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本人互联网从业者,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十余年,现今回到南方-东莞。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所在区域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出于实际的出行及社交需要,于是决定购车。 对于买什么样的车,心里还是比较拿不定。此前没有买过车,对车也没太多了解,可以说是个小白。 个人基本用车需求。1. 回老家600公里左右,每年3~5次。2.日常出行需求,每周一两百公里。3.远驾出游,预计每年2次。 总地来说,用车的频次和里程不会太多,当然也希望能在平衡个人预算的同时满足个人的社交需要。 对于新能源车,有平稳、安静、交互性好、用车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我相信新能源车是趋势,保有量一定会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排除了这个选项。理由是,新能源车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带来各种优点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和隐忧。一是里程焦虑,回老家的路约600公里,或许平常时间还不算是什么问题,但到节假日,不免出现拥堵的情况,新能源车会带给我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二是安全问题,电池的安全终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近来新能源车起火的新闻时有发生,并呈增长趋势。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混动也是一个选择。我本来就是一个你小白,应该说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没有办法做到理客中,更多的时候是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观判断。 我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混动,从我的观念和直觉说来,混动更像是汽车变革过程中的过渡形态,由于他的机械构造更为复杂,故障率可能更高。因此,混动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燃油车。没有里程焦虑、安全、可靠,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用车成本高,驾驶和乘坐体验都要差一些。但因为我的用车频次和里程不多,也没到特别追求驾乘舒适。 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一辆燃油车,二手的奥迪Q3,没错二手的。选择燃油是因为我的用车里程不多,用车成本高一点可以接受。选择奥迪是因为它可能在社交中能给人更多地伴随文本。买Q3是因为个更喜欢SUV,觉得外观很漂亮。买二手是因为,我用车不多的情况下,既可以满足我的需要,还可以少花钱⌓‿⌓ 计划Q3用上2~3年,再看情况添置或置换一辆新源车。 选购过程和价格。 我购买的具体车型为:奥迪Q3 1.4T 2017 标准型,8.2万公里 因为家附近就是二手车聚集地,先是去走店,发现这款车二手市场上真的不多。看了好多家点,这款车只碰见三台,凭借网上也了解的一点知识还有朋友的参考意见,选择了其中一台,果断拿下,10.52万包上牌成交。 群里的车友们,这个价格怎么样 (≖͞_≖̥) 当天交了定金,次日签转让合同,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办里过户当天没有拿到临时车牌,带着老牌子开回家,第二天把老车牌发给商家,商家把临时车牌、登记证、行驶证和发票同城发过来。 来回快递费都是我这边出的~~ 这里觉得有点意思的是选车牌号。先是在商家的指导下,用12123选了号,感觉号都没不太好。因为不太懂规则,还是在商家的唆使下,选定了一个。据说,如果线上选定的号不用的话,两年内不能再在线上选号了。虽然不是太满意,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好,本来打算就用线上选的号了。