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银河这个牌子很新,仅仅只有一年多而已,那么现在银河品牌下已经有3款车型在售了,从上个月的销量来看,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个之前的车型经历了定价的失败,后来降价后销量好了很多。这次银河E5我感觉他们会好好的斟酌一下价格了,毕竟不能重蹈覆辙,要来个惊艳的发布,毕竟车型还不错。 吉利银河E5定位家用紧凑型SUV,车身尺寸是4615/1901/1670mm,轴距为2750mm,这个长度不知道你有没有概念,大概跟荣放、CRV那些差不多长,但是宽要宽一些,银河E5的1.9米的宽度在这个级别的suv中也算是比较宽的了。外观这个设计还是延续的银河E8的设计,前灯和尾灯都比较像,个人感觉这个设计放在SUV上也是比较好看的,尤其是后贯穿式尾灯。纯电动车型,进气口可以不露出来,保险杠一体的设计整体感也很强,轮胎是19寸的,但是侧面图片觉不出来轮胎的大,可能是光线拍摄的原因,毕竟19寸放在紧凑型suv上是很大的。侧面的设计没有什么多余的线条,完整的一个平面,看起来很简洁,后期钣金也好做。隐藏式门把手,前后有12颗超声波雷达,360全景影像也是有的。超声波雷达不敢说有没有,毕竟当初银河L6仅仅是留了一个造型,并没有配备,这个等具体配置出来再看吧。 内饰的设计又是一个新的样子了,中控的设计,在银河旗下这4款车型中,多媒体屏幕没有一个是一样的;也就是方向盘E系列一样,L系列一样。这个方向盘的造型有点像“凸”这个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方向盘设计都不弄成规整的圆形,感觉转起来都不太好弄。怀档的设计,整个内饰的设计是简洁的风格,这个白色的内饰看起来是真漂亮,可惜这个颜色不太适合家用,打理起来比较麻烦。出风口的设计比较考虑主驾驶,对副驾驶不太友好,中间的出风口也是偏向主驾驶的,不对称的看起来是有点别扭,座椅的线条也是偏向一边的。副驾驶居然带腿托,不知道是标配还是只有顶配才有,但是感觉腿托升起来以后脚部没有多少空间了。后排就更有意思了,出口风下面有一个储物盒,这个正常,有意思的是后排座椅底下也有一个储物格,看起来很大,这种设计真是不多见。后排地板是纯平的,这个好评,对后排乘坐体验会很友好。后备箱空间中等吧,不是特别大的那种,后排放倒以后不是纯平的,后备箱底板下有个看起来深度还可以的储物空间。 纯电动的前驱,218马力,最大功率160千瓦,这个动力在紧凑型SUV里面足够用了,盲猜一下零百加速应该在7-8秒。充电口放在了右前,其实充电口设计在尾部是比较好的,毕竟车位习惯还是倒进去,充电桩一般都是车位的里面。 提供两种续航车型,440km和530km的,对应的电池为50度和60度,其实我感觉续航买大一些的,推荐上530km续航版本,但是如果仅仅市区代步,440km续航也足够用了 最后总结来说一下,这辆车定位其实很清晰的,纯电紧凑suv,外观设计中庸耐看不浮夸,还是比较适合家用城市代步的。 现在就差发布后看最终定价了,其实银河前面的车型在刚上市的时候定价有点过高,后面经历过降价,所以希望E5在开始定价的时候就拿捏准确,我感觉起售价在12万,顶配在15万左右,还是比较有市场的,但是同价位的选择也还是有不少的,长度相对于宋plus来说还短一些,比元plus还是大不少的,这个价位零跑的车型更多,还有小鹏的G3,包括优惠后的小鹏g6也到了18万,便宜一些的埃安Y都会是竞品,所以这个银河E5定价真是得好好考虑啊,还是得以价格换量的。
#辣馒头的用车生活『前言』 作为一名汽车的小萌新,毕业2年后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车,缘分一切都是那么妙不可言,在一个午后,在上汽4S店看到凌渡L,一眼钟情。年轻人更会追求定义自己的喜欢,追求独特,我一直觉得改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车主对个性的追求,更是一种态度! 