺畅,换挡丝毫没有延迟,刹车有点软,刚好对我胃口,至于大家反映的异响我是没遇到,上车就动次打次 【最不满意】 你点烟器不放真点烟器放个模型啥意思?我这没带打火机好不容易扣下来,发现是个假的。其次你把拖挂资质取消了给放电动勾我是用还是用,你那个灯光怎么越来越差了,14款的亮的不行22款让人打瞎了,省余光了? 【油耗】 刚提车半个月,跑了700公里,平均油耗9毛多不到1快,我有时候心情不好脚重,后续我会拍照分享给大家。祝各位等车帝兄弟早日喜提大九? 另外感谢哈佛H9圈主蜀九汇的热情推荐和帮助!
#我的保养日记露营时的凉爽食物:吸收器、压缩机或热电冷藏箱?(1) 露营时如何冷却食物或药物?乍一看,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是在冷藏箱或冰箱中。但现在有如此多不同的型号和设计,您必须在购买前了解概况:从用于汽车的电动 12V 冷藏箱到容量为 150 升的吸收式冰箱,再到紧凑型压缩机冷藏箱,您可以使用它甚至存储杂货 -20 度深度冷冻。 冰箱 更现代的大篷车和移动房屋通常配备冰箱或冰箱-冰柜组合。这些要么是吸收式制冷机(以前更常见的变体),可以使用 12 V、230 V 或燃气运行,要么是更少见的使用 12 V 或 230 V 运行的压缩机制冷机。 冷藏箱 以下变体可用于露营巴士、迷你露营车、帐篷或作为移动房屋和大篷车的额外冷却选项: 被动冷藏箱:这些箱子没有自己的制冷装置,但用厚的隔热壁保护冷藏物品。因此,它们仅适用于短期运输已经预冷的食品。 主动(热电)冷却器:这些型号具有 12V 连接,也可以在驾驶时在车内运行。 吸收式冷藏箱:与冰箱一样,也有采用吸收器技术的冷藏箱型号,也可以提供上述三种能源。 压缩机冷却器:在较冷的区域,更强大的完全依靠电力运行的压缩机型号更受欢迎。 吸收器和压缩机装置的区别 技术 在吸收器冷却器或冰箱中,水和氨的混合物被电加热。氨在冷却时蒸发并从冰箱中吸收热量。 压缩机冰箱使用天然或 HFC 基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它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的制冷剂从房间吸取热量,从而产生理想的制冷效果。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因此得名)并将其送回蒸发器。这产生了制冷循环。 不同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吸收式冷藏箱和冰箱的优缺点 能源:除了电力之外,吸收式冰箱和冷却器也可以使用气体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没有自给自足的电源(例如太阳能系统)的情况下一直很受旅行者欢迎的原因。然而,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现代、强大的自给自足套件。 价格:吸收器设备比同类压缩机型号便宜。 运行噪音:减震器通常在听不见的分贝范围内运行。 能源消耗:吸收器设备相互消耗大量电力。如果你主要停留在统一电费的露营地,你当然可以忽略这方面。如果按照以千瓦时为单位的消耗量计费,可能值得使用汽油。吸收器的能量消耗对气体的效率也不高。根据外部温度和设备的大小,每天大约需要 300 至 500 克气体。 温度波动:吸收器非常依赖于外部温度。最迟从 30 到 35 度,他们经常停止冷却。因此,它们不太适合日益炎热的夏季或非常温暖的气候。这仍然可以通过风扇或切换到气体操作来稍微调节,但冷却性能仍然波动很大,因此不可靠。 制冷量:如上一点所述,制冷量与外部条件挂钩。最多可比环境温度低 25 至 30 摄氏度,最佳冷却温度约为 6 至 7 摄氏度。冷藏冷冻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冷冻食物,但温度波动也很大这里。因此,不建议对敏感或易腐烂或易损产品(鸡肉、生肉、药品)进行长期冷藏或冷冻。
#养车成本一、用车介绍 车辆信息:2020年12月提车,裸车优惠16000,购置税13400左右,上牌500,保险4667,4s店就送了车窗膜和脚垫,还有一张基础保养券。 用车情况:两年下来,开了3.3万公里,高速居多,偶尔市区,整体油耗7.4L/100km,油耗还算可以 用车环境:平常出差和回老家开车,还有就是自驾游,所以9成左右都是高速,市区只很少时间开,高速基本6.3个油,市区的话大概在9个油的样子。 二、主要费用 1.保险 第一年办理的是中国人保,交强险950,商业险3717.4, 第一年没出险,第二年还是续的人保,交强险是855,商业险是2957,现在续第三年保险,交强险是760,商业险是1925,一直未出险,今年11月用保险送的补漆修复了一些磕碰的地方。只要不出险,保险是越来越便宜。 2.保养 保养目前三保,首保是一万公里去保养的,基础保养没有花费,二保两万公里保养的,用了送的券,还花了大概500多的样子,因为换了双滤,还做了发动机清洗什么的,当时也不知道,售后让做就做了,总共在1500+,三保三万公里,做了基础保养,换了汽油滤芯,总共1090左右,用了300抵用券,自己花了大概700+。保养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完全可以自己换,前几次保养其实只需要做基础保养就行,其他给你说的附加的服务可以不用,什么发动机清洗之类的就没必要,新车哪有那么容易积碳的。 3.燃油 平均半个月加一次油,大概能跑550-600公里的样子,享受提速踩油的感觉,也没有特意去控制油耗,偶尔还会小飙一下,省油技巧倒没太在意这一点。