第二天车管所的人,很意外,给我打电话了,可以电话选号,我不记得有多少个可供选择了,大概报出来5个,我就发现一个很满意,直接确定了。不带4,字母很好读,68结尾,果断选择,这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以为临时牌就是 选定的号,只是用纸打印的而已,临时牌,号也是临时的~~ 白色,外观几乎看不出来是二手车,不过认真看,发出刹车卡钳生锈了,有两个还比较严重,各位车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内饰方面,保持得很好,看得出来原车主是一个很爱车的人。 真皮座骑,很好看,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 感觉难以接受的有:中控屏幕特别小,不支持触控;只有雷达没有倒车影像。不知道怎么升级一下比较好,希望车友们给我一些建议~~ 动力、油耗、操控方面,从目前来看基本满足我的预期,当然我现在刚拿到车,需要开一段时间才能做出进一步的评价,也希望加入到车友群,与大家一起分享Q3带来的快乐,反馈遇到的问题,作为新人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感谢ANDY圈主推荐
#深蓝S7提车作业📒等车日记 背景需求 新手第一辆车想要买suv,15万左右的预算,日常上班用电,周末出去玩用油,所以看的都是油+电的,这个预算下就只看了比亚迪宋和深蓝S7 宋plus看的是老款,一来是新款的前脸太丑了,二来那时候是刚出新款老款降价反而卖火了,他们反而吊高来卖,三是宋plus感觉对于2、30岁的年轻人来说太老成了,全是密密麻麻的机械按钮,看了都烦,最后作为比亚迪的等等党,到后面看不上库存车,而且当时也联系了当地很多个销售,发现里面套路太深了,懒得和他们磨。综合以上也就没有再看比亚迪了。 提车价格 报价优惠:没有车价优惠,就只送了个基础的膜(还没贴),磨了好久,油卡、充放电枪都没得送,买的是121MAX增程版+7w免息+自己异地上牌【销售就只是帮忙抢了补贴的优惠券,连交付人员都说吐槽我的销售抠😶】 选装提车 最后选的是121km增程版+钥匙+轮毂感觉够用了就没有选装 因为是跨市周末提车,等了几天才上了保险自己去线下办了临牌【不得不吐槽,为啥不能代办临牌,明明车管所就在对面】提车的时候问他有没有验车单,他们也说没有。验车之后也没怎么管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把车提走了。就直接在店里放了一个星期🤣 内饰空间 选深蓝没选宋,主要还是被外观吸引。帅气的前脸和屁股,特别是车头三角形灯和45度角,是真的帅。无框的车门也好好看~ 内饰方面也是选他的原因之一,橙色还是很抓眼,座椅包围摸起来都挺不错的,就是内饰都挺容易脏【吐槽点:但是新车内饰气味是真的大,然后座椅通风还是不大明显,大中午晒着开车空调开到19度还是会热】 中控没有太多按钮,中控很简洁,基本上语音控制就能解决大部分操作【吐槽点:那个区分主副驾驶语音的功能,主驾唤醒了之后副驾的命令它就不会听了,有点鸡肋】 空间很大,180的个子也还宽松,后排中间坐垫和两边不同,会很硬。 ⛽充电续航 动力上,平时就正常开车,红绿灯加速,高速提速超车啥的都能满足日常使用。 充电:慢充快充都试过了,1块多一度电,充满大概20-30块。快充到后面应该是电池保护输入电流会减小,功率变慢。 续航方面,珠海--深圳宝安上高速前满电+200块的油出门,到显示剩下20公里电就会开始自动保电,开始用油之后感觉不大(高速上开了高速模式,下高速就开回城市模式,用的都是舒适)城市道路很多堵车,这次也没有去特地对标公里数油耗啥的。 切换高速模式增程介入之后噪声还是比较明显的。 🐎驾驶感受 开车小白来说,辅助功能啥的最重要了。总体操作上还是很好上手很好开的一辆车,辅助功能可以让新手放心开。 360:用着也挺方便的,车比较大,在不确定够不够位置的地方开一下看看就很方便,【吐槽点:360是弹出窗口展示,有时候他会自己自动关掉那个窗口】 HUD:是挺好用的,会显示车道位置、导航、限速标志啥的,但是反而是晚上相对比较难看。 怀挡:除了还在适应怀挡挂倒挡之外,都还行哈哈(我总是会用力过猛怕挂不上),还有左转向灯手动回正的时候容易用力过猛打成右转向。 因为是跨市提的车,拿了临牌之后就上高速去上牌验车了,油柏马路上高速隔音效果也不错,不会感到太大的噪音,但是水泥路噪音会大一些。跑到130公里/小时的时候噪音就会比较吵了【还发现在自动锁车收回车把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机械声音,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这样。】 