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购车经历:出来工作已经三年了,平时都是骑着小电车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太方便,家里也想让买辆十来万的车作为家用,再加上在公司出差一直开公司的朗逸,皮实,对朗逸心里一直有好感,也有了买车的欲望; 有了买车的想法之后一直在网上了解车的价格之类的,直到23年8月份开始去店里看车,线下看车去对比了思域,思域太轻浮,感觉不太适合,又看了荣威Rx5,什么功能都有眼花缭乱的,但是又不放心自主品牌后期的维护使用,最后还是选择了朗逸。 提车价格:开票价:10.99W、保险:4500、购置税:9725、上牌:800、总落地12.65W 从看车到提车共用了两天,第一天转了转当地的4S店,因为之前在网上了解过价格,谈价格的时候心里有谱,第一天晚上对比了各4s店给出的价格,就确定了去哪个店里提车,第二天上午就去店里交了定金办理手续签合同之类的,手续办完后下午就见到了实车然后去车管所检车选车牌等等,过程非常顺利。 动力加速+驾驶感受分享:我选择的是1.5t黑色星空满逸版,从提车到现在已经将近5个月,跑了6100多公里,驾驶感受总体来说还算不错,尤其是市区平坦路、高架,隔音和动力都很不错,走乡道和国道的烂路就不太行了,扭力梁的减震还是差点意思;走高速的话到150/160迈的话隔音就差点意思了,车里放点音乐的还好些,再到160/170迈的时候感觉有点飘,感觉车子挺有劲,虽然是1.5t排量,但涡轮发动机的劲头还是不会让人失望! 空间分享:本人身高175cm,体重70kg在主驾驶和后排完全没有问题,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后排中间凸起有点高,后排坐三个女生还行,但是三个男生的话就显得拥挤了;后备箱的空间让我很满意,印象深刻的是我搬家的时候,后备箱四个行李箱、厨房用品和洗漱用品,后排被褥和衣服等等两趟就把东西搬完了,很给力。 配置内饰做工感受分享:内饰方面,座椅皮织混搭、手动空调、8英寸液晶显示屏和8英寸中控屏搭配皮质方向盘,总得来说内饰中规中矩还是不错的,但是座椅是皮织混搭的有点不好清理,另外塑料感有点严重,车机对安卓手机车主有点不太友好,无线carlife有时候能连上有时候连不上,还得用数据线来连车机。 油耗分享:市区短途堵车8-9个油,高架省道高速基本5个油6个左右,郊区乡村小路6个油左右,油耗最高时达到了12个油,由于早高峰车多、红绿灯多再加上行程比较短所以油耗比较高,油耗最低达到了4.8个油,国道加上没有红绿灯车速平稳达到了4.8个油;从提车到现在已经将近5个月综合油耗6个多点,只要不猛的踩油门和急刹车油耗不会高。 综合评价:先说满意的地方,省油这是大家公认的,外观好看,加上车顶全景天窗很不错,空间够用,1.5t的动力提速也够用,但是对比2.0t还是有些差距,不足之处第一个就是要吃95的细粮,还要尽量中石油,中石化,第二个就是扭力梁的悬挂,走破一点的路,车真的有点抖,总体来说作为家用车完全够用了。 希望圈主推荐加精!!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 买车也有很久了,也跑了不少地方,用车感觉也还是挺多的,驾驶感受大家也都分享了很多了,我觉得想买车的车友还是要自己去感受感受才是最准的,毕竟感受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的也只是别人的,感同身受不了的。我们就说说比较常见的用车过程中会遇见的一些问题吧!这些只是一个参考,不一定准确,大家可以一起探讨。 【车胎被扎】 这个大家可能会用上,但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用上,毕竟这个耗时又耗力。我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是左后轮压到了一颗钉子,这颗钉子很艺术,就是刚好是轮胎胎壁的厚度,所以导致漏气很慢。这里提一下领克的胎压检测功能,还是挺准的。我半个月掉了40Kpa的压,比别的车胎低得多,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找了个轮胎店帮忙看看,结果没找到地方,因为漏的慢店里就说有可能是轮毂变形了,让我把车胎气打足再观察一下,我就打的高了一点儿,就没在意了。就这样跑了一个月也没事儿。直到一天早上起来,突然胎压报警了,我就赶快去轮胎店里再检查,这次把气嘴,轮毂都检查了,还是没查出来问题。在我的坚持下,店里把车胎卸下来打足气泡水里发现了漏点。这个漏点肉眼看不见,说是钉子不如说是针,一根和胎壁厚度一样的针。漏气是压到它才会漏气,不压到不漏,这次停车正好压在了它扎的位置上,所以漏完了。 【补胎方法】 一般补胎方法有,补胎液,火补法,蘑菇钉补胎,胶条补胎,贴片补胎法等。这些方法不是每个都适用的。我就说说我当时面临的两个方法吧!这也是我们应该最常用的两种了。 1、蘑菇钉补胎: 顾名思义补胎材料像个蘑菇一样,有杆杆,有伞伞,吃了就躺板板!