提车的时候,我就一直想着要怎么样“动”一下她,作为一个新手,毕竟对规则有最基本的敬畏,有点怕怕帽子叔叔,所以也不太敢大动手脚,但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加了车友群,群里的朋友有对引擎的调校、悬挂的升级,但是我不太能接受,我一直觉得,炫酷的前唇、动感的侧裙和张扬的尾翼,让车辆在道路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我想拥有的。 『对前唇的选择』 我经常在车友群,各种商家浏览车友们的各种对前唇的改装,有些一些款式我感觉加上去就像嘴巴下面有一戳“大胡子”的感觉,很张扬。有一些车友加了前包围我又感觉太常态化,感觉日系风味太浓,怎么都没戳中我的点。后来有一次浏览大众原厂附件原配,原厂的前唇真的戳中我的点,亮黑的底色,有一种静谧的优雅,略有突出,但是不是很多,若有若无,浑然一体,我才感觉到这才是我想要的“个性而委婉”那种感觉。 『前唇安装』 安装的过程也是比较的简单,但是自己承认不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而且最好把车升起来安装。三段式的前唇,中间有两个孔位,用螺丝螺母固定到一起,稳稳当当,边沿处使用3M胶固定,底下和两边各有两个钉位,原厂出品,孔位做的很好,把原车的螺丝扭下来,安装后贴合度很高,再把螺丝扭回即可,不需要打孔,这是最赞的!安装时候师傅说“这个前唇毕竟是原厂货,质感比较好,油亮油亮的感觉,贴合度很好,卡的稳稳的不需要助粘剂了。硬抗,不容易刮坏的” 确实很帅,很是我想要的样子,用着用着,惊喜的发现:因为自己在乡镇上班,有时候路上有坑洼,刮到前唇,根本不明显!没有那种车漆被刮到一点点,补又费劲,不补又膈应的感觉,一次次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对尾翼的选择』 许多拥有车的年轻人都是一位追风少年吧!尾翼的存在无疑就是给爱车安上一双“飞翔”的翅膀,所有的运动套件中,尾翼我是最期待的,当时也是看了很多款:镂空尾翼、mc运动尾翼,GTS尾翼,刀锋尾翼,最终还是选择了给我一种犀利感的原厂刀锋尾翼,对比之下还是那种感觉吧,个性而委婉。 『尾翼安装』 尾翼的安装最简单不过:清洁干净尾部的粘贴位置,涂上助粘剂,撕开尾翼的3M背胶,粘上即可,但是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背胶不能一下子撕完,从两边撕开一点点粘上去,再慢慢往中间撕,在压紧压实。不出意外,还是出了意外,边缘位置比较容易翘起,后来我又拆下来,询问了师傅之后,往几个点打了一点玻璃胶,这样子就非常的牢固了。 『对侧裙的选择』 当时市面上都是那种包围侧裙,也是前面的感觉,日系风味太重,不在审美范围,没考虑。果断还是下单了原厂的侧裙,运动三件套,齐全啦。侧裙也是油亮的钢琴黑,中部向内凹陷一点,显得很有线条感,很有骨感,极大的增强了运动的气息。 『侧裙安装』 侧裙的安装,也是用到了原厂的钉位。在前轮的位置有一个原厂的钉,底下也是一边一个,底下的定位孔有一个卡胶,得先把卡胶给拔出来,侧裙也是有3M背胶直接粘贴,这样子也是不用打孔就可以安装了。 『百叶窗』 在原厂运动三件套的基础之上,我还淘了一对百叶窗,给小窗也安排上了,看起来整体上运动感满满当当! 『写在后面的话』 汽车改装,宛如一场华丽的蜕变。从外观的炫酷改变,到性能的卓越提升,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车主的心血与梦想。 但我们也要小心帽子叔叔哦,改装需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秩序。来和我一起感受汽车改装的魅力,在个性与激情中,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之旅。 下一期我再分享,我对内饰的一些小改动,大家对凌渡l外观改装有什么想法?乐于接受大家的高见
