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3发布于:Model 3车友圈
周末租了一天特斯拉,跑了一趟自驾路线。算是比较完整的走完了一次电车的体验。 🗒 驾驶感受 1.百公里加速时间是电车的核心指标。开油车时我很少有狠踩油门的习惯,电车的加速更轻,不肉,比我开过的油车的反馈都快。 2.之前试驾了两次基本打消了单踏板模式的顾虑,今天在城市和高速驾驶时也没有频繁踩油门的情况。驾驶体验尚可,并不累。 3.常用的仪表盘被转移至中间屏幕。虽然增加了转弯影像,动态路况等功能但在还是分散了注意力。看起来特斯拉在引导用户养成新的驾驶习惯,但过于依赖电子设备总是不好的(当年练车时爸爸完全不让我用倒车影像)当然这是我比较狭隘的想法。 4.倒车时后视镜会自动调整角度,便于驾驶者看向地面;正常驾驶时回位。这些功能厂商应该都能做到,属于基础体验 5.我依然有开久了就腰疼的问题,怎么调整坐姿都不舒服。不知道座椅按摩是否能帮我缓解。 🔎 车内空间 1.今天驾驶的是model3,主驾非常挤。我的左腿稍微收一下就会抵住方向盘,很别扭。 2.在写这篇体验总结时我坐在后座,很拥挤。 3.当然3本身就并不符合我的需求。这也并不算缺点。 ✏️ 欠佳体验 1.右侧档杆替代之前的立式摇杆让我不适。我在国道上掉头时,手忙脚乱错了好几回。如果在车流量大的压力环境下会更慌乱。我知道这是习惯。 2.顶棚变更为天幕,看上去很美。目前是三月初,中午时间已经非常燥热了,除了增加遮阳板没有别的办法。不常洗车车顶的污垢非常影响心情,被迫勤快。 3.驾驶时车机死机一次,驾驶时屏幕非常烫,不确定和过热是否有关系,也不确定过热的原因是否是太阳直射。虽然重启即可,但总归有挺大的心理压力。 4.里程焦虑里程焦虑里程焦虑,在我这里这是电车目前最最核心的指标。当你出行时你要花过多精力计算,这本身就在消解你的出行欲望。 5.目前充电设备供应商不同,导致充电体验不一致。本次我在小橘(滴滴)和国家电网的两个网点分别充电。小橘体验好,但不可控的傻逼物业给的倒库距离不够,3个车位只允许1辆车停到中间位置,剩余两个位置会被锁死不可用;国家电网是先充值流氓逻辑,我懒得喷了。所以固定充电桩还是必要的设备。 💰驾驶参数 行驶距离283km(33+250) 租赁费287(包含租赁费,手续费,服务费) 第一笔充电费8.72 第二笔充电费暂记50 停车费30 过路费58 算下粗账,本次周末出行的话费是433。按照450计算 若一个月在杭两次(目前双城生活中)出游,消费在1000。一年支出为12000左右 🙋🏻♂️情况介绍 1.试驾很难提供完整的驾驶体验,所以买车前先租着开几天。把体验时间窗拉长更保险 2.自动驾驶一定是未来,自动驾驶是新一代汽车的核心,自动驾驶是赢家通吃的结果。以上归结一句话“小厂小品牌没戏。” 3.贷款买一辆车,托管给租车公司或许是个好生意。 4.还车时有些依依不舍,就像《私人订制》里宋丹丹那part。“看着北京城的灯灭了又亮,我真有点不想出来了!”或许这就是短暂使用和长久拥有的感受差别吧。