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MaMa
这个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对车辆的车架刚性要求很高。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比亚迪,在测试中尾门可以正常关上而且缝隙没有任何变化,即使后座载人也毫不影响。作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并且采用机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同时能够在车身扭转刚性方面做到第一梯队的水准,实在是很赞。
读卖汽车
默默KG
不久前,IIHS公布了首批参与侧面碰撞新规测试的20款车型,仅有马自达CX-5一款车获得了Good评级,而在此前这些车型都能斩获Good评级。
智玩TOP
最近“玩车报告”、“皆电”都在进行多款车型的车身扭转刚性测试,包括保时捷、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1、2线豪华品牌的百万级轿车、SUV,甚至还有比亚迪海豹这个新能源轿车。 测试方式跟一些4S店的试驾活动类似,采用单轮、双轮悬空的测试,并有空载和载人两种载重环境,通过对车尾门的开合,来直观判断车身扭转刚性的优异。 车身扭转刚性,说的是车身在受到外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扭转刚度越高,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自然越高。 在不同测试中,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也陆续出现了问题,如车门关不上,或者左右缝隙差异很大。20多万的比亚迪海豹反而表现优秀,相信跟比亚迪自研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有很大关联。依靠这个技术,比亚迪海豹得到媲美百万级豪车的车身扭转刚性,在这个指标上给予用户超越价位的体验。
汽车路边社
平时上网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一些车企组织的各种关于车辆安全性的测试。毕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大家买车势必要选择安全系数高的产品。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安全二字可以说是一辆车是否值得买的最基本标准。
凡哥评好车
什么是车身扭转刚性?想象一下,你手拿一个钢制小汤勺,双手两边拿住,稍微用力使它弯曲,这就是小汤勺发生了形变,但当你泄劲时,小汤勺又恢复如初。
汽车系超老师
多数人理解的车身刚性就是车辆更加耐撞,安全性更高,不完全对其实车身刚性是指车身抵抗可恢复变形的能力,重点不是抵抗,而是恢复。
乔治侃车
我是科技小泷
车身扭转刚性,还是挺多人在意的点。我其实是比较喜欢结构强,重一点的车子,就是遇到极端情况也不会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因为开着稳,舒适,安心啊。下面这个扭转刚性的测试视频大家可以了解观看下。 就目前的汽车行业趋势来看,新能源平台绝对是占大头的。同时也是给这个汽车行业带来了许多变革和驱动。相比于油车来说,电车要考虑充电速度,续航还有安全等问题,都是要在车身和电池方面去进行结合和协调。 我发现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有发布自家的关于电池包的技术,也就是能够更好的解决车身刚性安全和电池安全,对于传统的车身设计来说,具有一定的革新性。我希望新能源领域在以后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鸣汽车
一款车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不同的车主看中的点不一样,颜值、配置、动力、空间……实际上,作为普通车主,最应该看中的是“安全性”,日常出行才会有所保障。随着2022年懂车帝实测榜出炉,咱们就从安全性的角度着手,看看中大型车领域内,哪些车型的安全性比较高吧。
咖加车评
1.1、C-NCAP的测试标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充分研究并借鉴欧洲新车评价规程 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汽车法规标准制定经验、道路标准和交通状况, 于2006年建立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
汽车情报V
1月21日,中保研一口气发布七款车型碰撞测试结果,其中既有宝马X3和奥迪Q5L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主销车型,也有蔚来EC6和理想ONE这样新势力品牌中的当红炸子鸡,另外像RAV4荣放和启辰星也是市场关注度很高的车型。
车讯库
随着消费者购车理念的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车购车时开始看重车辆的安全性表现,以及碰撞测试的相关成绩。车企们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多数车企选择通过“应试”的方式,确保自家车型能够顺利通过,但这一次,中保研首次引入的25%右侧小偏置碰撞测试似乎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车漫部落
近日,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公布了一批新车的安全碰撞成绩,新车名单中包含了多款国内有售的车型,并有3款“国产车”。
无马汽车
就在前不久,中保研公布了2023年第四批测试车型的成绩,这一次大家都没有“暴雷”,可以说是“最好的一届”了,断A柱,断B柱的情况都没有发生,但阿维塔12的碰撞成绩是令人比较意外的,车外行人的碰撞仅得了个A,在整列绿色的“G”评价面前格外显眼。
三姐聊聊车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不断的发展,让我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进入了一线制造国的行列,那些专用名词也随着新能源的热度,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比如车身扭转刚性,就成了消费者和车企津津乐道的词汇。今天就来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的“车身扭转刚性”是什么。
车智电
汽车风云站
近日,中汽中心公布新一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2021年版修订版)测试结果,“超级爆品”智己LS6,以90.7%的综合得分率,斩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其中,“乘员保护”得分率高达95.