#辣评新车哪吒L应该可以被称之为理想L5,它的长宽高是4770/1900/1660mm,轴距是2810mm,可以称之为中型SUV了,这辆车的关注度还算是挺高的,至少我关注它挺久了,可以称之为年轻人更理想的小家。 外观方面:其实前面的外观样式我个人是不喜欢的,总觉得不够协调,尤其是前大灯和前面的凸起的小包围,让我想起来了三菱的翼神;侧面的设计中规中矩,不喜欢它用的隐藏式的门把手,弹出时只会有一边弹出。后尾部和现在的哪吒S一样的设计语言,贯穿式的尾灯,在车尾两边像个L型。 内饰:这次的内饰设计师绝对用心了的,中控和副驾驶侧的一体式的大屏,下方是木纹的装饰板;方向盘也用上了双平底式的方向盘,内饰应该会有2个颜色:灰白色和红棕色,这两个颜色从图片上来看,颜色的搭配都是没啥问题的,偏家居温馨轻奢的风格,坐进去有点超出这个价位给到你的情绪价值感。 配置:这次哪吒L,彩电,沙发,大冰箱都给你配齐了,后排还有小桌板;不过彩电不是后排的可以折叠的电视屏幕,只是副驾驶侧的一个大屏幕,不过这个已经够用了。 小冰箱是在中控下方,带独立压缩机的,停车后据说可以坚持24小时不断电使用的,有了冰箱就导致中控扶手下方的镂空区域没了,冰箱这玩意北方感觉不出什么,南方的夏天出个远门,这玩意可是一个利器,放点饮料进去,能爽好几个小时。 沙发:本身听说这一次的坐垫就已经做了特殊的处理,坐垫的柔软度很软和,堪比大奔驰,坐下去有陷进去的感觉。前排的副驾驶还可以支持女王零重力模式,这样在中午办公休息的时候可以全身心的放松。后排的空间应该也会比想象中的大,地台全平,而且后排座椅支持角度的调整,支持4,6比例放倒,这样搬长物体不用担心了,当然晚上也可以躺着一起看星星。 小桌板:后排的两个位置竟然都有小桌板,这个价位下可说是头一回见到,小桌板的最大用处就是可以放置一些吃的东西;至于说是在上面办公,我个人觉得偶尔应急可以,但是长时间不合适,桌板面积比较小,放电脑不会很稳;如果是平板电脑的话,问题倒是不大。 后备箱空间:后备箱空间目前深度是可以的,盖板下方还有一块小区域可以放东西,整体的规划是做的挺好的。 动力:可以分为纯电和增程版本,纯电的电机功率是170kw,增程应该也差不多在150左右;增程器也就是发动机67kw的动力,普通的家用动力是够了,满电状况下加速应该在8秒级别。 续航:分为纯电和增程,目前已知增程的是40度的一个大电池版本,不排除后续有个20多度电池的版本来降低售价;纯电应该起步是六七十度电池的版本,说是用的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支持5C快充。增程的可能一部分用宁德的电池,另外一部分可能会用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电池,上市后我们自行判断真假。增程的40度电纯电续航里程应该在200大几的真实续航里程,加上增程器跑个七八百问题不大。 价格预计:目前官方给到的吹风价就是15万,我个人预计顶配的增程40度电池的版本应该在15万左右,至于说有没有20度电池的版本来拉低售价,起售价可能会来到12万多。但是看他的竞争车型都有12万多的车型,如果它不出的话,就等于放弃这块市场,或者说是大电池版本就卖12.98万起?万一呢? 竞品车型:其实哪吒挺难的,如果是混动SUV车型,大家会拿它和深蓝S7,宋plusdmi,宋Pro,银河L7,零跑的c10,c11兄弟,光这几个车型就够哪吒喝一壶的了,要在他们中脱颖而出,确实需要足够的实力,就看大家会不会为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买单了。 销量预计:其实我个人不太看好它的销量,因为市面上的这类型的竞争车型实在是太多了,更新换代速度也很快,大家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但是没有足够的品牌力,技术实力很难坚持下去,我个人倒是希望哪吒L这次背水一战,直接一步到位,价格降到最低,和他们直接卷起来,让销量可以到1万一个月,这就看最后的定价了,但凡错过第一波,以后的销量就上不来了。
#众测主题赛之前发了个关于新40问题毛病的帖子,接到售后的电话让过去看看,之前上牌时候顺道去过一次了,没啥结果,分享一下这次去售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吧: 1,一百来公里时候,提速前几秒时常有右前方嘎啦嘎啦响,转速上来就没了,多次发现是89百转提速时候会有,转向提速时候也会有,第一次去售后说没事,开到首保再看看,第二次去给售后看了视频,没找到原因,不了了之。 2,五百来公里时候,热车发现左后边有一阵一阵的咔咔响,咔咔两声,间隔三四秒,听了一两分钟,变成响一声,这一声响了一次之后就没了,到目前还没再次遇到过,不过有时候提速,后边会传来同样的咔咔一声响。 