车道保持&定速巡航:十一去玩平均每天都跑100多公里高速,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真的开起来很省心。有次高速上偏移了明显有帮我打方向盘回正车道,没打灯变道的时候会给我回点方向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了哈哈哈) 👓最不满意 1. 虽说是直营,但是同一个市不同店的活动还是会不一样,多聊几家,争取能拿到多点礼品; 2. 内饰气味大、座椅通风不明显、空调不是很给力; 3. 行车记录仪储存卡只有8G,出去玩就只够录1天的样子,得自己换卡; 4. 自动锁车收回车把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机械声音,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这样; 5. 切换高速模式增程介入之后噪声还是比较明显的 6. 老带新的钻石!!!!!还没给我发!!!!!!!!!!(怨念) 🐎亮点配置 1. 好看好看好看啊!中控简洁,空间大,后排放倒可以睡觉(下回出门打算露营了) 2. 该有的辅助功能都有,整体开起来好上手,高速定速巡航很省心,车道保持也有帮我打方向盘哈哈 3. 语音唤起响应迅速,区分主副驾唤醒,所以驾驶相关功能只有主驾能语音修改; 4. 车机响应迅速,解锁拉开主驾门中控就开好了(但是先开副驾门就不亮屏) 5. 钥匙开门人带着钥匙走,但是车卡在车上也会锁车(估计就是拿什么开车就锁定识别了) 6. 无框来说隔音比较好,车速上130km/h之后才觉得吵。 7. HUD好用!!怀挡用习惯
#用车心得1.情况介绍:其实最开始知道这款车也是三月份在抖音刷到的,相信和大多数人一样,始于颜值,第一眼就是被外观吸引,感觉和跑车一样。所以后面一直有关注,第一次看完整场汽车发布会,当时就觉得哇这车真帅啊配置这么高动力这么强还有nappa真皮可调悬挂差速锁等等,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很懂车,只知道一辆车好不好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所以我就一直在查找相关信息,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别获得了“中国心”2022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大奖和龙蟠杯”第六届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媒体说是双十佳,评上总比没评上强吧,所以肯定是不差的。另外就是底盘可调教悬架什么的20万以内唯一。这些给了我持续关注这俩车并后续买下的信心。 当然买车的时候我也有对比,首先试驾的时候就看了红旗h5因为在B级轿车内的国产油车可选择的不多,合资就别看了,懂车帝有拿mg7和主流合资车试驾测评,mg7在颜值动力和用料有优势,别的像空间油耗不说有优势,但至少还可以不算差,你总不能让小七各方面遥遥领先吧,综合来讲还是可以的,其他的合资车也不管哪一款都有不足之处,不是动力就是价格和内饰啥的没那么有性价比,所以我就只试驾了红旗h5。 红旗h5呢这款车 和小七对比,胜在哪呢,一个是品牌红旗嘛可以说是国内豪华品牌,另一个是空间也就是轴距长了点。颜值各有千秋,h5稳重也很好看,小七帅气拉风跑车范。但是为什么没选择红旗呢,其实我当时试驾的时候有个小插曲,就是把h5试驾车后面蹭到了,不算严重但是有痕迹一个面吧,倒车的时候没踩住刹车,(感觉倒车影像没有小七看着舒服),没刹住是因为倒车有个小坡一下就滑了....难受😭4s店要我交1000定金买车的话可以抵消车款,不买就算补偿,最后还是交了600。但是我试驾感受而言就是操控不如小七,我爸坐在后排即使空间是大了点,但是在后排感觉底盘差了点意思,比小七要松散的感觉,车内噪音控制也不如小七,我爸作为乘客就感觉没有小七舒服坐着,因为试驾是一样的路段。所以最后就是亏了六百去定了小七。 2.驾驶感受:驾驶感受无敌好吧,怎么说呢 ,七月底订的车到现在已经开了六千多公里了,国庆的时候开车去深圳,在路上还碰到一辆贼快的车当时只知道是宾利,带翅膀的B嘛,(后面会有图,大家看看是宾利哪款车)不知道是哪款,然后就想追他,开启xmode模式,调到运动,然后一百四一百六追上了,很爽,但是呢宾利还是宾利随便一踩就把我超了,然后我就一直跟着他,因为他开的很快没有摄像头都是150 160我 140 150跟着他后面,这要是一般的车绝对跟不上,他一直在慢车道开快速然后超车变道什么的,我当时就想这要不开xmode运动模式我也跟不上。