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本人00后的在22年就看了这款当时没有三代,看的是二代的,当时没有证嘛就是看看了觉得挺帅的,挺符合我自己的用途,第一空间大,第二符合我老家路况,农村嘛路多少不好。就是说在网上各种了解,后来23年就出来了三代,看了三代更喜欢了哈哈哈哈。网上说的它任何不好,我个人觉得可以接受的了,目前没有太大问题。小问题也有就是隔音不好啊油耗高啊,换挡顿挫啊,这都可以接受的,如果接受不了这些就不要考虑这个咯。说白了就是兜里没有玛尼,不然就不会在国产中间看来看去咯。个人认为哦。 好多人劝我买轿车,我个人感觉不喜欢因为轿车有点低,但是确实舒服,不过开过啦,还是感觉空间大的坐的高看的远的舒服,就选择了这款车,在23年拿完驾照就一直在攒钱,在24年的一月就去拿下了23款1.5尊贵,当时谈的全包落地12.6,分期的付4.6个贷8个三年。没要终身基础保养,送了脚垫,方向盘套,车衣盖车的那种,免费的贴膜,这个我没要,牌子不好,就自己花了600贴了玻璃膜不带前当风玻璃。 用车感受啊,就是实事求是说,油耗市区8 9个。(这个是我个人驾驶习惯啊,还有更高或者低的)高速的话,从老家来上海1025公里,高速免费的走的,上高速之前半箱油加了一次,中途加两次,有一次没92加95的,总共就700的邮费,下高速还有一大半油箱油。平时上班不咋开。这就是我的感受,希望对大家有用,什么车优缺点都有的,能接受就购买吧!
#人生第一辆车天籁--拥有美丽的名字,动人的腰线,舒适的大沙发,超级稳定的质量,永不过时的外形,对我来说再多的赞誉都不过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经过十一年的陪伴和考验,超级正确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八万给了父母,第二个八万选择买车。当年选车天籁不是我心目中第一选择,那时候我最喜欢雅阁。可惜各种原因没有谈下来。陪朋友看车,跑进日产4S店,试驾了天籁,移情别恋,冲动消费,当天销售经理谈价格太爽快,立即拿下,确实有点冲动,但是现在不后悔。我朋友被我带去买了雅阁,他不差钱,我是真的穷。当年都是贷款,雅阁比天籁贵两万+。 十多年的陪伴,天籁陪我累积资本,陪我组建家庭,添加两个孩子,两套房(房贷全清)。十多年来天籁任劳任怨,加油哪里便宜哪里去,从不挑食,不掉链子,没有用过任何添加剂燃油宝之类的东西,发动机依然丝滑安静。座椅依然弹性十足,两个小朋友初中了,依然最爱天籁座椅。十几年期间增驾特斯拉(小朋友不喜欢,晕车),现在又增驾雷克萨斯RX,但是小朋友依然最喜欢坐天籁。天籁已经是我们家庭的一份子。一家人的意思是,可以增驾,不要置换,不要放弃天籁。 十多年的陪伴。天籁给我最重要的帮助就是稳定。只有定期保养,没有故障。以前没有司机,长期驾驶,座椅的舒适对我腰部最大保护。当年天籁的档次或者说车的附加值也对我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天籁缺点当然也有。刹车异响,冬天刹车异响特别厉害。灯光不够,卤素大灯不够光。底盘低,容易托底。十多年,换了飞歌导航DVD一体机,换了LED灯,打蜡无数次,镀晶两次,镀晶效果还不错,第三张图片,其实已经十年车辆的图片了,依然很新。老车重新做了隔音,效果感觉不大,可能有雷车对比,感觉做隔音效果也不好。 天籁用车成本极低。全程4s店保养,4s店有保养套餐买的时候囤保养卷。早期半合成机油平均保养一次300左右,后期全合成500左右一次。油耗平均7.3L,我的是2.0舒适。保险全程买平安,全保2000左右,平安APP每个月送加油卷(150-20)。现在一年上线一次年审,250元给人包办。 天籁罚单也就头两年,高速超速两次,冲红灯一次,违停三次。 总得来说,选择天籁虽然不是初恋,不是第一眼缘,有遗憾但不缺憾,十多年的陪伴,我非常满意。 我喜欢逛各种汽车论坛,学习驾车技巧,各种改装方案,了解汽车最新资信等等。这几年少来了,太乌烟瘴气了。
#领克08EM-P提车日记提车已经1个月了,以前开的是个小飞度,相当灵活,但是媳妇马上就要生了,对车的安全性,空间,舒适性就有要求了。看了一圈,还是选了领克08。考虑媳妇上班通勤距离不是很远,来回也就12公里,用纯电很省,而且我有固定车位,充电桩也是安排上了,家充确实省钱。 动力:我觉得相当够用了,起步油门踩深了会挠胎,有次超车踩得太深了,esp疯狂介入,对比以前的飞度动力简直提升太多了。五一回了一趟家,5人,后备箱装满了,高速超车也是足够用了。虽然我对动力也有追求,但家用不是下赛道,市区高速足够用了。 空间:空间对我来说够用了,毕竟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满载,我爸也有车,基本上都是2-3人乘坐。