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开源初代Roadster文件马斯克又放大招,特斯拉直接开源Roadster设计图纸。虽然是很早前的设计了,但是对于国内某些车企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doge] 改改外观内饰再上个国产车机,底盘几何电机布局直接照抄,这可是路特斯的设计啊!国内有哪家车企保证比路特斯调教要好?这不就是妥妥的新能源电动高性能跑车吗?还带敞篷的!就是不知道那个品牌会先下手为强了
#提车日记拿了驾照不久就开始看车,懂车帝是朋友们推荐比较多的,一直app上看啊看。图文并茂,还有视频,对于小白来说增长知识。 第一辆车,不像太夸张,20几万。开始对于民族品牌byd有特殊好感,也不担心被U型锁砸车。比亚迪汉这种街车也适合我们这种随大流的中庸分子。但是一家四口考虑到其他三个坐车的还是空间更大一些,舒服一些,所以也没去实体店看车就放弃了。 新手嘛考虑很多的人是智能倒车入库,毕竟科目二很累,也怕刮了蹭了的。新势力都很贵,只有小鹏G6作为性价比之王,适合。 自己去了店里试驾,果然不错。销售带着我尝试npxg,好家伙,信心满满,双手完全脱离方向盘,唬住我了,牛逼啊。自己进出车位和自动泊车也喜欢。 极氪太小,放弃,路过展示厅销售也没搭理我。。。问界试了一下,感觉不错,但是npxg销售双手不敢完全脱离方向盘,让我不放心,而且赛力斯,这是什么鬼。 其实选小鹏,主要是他起步最早,卖的车最多,那么肯定最成熟。更重要是老板用自己的名字做车,不会把自己作死,公司一直亏钱就是消费者撸羊毛的好时候。大众参股又可以保证他倒不了,简直完美。 带老婆孩子试驾了一下,满意归满意,但更喜欢G9,哈哈我也喜欢,但是30大几万,我还想是全款,算了。为了真皮座椅没必要。 下定G6等啊等。结果G9改版降价,那就不用说了,改订单。低于30w是我的预算,真皮也很需要哈哈,只要价格合适。 上面说的选车。现在在哪进入正题,提车。 自己准备充电桩,要找物业电网还有小鹏,出文件,准备好电表,等车。其实这个时候就可以下单充电桩,安装终端,因为安装要排期,最近订单爆满,如果急用,就应该早点装好,等新车入库。 后面应该是新能源资格审核,随申办都能网上操作。然后突然有一天告诉我车到大库了,比预想的早。但是停车位还租出去,只好放他们那几天,正好放放味。找一天去刷卡付清尾款。这时候可以去大库看车,但不是提车,因为随申办新牌照还需要流程。那我就不去看了,等他们把牌照什么的都弄好。找了周六一早去提车。这时候就算验收外观让销售讲解性能什么的。外观基本没啥问题,就是防撞条有些灰尘,清洗剂擦一下,就干净了。仪式什么的就算了,重要的是车,一个代步工具~ 听销售交代好好货,运营加好微信,就让他们开出去。自己不敢来。新手司机啊新车。但出门之后就靠自己了。没问题,车感棒棒哒,回家都很顺利。 至于车前脸两侧还有后视镜擦碰是后面三天的事,当天万事大吉哈哈 小助理会拉入群,群里的车友们很有意思,交流一下用车心得。新手如饥似渴地学习。 最近一波流吹问界,呵呵,我还是比较满意小鹏。除了高德地图不如原来习惯的百度地图外还没找到其他槽点
#用车心得11.12收到OTA推送,心心念念的云辇-C终于是来了。 升级花费时间40-50分钟,升级以后设置里会多一个iTAC智能扭矩系统和一个智能底盘。 立马就上路体验了一下,开了舒适控制适中,和没升级之前有细微差距,主要体现在过弯和过坑两个场景。 因为从地库出来要过减速带,感觉比没升级前要顺滑一丢丢,原来过减速带是干脆的duangduang两下,升级以后就像涂了润滑油的感觉,车身紧凑了一点,震动没那么大了。 路上碰到窨井盖,也是比较润的就过了。碰到坑洼路段作用不明显,感觉滤震还是较大。筷子悬架真是硬伤啊。 过弯的时候比较明显,稳很多,之前会有被甩出去的感觉,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副驾感受更加明显,运动座椅包裹感逐渐体现出来了。城市里大弯居多,有机会去跑山路试试。之前那篇文章我提到过弯加速的时候方向盘会有抖动,升级后的感觉是减少了挺多。 总结:云辇C作为云辇系统里面最low的一级,对驾驶体验的改善并不是很大,升级前的运动模式就已经可以做到车身紧凑了,这次升级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iTac具体是啥功能还没有体验出来,说的那么高深可能是电控的前后轮扭矩分配? 作为车主,没有开过很多车,不能和车评人一样点明具体的差异,能做到的只是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各位车主自行细细体验吧。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