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闪耀🚘 车辆情况 我的车子是 12 款的奥迪 a4l,老车了,上次大修发动机后,开着很稳,但是最近老婆开车上高速说车灯亮度不够,开起来不好开太快了,开的快前面都开不清,应该是车子的车灯进水,加上透镜老化成白内障了,导致车灯亮度不好。再加上下个月要审车,于是我有了改装大灯的想法。我看了市面上很多大灯,并去线下找了实体店,大灯的亮度和钱包还是有很大关系的,灯这东西水分很高,成本低,售价高,线下店单直射激光最低报价 5400,想了想还是算了,去某鱼溜达了一个月,找到个合适的价格和大灯,卖家过来给我装的,技术没得说,虽然切线翘了一点,倒没有影响,说下大灯型号,是海拉的双直射激光大灯,价格是 4 开头带安装,没有摸码 💸 改装清单 灯罩老化,淘宝买了一对灯罩+蛇胶,140 大洋 大灯不亮,某鱼买的海拉双直射激光透镜,4xxx(原装未拆封不摸码) 🔧 项目明细 卖家是过来我这里上门安装的,安装完后装上车去车库调节车灯时发现远光跳了一下就不亮了,原因是原车的功率不够,这个大灯的功率很高,近光 55w+远光 65w+激光 20w,最终需要使用继电器,将近光灯的电接到远光灯上,这样才能支撑远光和激光功率达标持续照明 📚 改装心得 最后还是说一句,大灯不够亮,一定要尽早换。晚上在路上车灯不亮有安全隐患。换好大灯后,晚上开出去,我就是整条街最亮的车。 图片有在车库拍的照片,可以参考。网上的那些视频感觉都是加了曝光的,亮的地面都看不清了。 整体来说,海拉的大灯还是可以的,看着比较舒服一点。没有对比过其他大灯,咱也是第一次改大灯,不好评价别的品牌产品。
#辣评新车一 外观感受 在我的印象里,硬派方盒子车都是有着硬朗的线条和,宽大的进气格栅和方盒子的造型,但是318并没有走这条路线,刚发布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款车很新颖科幻,但是在我看来设计的有些小气了。 前脸采用半封闭式前脸,看上去有上下两层设计,上层两侧有C字形的大灯,中间有深蓝的LOGO,然后就是一条装饰性和大面积的留白,下部分是塑料装饰件。因为进气格栅不大,所以并没有霸气豪放的感觉。但是值得表扬的一点是进气格栅之间的缝隙做的比较小,将水箱保护的很好,如果有小石子蹦过来的话不会蹦到水箱。 侧面造型唯一跟硬朗沾边的就是车顶行李架和轮眉塑料件,。后三角窗微微上扬而不是平直的线条显得很违和,隐藏式门把手没有考虑到越野极端天气,而且看起来过于纤细。从图片是看出轮毂与车身的间隙多一点,所以我猜测可能会带有空气悬挂。 尾部尾灯成C字形,和车头行车灯相呼应,但是备胎两侧都有限制,我觉得有些冗余了。首先如果没有这两个装饰件限制备胎也不会左右晃动,而且只可以装备胎或者比备胎小的小书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装的可能性。车尾底部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底盘和连接杆,所以对离地间隙我保持一个疑问,如果跟普通带电池的SUV离地间隙差不多,那这款车只是一个方盒子的造型,并不适合去进行越野。 二 内饰感受 从设计上看比较简约,但是从颜色上看有些复杂。设计上在中控屏下方有跟钢琴一样的实体按键,盲操会非常顺手,看上去材质不错。档把采用飞机档把,很宽大且如果开起来往前或者往后推会感觉很爽,图片上看档把有皮革包裹,看起来很高级。档把后方有看起来不错的金属材质按键,看起来质感很强,但是用起来怎么样需要看实车。这里吐槽一点,为什么不将P档集成在档把附近呢,还得分开在后面,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不顺手,如果使用起来也不方便。