后备箱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插混的问题 感觉后备箱地台有点高 高度上不是很高,进深还可以,要有不常用的零碎东西可以放在地台垫下面,这车没有备胎,只有充气泵和补胎液。总之对我来说够用了。 油耗:五一回家的时候,用的超级增程,表显油耗4.0 电耗2.0kwh 表显偏低点 实际油耗应该在4.5左右 毕竟是满载 这个油耗很满意了。电耗市区跑的话表显在18左右吧 我自己一个人开车的话有时候跑的比较猛 电耗能到20多。 安全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当时换车首先考虑的第一点就是安全 隔音:高速上隔音还可以,城市快速路上挺安静。虽然是无框车门,单层玻璃,但整车的nvh控制的还是很好,单层玻璃但是看着应该是加厚玻璃,虽然不是双层夹胶,就目前的使用情况隔音足够了,我是19寸轮毂,如果有选装21寸轮毂可能表现就不一样了。 舒适性:舒适性配置还是很好的,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不细说了,辅助驾驶还行。城市快速路上开的还是挺稳的,跟车到刹停,体验还可以。但基本上我用的很少,毕竟就算华为智驾也不敢保证一点失误没有。如果高速上车辆不多用一下还是挺省力的。 吐槽一下 我是没有加包的,加包的话大灯是矩阵大灯。目前感觉灯光亮度还是有点低,虽然也是透镜大灯,但是感觉亮度还是偏低点,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升级,对质保有没有影响。领克07应该是有哨兵模式,不知道08能不能ota,毕竟哨兵模式在外面停车的话还是很有用的。 优惠政策的话我媳妇是护士 有个3000的补贴,加上置换补贴,co客券,济南市以旧换新3000补贴,落地就在19.38 挂的我对象的名,保险测算了5000 能接受 。
#摩托车装备推荐SHOEI X14 是一款备受赞誉的头盔,以下是一些关于它的推荐理由: • 品牌声誉:SHOEI 是世界顶级头盔品牌之一,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安全性而闻名。X14 作为其旗下产品,延续了品牌的高标准。 • 安全性:X14 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提供卓越的保护性能。它可能具备优秀的防撞能力、合适的通风系统以及舒适的佩戴感。 • 设计与风格:该头盔可能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符合个人审美。此外,它可能提供多种颜色和图案选择,以满足不同骑手的需求。 • 舒适性:舒适的佩戴对于长时间骑行至关重要。X14 可能采用了舒适的内衬材料,良好的贴合度和可调节的系统,以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 实用性:它可能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如防雾镜片、良好的隔音效果等,提升骑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然而,每个人对于头盔的需求和偏好可能不同。在选择头盔时,建议考虑以下因素: • 适合性:确保头盔的尺寸和形状适合你的头部,提供良好的贴合和稳定性。 SHOEI X14 头盔可能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 价格较高:作为一款高端头盔,其价格相对较贵; • 重量较重:部分用户可能会觉得头盔较重,长时间佩戴可能会感到疲劳; • 风噪较大: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在高速行驶或特定条件下,风噪可能会比较明显; • 夹脸问题:由于其设计和包裹性,可能会有用户感觉夹脸,需要时间适应; • 镜片调节不够顺滑:与其他品牌的头盔相比,X14 的镜片调节可能没有。 最重要的是,在购买头盔时,务必试戴并确保它舒适、合适且符合你的安全需求。 综合以上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头盔。 而且头盔的性能和舒适度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购买头盔时,建议试戴并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头盔。