皮一下,皮一下。这种方法店家给我说是最先进的补胎方法(120元补一次)也是最贵的,一直推荐我用这种方法。我就问了步骤,就是要把车胎和轮毂分开,然后把漏点扩大,扩大到蘑菇的杆杆可以从漏点拉出来,然后再伞伞上涂胶,把漏点周围清理干净涂上助粘剂,把杆杆从漏点拉拔到车胎外壁面上,直到伞伞与胎内壁粘在一起,然后剪掉多漏出来的杆杆部分,然后用工具把内壁粘贴部位滚匀,充分挤压出粘贴部位里面的空气就好了。 2、贴片补胎法: 顾名思义补胎材料就像是一片膏药一样,这种方法当时给我说是已经淘汰了,不是很好,容易贴片跑着跑着就掉了,其实是因为不赚钱还很便宜(小片30元,大片50元),所以就给我说还是蘑菇钉最好,建议用最好的。这个贴片法步骤和蘑菇钉前面一样,就是要把车胎和轮毂分开,然后把漏点周围清理干净涂上助粘剂,把贴片刷上胶贴在漏点上,然后用工具把内壁粘贴部位滚匀,充分挤压出粘贴部位里面的空气就好了。 【我的选择】 最终我是选择了贴片补胎法,不是因为便宜啊!是这个方法更适合我这次的补胎。因为我这次伤的地方很小一个孔,把那个针拔出来以后都不漏气的。只有压到那里才会跑气,和不拔出来一样,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去扩大轮胎的受伤面再去补个蘑菇钉。当然要考虑到店家是要赚钱的(明显我说用小贴片补30元的,店家就不高兴了),我就要了大贴片50元的那种,反正还是比蘑菇钉便宜,而且大一点儿心里也踏实一些。就算你工艺有问题翘起来一点儿,也不至于整个跑掉了。后来补完大家都开心,店家赚个辛苦钱,我没有扩大损伤补个车胎。 【注意事项】 1、选择用哪种补胎方法是需要具体分析情况的,自己要心里有个底,不能全听推荐,也不能不听。明明车胎伤口比较大,你非要用小贴片,又或者明明我这种贴片就行的,非要感受一下最先进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还是要自己有个判断力。还有过程中要看好店家的工艺是否到位,这个很简单,就是看是否胶涂得均匀(满胶),是否在用工具滚压的时候都到位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清理漏点伤口时是否清理的仔细干净。 2、进店以后一定要先问清楚你这里有什么补胎的方法,让把补胎的材料都先拿出来看看,这样做是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等的误判,比如说你车胎都拿下来了,拆开了给你说不好意思,只有蘑菇钉还有材料了,又或者说拿个30元的小片,给你说这就是50元的大片(这里我可能有点儿小人之心了),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3、基本的一个判断,可以自己看一下,如果伤口漏点和拿出来的蘑菇钉差不多的话,那就直接上蘑菇钉吧!毕竟肉眼都能看出来的大伤口了,贴片是处理不了的,跑跑进水了或者泥沙,是会开胶的,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伤的很小肉眼看不出来的话,就还是贴片最合适了,当然不放心的话还是来个大贴片最好了。 【总结】 以上就是这次我补胎的分享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就是忘了说蘑菇钉也是分大小的,可以根据店里有的材料的实际情况去妥善选择,根据伤口漏点去判断用大用小,这样可以减小对轮胎伤口的扩大面。贴片也是一样的情况,当然还是那句话,提前看这家店有什么材料,找到合适的去补胎。最后,感谢圈主功夫熊猫的指导与推荐,也感谢懂车帝平台。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来吧伙计们,聊会,这台三黑,19年车,19年户,液晶屏黑金刚,我是在成都4s找的,车贴是自己贴的,尾箱的字也是自己改的,买的时候1100公里,网上要到电话,加上微信,三言两语,从运城关公机场直飞成都,杨总招待的也比较到位,平时比较忙,难得有此契机,办完手续第二天出发,1000多公里10个多小时一口气干到家,确实比之前F700gs要好得多得多,风阻呀,提速感觉呀,坐姿呀,为啥说还得12,换着骑一下就知道了,和车队的各位哥哥们出去跑山,好像你和车融为一体狗后,车就在告诉你,我还可以,行了,开始改,飞锐射灯么,天蝎排气么,全车w厂t厂么,这保护,那外壳的,功能性加装改装弄了一堆,这下再刷系统么,改到自己心里了,大几万没了,哈哈,但是一队三黑过去,还是很帅气的,车型的魁梧,无形中会让自己在感受风和自由的时候,激情澎湃。 因为咱是做售后的,因为计划结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车,今年年初,鬼使神差的卖了12,他去辽宁继续服役,老板也是爽快,一眼中,人也没来,视频看了看车,也没多搞价,叫了个他身边懂车的看了看车,直接全款,咱也爽快,货拉拉5000多块直接给人送到家,谁可想,没几天,开始大降价,没车呀,心里空落落,然后又入了最新款K16,车是好车,科技配置也是拉满,acc呀,大屏呀,骑着也没问题,很舒适,跑山这个16的轴距也是很丝滑,但是本人身高170,这个宽体坐垫让我在市区确实吃力,总是担心哈哈,12吧,三箱满载满油,起码两脚尖,最终,285公里,卖了16,找金翼,继续感受,哈哈。 