颜色上方向盘是橙色,副驾和扶手箱是白色,座椅是蓝色。门板处也有蓝、白、橙、黑四种颜色的分布,看起来很杂乱不够高级,不如纯色的耐看。再有就是扶手箱这种经常会触碰到的地方设计成白色,很容易就脏了,不好打理。 总的来说细节是有的,看起来材质的的光泽度是有的,但是颜色分布是个败笔,个人猜想还会有其他的内饰颜色,希望可以设计成纯色,我觉得内饰重在简约和高级感,很多种颜色的搭配会显得凌乱拉低档次感。 三 竞品对比 从20w的价位、方盒子造型、新能源车型、承载式车身这几个方面来看,好像就只有捷途山海T2了,那他们的优劣势都有什么呢? 1 从目前的已知的参数得知,深蓝的尺寸更大、动力更强。电动机马力比捷途多28匹,长度比捷途多22厘米。但是严谨的说并不能得出深蓝就是好一些的。因为捷途是插混,发动机也可以参与驱动,且重量比深蓝轻10kg,零百加速时间不一定比深蓝多。且不知道二者备胎和小书包的厚度。 2 从参数上看,捷途满载质量为2612kg,深蓝满载质量为2505kg,在捷途自身比深蓝少10kg的情况下满载质量还高,是不是侧面说明了内部空间捷途比深蓝要大。 3 深蓝采用增程的形式,在不亏电的情况下行驶感受更接近于纯电的行驶感受。但是车速越高能耗越大,且所带来的推背感越小。捷途有三挡变速箱,因为没有开过不知道是否在换挡时候有顿挫,但是在跑高速相对来说能耗会小一些。因为有发动机参与驱动和有变速箱的缘故,跑高速相对深蓝的话推背感会更强一些。 总的来说深蓝G318竞争力还是弱一些,个人觉得卖点是方盒子造型和增程的驱动形式。因为在20w左右的价位区间新能源方盒子车型还是非常少的,外观和内饰有些地方个人不是很认同,当然也仅代表个人的审美。增程的驱动形式可以有接近纯电安静的形式质感,不会有发动机的噪音。如果问我深蓝和捷途更推荐哪一个,因为目前参数很少,我觉得还是从驱动形式上分,跑高速多的选捷途,会省油。跑市区多的选深蓝,会有接近纯电的行驶质感。(我开的车也是增程,市区开很安静)。如果您选车是奔着越野去的,还是建议去看看带大梁的车子。
#辣评新车现在的车都是越做越大,秦也不例外。从2019年长度为4.67m的秦、2020年长度为4.76m的秦pro到2024年几乎是与秦pro同样尺寸的秦Plus(秦pro停产),到如今即将发布的中型轿车—秦L,车身尺寸为4830*1900*1495,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因为本月29号发布,很多具体的参数还不知晓,本篇文章对秦L介绍下外观内饰设计、对已知配置做一下分析并对价格做出自己的预测。 一 整体感觉 外观整体上依旧采用家族传承设计,我发现比亚迪无论是设计还是起名都是有传承的。前脸采用龙颜设计,日行灯部分跟宋L的感觉很像,从图片上看龙须部分应该是可以发光的。格栅的形状跟汉和宋PRO压扁后很类似,其实感觉比亚迪的车型很多格栅都很相似,只是细节不太一样。格栅部分有小装饰件,呈横向点阵式分布。在前脸的两侧有内凹设计,倾斜角度和格栅的边框角度基本是平行的。因为没有看过实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导风槽。在前脸底部有一个分层小前铲的设计,看上去不会过于老气。侧面看上去很流畅,车顶呈现大溜背设计,采用可开启天窗设计,不知道后排纵向空间是否受影响。B、C柱都是采用黑化设计,车窗外沿有镀铬饰条。腰线从车头延伸到后车门门把手附近,并不是一下延伸到车尾。门把手采用传统而非隐藏式,这样看上去也没有违和感。轮毂采用多条幅式轮毂,个人觉得这款车侧面是最好看的。尾灯采用中国结造型,在中间有byd字样而非build your dreams,更加简洁也显档次。在后车窗内部有高位刹车灯。车尾两侧微微内凹的造型和车头两侧相呼应,底部还有扩散器装饰件。 