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
#天籁用车心得一、【情况介绍】 我的这台天籁是2022年购车,车型版本是2021款2.0舒适版,购买价格裸车是154500,落地价格是174000(包含了白色加价2000,双保套餐,保险等)。购买时间是2022年4月23号,购买地点是在山东潍坊。目前已行驶25000公里,日常的用车基本就是上下班,单次里程在20公里,市区道路和国道各占一半,偶尔自驾游玩跑高速比较少。 二、【车辆配置】 21款的舒适版,配置方面有定速续航、自动大灯、前排座椅电动调节等基本配置,能满足上下班、接送孩子的需求。没有座椅通风和加热,因为家里和单位都是地下车位,所以影响不大,但还是建议北方的兄弟们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的,对这方面有需求的车友可以考虑更优享版等更高配置车型。车机语音识别有点拉垮,好多车辆功能无法语音实现。最有用的功能还是APP远程控制开启空调,夏天冬天很实用,能快速升温或降温,对老人和孩子非常友好。 三、【车辆外观】 最新款天籁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中网,显得更加商务,不过我更喜欢21款天籁的深V中网,运动风十足,辨识度非常高,虽然经常被认作轩逸哈哈哈哈。4900+的车身非常的修长,车身线条饱满硬朗虽然是家用车但不失运动风。 四、【动态感受】 2.0L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197NM,156匹马力谈不上动力强劲,起步有点肉,不踩不走,加速很线性,油门使劲踩动力还是有的,推背感还是不要指望了,适合开车不急的车主,家用很合适。高速上超车没问题的不会肉,毕竟排量摆着呢,而且油耗很低,高速上能到6个油左右。柏油路面很舒适,没有很明显的振动,静音做的也不错。底盘行驶感受很好,没有丰田那种软绵绵的无力感,也不像大众车调教有点硬。转向时车身的跟随性很好,方向盘没有很笨重的感觉,比较轻盈。车身较长接近5米的长度,停车入位还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 五、【车内空间】 前排座椅都有电动调节,主驾驶还有座椅高低调节跟腰脱调节,杯架有两个但是没有固定框,整体感觉就是很好,很符合我的要求。车辆空间很大,我身高180,体重170,前排座椅头部腿部空间没问题,就是后排高度一般,像我这样身高180的基本就顶着头了。真皮座椅舒适度、包裹度挺好,有不少网友反映天籁座椅短不舒服,反正我是没感觉出短来,座椅对大腿的承托挺靠谱,靠背角度也合理。后备箱空间挺大的,20寸行李箱放4个一点问题没有。 六、【车机功能】 语音识别只能识别最简单的指令,不支持应用下载,导航没有升级到最新版本,没有红绿灯倒计时。有十年的免费基础流量,但是只能用于导航,和日产智联APP里面远程启动功能,听音乐看视频需要购买流量,我基本上都是用蓝牙链接手机听歌。听说车机要升级了,高德地图会不会升级到最新版本,大家拭目以待吧。 七、【油耗感受】 目前已经行驶25000公里了,基本都是市区通勤,APP显示油耗百公里7.4L,高速油耗定速120油耗在6L左右,国道或者省道基本在6.5-7L,市区道路看情况了,堵车或者冬天季节油耗高一些基本在8-9L,平时市区通勤一般都在7-8L。我在高速上实测过,开着空调拉着两个人,晚上开着大灯听着歌,定速巡航120从潍坊跑到淄博去吃烧烤,全程大概100公里,油耗表显在5.9,也是很优秀的了。如果油箱满着全程跑高速的话是可以跑1000+公里的。 八、【用车成本】 一年大概跑12000公里,一直加的中石化,成本在5毛左右,一年就是6000块;保险这是第三年了,全险在3000块左右;车位租赁费一年是5400块;保养因为有双保再加上积分,等于没花钱;洗车费、停车费、违章费等其他费用加起来一年也得1000块。综上每年的用车成本至少在15000+,所以说养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购车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九、【优点缺点】 先说优点:性价比高,在两年之前那个时候,跟同类型的雅阁凯美瑞相比,要便宜两三万。舒适度好,符合我家用车的需求。稳定性高,至今没有出现过故障。 美中不足:车漆很薄,自己贴的车衣。车机做的不够好,很多指令不支持。没有电动后备箱,行车记录仪不清晰,宣传不够品牌力严重下降。 十、【总结】 现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能源车发展迅速,希望厂家还是多听听消费者的心声,车辆配置高一些,宣传力度大一些,售后服务好一些,对老客户要多支持一些,毕竟大家也是花大价钱支持厂家了。 总体来说天籁是一部合格的家用车,希望它能变得更优秀,也欢迎大家加入天籁的大家庭。 感谢圈主云飞的指导推荐!
