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感受作为一名卡罗拉车主,我在过去的五年里与我的爱车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这期间,我对卡罗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驾驶经验。车子的行驶里程也马上达到7万公里,以下是我对卡罗拉五年用车的感受: 1. 经济实用:我的是19款的双擎卡罗拉,作为一款紧凑型双擎轿车,以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赢得了我的青睐。在日常驾驶中,我发现它的油耗表现非常稳定,当前油耗总体保持在4.6L/百公里以内,即使在拥堵的城市道路,油耗也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应该就是双擎车型的优势吧,越是拥堵越是节油,为我节省了不少油费呢。 2. 稳定可靠: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的卡罗拉从未出现过大的故障,车辆的稳定性让我非常放心。当然,这也与我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有关。丰田品牌的口碑和售后服务也得到了我的认可。(Ps:唯一不足的就是可能是五年电瓶没换的原因,车子也出现了4次因启动电瓶馈电,无法启动的情况,然后我就车里自备了一块应急启动电源,以备不时之需。)听说现在新款的卡罗拉增加了颗粒捕捉器,看车友反馈经常堵塞报警,还是老款的没有这个烦恼。 3. 舒适性:卡罗拉的内饰设计简洁大方,座椅包裹性很好,长途驾驶也不会感到疲劳。此外,车辆的空调制冷效果出色,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让我享受到清凉舒适的驾驶体验。 4. 安全性:卡罗拉配备了许多主动和被动安全配置,如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这些配置让我在驾驶过程中倍感安心,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它们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5. 动力表现:我的卡罗拉搭载了一台1.8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在加速性能上无法与涡轮增压车型相媲美,但它的动力输出非常平顺,满足了我日常驾驶的需求。此外,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动力表现也足够充沛。 6. 外观设计:卡罗拉的外观设计时尚大气,流线型的车身线条充满动感。前脸的牛头车标与中网镀铬条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品牌魅力。此外,LED大灯的照明效果也非常出色。 总之,在过去的五年里,我的卡罗拉为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驾驶体验。它不仅在经济性、稳定性、舒适性方面表现出色,还拥有时尚的外观和丰富的安全配置。作为一名卡罗拉车主,我非常满意我的选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我的爱车共同前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保养攻略被N多次电话提醒我去首保。 我从一千公里,一个半月时就开始被通知做首保,一直拖到现在都没去做。期间还去过两次购车店售后中心那边,一次是蓝牙钥匙升级,一次是车机升级。店里都说让我十二月份再做。 奇怪的是,为什么深蓝的客服却都让我去番禺那边做首保?总是要一番解释下来后,我买车的店就有售后服务中心。解释完了,态度就立马冷淡了!明明可以直接在购车店做首保,偏要我去番禺做?这是啥操作?哪位大哥懂的?难道那边有什么猫腻? 我在白云区,购车店也在白云区,客服偏让去番禺区的售后中心?还是说我买车的店不是官方的? 再来说一下,首保的公里数和时间间隔。 在APP的使用指南里面,维护与自助的介绍中提到:首次保养是5000公里或半年,先到先检。 但是无论是客服电话或者店内维护保养人员都说03是3个月或五千公里做首保。说S7才是半年或五千公里首保。我想说,这两个车不是都同平台同发动机、电机和主要配件的吗?再者,你官方app上面写的不是都一样的半年五千公里吗?都很奇怪这些不是啥操作! 说回正题哈,这个周末刚好外出回来,下午有空,就直接开去购车店的售后那边,就换了个发动机机油和电机减速器油,还有空气格什么的。只换三样东西。其他的就检查一下,洗个车(我刚前两天洗过后没开,今天才开一趟就过来首保)耗时两个半小时左右。完了让我下次增加一万或隔一年再来第二次保养。 等待期间,发生一个很搞笑的事。 我在休息室等待时,发现我的app收到信息说,车辆已保养完毕,并已交车成功,车已离店。因为我这次没带其他钥匙。只带我自己手机app控制开闭锁。所以,看到这个信息提醒,慌得一逼。抬头看了下休息室内的维修车间即时监控画面!发现自己车辆的工位不在线。立马冲出去维修车间,看到自己的车还在工位上,而且被架了起来,正在放发动机机油。