很有默契呀,又是成都,23年1月户,一手车,2800公里,不过这次远,距离回家1800公里,但是机会难得呀,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和以前参加【猫头鹰铁屁股】相比,1800也基本快到我的极限了,这次,1800公里,15小时到家,秦岭下了高速想跑个秦岭结果下了大雨,无奈又上了高速,不过咱有经验,四川省内高速不给摩托加油是最难熬,我提前准备的两个10升矿泉水桶度过难关,哈哈,才得以保证自己成功进入汉中,不得不说,金翼像船,比16好骑(个人感觉,也许因为身高),满胎,蹭护杠的角度,很容易,现在这台车即将10000公里,虽然今年行业内卷,手上有大排量机车的都要赔钱,但是不后悔,玩车14个年头,从110弯梁,大阳125,新动力150,铃木gw250,春风150nk,黄龙300,春风400nk,春风国宾650,宝马F700gs,宝马1200adv,宝马k1600gtl,到现在本田金翼1800,除了还没感受哈雷滑翔,基本也快到踏板啦,哈哈,最后,希望广大摩友,开心骑行,出行平安,欢迎大家来我们山西运城,关公故里做客,运城義骑,一路有你。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从开始接触摩托车以来就喜欢川崎忍者400,而且自从23年出了新的白色版之后每每在路上遇到都会跟媳妇赞叹一番,这车可真好看。 后来七月份临近生日的时候媳妇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说要啥礼物啊,一块出去吃顿大餐就挺好,后来她给我带到小区停车场第一眼就看见了这辆车,我当时还说不知道又是谁提了新车,连拉花都没摘,直到她把钥匙递给我的时候我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感谢媳妇这么用心给我准备的生日礼物,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机车梦,感谢在最合适的年纪遇到最合适的你,也感谢你圆了我的梦想。 现在小白已经成了我日常通勤的首选,周末的时候也会偶尔跟媳妇一起骑车去兜风,虽然家里有汽车但是对比下来会发现骑车的感觉真的不一样。没有被限制在狭窄的驾驶舱,以及受限制的视野,骑摩托带给我的是灵魂的洗礼,风一样的自由,以及180度全景的视野,更好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也不会担心堵车,如果让我在骑车和开车中选择一个,那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只要不下刀子,那就得骑车!到现在为止安全骑行5000公里,也做过了首次保养,也在此提醒各位骑行虽好,但是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俗话说骑帅不骑快,希望各位摩友都能慢慢骑到老,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2023年3月我买了人生中第二辆二轮摩托车,也是我最喜欢的车现在我来讲讲我和小66的故事吧,我从上一辆车卖掉之后隔了一个月实在没有车骑我真的特别难受,借朋友车又骑了一圈,临时起意决定买车,我就到处查资料,因为本人以前骑仿赛发现并不合适所以卖掉了发现还是喜欢ADV车型,所以看来看去朋友骑的也是650只不过是GT,我为什么会看上这款老车呢,是因为它各方面数据都很不错那会摩托车市场还是被金鹏502占有,我觉得虽然车重相差不大,我更喜欢650MT可能是骑了朋友的车又可能是看到天安门广场看到国宾车队,心想同款发动机应该挺靠谱,骑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大问题都是小问题,国产车都这样 我能接受所以就选择了它,提车第一天就倒车啦,没骑过这种大型车辆比较高然后方向把打死了就直接倒地了,横在路中间,瞬间感觉尴尬到了极点,但是由于肾上腺素的激发一口气扶起来赶紧就驶离了,太尴尬了前后都有车住了一晚就骑回家了,第一天提车一个人骑了200公里不得不说真的轻轻松松非常舒服,不知道是刚提车那种冲动或者热情吧导致就很兴奋,到目前为止骑了一万多公里接近两万公里了,去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风景,认识了好多朋友,跑了重庆的摩博会看了绝无仅有的风景,非常感谢官方和我的650MT给了我这次写作的机会,反正没人认识随便写随便发,非常欢迎前来交流喔。