#沉浸式体验奕派007对于这个车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帅气,尤其是这个标,对比那些新能源的车标来说,算是特别帅气突出的了。 其实买这辆车思考了很久,毕竟是新的牌子(虽然是东风大厂的,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看了很多车友的评论,大部分人都觉得有三款车型最有竞争力,分别是长安启源a07(我的老车就是长安的),东风奕派007,再有就是吉利银河e8,最终考虑了很久,因为种种原因(a07纯电真香版没有厂家置换补贴,也没有啥优惠,银河e8价格在这几个里面最贵了,更没有想法了),最终选择了东风奕派007,性价比最高,颜值也是杠杠的。 因为我的地市没有东风奕派的4s店,我只能被迫去省会南昌买。本来之前联系了一个店里的销售,都下订了,因为当时已经过了五一(五一南昌有5000的置换补贴),补贴不多了,名额有限,本来没有想那么早买的,那个销售可能是想催我,晚上突然发消息说,再不买,补贴就没有了。我一听,感觉这补贴可能没有了,然后我就立马取消了,想想还是等等看,毕竟等等党永不吃亏。然后刷抖音又刷到了奕派007,然后就联系了另一家店的销售,他说补贴能申请到,需要抓紧时间。然后我就急着去南昌卖车搞置换,就这样,花了2天功夫,就提车了(可以说上一个销售亏死,这个几乎没有花什么功夫,我就买车了 🙋🏻 情况介绍 💰 费用明细 🧮 选车对比 ✏️ 新车初体验 )
#辣评新车前几天,我看新闻,魏总痛批哈弗H6的营销工作,曾经的销冠目前月销已不足万辆。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年的新能源车的前后夹击,除了坦克车型外,长城在新能源市场显然吃了大亏。于是长城立即推出了第四代H6,来扭转颓势。第四代H6是这次北京车展正式亮相。但我感到惊讶的是H6本该惊艳四座的,结果确实没什么太大的动静。先不说新势力车型,即使比起比亚迪和吉利的营销上就显得那么“无声无息”。首先我个人觉得营销上,魏总还得找雷总学习下,这也是一门艺术。现在可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哈弗H6作为曾经的SUV销冠,长城的重磅车型,曾经霸榜长达9年,算是一个神话了,可以说是当时国产车代表车型了。另外,第三代车型我记得没推出几年的嘛,没记错的话,2020年8月才换代,现在不到4年就再次换代,不得不感叹现在车的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外观上,变化明显,采用鳞片式中网进气格栅,视觉冲击力更大,日行灯也换成竖版的,有些凯迪拉克的设计元素。每次改款越来越符合现代审美,但我个人认为缺乏可辨识度,车辆外观设计元素越来越趋同,算是一种潮流吧。车侧面,没有采用那种完全溜背的造型,而是相对直棱直角。这个就为了车内部就留足了空间,不会导致后排顶头的现象。这样也更家庭化。幸好没用贯穿式尾灯,分立式还是和前后能做到更好地呼应。其他外面方面就是车长增加了5厘米,第四代H6的长宽高分别是4703*1886*1730。 内饰上,一改之前悬浮式中控屏的上一代设计风格,采用当下流行的新能源车的设计元素,中控大屏的简约风格,并开始使用怀挡,取代之前的“鸡腿”挡把。这似乎也是种潮流,好听点说是科技感,实际上一看现在的车型差不多都是这一套,唉~个性去哪了?另外就是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实体按键了,年轻消费者肯定是喜欢的,毕竟可以用语音,屏幕操作也更像电子产品。但这样的设计,对年纪大的朋友并不是太友好。内饰设计乍眼一看还以为是辆电动汽车呢。 空间上,后备厢开口较大,就稍微有些高,搬东西可能有些不方便。后备箱空间为560升,算是表现不错了,可以容纳4个28寸行李箱,实用性不错了。乘坐空间上和三代基本相似,坐垫厚实,乘坐起来就很舒服。不过后排中间是凸起的,但不是太高,不太影响乘坐体验。 车机上,用的是8155芯片,现在算是中规中矩的。不过用上了咖啡OS系统,这个是之前在魏派的车机上使用,用来整体感觉和华为系统略有几分相似。APP也挺丰富,华为系统和安卓系统没问题,不过不支持CarPlay,这就对苹果用户不太友好了。 动力上,同样配置了1.5T和2.0T发动机。同样排量下较三代发动机扭矩马力均有所提升。这次较三代提升最大的是变速箱,已经从7档DCT换成了9档DCT。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话平顺性将有一定提升。 配置上,手机无线充电、10.25液晶仪表盘、14.6中控屏、9英寸的HUD(高配车型)、手机无线充电,并配备了座椅加热,部分车型还有座椅通风,以及L2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具体配置要求以后才公布。 第三代现款已经开始清库了,直降3.2万,这个也够狠了。第四代价格我个人觉得价格肯定是比现款更低的,这样性价比才能体现出来,月销2万多才有希望。性价比方面,长城是在行的,魏总也是深知道这点的。坦克300的成功,就可见长城还是挺有水平的,现在越野界非常认可。 长城的车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的,尤其是H6这样的主力车型。能看出长城是用心在造车,一点点的成长起来的。买这样的车才能有可靠性。 总之现在就是看长城怎么出牌了。大家觉得新一代H6怎么样定价合适?H6还会是你的“菜”吗?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