斑马野谈
大宇车评
6款汽车扭转刚性横向评测
自强不息奶酪IQY
不知不觉提车ICAR03已经一个月了,今天回4S店做一下售后小保养,同时简单做一个全车检查 简单说一下提车一个月的心得。提车一个月感觉这个车起步特别轻,刹车随叫随到,动力随叫随到,感觉特别良好。同时8155的芯片儿让车机也特别的丝滑,丝毫没有卡顿。夏天到了续航里程数是比较友好的,买的是472km的续航,实际续航能达到450。同时这个车的刹车距离能达到惊人的36m,给人安全。和实在的用车感受,全铝车身增加了车辆的刚性全景天窗增加了测试的逼格。现在跑了将近5000km了,用车还是非常舒服,非常省心的,晚上把车充上电,白天就用基本上。花不到什么钱,1km合到两毛钱,非常舒服,非常省心。 今天来售后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和保养,售后的人员4s店的人员都特别的友好,亲切,买到这个车是买对了。
风神L789
马上就要提车了,回顾一下我的选车经历,也是给大家做个参考借鉴,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我的用车习惯:平时以市内为主,每年1-2次远途自驾。 选车依据: 1、涡轮增压发动机 现在插混主流发动机有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两种,对于有高原自驾需求的我来讲,涡轮增压是首选。车自重本身就很大,发动机排量又不太大,如果不带涡轮,去高海拔就会太肉了。另外,对于高速超车/脱困等需要爆发力/大扭矩介入的时候,涡轮也是必选项。所以,从发动机角度就排除了一些其他品牌的自然吸气车型。 2、电池续航 目前插混主流电池在100km左右,以磷酸铁锂为主。因为我在北方,冬季电池效率会打5-6折,所以100km的电池对于北方环境来讲有点小。另外就算是夏季没有续航折扣的时候,长续航里程对于长途自驾也是非常友好的,减少了充电次数,降低了油耗。所以从电池角度就又排除了一些其他竞品车型。 3、变速箱 变速箱是这台车的一个亮点。4个档位,降低了油耗,增加了扭矩。而且从拆解的视频来看比较结实耐用,完全物理机械的工作方式,减少了故障率。 4、电池安全性 对于电车来讲,安全性至关重要。安全分两个方面:车身刚性和电池。关于小七电池,有一个视频,里面做了三项实验测试:实弹射击、自由落体和海水浸泡,均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发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一下原视频。车身刚性结构这个在厂家公布数据里没看到,但是结合其他东风车型的碰撞测试可以侧面衡量小七的结实程度吧。 5、试驾 “没有试驾就下单买车那就是耍流氓。”购车前的试驾必不可少。给我的感觉是底盘扎实(法系风格),操控良好,但又不失舒适性。东风合资的品牌不少,法系的日系的,应该借鉴了不少成熟的经验用于自主车型,包括配件也有不少是通用的。 6、其他 小七是浩瀚的插混版本,浩瀚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如果有通病的话早就暴露并解决了,小七应该没什么大坑。 以上就是一些选车的理由吧,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章鱼阿宝子
很多人都说荣威D7没有像D5X那样做过碰撞测试,现在一位车友实打实的被大挂车追尾,后备箱全没了,三厢变两厢车,所幸人没事,目前一切都好,车友正在积极处理后续维修事项。也由此可见这车的刚性还是值得信任的,我一直觉得安全,才是最靠谱的配置,花里胡哨的功能都只是锦上添花 大家五一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中国孩子621