3,车机有时候wifi和蓝牙自动打开,有时候只热点自己开并搜索,出现过三四次,不知道是不是4g没信号会开启其他连接的搜索,但是4g显示是满格(这个4g网相关设置比如开关,车机上没有,app也没有,好像默认就是开启的)。 4,提车当天回家后在全景模式里有个车身颜色设置,当时是黑色的,改成了黄色,第二天重新启动,发现又变回黑色(后来改过几次里边的各种颜色,再次启动自己就变回黑色),这次去售后说是系统问题,只能拍了视频说给厂家发过去,问我有没有升级,我说提车当天好像就弄了个啥升级,售后说就是那个,显然跟升级无关,(前几天还问过厂家,厂家说的是到售后升级一下就好了,售后其实已经给升级了),然后也没给明确处理办法,感觉就是厂家推给售后,售后推回厂家,最后不了了之。18号ota升级之后,问题依然存在。 5,登录qq音乐之后,找不到退出账号的地方,手机app上也找不到其他设备登录,为了测试手机上把q音乐账号都注销了,发现还是不能切换登录账号,18号发布ota升级之后,可以退出了。 6,机盖左右两边缝隙不一样,左边机盖侧边盖板靠近玻璃方向往外翻,错位出来一个角,和车身对不齐(跟调机盖那四个扭没关系),另一边还稍微齐点,像是变形或者错位了,第二次售后说给弄一下,用手掰了掰,说弄不好还是不好弄的也没解决,还说什么总有做工不好的(感觉意思就是残次品也能拿出来销售一样),说不影响开,不了了之。 7,当时一百六十来公里跑了趟城市快速路,发现左打方向盘自动回正,右打方向盘总是差一点,左打沉右打松,而且右跑遍,第一次去售后,当时他们在园区里试了试说没事,不回正自己带一把就好了,开到首保过来在看看,这次去又试了试,来句这个路试不出来跑偏,我说右打不回正呢,售后说什么管柱两边距离不一样,不回正是正常的,不了了之。 8,也是六百来公里时候发现底盘前后避震跟车轮连接的螺丝锈了,提车时候特意看过底盘,这次去给售后说了,售后看了看说没事不影响开,不了了之。 9,方向盘迎宾有时候失灵,得重新调整记忆,一般开个五六次之后就不管用了,座椅倒是没发现迎宾记忆失灵。 10,后排座椅角度调整,最大角度左边卡不紧,而且卡扣很松,安后备箱垫时候发现的。 11,最近发现了油表续航不减,当天上下班跑了得有三四十公里吧,续航没变,然后车机方向偶尔咔咔响一声。 12,启动之后怠速,后排抖的发麻,我朋友发现的,跟我试驾过,提车时候也在,说之前不抖,自己发现是偶尔启动时候会抖。 13,目前四百多公里,起动怠速发动机异响。 有些问题这次去了也没提,因为提的几个问题,一个都没解决,就感觉说多了也没用,这次试了一圈下来之后,还给上架子看了看,用电脑检测了一下,虽然也没检测出啥,只说是没问题,整体期间态度还行,就是遇到的问题都没处理,如今对bj已经没啥信心了,平时用车不多,之前的车开了快十年了,都没这么多事,【视频发给别人看,没人说这些现象是正常,甚至还有车友说买到的可能是二手车,故障车,路试车,事故车等等…】正规ssss店购车,咋ssss店这种车还能出售呢,有懂得车友说说啥渠道能查出来? 目前提车不到一个月,七百来公里,平时上下班通勤,越野啥的一些功能都没试过,总感觉越野车应该皮实耐造,可实际就像个玻璃娃娃,其他的还有点啥偶发情况,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像什么车牌螺丝孔八个里边四个拧不紧,提车那天无人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就做了什么升级,买完车连个售后群都没有的这些小事儿也无所谓了,本来月底要出去玩,可北汽bj40属实是给不了一点信心和安全感,别再给我撂半路上…
#人人写点评想增购一台电车昨天就特地去店里体验了极星4,阿维塔12才发布的时候去看过,说下主观感受,都基于顶配和外观套件全加持的版本: 1.车内体验,12之前在互联网上看,颜值功能亮点颇多,静态体验实车以后发现很多地方体现出来难以理解的固执,比如后排乘客区的配置,甚至都不给你选装。觉得设计师和开发团队单纯在为自己的喜好服务。 极星4价格对应的配置很掉队,功能上很寡淡,感觉46万买下来,离国内的新能源大部队差太远,小20万的配置溢价差距是有的,这部分,最后说。但是反过来,实际体验以后,发现应用场景下前排后排所需要的,也都有覆盖,连座椅的感受皮质触感,都让人舒服。 这种感受就很奇特了:一边是姹紫嫣红的花里胡哨,但都不打动人;另外一边是清心寡欲的点到即止,却又都恰到好处。 