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不要轻易尝试赛道驾驶小米汽车提醒大家,小米SU7 Max是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豪华科技轿车,请勿轻易尝试专业赛道等极限驾驶。 最近小米汽车上墙闹得沸沸扬扬!我觉得是因为线控刹车!这就是为什么小米汽车,提醒大家为什么不能轻易尝试赛道驾驶的原因! 在小米SU7赛道上墙的背后,一场关于线控刹车系统的讨论悄然展开。作为新兴的刹车技术,线控刹车系统通过电脑精确控制刹车力度,为驾驶者带来了更为精准的刹车体验。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线控刹车系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与传统的液压刹车系统相比,线控刹车系统缺乏直接的刹车踏板反馈机制。在液压刹车系统中,当ABS启动或刹车过热时,驾驶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刹车踏板的反馈,如踏板弹脚或变软。这种直观的反馈机制让驾驶者能够迅速感知刹车系统的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在线控刹车系统中,驾驶者只能通过信号告诉电脑所需的制动力,而电脑则负责执行刹车操作。当刹车过热导致制动力下降时,电脑会尝试通过增加刹车力度来补偿。然而,一旦制动力完全丧失,驾驶者将面临无法停车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上墙的事故。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次上墙事故归咎于线控刹车系统本身。事实上,任何车辆在推向极限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问题的关键在于驾驶者对于车辆极限状态的不熟悉以及线控刹车系统的特性。因此,我们不应该将责任归咎于车辆本身,而是应该更加关注驾驶者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性能车不仅仅关注加速性能,操控、氛围以及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同样重要。例如,一些车型可能在过热时面临水温上升过快的问题,而另一些车型则可能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对于赛道上的车辆来说,尤其是在刹车频繁的天马赛道上,散热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小米SU7的这次上墙事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虽然事故令人遗憾,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车辆设计或刹车系统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驾驶技能,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极限状态。 对此你怎么看?
#懂车帝众测既然不是黄金右脚挑战赛,那就随便开了~ 最近几天清明回了趟老家,一直下雨,气温徘徊在10-15度的样子,还是有点冷的,出门不开暖气前挡风玻璃都会起雾,所以能耗高了一点。不过反正每天都充电,倒也没所谓。 等气温回升到20度以上的时候能耗大概就下降到12kwh左右了。
#懂车帝众测长期使用城市:江苏南京 使用车型:卡罗拉锐放 2023款 2.0L 智能电混双擎 先锋版 从提车到现在一共行驶距离3741KM,总平均油耗4.7L。 2023年12月月底提车,正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每次启动都要花费大量油用于热车,大部分使用的时候都是市区短程,单程距离不超过10公里,平均速度不超过20,开着开着甚至会掉水温,油耗自然而然的偏高,平均油耗在5.3L左右徘徊。 对于2.0L的发动机来说,这个油耗是低的,毕竟有电池电机的存在,负责开源节流,节省油耗。一旦松开油门,发动机便停止工作,不多劳动一秒钟就躺下。 在二月份初的时候迎来了颗粒捕捉器首次提示堵塞,堵塞之后系统调动发动机一直运转,目的是让颗粒捕捉器达到合适的温度后燃烧掉堵塞在其中的颗粒,结果不停的发动机不停的发电,即使将电池充满之后也没有停下的痕迹。这直接导致油耗又持续居高不下。 随着天气转暖和之后油耗下降明显,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汽油用于热发动机,颗粒捕捉器也不再那么轻易的提示堵塞。单箱油的油耗在4.2左右徘徊,单程20公里长距离最低整到3.4L。
#懂车帝众测每天30公里左右路程,有车位和充电桩,家里还有一辆奥迪Q3,所以就选了155续航里程的糯玉米。冬天开暖气能耗大点,现在暖和了,百公里能耗逐渐下降到10.7度电。我开车还是比较快的,我觉得开电车就应该体验一番起步迅猛加速迅速的乐趣,开惯电车了,现在Q3都停那吃灰好久了。
#懂车帝众测长期使用城市:江苏南京 使用车型:卡罗拉锐放 2023款 2.0L 智能电混双擎 先锋版 从提车到现在一共行驶距离3741KM,总平均油耗4.7L。 2023年12月月底提车,正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每次启动都要花费大量油用于热车,大部分使用的时候都是市区短程,单程距离不超过10公里,平均速度不超过20,开着开着甚至会掉水温,油耗自然而然的偏高,平均油耗在5.3L左右徘徊。 对于2.0L的发动机来说,这个油耗是低的,毕竟有电池电机的存在,负责开源节流,节省油耗。一旦松开油门,发动机便停止工作,不多劳动一秒钟就躺下。 在二月份初的时候迎来了颗粒捕捉器首次提示堵塞,堵塞之后系统调动发动机一直运转,目的是让颗粒捕捉器达到合适的温度后燃烧掉堵塞在其中的颗粒,结果不停的发动机不停的发电,即使将电池充满之后也没有停下的痕迹。这直接导致油耗又持续居高不下。 随着天气转暖和之后油耗下降明显,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汽油用于热发动机,颗粒捕捉器也不再那么轻易的提示堵塞。单箱油的油耗在4.2左右徘徊,单程20公里长距离最低整到3.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