内饰整体感觉还是简洁且主流的设计,8.8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的中控屏,两侧竖状分布的空调出风口个人觉得有些多余,完全可以做成隐藏式出风口嘛,这样需要精准开模造价高,且丢失了一些整体感。在方向盘、手机无线充电区域、档把区域、杯架、扶手箱的设计几乎和宋L一样,相比之前的比亚迪王朝车型更有质感。座椅头枕上并没有刺绣,缺少仪式感,细节处还有待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外观颜色一改比亚迪之前仅有的黑白灰青,新增紫色,看上去很有中国风。希望发布的时候可以配有选装基金吧。 二 已知配置 已知是1.5l+单电机的组合模式,发动机有74kw 101匹,电动机120kw 163匹,个人觉得对于刚过2吨的车数据上一般吧,虽然现在还没有出双电机四驱的款式,但是个人觉得会有马力更大的四驱款配置。 目前已知是60km和90km两个版本,分别对于的电池容量是10.08度和15.87度,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少的,如果上下班距离远点的话可能一天就需要冲一次电。 看到配置表上写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形式,不知道还是不是筷子悬挂,希望可以达到四连杆的水平或者将连接杆做粗一些。 三 总结 秦L相比于老款的秦,主要在内饰上有创新点,看上去质感更强。但是因为是插混,电池布局空间有限,导致电池容量较小续航较短。因为是溜背设计且有天窗,不知道后排空间是否受影响。大溜背但是后备箱不是掀背的还是有些遗憾。(目前溜背车型好像只有宋L是掀背)现在网传12w起步,个人觉得对于纯电里程为60km还是有些贵,相比于秦plus7.98w的起步售价,个人感觉售价区间会在10(带自适应巡航)—15w(纯电续航120km)左右。如果最低配不带L2级别驾驶辅助,售价个人觉得会在9w左右。
#懂车帝星瑞车友分享会吉利星瑞豪华版,2021年5月提车,当时落地14个整,开了整3年,行驶4.5万公里。问题的话,去年发现一个刹车灯不亮,联系4S店免费换了。总体体验符合略超预期。今天结合使用实际来详细说说用车感受。先说好的方面: 1.动力。动力随叫随到,超车提速快,行驶平顺。尤其开高速,后劲很足,160以上没开过,160以下线行提速,动力绵绵不绝,绝对是小排量车给不到的体验,这车开习惯后,再也不想碰小排量车。 2.油耗。驾驶习惯相对较好,偶尔喜欢深踩油门冲两下。市区里堵车油耗略高,家里到单位3.7公里,经常堵车,油耗12个左右,偶尔不堵车8.X个。高速很省油,6个小过,有时能到6个以下,国道有时能到5个以下。 3.空间悬挂。空间很棒,B级车的体验,后备箱非常能装,每当有身边朋友说他买suv是因为suv空间大,我表示不认同。车身厚重,悬挂软硬合适,高速过弯稳如老狗,过减速带没有多余的回弹。 4.颜值配置。颜值没得说,当时选这个 车,颜值加分不少,运动不失稳重,个人感觉老款比新款漂亮,这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内饰没有塑料感、廉价感,乘坐的人整体反应挺好。配置相对于这个价钱来说,相当可以了,详见懂车帝! 好了,终于到吐槽的时候了! 车机!车机!!还是车机!!! 启动慢不说,不能打火自动播放音乐,蓝牙音乐手动启动播放需要好几遍才能成功,经常是车启动起老半天,把音乐连好后再出发。或者开出去一会儿后把车停路边开音乐,对于我这种开车就想听音乐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 每次坐朋友的车开到人家车一启动音乐就想起倍感羡慕! 图片配外观和一次高速,一次国道行驶的油耗。请各位看官自己斟酌!