很荣幸能成为岚图梦想家的用户,相比于各位的购车历程,我的购车经历算是经过了一番小小的曲折,虽然订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和车子本身无关,也无伤大雅,而且更是通过这件小事情,让我看到了岚图这家企业对用户的尊重以及重视程度,出现问题其实不怕,没有不会出错的人和企业,只要敢于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这点岚图做的很好。 闲话少说,回归正题。 之所以选择购买MPV车型,是因为父亲已经退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和他的老兄弟一起出去游玩,而且我本人也有着二胎的打算,于是一辆空间够大的MPV就成了家里刚性需求。 而选择梦想家,也是经我与竞品多次对比后才下的决定。 因我有过短暂几年与车企共同工作和开发产品的经历,所以就汽车产品而言,我或多或少有一些和大家不一样的选车思路。 首先,虽然我想买一辆大车,但是不得不说,MPV这类型的车辆,因为车型架构的原因,安全性能真的挺差的,特别是一家满载的情况下,出任何一点小小的事故,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相比于大,安全是我必须放在首位的选项,这点也是最后使我选择梦想家最大的原因,毕竟,车辆钢材,碰撞测试,设计理念这些,是车企无法造假,也不敢造假的地方。 再次,我需要我购买的车辆拥有良好的售后体系以及持续售后能力,并且主机厂拥有良好的信誉及产品开发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新势力厂商我不考虑,没有很多造车经验的厂商我不考虑,经常会停产车系的厂商我不考虑,因此,其实这个价位的车型,我能选择的已经不多了。 关于后续的选车理念,原来我发到过别的平台上,一会儿我转过来给大家参考下,有兴趣,或者正在选车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客观来说,我还是挺客观的~ 下面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能耗问题吧。 车子今天才刚上好牌照, 考虑到安全问题,从4S店提回来到上牌期间,总共就行驶了280公里,基本为高速匀速110,期间纯电行驶60,表显电耗23千瓦,剩下为混动模式,表显油耗6.6升,实话实说,对这个能耗表现我觉着挺认可的,买之前老是看有些人揪着官方标定续航1231多公里不放,说是虚标,其实这个CLTC的续航达成率,本身就是个扯淡的数据,实验室 条件下,他敢标1231,就证明他肯定跑到过,毕竟这个评判标准就是那么扯淡,咱笑笑就行,而且三吨多重的车,高速路况9个油以下我都可以接受。 没买之前看有些帖子说高速续航只能500多一点,我心里其实也没底,毕竟这和官方标注差的也太多了,但是后来仔细看了下官方解释,发现车主时速基本在160-180左右,说句实在话,命是自己的,甭管这些人出于什么目的,以后这事儿尽量能别干就别干,这不是有伤天和,这一不小心真的就直接GG了。 另外就是高速噪音表现挺让我惊喜的,110的匀速下风噪极小,对比竞品我原本以为噪音抑制是梦想家的弱项,但是没想到他可以做的那么好,有点小小的惊喜。 