2.颜值,这个东西太主观,我的意见不具参考性。好在两台车都算独树一帜。 12实车看完以后就跟打完寒颤以后一样,毫无波澜,感觉设计过度,有刻意表达的线条和审美理念,尤其是最近在路上看到跑起来的活的了,在车流里是会很出挑,但不再想去多看第二眼。 极星4的外观也并不完美,尾部切平但是又太厚,还有雕琢空间。阿维塔有一种全身写满“大家看看我!我设计很用力!”的感觉。极星这边走的是一种“你好,是我,你忙你的。”的路线,就是在班里有五官很端正,但是低头搞自己事情的同学,不打闹,不喧哗博关注。 极星4车很宽,且很扁平,正面看过去视觉效果很好,日行灯一点不繁复,干练的设计反而特别有高级感。侧面整车线条用一种完全另类的方案呈现,这还不光是说定位SUV(大于奥迪Q5离地间隙),却和轿车一样的车高;B级车的尺寸,又给你C级车的轴距空间;也还包括三厢车布局,又是两厢车的后悬位置这种说不出来的奇怪,这个奇怪非贬义。总体给人一种清爽高级的印象。 个人觉得,尤其脱俗这块,极星外观方面(包括研究了3、5)的设计段位,要比阿维塔高,而且高不少。 所以这个就分人群了,一个是要外露的漂亮,另外一个是要自我的风格。 3.动态体验,这一点部分车友觉得是玄学,故弄玄虚,所以我们也纯当萝卜白菜的主观表达,但车终究是用来开的。 因为都是电机释放扭矩,电池放底部中央作为定海神针,所以新能源车先天就有很高的动态起点,反而是一面照妖镜,不是达到某种水平,就可以说自己车打造得很优秀,如果连某种水平都达不到,那就更显得丢人。 阿维塔12大车感是很足的,能从各个动态场景里感受到尺寸和重量,俯仰、侧倾,重心转移等都会让驾驶者有明显感受,这个不是沟通感,这些感受过分的传递给驾驶者的同时就意味着需要去顾忌这些动态反馈采取更合适的驾驶行为。高情商是“舒适取向”,我的话就是“不好开、不惬意”,委婉点表达:中规中矩吧。 极星4这边最为褒奖的,也就是动态部分。网上一搜极星4,原来这么多测评,铺天盖地全是表扬驾驶感受,直到我自己去试驾之前,都统一认为是恰饭。在市区街道试驾过程中,我刻意的去体验更多的细节:加速、刹车,蠕行跟车,快、慢速地过深、浅井盖,匝道过程中二次、三次的次变向和修正、出弯大脚电门等等等……粗暴点的结论就是:确实挑不出来任何毛病。都还想去试驾一次,让销售来开,看看作为乘客视角,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来。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自己也怀疑过试驾不够充分,或者有因为对极星4静态有好感先入为主。试驾完以后,我对前面说的配置方面十六七万的溢价差距就消化得7788了。自己的车,也总会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驾驶感受,去做一些改造,费用差不多不说,关键是还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也不用去在意采埃孚这套CDC吉利的采购成本是多少、有没有这个那个。极星原厂就给了你一个这样的品质,我觉得里面拿10来万来买这套驾驶质感,不亏,另外3、5万,就只有当付给这独一份的好感和小众的品牌溢价了。所以这个逻辑下,如果是极星4这台车,买顶配+3万套件才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台车,建议有购买意向的车友们,充分的试驾,自己再做判断。如果是对车本身就没有额外兴趣的那部分用户,这个车价我是极度不推荐的。 论营销,这两家车企确实和那些互联网乐高厂差出了一个银河系。车是大件,阿维塔12产品力比极星4差了些,起码有自己的个性个和固执,也是一股清流。极星4是一款好产品,写这么多完全是因为希望网友们能对这台车有哪怕更多一点了解,再不济增加一些了解的意愿,而不要被埋没在了互联网的营销浪潮里。不然劣币驱逐良币,最后整个车市里只会剩下造型千篇一律、配置千篇一律、连采购供应链都一模一样的造势厉害“造”车靠洗脑的那些歪门邪道。对于喜欢车的车友们来说确实是一种悲哀。 也希望极星品牌易主吉利以后,极星5的进度能加速,同时给那个英国作坊的自主的什么铝粘黏平台更多的技术支持,让极星5成为一款经得起考验的好产品。 PS,最近极星4优惠一下增加了不少,顿时更香了,冲!