#辣评新车途观L三月份刚刚进行小改款,4月份又有消息称要出PRO版本,那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不同呢?因为没有实车和配置参数,主要还是从图片上看外观内饰所得出的感受。 一 外观上 外观不在是大众传统的套娃设计,从图片上看前脸有两个风格。四驱版本新增蓝色和粉色(个人觉得需要选装),前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面积的黑化格栅,这个格栅在logo下方,细看上方是是交叉网格的设计,下方只是用一些小竖棍连接起来,有点像把凌度的格栅加大加宽了,个人觉得不如凌度好看,但是勉强也可以接受。但是感觉石子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样子。(尤其是在高速上遇到前方货车)。而且如果有一个地方裂了断了会很明显,影响美观。两驱版本是logo下方采用三根横向的格栅设计,由于两边是导风槽,所以并没有将格栅延展到两侧,看起来整体性不强。整个设计个人觉得难以接受了,仔细看看有点星途的感觉,但是又没有星途大气。上方是一个灯带连接着两侧的车灯,logo也可以发光。 侧面看依旧是传统的SUV设计,车顶微微向下压,车玻璃边缘微微上扬,显得非常敦实。在细节上四驱版本采用大面积的黑化设计,黑化的轮毂、后视镜、车玻璃边缘以及行李架,非常动感。除此之外还有R的标识字样,添了一分精致。轮毂风车一样的造型加上非常运动的细节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的。两驱版本就中规中距了,没有这么多的细节 尾部采用贯穿式尾灯和可以发光的logo,尾灯有好几层,看起来非常有层次感。四驱版本品牌标识字样都是黑化字体,且偏底部也有黑化网状格栅,与车头相呼应,运动感也非常强。两驱版本则是普通的黑色装饰件。 二 内饰上 内饰设计个人觉得整体风格有点像新能源,实体按键较少,较为简洁。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块中控屏,仪表盘也采用液晶仪表,从图片上看显示效果还不错。方向盘的快捷按键看起来的按入的,但因为材质看起来像钢琴漆的材质,手感可能会比较生硬,不如橡胶等亲肤材质的手感好。同时副驾驶还有一块屏幕,但是个人觉得需要选装。同时档把采用坏档设计,坏档上还有指示灯,在哪个档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好评。(比如在P档的话P字母就会亮)同时有手机无线充电(只能放一个手机),有纹理的音量调节按钮、水杯架和双开门的扶手箱,个人觉得跟我印象里面的大众车相比提高了不少档次感。同时因为是坏档是设计,原先档把位置下方可以掏空,有很大的储物空间。灯光调节也由旋钮式变为按键式。 车门上的功能个人觉得设计的不够集中,缺乏人性化。开门拉手和氛围灯在一块,门拉手和音响在一块。而且开门的按键偏上,感觉开门的话会很费劲。 三 设计上的槽点 1 前排水杯架的设计方式有点浪费空间 2 后排中间座位拉下来后属实有点掉档次了,就两个放水杯的洞 3 门板的功能设计的不人性化 4 头顶的按键只有三个,中间还有装饰,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5 中控屏看起来很大,不知道实际开起来会不会挡视线。 四 总结 因为主要公布的是外观内饰,很多参数都没有出,只知道尺寸是4735/1895/1682,轴距2791,只是比现款高度高5cm。那个人猜测PRO主要是在智能化上有所增加。从大众解散了软件部分CARID 5000人之后,一直很期待大众智能化的表现。个人猜测途观PRO配8155的芯片,且内存有所增加,可能是目前主流的8+128配置。个人觉得售价相比现款途观L有所增加,如果都是2.0T的话,个人觉得会20w+的售价且标配L2级辅助驾驶。但是相比于L2级别驾驶辅助的车型应该会有所降低,因为24款23w的车型才可以选装辅助驾驶。如果是我我不会买,因为我接受不了新款外观,且可以安家充桩,所以如果买车更偏向于新能源车型,20w价位有很多车型可以选择。
#辣评新车一提到哈弗,我首先想到的是曾经的销冠王h6。在哈弗众多车系中,只有h6、h9的名字传承了下来,其他很多的名字都逐渐的用动物名称代替。想当年,h6创造了SUV市场连续70多个月的销量冠军,单月销量最高更是达到了4w多台,当年也是饱受人们热议。但后来h6每次迭代的样式差不多,功能也差不多,销量也逐渐下滑,冠军总是被CS75夺走,现在也是逐渐冷淡,基本维持在月销2w之内的水平。可能有人会问哈弗为什么推新能源车而是继续在油车上更新?从销量榜可以看出,哈弗不是没做过新能源车,而是销量实在太惨淡。最高的月销也就6000台,最低月销2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全新哈弗h6吧。因为现在只有外观,内饰和大部分参数都没有出,所以主要介绍一下外观和个人的一下猜测。 一 外观介绍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整体给人很敦实的感觉,前脸采用鳞片式格栅且格栅面积较大,基本占车头的2/3左右,呈现倒梯形的形状。两侧有竖状灯条,有点像凯迪拉克的竖状“泪痕”。最上面的格栅和大灯连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格栅面积没有达到两侧,所以给我的感觉整体性不强。