还有就是高速行驶的质感,也是我选择梦想家最重要的一点,当时为了验证梦想家有没网上大家说的行驶质感那么好,而D9和他的差距是不是有那么的大,我来回用两辆车跑了好几次高速,事实证明,底盘堆料真的是有用的,梦想家在高速行驶时的质感,有点像开一辆稍大一些的SUV,但是比一般SUV更加敦实,底盘的堆料,保证了他在高速变道时的稳定性,相比竞品那种轻微的晃动感(这也是很多人开诸如D9之类车辆会产生晕眩感的最直接原因)无疑要显得高级很多。 另外就是全车环保材料内饰,无异味!这点也是我最满意的地方,毕竟这辆车的主要使用环境,是给我父亲及家庭成员使用,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在如今这个充满了环境污染的天空下,我需要给他们多一些保护。相比于一些竞品进车就能闻到一股所谓的新车味,对我来说,安全才是最大的高级感。 车子回亳后,为了保护车漆以及增加漆面亮度,我第一时间开到改装厂给车辆贴敷了一套隐形车衣,在这里也提醒下各位,如果你的爱车是黑色的,尽量去贴一套隐形车衣吧,这绝对不是过渡投资,因为根据我的用车经验,黑色车漆是所有颜色里最容易产生明显划痕及受太阳纹等因素影响最严重的色系,而且我知道大部分车主洗车就是直接在洗车店或者自动洗车房进行清洗,劣质的洗车液及粗糙的擦车工具,很容易让黑色车漆发乌发暗,这种情况下,贴上一层隐形车衣会很好的提升车漆亮度以及保护车漆不受损伤,不用太厚6.5-7.5的车衣就行,价格在6000左右。 在贴车衣的过程中,我和师傅一起对车辆进行了小小的拆解,主要就是前后门板,在拆解过程中,师傅对车子用料给予了高度的赞赏,30多万的车子,隔音用料扎实,走线规整合理,能在看不到的地方做的如此工整,实属罕见,我心里也是暗暗窃喜了一番。 好了,目前能说的就这么多,毕竟车子才开了200多公里,日后的使用体验及碰到的车辆问题,我会陆续发出来与诸君共享。
任西侃车
目前看上去,某磕在参数上确实800>400,但是实际的续航达成率以及麋鹿测试都是一团糟。 小米标准版配置已经够顶了,整车的轻量化设计,一辆c级车才2.0吨, 前后都是一体压铸,即保证了强度,又保证了维修的经济性,轻量化也是好操控的保证。业界绝对一流的车机,智能座仓,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车身结构用量扎实,高强度钢以及抗扭转刚性,都是绝对的公路坦克,电芯倒置,加上成本高的的电池热管理,以及电控技术,最近的各大平台测试可看出小米确实有大牛在做技术支撑。 全粒面nappa真皮,20w没有的小冰箱,25个音响,超大的前备箱,0.195的风阻,再加上绝此一家的生态体验,可玩性拉满。 小米su7绝对是辆好车,这也是为啥特斯拉一直畅销的原因 在好开的基础上
米汤说汽车
第4代Suzuki Swift于日本发布后,近期也在欧洲市场正式亮相,预告将于4月起陆续在各国家上市。新车搭载代号Z12E的1.2升轻油电动力,加上Heartect轻量化平台使得车重不到1吨情况下,根据欧洲原厂表示,其燃油效率比旧的K12D引擎提升了8%,且也提供4WD的车型选择。 4代Swift建构于新一代Heartect轻量化平台打造,车长宽高为3,860×1,735×1,495mm、轴距2,450mm,而Allgrip的四轮传动车型之车高略增至1,520mm。欧洲不同车市场有车系阵容的差异,以英国市场来说,目前预计提供入门Motion与高阶Ultra共2种车型等级,拥有CVT或5速手排选项,且手排车型的空车重仅949公斤。 为了让车辆更省油、降低排放污染,Suzuki搭载新开发的代号Z12E之1.2升3缸多点喷射汽油引擎,可输出82匹马力、110N·m扭力,加上10Ah锂电池与ISG集成启动发电机组成的12V Mild Hybrid轻油电系统,不仅重量不到7公斤,还提供动能回充电能的效果,马达功率输出2.3kW、60N·m扭力,带来额外的加速辅助效果。