开到现在还没算过总共花费了多少油钱,公司补贴比较多。不过现在很多平台都会有加油优惠什么的,差不多没箱油能省二三十的样子。 三、日常费用 1.洗车 洗车看心情,心情好的话一周洗一次,不然就是什么时候看不下去了再去洗,今年疫情影响,最久应该有四个月没洗车,基本不动车,也懒得去洗了,之前在上海洗一次车30-98不等,随便洗洗外面灰就得30,要洗洗内饰什么得差不多得60至少。内饰不脏其实自己洗洗外面的灰就可以了。 2.停车 小区停车还是比较便宜的,100/月,就是去外面商场会比较贵,上海市区的商场基本都是15或20一个小时,吃个饭停车都得50大洋。在四川就很便宜了,乡下不需要停车费,市区也就三五块一个小时。现在工作租房的小区1块一个小时,但是不办理停车,一个月也得720块,算算也不少。 四、其他费用 1.车品 目前车上买了一个出风口香薰,花费230,两个玩偶50,03tcr的模型128,手机支架是app商城白嫖的,个人比较喜欢干净简洁,也没放很多摆件之类的,给换挡扶手那里贴了个膜,20块左右吧,就是自己费点时间贴一下。个人感觉车里不要放太多东西,影响安全驾驶,尤其是在突发情况下,很容易出事。 2.改装 车子没敢怎么改,很怕1087,就装了03+同款的尾翼和前铲,没上真碳,玩玩而已啦,三五百就搞定了,不想要了随时都可以拆掉,c柱贴了两个+。感觉加了前铲以后,高速跑起来会明显感觉有点风阻。 3.维修 今年把别人车蹭了一下,就掉了漆,私了500完事,也没走保险,自己的划痕用保险送的补漆修复了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两个面的伤痕,目前轮毂上的划痕暂未修复,感觉没什么必要。刚开始会很在意小刮小蹭,时间久了,习惯了,就不在意了,尤其是刮在前后保险杠的塑料件上面,就不管它了。 五、总结 整体下来用车成本还算ok,不去改装基本不会花很多钱都在预期范围内,就是时间长了,感觉会有一些抖动,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等红绿等停下来的前3-5秒会很明显,然后就安静了。 辛苦圈主《浓密胡渣厌世大叔》帮忙推荐
#2022中国摩博会云看展玛莎拉蒂MC20超跑敞篷版预计2023年上半年在欧美上市(名车名校单身社群群主“MonsterMax-D”) MC20 Cielo——意大利语中的天空——比轿跑车版重 65 公斤,但性能几乎相同 意大利摩德纳——玛莎拉蒂 MC20 Cielo 是 MC20 轿跑车的跑车版本,看起来将帮助 Stellantis 唯一的奢侈品牌恢复健康的盈利水平。 MC20 Cielo 将是 Stellantis 最昂贵的型号。在欧洲最大的市场德国,它的成本为 260,000 欧元(277,300 美元)。 这款超级跑车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上市,然后在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Cielo 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天空”。 MC20 Cielo 比 MC20 coupe 贵 30,000 欧元,后者在德国的售价为 230,000 欧元,目前是 Stellantis 14 个品牌中价格最高的车型。 MC20 Cielo 是继Grecale 中型 SUV之后今年推出的第二款玛莎拉蒂新车型。 “我们处于加速模式,”玛莎拉蒂首席执行官戴维德格拉索在摩德纳品牌工厂的 Cielo 揭幕仪式上表示。 玛莎拉蒂今年将推出第三款新车型,一款重新设计的 GranTurismo 中型轿跑车。2023 年推出的 GranTurismo 也将是玛莎拉蒂首款提供全电动车型的车型。 全电动版玛莎拉蒂周三证实,MC20 将作为全电动车型提供,计划于 2025 年推出,但拒绝透露是否会在 MC20 coupe 和 Cielo 上提供。 全电动 MC20 将配备800 伏系统以减少充电时间,并将配备三台电动机——一个在前轮,一个在后轮,以提供最佳的扭矩矢量。 玛莎拉蒂计划每天生产 6 至 7 辆 MC20 轿跑车和 Cielos,年产能设定为 1,300 至 1,500 辆。自2021年7月MC20上市以来,玛莎拉蒂已经生产了1000辆,其中700辆已经交付。玛莎拉蒂表示,其余的已售出但尚未交付。 玛莎拉蒂首席商务官 Bernard Loire 表示,2022 年生产的 MC20 已经售罄。他说,平均等待时间约为八个月,即使原材料价格和通货膨胀上升,公司也会在交货前兑现定价。 Loire 表示,该汽车制造商还将在交付之前兑现 Cielo 定价。该公司预计敞篷跑车将占总装机容量的 40% 至 50%。玛莎拉蒂表示,敞篷车占全球超级跑车市场的 35%。 MC20的竞争对手包括法拉利 296 GTS 和兰博基尼 Huracan,两者都有敞篷版本。 MC20 Cielo 配备由 Webasto 提供的可伸缩玻璃车顶,打开或关闭需要 12 秒,玛莎拉蒂称这是同类产品中最快的。 使用聚合物分散液晶技术,只需按一下按钮,“电致变色”屋顶即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透明变为不透明。 玛莎拉蒂产品规划负责人弗朗切斯科·托农 (Francesco Tonon) 表示,该功能允许在车顶关闭时看到天空的全景——给该模型起“Cielo”的名称——这是由一位客户建议的。 Tonon 说:“我们在欧洲和美国设立了焦点小组,询问客户他们在寻找什么样的敞篷跑车版本,”并补充说他们不想要“纯粹的无顶跑车变体”。 🤦🏻新车一血 💔爱车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