心顿时定了下来,还突然来了兴致去现场看看车底的情况。 一番观看下来,师傅还挺认真细致的。保护措施做得挺到位,我过去看,他也有耐心提醒和劝诫不要在车底下等待。我说就看看车底情况,拍个照片留念。说了下让我自己注意,别乱动其他东西,就让我靠近了。结果我一边看一边跟他聊天,足足一个小时左右,后面没再说让我出去了。哈哈…… 车底其实还挺规整的,电池底下有一层塑料护板,发动机和电机底下也有护板或保护措施,就是材料不一样,也不是整个车底一整块护板。发动机和电池的护板是塑料材质的,电池护板的最好最厚,平平整整一大块硬塑覆盖在电池底下,发动机的护板是一小块偏软点的塑料,电机底下的是跟车尾箱垫类似的材质,里面有黑色绒的,外面箱鸡蛋托一样的纸壳模样,还有一个切口可以掀起来看电机参数。总体来说,提车的平整性和基础防护也算是可以了。私聊我跟维修师傅聊天时,也问过他关于底盘装甲的安装必要性,他说没必要。用他的理论说,出厂设置的就是安全的,有问题也是厂家的问题,出了问题可以厂家售后。一旦加装的底盘装甲,出了事故或者性能故障,厂家不包修,保险不包赔。谁大谁小,自己衡量。听着挺在理,他还说客户要求加装底盘装甲,他们也不提供安装服务。基本都是让客户自己去外面的私人店装。这样他们以后好分清责任界限。 最后,新款的避震,特地拍了几个照片,感觉还挺好的,弹簧近距离看也挺粗挺厚实的。阻尼行程应该有比老款有所提升,车轮与轮孔的间隙跟老款的比多了三公分多点。刚刚旁边停有一辆老款的在等待,偷偷拿尺量了一下,不好太明目张胆,所以没能拍到照片。而且突然感觉别人的墨蓝色老款也挺好看的,感觉比自己的小白更大气,更有质感 后面直接上图吧。
#用车心得国产运动型多用智能双模插电式混合动力代步工具🚌 配置:23款宋plus最低配,110KM纯电续航,苍烟色;没有无线充、没有座椅通风加热,没有辅助驾驶,没有后视镜加热,只有定速巡航。360倒车影像最好用,特别是对新手来说。车内音响一般,屏幕12.8英寸,晚上在车里面看剧氛围好。缺少的配置不是刚需,对于我来说只是锦上添花,所以就没有冲高配。(实际上就是再加就超预算,荷包限制了我的发挥[滑稽]) 购入价:16.1W,全款。保险6k,我也不知道保险为啥这么贵,感觉被忽悠了。8月底订车,9月中提车。 赠送:保养1次,贴膜,脚垫,电池护板,砸蛋抽奖(抽了个财神爷摆件) 使用感受: 加速4星;我平常走国道或者乡道多,加速快超车比较得心应手,深踩一脚速度就到90能将速度慢的车甩于身后。面对突然加速,由于电机的原因速度比较跟趾,有大概0.5秒左右的推背感,这种感觉还是挺爽的。运动档推背感很强,浅踩速度就能到90,我怕太快超速所以一直没有开。 操纵3.5星;方向盘轻,转向灵敏,高速过弯有一点推头,底盘总体调教符合我口味,硬度适中不太软像坐船一样,通过颠簸路段车子会有很明显抖,但不会抖动幅度太大。通过飞坡,车辆落地跳动大,150KM版本有FSD,通过飞坡应该能更好处理车辆落地跳动。 能耗4星;回家单程55KM,每周回家一次,出发显示电量100%纯电模式到家电量显示剩余48%,4个月车辆总里程3000KM。加油花费(92#):400元,油表显示剩余220KM。HEV混动模式,开过最高油耗百公里6个油。我开纯电EV模式偏多,家里有充电桩,每周到公司附近充电一次:单次平均14.5元,充电花费:250元(估计金额,没有做实际统计);快充平均耗时:1.1小时,慢充平均耗时:5.3小时。 其他3.5星;车内噪音不大,关闭车窗后,仔细听才会听到噪音,速度上到125之后车内噪音十分明显。车机系统使用流畅没出现卡顿,日常需求可以直接语音唤出,部分应用如导航使用第三方开发软件更好;车机系统默认车辆开启模拟引擎声,车辆低速时,车外会发出“嗡嗡”声提醒路人车辆经过,“嗡嗡”声在车内比较明显,听见后会感觉烦躁,每一次都需要手动关闭,这个比较麻烦。座椅偏软,支撑性不算太好,里程大于60KM的驾驶会累屁股;后排座椅靠背倾斜角度有点太大,坐姿不算舒服。 总结: 这是我的第一辆车,其他车辆开得少,所以对比的数据也少。也因为环境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式差异,每一个人的驾驶感受都不一样,我不能代表其他同车型车主,这只是我的纯个人主观感受,我说得不好请谅解。 车辆总体很满意,各项均衡数据,没有突出的特点,也没有明显的弱点,第一次驾驶混合动力的车辆,驾驶感受超出我预期。故障也有,有一次天窗不能完全关闭,最后熄车重新开车就处理了这个问题。还有外观比较像保时捷,我将车辆停在公司门口,同事问我是不是买了保时捷,我那时候挺尴尬的;一开始我还不这样认为,后来我的车停在我朋友的保时捷旁边,我一对比才发现,新款的宋plus和保时捷真的太像了,这也不是一种好事。 我选择比亚迪这个品牌,其实有随大流,销量高,车型出了几年,质量问题基本稳定下来,修车是一件很头痛的事;买混动不买纯电的原因是因为家里没有汽油车,我还有一点续航焦虑。相比其他车型如吉利、传祺、大众,我爸妈最喜欢比亚迪,所以我最后选择了这款,爸妈开心,我开心。车辆对于我来说车辆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不需要太智能的功能,太酷的外型,我在车辆上花钱少,驾驶好,家人乘坐舒适,这些才是我关注的。之前没有车周末只能在公司宿舍呆着,节日才能打滴滴回家,现在有了车能让我能够每周回家见到爸妈很心满意足。 希望大家早日能拥有属于自己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