根据原厂数据,Swift手排版0~100km/h加速费时12.5秒,比旧款缩短5%、CVT车型费时11.9秒。 Suzuki强调,通过优化汽缸湍流以实现更快更有效率的燃烧,加上可变汽门正时VVT技术,以及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实现了更高的燃油效率,热效率为40%,WLTP测试手排车型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9g/km的表现,平均油耗更是27.2km/L的优异数据,CVT车型油耗则是25.6km/L。 车辆设计方面,虽然整体外观与内装和日规相差无几,但有趣的是,欧规Swift前保险杠不像日规一样有雾灯设计,胎框规格有15寸与16寸;内装方面,除了方向盘样式是Suzuki常见的版本,出风口由过往的圆形变成现在的方形,还有悬浮式屏幕等等。 配备部分,以英国来说,Motion等级标配包括16寸铝圈、LED头灯、原厂导航、倒车显影、倒车雷达、9英寸触控屏幕 (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Keyless+Push Start、ACC、LKA车道维持辅助、DMS驾驶员监控系统、DSBS II双感测器煞车辅助、车道偏离警告、后方交通警示、盲点侦测和交通标志识别等等。Ultra则是增加了16寸双色铝圈、恆温空调、后排出风口和带有方向灯的电动折叠后视镜。 Suzuki补充,新设计的16寸轮圈实现了空气动力学、重量和刚性的平衡,加上配胎的滚动阻力比之前旧款的OE胎降低15%。车色选择部分,英国Swift有8种单色与4种双色涂装,内装配色则是黑色系为主、浅灰色为辅的设计。
如来说车Real
Model 3麋鹿测试成绩碾压宝马3系 杭州汽修店老板陈先生在工作中,曾接触过各种传统燃油车型,但特斯拉的驾驶操控感还是让陈先生印象深刻:“特别是过弯道的时候,车辆支撑性很强,不像很多油车过弯时,车身侧倾比较严重。” 他表示,特斯拉车型的加速性能,对于燃油车来讲已经属于“降维打击”。“路面空旷时,等红绿灯时的迅猛起步,优越感拉满;体验加速时,有那么一刻有了百万豪车才能够达到的感受。” 足够智能的转向反应,让不少测评博主都点赞:“特斯拉的转向和悬挂太适合跑弯道多的路面,车身侧倾特别小,稳定的加速加上精准转向,让新手都能有信心尝试激烈驾驶。” 得益于电池摆放位置,特斯拉的重心更稳,驾驶姿态优势明显:“这台车的载荷分布和坐姿调节,都非常适合运动驾驶,凭借这些特点,它能在一些赛道里与百万级别的性能车型一较高下。” 按照国际衡量标准,快速且稳定的通过麋鹿测试是衡量一款车是否操控够硬、避障能力够强的直接方式。在汽车媒体萝卜报告的真实评测中,Model 3以超过83km/h的成绩,获得最高分,超越了有着运动中型车标杆之称的宝马3系(G20)。 测评博主@高转青年-三亩 将特斯拉灵活的操作体验比作“桌面上滑动的鼠标”:特斯拉的车头响应非常快,加上车身刚性强,每一次高速转弯都能感受到车尾和车身是一个整体,贴地而行!
荣建44940233
先不说直观的一些细节还需改进,就目前来看,我还需要看到这车的真实碰撞,铝合金的框架,韧性十足,刚性不敢保证,得眼见为实,以前厂家推出新车,都会拿去搞个碰撞测试,现在都直接跳过这一步了?再一个就是想看看连续长途,中间的得几次充电那种,看看在长时间驾驶中途的快充性能会不会下降,有些车,长途中第一次充电功率很稳,第二次充电功率会因为三电高温而极速下降,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另外,我在保修条款中,好像没看到限制每年的公里数,难道这车是不限公里数的保修么?