此外,记得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骑行安全。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锐放提车日记 一、个人情况介绍 买的23款锐放双擎先锋白色,山西太原某4S店一季度末订车并委托店里上牌,4月8号提车,使用一个月,行驶1200公里。 本人2023年初退休,购车目的一是方便探望居住在外地的父辈,二是与妻子到周边短途旅游,三是儿子从外地回来时方便探亲访友。市区尽量少开,还是选择公共交通或电动自行车更佳。 二、购车预算 预算最高十万出头,基本符合。 三、选车过程 曾考虑过二手车,但合资二手车五年内的不便宜,便宜的质量没保障,且二手车行业水太深,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老了不愿生闲气,放弃。 考虑过逍客,主要看中底盘高通过性好,减震也不错,但满足我对安全配置要求的中高配车型,价格偏高,放弃。 去年看过丰田威驰,面临停产价格还不低,安全配置不高,最终也放弃了。 锋兰达没有考虑过,原因很简单,低配车型锐放安全配置更高。中高配增加的配置对我吸引力不大,感觉性价比低。 本来去年底就准备入手,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把我吓倒了,特别是双擎车在北方更爱堵。经过近半年了解,感觉也没那么可怕,再说颗粒捕捉器也是国六实施后厂家普遍加装的,最坏的结果油耗增加点,综合算下来还是比买不装颗粒捕捉器的马自达经济,也就不纠结了,现在行驶里程少暂时没堵。 四、价格方面 全款购车。裸车价10.2万,落地价11.8万(含购置税,车船税,上牌费,交强险,300万三者险,车损险)。 赠品:座套,地垫,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倒车影像,8次保养(需支付人工费),店里要送车膜的,被我拒绝,宁可自己在京东购买品牌膜,原因你懂得。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首先确定个人的用车环境及基本用车需求,预算范围,确定目标车辆,再通过懂车帝等平台了解车主对目标车辆的评价(注意识别真实车主与车托),车无完车,能满足主要要求,能接受短板就可以确定了。 如不急于用车,在月末季末或年末按照了解到的行情去砍价,别让宰的太狠就行了,毕竟卖方也是要挣钱的。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谈不上惊艳,但也觉得顺眼,中规中矩吧。选白色没后悔,相对耐脏省不少事。 2.配置感受方面 车道居中不错,跑偏压线有提示且方向盘有回正力,实用。主动刹车介入过一次,尽管当时我已看到前方自行车突然转到机动车道,并准备刹车,车自己刹了一下,感觉非常好。 自适应巡航还没有用过。 唯一不满意的是卤素灯,有机会准备改一下。 3.内饰感受方面 确实简约(寒酸)了点,不过也无所谓,车是交通工具不是休闲场所,不准备再投入什么音响皮座椅之类了。 4.空间感受方面 本人身高1.74米,体重166斤,前排空间足够宽敞,后排略局促,但短途也没问题,后排很少坐人,否则就考虑荣放了。 后备箱加上第二排靠背放倒后形成的空间对于一个紧凑型车来说不小了,平时不装什么大件,足够了。 正在考虑改床车,后备箱装魔盒后与第二座椅放倒同高,将第一排座椅移到最前方,头枕板挂在第一排头枕处,躺我这个身高的人没问题,只是还没有实施,将来如远游会这样改一下便于中途休息。 5.动力加速方面 市区行驶动力响应及时,起步平顺丝滑,加速跟脚,超车没压力。 高速只跑了300多公里,最高上到130公里/小时,没感觉飘,超车也不费劲。 感觉动力完全能满足我要求,毕竟不是飚车的年龄了,保守驾驶为上策。 6.操控感受方面 年轻时常开货车,现在开这车感觉方向非常轻,也算得上精准,转向没压力。高速匝道没敢开快,没有感觉到侧倾。没有开过高档车,操控还算满意。 7.油耗感受方面 正常开,目前显示总平均油耗4.4,与实测出入不大,跑市区时多在3.2至3.8间,郊区快速路4.0以上,高速最高上过4.6。 个人以为驾车人驾驶习惯对双擎车影响不像对纯油车影响大,没必要刻意追求低油耗,太累。 8.舒适度方面 连续开车最长没超过两小时,乘员也只有妻子一人,没感觉特别舒适或不适,正常吧。 9.隔音方面 风噪确实不小,车速不到80也能感觉到,高速超过120更明显,稍有点风噪音更大,没遇到过大风。买车前对此已有了解,所以没感到意外,调高导航音量继续开。 个人选择该车主要看中安全配置高,可靠性高且油耗低,这个价位的车不可能样样称心,放平心态也就释然了。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指导!