#摩托车改装笔记今天就我这个车改装过的几个地方进行点评一下吧,首先从离合把手上更换了moto-tron的把手,用起来也可以调节,比原厂的手感好了很多,还有护弓一套装下来颜值加➕1,就是不知道是螺丝的问题还是车型的原因,拧不紧上下摆动。 坐垫呢如果身高较高的车友可以在某宝上购买这个升高坐垫,价格四百左右,做工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坐起来还是比原厂坐垫能舒服不少确实加软加高了不少推荐车友在配上升高脚踏姿态可以好不少,跟原车配色还是很搭配的,最主要的的还是能增高一厘米到两厘米左右,长途跋涉的情况下屁股可以少遭点罪,有唯一的一点缺点是这个坐垫骑行一段时间后表面蒙皮会有褶皱,不过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后减震由于荷包严重不足,要不欧林斯是最好的,这个减震也是可调的,价格一千四百块左右ARASHI減震器。整根減震看不到接鐘和螺生,一体成型的质感确实很好弹簧下压了2厘米, 我170斤骑上去车子几乎没有下沉, 支撑性非常好, 跑山压弯时候寻迹性很好, 稍微改变路线也没问题, 弯中换挡也没问题, 比原厂 那软绵绵的好多了,阻尼调到11压弯啥的还是信心比以前强了不少,一共24档回弹阻尼可调,这就看自己看看调试看哪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了
#摩托车选车经历作为一城市打工人员,周围朋友不多,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行去周边游完。 有时候不一定是必须去什么景区,只要上路了,心情就会很好,心情好了,哪里都是风影 原先是骑电瓶车的,刚买的时候,还挺好的,附近几十公里,都可以去。 可惜慢慢的,电瓶车老问题,电瓶衰减,电量不行了。在想出门,就得想着电量啊,里程啊,充电啊什么的。必须做地铁公交或者打车了。各种麻烦,慢慢的也不怎么出门了。 后面一着热血吧,学了摩托驾照,买了辆摩托。实在的讲,自己真不懂摩托,网上各种类型,防赛?复古?ADV?……好吧,我真不懂。 还是踏板最实在,周围朋友和学车的朋友,一句话:你真实在,直接摩托终点天花板了。好吧,我也确实是不懂 我买摩托,真就纯粹取代电瓶车,代步。附近跑跑,偶尔也可以跑下远点的地方。自己还是喜欢骑车出门的,毕竟有时候终点不重要,路上的风景也很迷人,也许路边的一顿花?一个路灯?一个路边店?一个门头?……太多了,总有一个地方,会吸引到自己。 终于买车了啊,自己不懂,在网上看了好久。最终也是选择了铃木的uy125。毕竟销量高,虽然各种比较,各种贬低。可是反过来想,这不也证明这个车,很好嘛?不好的话,为啥人人和它比? 作为一个新手,跟着销量买,肯定没错的。摩友也多,店也多。好修好配。不用太操心。 再次骑车在路上,真是心情放飞啊,这车油耗也不高,我一箱油,92。也就30块左右,上下班再加平时跑路游完能跑一个多星期。挺好的。 下面放几张最近跑过的照片吧。
#用车心得在欧洲和特斯拉3同价的ID3 在中国只能和海豚一个级别,欧洲卖32万多,中国只卖12万多。坦克500俄罗斯卖51万多人民币。卡宴在巴西卖60万,唐EV63万,汉EV72万。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海外全是加价卖。现在更有甚者把中国的ID系列进口到德国卖,直接反向赚差价。 说明了什么?第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取得了反超性的成绩。第二,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感也得到了全球市场的认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很多缺点都在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产品力上确实存在领先的局面。 2023年是转折点,在中国市场上,国产品牌首次销量超越合资品牌。我认为反超后,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 关于电车能不能取代油车,我想说的是,电车不可能100%取代油车,也没有必要完全取代油车。每一个汽车动力类型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认真思考自己的用车场景,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车才是最合适的。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追求空虚的面子。把钱省下来,花在家人身上,比花在车上更值得。(富豪请略过) 最后,那些还在瞧不起国产品牌,趁着合资品牌降价去买合资的人,请你们给国产说一声谢谢。没有国产的努力,你能买到今天这样低廉的合资吗?你还要加价排队去买高高在上的丰田大众了吧。合资品牌低下了高傲的头,是因为国产给的压力,不是良心发现。 最后的最后,希望国产品牌崛起的同时,自己内卷出更有竞争力的品牌,认认真真的对待,捧咱们起来的自己人。造好车,用好料,良心对待咱们普通老百姓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