亲密爱人iiii
#我的无极250gt提车作业 1-12提的车,目前买回来10多天了,各方面表现十分满意,等等的说一下。 ★【选买背景】 由于之前自己骑的仿赛车型,骑车时间长了腰有点疼,而且骑仿赛接送孩子买菜之类的也不太方便,后朋友介绍说无极出了一款250踏板,价格16666,我就留意了一下,看了网上定金只需要166就交了定金,后面也看到钱江出了鸿250纪念版也对比一下,不过官方也就出了一张海报,参数也没有,刚开始宣传的光阳同平台(后面又把这几个字去掉了)感觉钱江没诚意,试驾车也没有就没考虑了,后面刷到同城无极店在开直播,就问了试驾车什么时候到,结果第二天就到了,我就去试驾感受了一下,觉得各方面也不错,就决定买了,回去就把仿赛挂到了网上售卖,后面就是漫长等车的过程。 ★【价格明细】 车价17666,购置税经销商收了1580(后面我查实交是1398.23),上牌110(上牌只需要60),保险180,落地一共花费19536(1000块得行驶证上传了返) ★【购车攻略和建议】 建议提车的时候还是直接支付车款就行了,要不了多少时间,订车之前问下老板能不能送点赠品或者保养。 ★【漆水和外观】 其实实车很耐看,整体造型很特别,坐桶也很舒服,自己之前对过过鸿250,鸿250实车也看过,除了平踏方便一点其他好像没什么优势,不过龙骨整体造型看着大气一点,刚性也好一点。 ★【性能】 看了沙夏测试,车辆25.8的马力 19功率,百公里加速9.9秒、极速140,发动机震动抑制也挺好、运转品质OK、油耗目前3.8,自己使用下来油门响应也挺快,这个车250cc,有最大25.8匹的马力,动力还是非常足的,平时通勤上用得比较多,就喜欢红绿灯起步的时候遥遥领先的感觉,每次都能第一个冲在前面;而且后半段持续加速的能力也完全不弱,80km/h的速度之后,速度还能源源不断,表显能到135+km/h ,甚至还有余力。 ★【操控感受】 操控分几个方面去写。 1.灵活性:实际骑行轻巧:市区穿梭也挺灵活。 2.车辆循迹感好:车架坚固,车辆很整,转弯指向精准。 3.车辆震动小,驾驶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过滤得也挺好,甩尾现象感受不出来(可能是速度慢了) 4.制动方面,挡车换过来的就觉得后刹ABS介入比较快,容易弹手,适应过来就好了,制动力也挺不错。 5.骑行坐姿也不错,我1.73-72kg,双手能正常伸展,双脚能落地,后面平时带我小孩跟老婆,他们反馈给我我说挺不错(对比以前的仿赛舒服) 6.风挡手动两档可调,完全能挡住风,就是大腿有一点点轻微漏风,容易吹到腿。 优点说了,现在说说缺点吧。 配置低、行车记录仪没有、仪表盘个人感觉不好看,网上说的后轮过减速带甩尾个人感觉不出来 总结的话。 如这个车总体评价不错,质量可靠,维护保养成本低,车钥匙挺好看(奥迪同款),坐桶也挺大的,能放下我的z7头盔+维迈通耳机,车灯也挺亮的,油箱14L,加满一箱95号汽油一共103块,长途摩旅也足够用。
来自Peugeot
车,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对不对 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兴起,那些百年车企所积累的核心技术在这个时代下好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我认为燃油车依旧是这个时代下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并且它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发动机、底盘、变速箱! 发动机就是一辆车的心脏,健康而强有力的心脏,才能带来强劲的动力; 而底盘就是一辆车的身体, 它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变速箱则是车辆的大脑,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化为合适的驱动力和车速。 只有这三者协同工作,才能让车辆发挥出最强大的潜力。 