尤其是竖状灯条和格栅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隙。给我的感觉中规中距吧,不如上一代h6的前脸大气。车侧的改变不大,长车头短车尾,微微下压的车顶和上扬的玻璃边缘最后是一个封闭的造型。看了太多短车头的电车,觉得长车头的很好看,比例上很协调。车尾也取消了贯穿式尾灯,采用分体式尾灯,看上去有点像小铲子的形状。个人觉得如果尾灯设计的和前车灯相呼应的情况会更好看。从图片是看,后备箱地台离地间隙较高,拿取大件的东西可能不太方便。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大开大合,虽然有部分细节设计,但是没有长在我的审美点上。整车最帅的我觉得是黑化的轮毂样式,非常动感,但是后期遇到磕碰可能会掉漆。 二 已知的参数 1 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03/1886/1730,相对于23款国潮版4645/1860/1720变化不大,主要是长度增加5cm,高度增加1cm。新款轴距为2738mm,比23款多4cm(2680)。但是个人认为视觉上和乘坐起来基本上是感受不到的,毕竟增加的非常少。 2 动力参数,分为1.5T和2.0T两款,分别为130kw和170kw,wltc工况下市区工况油耗分别为7.78L和9.1L,具体怎么样还有待检测。1.5T的车型跟2023国潮版相比,动力由105kw增至130kw,油耗由8.44L减至7.78L。从数据上看动力有所增强,油耗有所下降,看来长城对技术上又有优化的地方。2.0版本没有找到之前的参数,不敢妄言。 三 关于配置和价格的个人猜想 1 价格上:从近半年的销量可以看出,燃油车suv第一名为CS75PLUS,销量为135700,、第二名为哈弗H6,销量为118154,可以确定竞品为CS75PLUS。参考CS75PLUS的售价和23款H6的售价,大致猜测价格区间在9—14w左右。 2 配置上:如果H6想挤进燃油suv销量榜第一名,建议如下:第一标配L2级别的驾驶辅助,用更低的价格有更高的配置,主打性价比。第二是将9速双离合变速箱下放,高速上会更省油,但是大概率还是2.0T才会有,1.5T 依旧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至于价格差异可以用一些舒适型配置来区分,比如屏幕大小、座椅按摩通风加热、两驱四驱、轮毂大小、音响数量等等。 四 总结 在各家车企都在研发新能源车的趋势下,哈弗H6继续主打油车,,个人觉得不是长远之道,当年的神话个人觉得是很难再造了。需要在技术上以及外观内饰的设计上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打出自身的亮点。哈弗起一些名字虽然能博一下眼球,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还是需要有更多传承的车型呀。(这里吐槽一下23款哈弗H6的方向盘,太大了,感觉在开货车一样。别的车看内饰第一眼看的是中控屏,H6第一眼看的是方向盘。但是他也有好处,就是可以不遮挡仪表盘。建议可以把仪表盘显示的信息做简约一点,造型设计的整体感一点,这样就可以把方向盘做的精致了。)
#智己L6轿车首搭固态电池“光年”最近特别关注的车就是知己明天将要开发布会的L6。 对于这个车型,我觉得有两个点特别吸引我和击中我购买的欲望。 一个是固态电池的使用。什么是固态电池呢?即正负电极和电解质全部都是固态,所以称之为固态电池。相对传统的液态电解质电池,固态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安全,因为可以阻止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和渗漏,安全用车始终都是人们购车第一个要考虑的事情。 其次固态电池拥有寿命长、电池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的特点,使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将会持续降低用户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 此次L6会有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据说续航将轻松达到1000公里,如果性能如实,相信一定会再次改变电动车的市场格局,这个车型也有很大希望成为爆款产品! 第二个吸引我的点是L6将会搭配代号“灵蜥”的数字智能底盘技术,亮点是车辆将会具备“蟹行模式”。后轮可以原地转向,在空间狭小的停车位上,能够更容易进入和驶出车位,让停车困难的用户更加方便。 此外L6的动力也是非常棒,根据微博上的信息,其搭配的前后电机总功率超过了800马力,百公里加速极快,进入2秒俱乐部。 最后说下L6的外观,从图片来看是个非常好看的车型,车灯弧度优雅霸气,车身流线型非常漂亮,轮毂的设计是5个花瓣状,个人认为颜值超过90分,相信这个车型将会俘虏一众颜值粉。 期待明天发布会公布价格,是否比小米SU7更有性价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