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购车经历】 摇到号了,能不买车嘛?整整8年,试问人生有几个8年啊。预算就15W,想买个中型轿车。 【看车经历】 看过同级别的日系德系,感觉雅阁没有上代好看啊,燃油的只有1.5T,我又不想买混动,天籁还是老样子,虽然外观进化了一点,但就是提不起兴趣,可能是对日产无感。凯美瑞还不错,就是感觉车内空间是越做越小了,隔音依旧日系风格,2.0L自然吸气就算了,开起来没劲。帕萨特、迈腾现在价格真挺给力的,应该是要换代了,车不错,但感觉都是大叔在开,或者是网约车,我这岁数开总感觉不太搭。 【提车花费】 24款 N line PRO版, 裸车14.98W 落地17.4W 保险5500+ 【提车过程】 我进店就是为了奔索纳塔去的,直接就问销售有没有试驾车,在试驾后,我觉得就是它了,然后就问他有没有现车,给我算个价格,最开始说优惠21000,我问他还能不能低了?它问我哪天能订车,我说价格合适今天就能定下来,然后它说可以再多优惠1000块钱,我说不行,直接给我报个底价吧,我就是看中这车了,别墨迹了。最终在他和领导商议过后,给出了最终24000元的现金优惠。我觉得还挺满意的,不知道是不是最低价,哎不管了。 【提车总结】 目前已经提车两个星期了,最满意的地方是动力和外观,越看越喜欢。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后排中间地台有些高,不过这车后排也不怎么坐人,倒也无所谓,速度开到120左右,胎噪有些明显。大脚油门加速的时候,发动机声音有些大。其它没有了。 就这样吧,总之还是挺满意的,终于也是有车一族了,真不容易!
#用车心得二十年来云和月,见证1500多万日产车主结下汽车之缘。 男人对车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热爱车的流线型外观,痴迷于引擎的轰鸣,享受驾驶带来的速度与激情。这种喜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追求,更是一种内在的热情与向往。看着市场上与日俱增的车辆品牌与车型新增,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十年间,我先后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我的汽车消费观念也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 驾驶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与成就。第一台车,是在东风日产工作的第三年买的内购车。那时的我,对汽车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预算也相对有限。因此,我选择了一款价格亲民、性价比较高的车型——TIIDA骐达。简约时尚的外观设计、舒适便捷的内饰配置、出色的安全性能以及亲民的价格,成为了当时年轻人的理想之选。那时很多同事问我这款车如何,我得答复都是:无论是在城市拥堵路段还是在高速公路上,都可以轻松应对。第一台车开了六年行驶六万公里,平均油耗6.0L/百公里。 当然,我对车的喜爱并不一直停留在表面。也会深入了解车的性能、技术和发展趋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车的世界。身在汽车制造工厂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影响力也在逐渐放大学习中。随着启辰的崛起,日产的大卖,英菲尼迪品牌的加入,东风日产旗下有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大品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生活、家庭对车的需求发生变化,秉持日产人买日产车的宗旨,迎来了我的第二台车——楼兰。这台能够应对更多场合、满足更多需求的SUV,在车身尺寸方面表现出色,为车内提供了宽敞的空间,这非常符合二孩家庭的需要,为我的远程出行提供了轻松、安全且极致的驾驶体验。6年13万公里,平均油耗7.1。 “如果车不能让你每次上车都感到兴奋,那么他对你来说只是个移动工具。如果车对与你来讲只是个移动工具,那你不妨去搭公交车”—— Jeremy Clarkson 每个人对车辆的喜好和选择都是基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能够满足自己出行需求的车辆,享受驾驶的乐趣和便利。希望未来再换车时日产还能给我更多惊喜。
龙嘉祥:车友们你们的CRV够轮也是这样的吗?我怎么感觉内趴啊!这样不是吃胎吗?我去问4S店他们说正常设计就是这样的
#提车日记第一次在懂车帝发帖,新人求照顾。选车买车本就是个人观点,提供个参考,不代表大家。 🙋🏻 情况介绍 家里长辈换车,就想换一辆尺寸不太大的SUV,而且之前被置换掉的车带了一个零几年的全数字蓝牌,家里还想继续用这个牌照,就没法考虑绿牌新能源了。要不是为了这个蓝牌我真的会选宋plus DM-i这种插电混的,能纯电能用油油耗低,配置也高,更省钱。 💰 费用明细 这部分应该是大家最想听的,我们是23年底买的,到24年挂牌,官方指导价23万,当时的优惠四万八九不到五万,另外我们这置换补贴才4200,其他地市有6000的。裸车18左右,购置税+保险2万,最后落地20万左右。 🧮 选车对比 挺享受选车的过程的一有空就去4S店逛,去看了红旗、吉利、广汽传祺、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等,本来预算是16、7w左右,一度想买星越L,车是好车后来还是因为标的原因pass了。 去上汽大众看了途岳准备买高配,但是毕竟是个A级suv,外观内饰做工还是廉价了点,后来在网上看一汽大众的探岳低配优惠完也就十七八万,探岳跟途观一个级别的,在十几年前小时候印象中途观那妥妥中产阶级开的,往上一个级别的车肯定是不一样就加预算准备上探岳,最后家里说上330R-line,2.0T排量配置更高而且有运动外观包围,结果就加到了20W。不过综合来看,这个价格还是挺值的,在合资燃油车里,2.0T动力、360环影、座椅加热、L2驾驶辅助、电动尾门、30色氛围灯、后排独立空调、矩阵LED自适应随动转向可以说配置很高了,而且探岳前后贯穿灯、大众标也亮挺好看的,是最新语言设计。 因为标轴空间比途观L小,但是家里3个车,也基本不拉人不拉东西,而且探岳后排放倒,应急拉东西也够用了,又是德系长轴短悬,我183坐后排也不挤。同级别竞品车,要么尺寸大加上调教欠火候开起来像开船不紧凑,个人比较喜欢德味的操控,要么1.5T或者自然吸气,外观内饰从个人审美上看觉得探岳更好看,综合以上所述所以就选它了。 ✏️ 新车初体验 车买了到现在才跑了600多公里,在红绿灯少不堵车的市里跑油耗轻松7个,城市快速路油耗肯定更低,七八十迈匀速是EA888最喜欢的工况区间了,毕竟我大A6子都能跑到6个油。红灯多、堵车的路那油耗就蹭蹭的上来了,11、12个油都正常,这种工况对于混动和纯电就太省钱了。 不过因为是长辈开,退休了也不是天天都要开车出门也很近的路程,买个油车也行,保值率好一点。其他没遇到什么故障,当时A6子新车时候还经常出现车机死机等问题,大众目前没啥问题。 不足就是隔音一般,虽然都是EA888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型号不一样看不见的地方用的不一样,发动机的声音不如奥迪好听。NVH一般吧,拉中高转速时候传递到车内的发动机噪音、胎噪路噪什么的比较大,不那么高级。 而且大众的灯是真亮啊又是suv大灯高度高照的贼远,不亚于灯厂,甚至这个探岳IQ.light是双透镜,一般车给一个透镜甚至没有透镜,启动的时候大灯转动闪烁自检效果也很炫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