#君威提车分享选择: 本人特困家庭出身,2021年结束打工生涯,开启创业之路,两年小有成就。03年30岁的我觉得是时候买台车了,为家人也为自己。选择别克,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便宜,当时对比了很多合资B级车,就君威最便宜,不对,迈锐宝更便宜。最后下定别克是因为更喜欢别克车标。 购买: 车子是03年6月买的,1.5T全款15.2w,送两次保养,贴膜还有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可是没过就几个月就有人在跟我同一家店同一个销售那里全款14.6提车了,反思了一下就是自己在杀价方面太差劲了,加上那会着急了一点,没跟她慢慢磨。 使用: 因为这是我第一辆车,很多驾驶感受我说不出个好坏,①低速顿挫(跑两趟高速后有些好转,这个问题适应了也就没什么了),②夏天开空调没多久喉咙不舒服,这种感觉过几个月后倒是没什么了,不知道是它没问题了还是我已经适应了,制冷效果一般般吧,如果3-9点手握方向盘又想吹风口对着脖子,那冷气就刚好吹着左右手指,手指关节冷的很,这到不算大问题。③后视镜折叠没有,锁车升窗没有,车内按键也只有主驾驶有一键升降,真是极度差评,不过这些我都已经适应了,除非停很窄的路,不然耳朵不用折起来,不行就自己手掰,下车前养成习惯检查玻璃是否升起,就像上车启动后就关掉自动启停功能一样,把用车习惯养成也就没什么了。④地盘硬,跑烂路体验差。⑤高速稳不稳我心里没数,因为没开过其他车,路好的时候150我也飙过,爽!⑥因为是新手,现在很多车都有360,君威全系没有,所以我自己花两千多点装了一个,路况极窄时心里不慌。⑦车机方面呢,就好比手机里的老人机,懒得多说。 外观内饰: 内饰塑料感很强,属于一眼廉价,单色白色氛围灯一开始我都没发现他的存在,2829的轴距空间够用。车型圆滑,导致4904看起来短的像A级车,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好看(有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油耗: 这个车子的油耗本人使用偏高,平常接送孩子买菜,出去游玩,大概是10-12个油,高速6.5左右,为什么我说本人使用偏高呢?因为我高速跑的少,一年也就3000-3500公里的高速,而油耗高低决定因素挺多的,车速,路况,脚法,夏季是否开空调,是否经常原地怠速,这些都会影响表显油耗的高低,哪怕你看到个表显油耗五十六十的都不用惊讶,正常。 动力: 169的马力家用完全足够,起步偏肉,有时候一脚下去车子不见往前窜,还是那句话,习惯就好。 总结: 这个车子说是B级车,但很多方面不如A级车,只能说花多少钱买多少货,千万别以为自己花A级车的价格买了台B级车,厂家顶不住啦疯狂降价啦,净扯!真相就是厂家就是照着这个价格来给你配置的,但是我依旧觉得这个车子值得买,毕竟价格摆在那的。
#用车心得23年12月提车(120h),开了三个月左右,今天来分享一下和爱车的经历。 📉 能耗分享 因为冬天才提的车,提车不久晚上就下了小雪,因为是第一辆车,比较特别珍惜吧,看着一车的雪有一种无从下手的局促感,先给他拍了一张帅气的前脸。小雪过后迎来了当时最冷气温零下15-23℃,当时上车前都会提前手机app遥控热车,因为天气太冷原因很少去充电一直就开着超级增程模式跑。加的第一箱油60L跑了1160公里差不多,期间充过3次满电。个人感觉这个油耗对于这个大家伙来说还是很省的。 后面找时间申请电表安装了领克送的充电桩[图4],给我安装的师傅真的很好❤️,因为我小区的原因,地库接充电桩线要从负一楼接到负二楼,我一开始都觉得米数肯定不够,结果安装充电桩只收了一个打孔费用。有了家桩之后,每次充电更方便了,因为上班往返通勤就10公里,不出远门的话一周一次就够了。最冷天的时候纯电电耗也就27kwh/100km,下雪天路滑的时候听群友说可以把动力回收调整到最高会好很多,亲测好使。 