能跟上宾利这操控还不强嘛。 座椅包裹性很舒服从衡阳去深圳六个多小时高速呢,一点都不觉得累,xmode运动模式油门随踩随有,经济模式到140就要使劲踩了,140以下踩油提速也很快。 3.仪表台的话比较简约,用料基本都是皮质包裹手感很舒服,然后就是中控夏天开空调会偶尔响一下(我估摸是热胀冷缩?),常用的按键都是触摸的也还可以,相对于实体按键各人喜欢有所不同,我都能接受。 4.空间感受,前排当然是最舒服的,后排空间懂车帝也有评测,我觉得175以下坐着都不会感觉拥挤,因为座垫有那么长,对腿部有一定支持,不会感觉累,但是靠背有点直,不能葛优躺。后备箱其实空间挺大的,掀背嘛帅的一匹。 5.隔音,这里的话我感觉在速度120往上风噪会比较明显,但是不会觉得难受。低速胎噪路感比较清晰,因为轮胎比较宽245嘛,接触面积大,但也看路面,柏油路就很安静。其他的就比较明显。 6.油耗的话,我一般都是市区9个多,高速稳定100左右可以跑到最低5.7 一般6.1 6.0左右,跑高速我试过100码左右最省油,120左右油耗在7个多点。上面提到追宾利,油耗在8.几因为都是140 150 在开。速度越快风阻也越大了所以油耗就会上去。 7.总而言之呢我觉得小七这款车挺适合我,因为没有完美的车,就看自己喜欢什么,我喜欢动力颜值内饰配置等等小七性价比是最高的,在落地18万这个价位。这都是让我作为驾驶员感觉舒服的几个方面。缺点就是不保值呗,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啊。反正在18万左右按照我的需求性价比最高的还是小七,不管销量第一的凯美瑞还是后面雅阁天籁迈腾帕萨特h5等等。18万左右小七的配置最有性价比的动力配置用料。这些合资车都不错但是顶配下来贵了5、6万吧18万左右的价格动力和配置都差了点。最后(感谢圈主Tryagain8推荐)
#汽车保养那些事2022年6月底,坐标江西南昌购入2022款逍客豪华版指导价1688的那款 价格:全款购车+5年双保客户+颜色银灰色(我觉得很好看,不大不小选银灰) 指导价1688,4S店谈的现金优惠36500裸车132300元(根据购置税反推应该是133679),购置税11707(当时购置税减半实际缴税5915),保险4519,五年双保花了2-3千具体不记得了;反正落地最终价格145600 先说保养: 一、机油 根据随车手册;建议是加0W-20 SN/GF-5的超级全合成机油,更换周期为5000公里或者6个月,这里单独解释一下,对于厂家来说不管是全合成,半合成,矿物质都是这个周期,但是很多车友也说全合成8000-10000公里更换(有些4S店也是这么说) 这个东西有三个参数参考;第一机油实际使用的时间(这个参数很重要,以汽车行驶时间算,停车熄火不算),第二更换周期内汽车行程的里程数;第三,行驶路况 举例:有些人1个月跑1500-2000公里,3个月就快6000了,但是时间只到了一半,那该不该换呢?而有些人一个月500-1000公里,平均8-10个月才6000公里,那我是不是可以适当延长换油周期呢? 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双保用户,每5000公里或者6个月按时去换油,平时城区开开公里数不多,偶尔高速,那么你矿物质就足够了。为了心理安慰升级半合成也可以,全合成就更好了; 补充:日产的5年双保指的是;5年10次保养,5年内未用完,剩余次数自动视为放弃,质保15万公里,这个主要针对车身核心部件和易损耗部件,核心部件包括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易损耗部件包括轮胎、机油、三滤等 如果你是每个月2000+以上的人群,经常跑高速、快速路、国道、你可以直接超级全合成,8000-10000去换油。此时刚好也是差不多6个月。 日产还有另外三款可以加注的5W-30机油,分别是矿物质,合成机油(有些人也叫半合成),全合成机油,这里就我自己罗列自己了解到的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机油这个东西怎么去看,不对的对方还请车友举证,欢迎 以日产二保时加注的0W-20 SN/GF-5 API等级SN汽油机油为类 0W代表的是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等级,也可以理解为流动性,数字越小越好,0W的机油会在-35℃的时候结冰,5W的机油则在-30℃就结冰了,其实南方很多时候都到不了零下20度,北方可能需要0W的机油,所以这个看不同地区的温度环境。 