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今天我要分享奕派007的非官方家桩使用体验和充电测试。因为暂时在小区地库还找不到车位承租,只好在父亲店铺门前进行补能,自购了二手迪子的7kw充电桩,正好可以测试适配性,废话不多说,下边进入正题! 1⃣️充电测试 ①下班回去插上电枪设置好预约0点-8点,app提示7点16分已充至99%,结束。 ②56.84度电池,充电从20%-99%,一共44.9度,7kw充电桩,车内功率显示为6kw,总用时7小时15分钟,实际充入功率为6.4kw。 2⃣️充电预约使用技巧 车辆版本为1.1.2B,目前充电是有个小问题的(不知道是bug还是这样设计,已反馈给客服,估计很快进行排查) ‼️问题1:预约充电设置后插入充电枪不会停止充电,需要手动在app或者车机断开充电 ‼️问题2:每次打开app获取车辆信息后会自动开始充电,需要再次手动断开充电。 ✅目前解决方法亲测有效: ①先设置预约时间00:01-8:00,勾选周一至周日,勾选循环。 ②插入电枪。 ③在app端断开充电。 ④关闭app即可 3⃣️充电功能 ⭕530版本最大92.5kw,620和540版本是118kw。快充这里先不废篇幅讲述。快充充电效率和官方产品相比并无太大差异。 4⃣️安全性能 ⭕奕派007车身充电电路其实是有保护装置的,过载短路,漏电之类的都隔离开了。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枪也是无法拔出的,防止有人捣乱,或者引起触电危险。同时会在手机APP,可以随时监控充电状态,一旦发现异常,APP会立即推送通知。这点很棒! 5⃣️总结 ⭕奕派007的充电适配性不错,面对迪子的充电桩也是没有任何问题,能达到既定功率进行充电。但部分小问题还需要改进,比如充电预约功能不够好用、散热风扇启动时机优化。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有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我会悉数进行解答!
#小米汽车:不要轻易尝试赛道驾驶小米汽车提醒大家,小米SU7 Max是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豪华科技轿车,请勿轻易尝试专业赛道等极限驾驶。 最近小米汽车上墙闹得沸沸扬扬!我觉得是因为线控刹车!这就是为什么小米汽车,提醒大家为什么不能轻易尝试赛道驾驶的原因! 在小米SU7赛道上墙的背后,一场关于线控刹车系统的讨论悄然展开。作为新兴的刹车技术,线控刹车系统通过电脑精确控制刹车力度,为驾驶者带来了更为精准的刹车体验。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线控刹车系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与传统的液压刹车系统相比,线控刹车系统缺乏直接的刹车踏板反馈机制。在液压刹车系统中,当ABS启动或刹车过热时,驾驶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刹车踏板的反馈,如踏板弹脚或变软。这种直观的反馈机制让驾驶者能够迅速感知刹车系统的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在线控刹车系统中,驾驶者只能通过信号告诉电脑所需的制动力,而电脑则负责执行刹车操作。当刹车过热导致制动力下降时,电脑会尝试通过增加刹车力度来补偿。然而,一旦制动力完全丧失,驾驶者将面临无法停车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上墙的事故。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次上墙事故归咎于线控刹车系统本身。事实上,任何车辆在推向极限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问题的关键在于驾驶者对于车辆极限状态的不熟悉以及线控刹车系统的特性。因此,我们不应该将责任归咎于车辆本身,而是应该更加关注驾驶者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性能车不仅仅关注加速性能,操控、氛围以及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同样重要。例如,一些车型可能在过热时面临水温上升过快的问题,而另一些车型则可能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对于赛道上的车辆来说,尤其是在刹车频繁的天马赛道上,散热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小米SU7的这次上墙事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虽然事故令人遗憾,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车辆设计或刹车系统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驾驶技能,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极限状态。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