而508这1.8T的发动机+法系底盘+爱信8at变速箱,我认为则带来了最稳定的驾驶体验! 1️⃣咱们首先说“大脑”:心脏再强劲,但脑子笨,那这辆车也是拉胯的,对吧?标致这个爱信变速箱和一些国产品牌采购的通用货是不一样,是爱信和PSA,在2010年联合开发制造的。爱信负责开发和制造变速箱的主要部件,比如齿轮、离合器和液压系统,而PSA则负责整个系统的集成和测试工作。 作为车主咱们都感受到了,这款变速箱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是没问题的,就是调教的太保守,前段提速慢,零百只有8秒!主要在后段才发力! 2️⃣底盘:重点就是这个越级的“铝合金五连杆斜向支撑的悬挂” ①铝合金材料的特点就是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点(但是贵),能够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俗话说拧少10马力,不多1公斤! ②五连杆就是独立的五个连接臂,每个连接臂都与车轮相连。这样设计使得每个车轮有更多的角度能够独立地响应路面上的不平,从而提供更好的悬挂调节和减震效果。 ③斜向支撑则是从赛车的悬挂借鉴的,拥有更加刚性的连接结构、可调节的悬挂硬度(顶配)和减震效果等。使得508能够在高速转弯和极限条件下降低侧倾,更从容的过弯! 3️⃣发动机:大家都说1.8t(实际只有1.75)是神龙1.6t扩缸来的,具体工艺咱就不讨论了,也不懂也不重要。就说作为车主的体验… 高速上源源不断的动力,不说推背感,只要你一直踩,可以到极速253公里,所以就这211马力、最大扭矩300Nm的车动力不够么?并且不烧机油!20万内落地的“常青树”B级车,这个动力也是排列在前的,很多人都说神龙为什么不出2.0T,就这个动力水平有必要2.0T么?(为了好听?) 新款中配车型有LED矩阵大灯,ACC,主副驾电动座椅带通风加热+五连杆悬挂。相比同级别合资车型,同价位有哪个配置比这个强?速度比…(的确有)?比这个用料实在?内饰比他好看?外观又有品味的? 法系可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4s店少,其他的任何一项,都不比任何车型差!!真是不懂,也搞不明白!
行长菌
近日,一款国内硬派越野SUV界的新星——方程豹豹5因其卓越性能和出众品质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非主流的测试手段更是将其推至舆论风口。最近热议的“扳手掰弯”事件,犹如一面放大镜,让我们有机会深入探讨车辆结构强度的真实含义。 “扳手掰弯”现象实际上是金属材料在特定受力条件下的正常表现,并不能直接反映豹5底盘的实际强度。博主所展示的实况,更多揭示了金属材料的可塑性特点,而非其制品的强度问题。事实上,低碳钢作为大摆臂的主要材料,只要焊接工艺到位,即使厚度仅3.5mm的主板加上3.0mm背板及加强板,也能确保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豹5的非承载大车架及其关键部位,如摆臂等,均采用汽车行业高标准的高强度钢以及优质钢材打造,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高达750MPA以上和800MPA、500MPA以上和550MPA,足见其对车身结构强度和耐用性的极致追求。更值得一提的是,豹5经历了严苛的设计仿真、超高强度台架测试,以及超过60万公里的实车耐久测试,涵盖高低温环境适应性、盐雾腐蚀耐久性等多种极端考验,全方位印证了其在复杂越野环境下的卓越可靠性和耐用性。 设计细节上,豹5的独特摆臂开孔设计巧妙地兼顾了沙石排出与整体刚度稳定性,充分展现了研发团队对于越野工况的专业考量与匠心独运。 “扳手掰弯”事件以其不专业且不科学的方式成为了行业笑柄,反而映射出方程豹豹5过硬的产品实力与无法被轻易撼动的地位。这样的闹剧不仅未能抹黑豹5,反而从侧面证实了豹5确实让某些竞品感到压力山大,无处下手找茬。作为消费者期待看到更多的正面较量,聚焦于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而非误导公众的哗众取宠之举。豹5以实力说话,正以其无可挑剔的表现,稳坐硬派越野SUV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电车牛主任