20代表的是100℃时的粘度等级,分为20、 30、 40 、50 、60。数字越大,粘度越高。其实这里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说20的燃油经济性好,因为它黏度低,阻力小;缺点是高温时对于发动机的保护数字大的更强。 API发动机油质量划分:(美国API等级标准,欧洲ACEA,ILSAC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认证;其实就是个制定标准的机构或者协会,;只是这个不在中国,因为咱们汽车工业起步晚) 1、SL/SM/SN/SN PLUS/SP等多个质量等级,从左至右,越靠后等级越高,机油品质相对更好。例如:SN的级别就高于SM的级别。SN/GF-5,SP的话一般都是GF-6,当然也更好。 二、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也有叫滤清的) 1、空气滤芯 发动机工作时,燃油和空气混合进入气缸内燃烧,驱动车辆行驶,这些空气先经空气滤芯净化过滤,(纯电汽车没有空气滤芯),他可以阻挡颗粒物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给发动机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个人建议:空调滤芯一般是每5000公里或每1年更换,如果经常跑工地,环境恶劣的地方需要提前更换,更换视频我有,可私信找我要;这个晚上有很多视频方便拆解,有两点需要注意拆三个塑料卡扣时注意抓住,很容易突然掉下去,然后你就拿不出来了。我中过招,第二很多视频看了,但是滤芯还是卡住拿不出来,是因为视频里面有一个地方需要拔出来,但是视频里面都没有提示,可以私信我告诉你,自己更换5分钟搞定。空滤一般只要20-30元 2、空调滤芯 我们行车开启空调系统时,从外界进入的空气,需先经过空调滤芯过滤,它可以阻挡沙尘或颗粒物进入,给车内人员提供更好的驾乘环境 个人建议:空调滤芯一般是每1-2万公里或每1-2年更换,如果经常跑工地,环境恶劣的地方需要提前更换,更换视频我有,可私信找我要;不太好换,需要人躺进去,头朝车头方向;正脸看着车子手套箱方向,体型小一点可以操作。可以买好滤芯让外面师傅换,或者保养时让师傅一起换,给点小费即可。空调滤一般25-45元 三、发动机冷却液(蓝色) 每 40000 公里或 2年(以先达到者为限)时请检查并视情况调整发动机冷却液混合比例。首次更换周期为 160000 公里或 8年(以先达到者为限),后续更换周期为每 80000 里或 4年(以先达到者为限)。 补充:为什么网上都是说换,而这里是每 40000 公里或 2年视情况调整发动机冷
#提车日记某年某月刷抖音,忽然发现某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五折促销,心动不如行动,立即上车,加入羊毛党。结果… 1、韭菜还是羊毛:说实话看到窃窃暗喜,这么低,肯定不会长久,因此迅速下单,但是各4S均反馈无法接单,没有了!没有了抖音在推广,然后联系,结果各个汽贸均接单,价格各不相同,找了一个价格居中的汽贸下单。庆幸自己聪明不过十分钟,就发现4S和汽贸差价近15000元,也明白了为什么4S不接单。明白自己当了韭菜,但是自我安慰,这个价格无敌了卖到就是赚到了,就这么滴吧! 2、由于该车是毛坯房,下单以后就开始看各种附件(充电桩、倒车影像…),幻想着汽贸说提车的时间到来。结果到期后开始十天十天的延期,磨的没有耐心以后就打了厂家400,屁用没有,让4S回复,回复就是厂家产能不足,正在提产,请耐心等待,第一次给说提车9月,第二次投诉质疑按照这个速度你们9月能够交付完成吗?就变成十月底了。然而真的没有车?厂家产能不足吗?产能不足你卖那么多订单干什么?产能不足为什么抖音,快手上一直都有现车销售? 3、忽然明白这不过是厂家的促销引流策略!考这波操作引流卖车,这也证明了新能源的利润之恐怖!一直说新能源汽车电池占总价的40=60%,实际上现在呢?五折不到厂家大量销售,难道在做亏本买卖?遮羞布就这么没有了,韭菜诞生了! 4、甄嬛传:由于等车无聊加了一些准车主群,因此不懂互联网的我也看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消息!4S是没有利润的,4S是没有车的!那么汽贸自己会造车?然后就有群友各显神通快速提车,准车主群内建群的二维码满天飞,群主转让…,这他妈是买车还是甄嬛传!厂家、4S不顾声誉,客户变成了什么?没有提车这个样子,提车以后怎么样?