#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提车两个星期多,双擎先锋版,流光银,坐标深圳,因为需要使用原来自己的粤B拍照,要等旧车过户后才能上牌,本人是工程师,车基本上是上下班代步用,每天大概是20公里左右。再者就是开车回老家和丈母娘家,方便出行。 二、购车预算 购车预算大概是10至15W,一直在看二手Model3, 大概是16,17W那个样子,最后媳妇认为电车始终是风险大,居住的地方充电也不是那么方便,因此放弃考虑电车。本着费用越低越好的原则,减少资金压力。 三、选车过程 选车其实是很快的,原旧车是手动档花冠,13年的车,一手车行驶了24万多公里,出现小问题到4S点维修,看到4S店有本品10年老车置换补贴9000,就顺道看了一下展车,原来自己开的是轿车,所以这次特别看了一下SUV,那SUV的话就是现场体验了一下锐放还有RAV4这两款,结果我本人身高不高,所以RAV4的话就太高了,视野不是那么好,所以最终确认了是锐放。当然锐放也是之前就有了解的,并不是说一味的就现场就决定了,另外一个就是锐放的价格相对来讲比较友好,4S店也刚好有一板4月份出厂的现车,另外媳妇也觉得这一款车也比较适合她开,所以最终就现场就决定了下订单。还有就是先锋版没有天窗,这个也是选先锋版的原因之一。 四、价格方面 因为没有上牌,所以裸车价目前还没有看到,现场也没有谈到这个部分,购置税也不清楚,都是以打包的方式来谈的,需要贷款5年,有9000的利息补贴,全包价是10.2万落地,其中包含保险(含200万三者、交强险和一个平安车主尊享保障计划,最后自己加了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共享保额)是5400多,最后审批的贷款是6.7万,利息4.2%,每月等息等本金还,两年后再一次性还完,算了一下9000的利息补贴还有多的。加上两年的利息,最后应该是10.8W落地。4S送了记录仪,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基础版太阳膜,地毯这些。旧车一共是2.2万回收了,总结是旧车+1.4万现金+6.7万贷款=锐放双擎先锋版。从圈中的信息来看,应该是有竞争力了。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对于购车,要抱着可买可不买的心态,使劲砍价,小小保留一下,近期入手的可以私信我,推荐给销售,用我的价位成交,我可以得到免费保养一次,感谢圈友嘴下留情!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车最匹配的是黑色外观,但是考虑到夜里黑色能见度低的问题,选了流光银,中规中矩吧,最不能接受是,前后保险杠非常软,硬度都比不上我的花冠,花冠置换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不舍。颗粒捕捉器和机油乳化的问题,考虑用车一直在广东地区,应该不易出现。 2、配置感受方面 主要是图他的L2辅助驾驶功能,车一到手就翻阅说明书了解一番,对于一直开手动车的我,这些功能非常实用和够用。另外就是支持carplay,上车自动连接,听歌、导航都很方便实用,倒是车本身的多媒体不乍地,很少用。再者就是E-CVT,我理解的是这个变速箱纯粹就是机械架构的无极变速,不是一般CVT可比的。 3、内饰感受方面和空间感受方面 内饰素得不能再素了,全车都是塑料感,空间对于我这样的身高160,体重105斤在驾驶位来说,后排腿部空间是够用的,如果是三个人做在后排的话,相对有些挤,尤其是中间位置,放脚的位置凸起,后背也是凸出来一点,可能会不太舒服,但是这个价位,还能给你冰箱大沙发吗?对我来说够用就可以了。 5、动力加速方面 2.0排量配1.44吨的车重,纯碎是大马拉小车,动力足够了,不过可能是还没有熟悉车子,没有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没有出现给大油门想得到强烈推背感的需求,我认为动力不会有什么问题的。120码的情况下要比花冠安静不少,可能没有坐过豪车,联想不到多安静是最好的,对于我来说,锐放挺好的。 6、操控感受方面 转弯半径5.2米,掉头灵活好,过弯道速度60左右比较稳,方向盘轻盈,本以为是SUV,高速会飘,试验的120码的情况下,基本还是很稳的,本人开车稳字当头,胆小,一般不会超过120码行驶的。 7、油耗感受方面 从提车到现在,一直使用ECO模式,已经行驶了436公里,主要走的是城市道路和城市高速,高速百公里油耗最低4.4L,城市道路一般行程较短油耗在5.3L左右,相对比较省油,省油窍门还在摸索中。 8、隔音方面 还是那句话,相比之前的花冠有提升比较多,我在开车时一般会放音乐,这是以前留下的习惯,噪音对我来说只是有没有音乐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就是在开空调的时候,关掉音乐就会听到压缩机一种奇怪的声音,像是一种不正常的声音,这个在上牌时再问问4S店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圈友的压缩机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