🤦🏻 新车一血 [图6]是下车门磕到路边,一血事故,心疼了一整天 📸 爱车美图 最后就是我开车跑的最远的一段旅程,第一次使用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这类辅助驾驶,不得不说是真香。开高速因为一直长期行驶脚踩在油门上酸酸的,然后我的八鸽(我给08起的昵称),突然提示可以使用智能巡航,当我使用之后一开始还有点担心,脚和手都保持原样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他真的很稳,就放心的让脚和我都放松了一会,虽然只是一会但是当我到达目的地的下车的时候,完全没有因为驾车的高度集中注意力而感到疲惫。全程都用的是超级增程模式,我特别喜欢的模式,随踩随走,超车也很有信心动力反馈很迅速,看了一下手机app的能耗显示和我走之前的数据对比也很准确。 每次走向我的八鸽,看着那帅气的造型,不敢相信这车属于我的
#冬季用车小技巧二十天内,湖北武汉已经下了两轮冻雨,年前是腊月24开始,到腊月29才好转,在持续5天的冻雨期间,湖北高速一度冲上热搜,也不知你在这个时间段的交通出行是否收到了影响。年后从正月初十开始到现在,武汉的第二轮冻雨积雪天气又开始了,你觉得有必要给汽车做个防护吗? 看这台露天停放的508L,白色的车,白色的雪。从发动机盖上的积雪情况看,这不是原装的雪,因为如果从正月初十到现在一致没有开车,车上的积雪会比这要厚实多了。但是,别看这薄薄一层雪,这可不是松软的容易清理的积雪。 前风挡玻璃的上半部分是结冰,下半部分是冰粒,如果还用我最近学到的一个新词来说,那就是“霰”。不管是冰还是霰,他们的密度和硬度都比较比较大。特别是上半部分的冰,如果用发动机热风来吹,估计需要吹个十分钟。车门玻璃上也是这种冻雨,特别是前车门的前半部分,这里开车的时候会影响观察后视镜。不过车门玻璃这里可以用塑料卡片或者冰雪铲。前后车门之间的缝隙里也被冻上了,这里可以用温水,或者直接上热水解冻,我试过,这是安全的。车门把手也被冻上了,很多人吐槽隐藏式把手,但是遇到这种天气,传统把手也未必好使。不过这种比隐藏把手的确好好处理一些,没有什么是热水解决不了的。后风挡玻璃上有电热丝,可以点火后就给后风挡加热,一边加热一边用铲子铲雪。有的司机开车不太用内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后风挡玻璃对阿门来说可以不清理。 再看看另一台508,这是一台老款的508,如果是一手车司机,那也应该是老司机了。这台车的前风挡就用东西遮挡住了,年前冻雨后,我也买了一套,尽管还没有用上,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备一件。这个罩子可以把前风挡玻璃的全部,前车门玻璃的前部,后视镜全部和发动机盖后半部分都保护起来。对开车来说,武装成这样已经足够了。后视镜可以正常使用,前风挡视野良好,雨刮也不受影响,但不确保可以喷水,前提是要用低温玻璃水才行。但是这种遮挡物无法保护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这个缝隙还是有可能被冻上的,但是这个解决起来难度不大。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年前的冻雨侵害,身边不少人都买了车衣或者这种简易遮挡。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没有给汽车做防护。我猜可能的原因不外乎两个,第一是这些车主的用车不是刚需,下雪可以不开车,使用其他交通工具,或者不出门。第二种就是觉得给车子穿衣服麻烦,至少要三五分钟,而且这种情况很少,一年最多一两次,置办了车衣还要保管,还不如等真的冻上了花十分钟清理一下。 如果是你,你会购买车衣,并在冰雪到来前给汽车做个防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