#讲讲你的提车历程背景 :19年的时候 手里有十几万时,那时观摩车型天籁、思域,中毒最深的两台车。却跳入了房子的坑,付了个首付,背上房贷,从此没有看过车了 选车 :现在慢慢开始手里有余钱,目光投入卡罗拉双擎,比亚迪秦,驱逐舰05,都分别试驾过,空间和提速还是被秦给征服了 订车 :本人在深圳,走遍了南山,宝安,罗湖,每个销售说的都不一样,说等车要一个月,先交定金,在上指标,开发票,等补贴。可惜在8月下旬,只剩下龙华补贴,也要10万以上的,这让冠军版998款情何以堪[捂脸R][哭惹R],而且新能源跟油车一起抢😂 细节 : 车价99800-3000优惠=968000 保险6000(销售说以实际到时投保为准) 免服务费,免手续费,送了8次保养,还有各种礼品 订的是墨玉兰,内饰棕色。 如果贷款会有1k手续费选择了一次性 你们说这个价格怎么呢?在线等
#提车日记🙋🏻♂️ 情况介绍 正如大家所见,我本月5号喜提新车吉利第四代帝豪2023冠军版1.5自吸CVT尊贵型。 作为90后,我是去年才考的驾照,我基本上就是在杭州市内用车需求,平时偶尔出去吃饭开开,周末开开,平时很少跑长途或者高速。 整体买车我是去年考驾照就开始有准备了,今年2月就开始看买什么车,当时还什么都不懂,大家可以往下看,我的购车经历,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费用明细 我看的是吉利第四代帝豪2023冠军版尊贵型,去了4S里聊了全款和按揭的购车方式,按揭就正如大家所知的首付和厂家无息贷款都是有的,一个月算下来月供1555的样子,其实也还可以。我自己选择了全款,是因为我妈要求全款,我自己这几年手里也有点积蓄,但是不多。 车子费用落地也在8.2左右了,在杭州谈到这个价格其实整体费用还算可以的了,中规中矩,闭着眼睛入手就对了, 🧮选车对比 买第四代帝豪我是下了懂车帝APP自己选的,根据价格选,我看了长安的车型、看了大众朗逸车型、看了奥迪A3L车型(奥迪A3L这个车我看了,干式双离合的,就是有点小,男孩子开太小了,我体型胖,我体验的时候坐驾驶室感觉座椅两边的腰托挤我腰,不舒服)、看了艾瑞泽的车型、看了吉利星瑞(我开始看车的时候星瑞还没有1.5T扶摇版,是今年6月才出来的我记得,当时我也关注了想买这个1.5TD的星瑞扶摇版,92的油,吉利雷神发动机,湿式双离合,整体其实很完美了),但是我为什么还是选了吉利第四代帝豪,主要原因还是我的用车需求,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我仅仅是代步(我妈也劝我买这个帝豪就可以了,说我哪个哪个亲戚人家也是这种车子啥的),我最终就正如大家所说的,买第四代帝豪,闭着眼睛就选2023冠军版尊贵型,就主打一个性价比高! ✏️新车初体验 我是在杭州豪麦4S店(天目山路317号)看的车,我当天是约的早上,但是我早上去湖滨银泰了,从坐公交车从西湖北山街过去一路堵,到上午11.30才到这个店,我去是店里的小傅师傅(女孩子)接待的我,还精心的给我准备了一份午饭(饭有很多种口味可以自己选),店内服务整体感受还是很好的,小傅师傅给我安排了试驾,试驾师傅带我去天目山路试驾,第一把我还有点不敢开(毕竟驾校出来就没有开过),我就说坐一圈感受下,然后就问试驾师傅这个车怎么开(毕竟我没开过车),师傅教我了,我才说那我试驾一下,才正式试驾,我试驾感受是车好开,我觉得可以买(当时感受是车好开)。我当天中午谈好的价格,我想当天提车,小傅师傅忙里忙外的帮忙安排从车库拖车出来,洗车,吉利售后验车,让我去验车,然后指导买保险,最后安排了交车仪式,我觉得小傅师傅还是值得我点赞得,购车专业+服务好(我实打实的感受,附近的朋友可以去问问小傅师傅聊聊看)。 我车提了几天,目前现在为止我看了跑了刚好111公里,油耗12.2(这个油耗是怪我,不怪车,我都是深一脚油门得踩,比如红绿灯前,我是轻点一下油门,车动了就开始深踩再缓抬油门,还有这三天我在萧山机场等人,我车子启动开空调玩了一个多小时,我自己开车没考虑过油耗,虽然我知道我开好了油耗会降下来),车子是好开的,我也比较推荐和建议购买,我昨天去萧山机场的时候,走机场快速路,100码的跑也没啥事,车不飘,超车一脚油门就去了。 车内噪音其实还是可以的,我跑80-100码的时候,都没有感觉很大的胎噪音,除非过减速带会听到,动力还是中规中矩,刹车踩了就有,油门深踩一下,动力不会来得那么快(说到不要深踩油门,我明天开始也不深踩了,我现在基本上天天地板油,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以后轻轻踩了),但是动力还是会来的,动力还是会给你信心的,其他倒还好,没发现啥大问题。 但是,倒车雷达,我感觉到红线了,其实实际根本不会撞到,第一箱油92的花了400大洋,还有很多不懂(比如,今天晚上从大悦城回来,天黑了还下雨前挡风玻璃和左侧玻璃起雾,我直接看不清路,一路啊着回家的,后来我直接车窗全打开了,懂的朋友也希望分享技巧给我,谢谢),好了,分享结束,希望能对你买车有所帮助,同喜可以帮忙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