#用车心得购车历程 本人96年,一直很喜欢车,15年全力倚父买了一辆福克斯,截止目前9年开了5万公里,基本上就大学几年开了开,后18年毕业来到北京,由于不是京牌,就扔家里吃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上都需要换辆车,便开始考虑。 最初考虑的几款是s90、a7l、model y,最喜欢的是s90,毕业几年后,心境也发生变化,从起初的无脑bba,到现在开始考虑自己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想到以后要结婚生子,车上坐着家人,s90沉稳儒雅的外观,以及可靠的安全性、无气味都更深深吸引着我。a7l就因为降价了便宜且帅,所以备选。 备选model y的原因首先是和s90一样可靠的安全性以及无气味;其次是外观以及简约的风格,这个见仁见智吧,有人觉得毛坯,但是我喜欢这种简约风,个人理解做加法堆配置容易,做减法高度集成或许更难一些;最后是相较于油车更快的加速和更经济的用车成本。 综上所述,考虑到家里都是油车,想试试电车带来的不一样体验,最后选择了model y,甚至都没去试驾,之前开过朋友的在小区转了一圈,给销售打了一通半小时电话,交定金,过了大概一周不到吧,尾款提车,附个上牌照。 这里说一下,特斯拉的销售模式是真省心,价格统一,谁买都一样,没有加价,贷款全款无所谓。身边两个朋友提某品牌,一个谈好了要加价2000,无果。另一个谈好了去提车,现场被告知需加价5000,朋友没提,第二天销售又打电话说不用加了,朋友直接换车了。 用车体验 长续or标续 3.8提的车,依旧全力倚父,白色长续,截止到现在正好两个月,已经跑了1w公里,身边的朋友都问我是不是住车里了。 纠结这个的朋友,我个人是推荐长续的,长续的四驱、双电机、容量更大、补能更快、耐低温更好的三元锂电池、更好的音响,更值一些,不差那点钱还是推荐长续的,当然,南方的朋友标续也完全够用了。 续航 长续充满表显526,之前520,这个月可能温度上来了,加上个人的驾驶习惯,涨到了526,朋友说应该是529。我自己没太关注过续航,买车的时候冬天也过去了。正好赶上五一,我回程记了一下,车上五个人,后备箱几乎满载的情况下,高速80-130,空调21度手动2档,能耗14.4kw,掉电61%,行驶里程322。这个续航着实惊艳到了我,基本上表显1:1,接下来就看冬天了。 动力 这个没得说,长续百公里5秒的动力,在电车里不算快,但是对于日常超车,完全够用,我不开快车,对动力的要求就是超车时要足够,而且电车加速的平顺性真的好爽。 操控 modely 出了名的操控好,方向盘指哪打哪,朋友的家人的车也开过不少,福克斯,思域,a4l,320,a6l,e300,glc,gle,x3,x5。modely的操控基本上和320不差上下,不像suv,不过官方对y的定义好像也不是suv 舒适性 不得不说,y的舒适性比我想象中的好一点但确实让人头疼,路感清晰,滤震太差,hw4.0的隔音和舒适性似乎还提升了,坑坑洼洼慢速过减速带的时候感觉就是砸过去的,尤其是我家小区进门的时候还两个减速带在一起注重舒适性的朋友可以pass了,我的话常年只坐我对象我们两个人,前排还行。操控和舒适性向来不可兼得,99%市区道路,完全可接受。 空间 特能拉不是白叫的,这车外面看着小,里面空间挺能装的,前备箱,后备箱和下面那个洞,都挺能装的五一回家拿了一些行李和杂物,本身还在考虑放不放得下,结果前备箱和后备箱下面的就解决了,后备厢还剩一大半 智驾 开长途的时候ap还是挺好用的,解放双手,而且平时喝口水什么的开个ap也很安全。有三个月的eap,就多了一个打灯变道,用起来还行。但是ap放到目前来说,和国产电车比,已经没有优势了,eap的打灯变道还不如下放送了得了,希望fsd可以落地。 补能 五一期间一次开了1200km,满电出发,中间补了4次电,第一次因为服务区满,不想排队,下了高速石家庄冲的,来回多跑了20km,后面三次都是高速冲的。每次半小时,补到80%就走,后面的20%需要半小时不划算。一共花了300不到的电费。平时的话,没有家冲,充一次用一周,电费基本上平均1块1度,比油车省了不少钱。多花2个小时,有智驾且便宜,我完全可以接受。 最不满意的点 雨刷像个弱智,大白天有时候刮个不停,下雨了不动,什么时候ota一下啊 总体来说,还是蛮喜欢这个大白的,2个月下来挺满意的。说点题外话,关于油电之争,品牌之争,我觉得挺没必要的,买车看自己的需求,预算。任何车都有优缺点,无非就是看你能不能接受,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就行。身边家人朋友,开什么车的都有,坐在一起聊起来也都是客观聊聊优缺点,总结下来都是好车。第一次分享,希望给大家提供点有用的经验,也祝大家每次出行都一路顺利,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