2024年车圈最火的不是车,居然是一个扳手,你说讽刺不讽刺,这就像去年上海车展上的冰激凌一样,让人想哭又想笑。 主任想说4个观点: 1、鉴于之前筷子悬架、油箱门等事件,你指望豹5的用料有多厚道,似乎也不太现实,能满足法规、标准要求,就知足吧。 2、用料一般,不等于不安全。汽车的安全、刚性、抗扭等等,除了材料本身的强度外,和车身结构有很大关系,火柴棍支撑矿泉水的实验想必大家都看过吧,道理应该一样。我相信,比亚迪在上市前是做过各种测试的。从这个角度看,豹5也没什么好喷的。 3、豹5能否称得上硬派越野,不是靠样子、参数和实验室数据,应该是经过各种残酷检验后,市场说了算。 4、买豹5的人和买真正硬派越野(比如坦克400,BJ40)的人,或许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大家各自高兴就好,也没必要较真。 小结一下,方程豹5出来一直话题不断,这一方面说明它有了叫板现有硬派越野的实力,让同行感受到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得承认,豹5够不够硬,能不能红,不是对手说了算,也不是喷子说了算,更不是扳手说了算,而是市场,用户说了算。 最后,再啰嗦一句,向上是中国汽车的主旋律,不管哪个领域都是如此,从轿车到suv,从越野车到跑车,将来都会有中国汽车新力量出现。 加油吧,中国汽车人。
朴实小猫VfI
提问真心求教,新哈弗H5前后防撞钢梁厚实吗?为啥有些网上的视频里看起来那么薄?车身刚性怎么样?网上搜不到它的碰撞测试,有没有知道的,感谢。(备注:本人胆小,喜欢结实点的车)
ffjayf
提问E9有中保研或其他碰撞测试成绩吗??没见到过,不知道这车安全性如何?到店看过两次,之前一直开德系,总感觉这车蒙皮、塑料件、车灯什么的属于比较脆或薄的那种类型,白车身刚性只有数据没有碰撞成绩,不知道实战安全性到底如何?
奇迹天明
马自达3昂克赛拉颜值与驾驶乐趣的完美结合:近日,2023款昂克赛拉新悦上市,1.5L车型售价8.99万元起,2.0LL车型售价9.99万元起。进一步提升了昂克赛拉的性价比,让这款车在如今激烈汽车市场环境中赢得了一定的销量。那昂克赛拉在那些方面值得我们去为之买单呢? 一、安全性能卓越 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赢得了众多荣誉和好评。车身采用轻量化、超高刚性的设计,能在碰撞事故中提供充分保护。例如,一位湖北车主在驾驶昂克赛拉时不幸冲出山路弯道,跌落30米深的悬崖天坑。然而,得益于昂克赛拉卓越的安全性能,车主及其家人仅轻微受伤,堪称奇迹。 二、品质卓越,荣获多项荣誉 在品质方面表现卓越,荣获了「2021年中国十佳车身」、「2020中国年度车」、「2020世界年度设计车」、「2020世界年度车」三强、2020中保研C-IASI安全碰撞测试6项G优秀评价等大奖。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昂克赛拉在品质和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 三、驾驶乐趣独特 在动力方面其搭载了创新的技术和动力系统,提供独特的驾驶体验。其「涡轮增压发动机」、「6速自动变速器」等配置,使驾驶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全新「G-Vectoring Control Plus」技术,能在行驶过程中根据驾驶员操作和道路状况,智能调整车辆稳定性,带来更极致的驾驶乐趣。 昂克赛拉凭借卓越的安全性能、出色的品质和独特的驾驶乐趣,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理想之选。未来,我们相信昂克赛拉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